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研究

2025-08-02 00:00:00甘超宏賀穎奇王琳琳
會計之友 2025年16期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管理

【摘 要】 文章基于既有理論成果,突破管理階段與范疇的邊界限制,系統探究了成本企劃開發階段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及其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影響機制,有效填補了該領域研究的理論空白。在制造企業運營實踐中,產品質量水平與成本控制能力是構筑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維度。因此,如何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即成本企劃開發階段)實現質量與成本的戰略協同,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命題。研究表明,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間的交互效應,成為成本管理與質量管理間的關鍵傳導路徑。這種交互效應機制對質量管理實踐的深層影響主要體現在:質量成本管理通過強化成本企劃的成本意識與價值導向,推動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的落地實施,形成雙向賦能的協同格局;基于質量成本數據的決策支持系統能夠顯著緩解研發工程師在多目標約束下的決策壓力,從而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關鍵詞】 質量成本管理; 成本企劃; 交互效應; 成本管理; 制造企業

【中圖分類號】 F275.3;F2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5)16-0053-08

一、引言

質量和成本是制造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藤本隆宏[ 1 ]提出了Q(Quality:質量)、C(Cost:成本)、D(Delivery:交貨期)、F(Flexibility:靈活性)四個關鍵指標,以全面評估制造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此外,Cooper[ 2 ]從質量、成本和功能性三個維度對產品屬性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進一步指出這些因素對企業生存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上所述,質量和成本的重要性已得到國內外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廣泛認可,對于制造企業而言,它們無疑是決定其競爭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在強調質量和成本重要性的同時,多數研究也進一步指出,這兩者之間還存在著緊密且復雜的關聯性。例如,許江波等[ 3 ]認為,企業在關注質量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成本因素的制約作用。此外,近年來的研究逐漸意識到,產品企劃的開發階段作為業務流程的上游環節,管理活動對質量和成本的影響尤為顯著。例如,陳虎等[ 4 ]的研究表明,業務流程上游的活動相較于下游活動對質量和成本具有更為深遠和顯著的影響。

基于上述觀點,在管理會計研究領域,圍繞如何在成本企劃開發階段有效實現質量和成本的協同管理這一核心問題,以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為理論基礎,積累了大量系統性研究成果。例如,李麗麗[ 5 ]的研究表明,通過成本企劃中的目標成本調整機制,可以有效實現質量與成本之間的動態平衡。此外,趙軍[ 6 ]在關于質量成本管理的實證研究中發現,盡管產品的高性能化趨勢日益明顯,但設計評審的次數卻呈現下降趨勢。基于此,企業逐漸意識到加強預防成本投入的重要性,并采取強化設計評審和早期質量控制等措施,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提升整體競爭力。

目前在管理會計領域,既有專注于質量成本管理或成本企劃等單一管理會計方法的深入研究,也有探討這兩種方法交互效應及其潛在影響的綜合性研究。洪葒等[ 7 ]在系統梳理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以及質量管理與質量成本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這兩個獨立發展的領域具有整合的可能性與潛力。朱學義等[ 8 ]則進一步強調,在成本企劃框架下,負責實現目標成本的產品開發技術人員在選擇可能影響安全性的關鍵零部件和材料時,必須綜合考慮與產品責任相關的質量成本,以確保產品的整體質量與安全性。

綜上所述,現有文獻普遍證實了質量與成本之間存在動態權衡關系,并強調產品開發上游階段的決策對總成本具有決定性影響,其占比可達70%~80%[ 4 ]。因此,在成本企劃的研發階段積極實施質量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關于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之間關聯性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交互效應的初步探索階段[ 7 ],針對兩者展開深入系統研究的成果較為有限。基于此,本文擬以現有研究為基礎,系統梳理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并進一步探討在成本企劃的研發階段,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在質量管理中的具體作用及其潛在交互效應。具體而言,本研究將深入分析這兩種方法的交互效應機制,以提升產品質量、優化成本控制,從而實現更高效的質量管理和資源利用。

本研究的主要貢獻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研究深化了對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交互效應的理解。這一理解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了兩者如何在企業實踐中交互作用,從而推動質量管理目標的實現。例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質量成本管理能夠為成本企劃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而成本企劃則反過來優化質量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路徑。這種雙向互動的交互效應機制為企業提供了更為靈活和動態的質量管理框架。

第二,研究系統展示了質量成本管理系統中的失敗成本反饋機制及其對目標成本設定的動態影響。具體而言,失敗成本(如返工、維修或客戶投訴)不僅是質量管理的重要指標,也是目標成本設定過程中的關鍵輸入變量。通過對這些失敗成本的持續監測和分析,企業可以及時調整研發策略,優化資源配置,并最終降低整體成本。此外,這種動態反饋機制對于緩解研發團隊的壓力和培養成本意識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當研發團隊能夠清晰地看到失敗成本對其項目預算的影響時,更有可能主動采取措施以減少浪費并提高效率。

二、質量與成本的權衡

(一)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

質量成本管理(Quality Cost Management)是一種針對產品或服務質量相關成本進行系統性分析與控制的工具,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優化質量投入與損失,實現總質量成本的最小化。該方法的關鍵在于綜合權衡預防成本、評估成本及內外部失敗成本之間的關聯性,以確保資源的高效配置與成本結構的合理優化。

成本企劃(Target Costing),在我國通常稱為目標成本法,是一種基于戰略視角的利潤管理工具,最早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作為精益化管理體系的三大核心支柱之一開發并實踐。其核心理念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即設定明確的目標成本,并通過跨部門協同機制(如設計、制造、采購等),確保產品從研發至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始終嚴格控制在預設目標范圍內。

學術界普遍認為,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雖同屬成本管理工具,但在實踐層面存在顯著差異。其一,從管理階段維度來看:成本企劃聚焦產品設計階段的前瞻性成本規劃,而質量成本管理則覆蓋生產至交付使用全周期的過程監控與動態調整;其二,從管理范疇維度分析:成本企劃統籌材料、人工等全面成本要素,質量成本管理則專注于預防成本、評估成本以及內外部失敗成本等與質量直接相關的專項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具有高度協同性和互補性。成本企劃可通過價值工程技術(如優選高可靠性零部件)降低潛在質量風險,從而減少未來失敗成本的發生概率。與此同時,質量成本管理所積累的歷史數據(如產品缺陷率)可為成本企劃的目標成本設定提供實證支撐,進而提升成本預測的精確度。兩者的協同應用可構建從設計端到生產端的閉環管理體系,不僅助力企業實現成本與質量的最優平衡,更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達成提供戰略性支撐。

然而,盡管學術界已認識到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的協同性與互補性,但關于二者動態交互機制的系統性研究仍相對匱乏。本研究聚焦于探索兩者間的協同作用路徑及其交互效應,旨在填補現有理論體系的空白。

(二)質量與成本的權衡

20世紀80年代,以美國管理學研究領域為中心,學者們圍繞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可能性展開了系統性探討。例如,Crosby[ 9 ]全面介紹了質量管理的多種實踐方法;Fine[ 10 ]通過數理模型分析,以及Phillips et al.[ 11 ]的案例研究,從理論和實證兩個維度驗證了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可行性。當時,美國企業在質量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容忍一定程度的缺陷發生,并通過權衡質量管理成本與質量失敗所導致的成本損失,追求適宜的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這種策略旨在通過合理的成本控制達到可接受的質量標準,從而在成本與質量之間尋求動態平衡。

20世紀90年代以后,從制造戰略的視角出發,質量與成本的優先性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眾多研究探討并主張了質量與成本之間的權衡關系。例如,Boyer et al.[ 12 ]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質量和成本優先級之間的權衡關系;Rust et al.[ 13 ]的實證研究表明,以成本控制為導向的質量管理活動,對企業績效提升并未產生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影響。

與上述理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企業在質量管理實踐中提供了一種獨特模式,即追求高質量與低成本的雙重目標。這一近乎完美主義的質量管理理念已引起學術界與實踐領域的廣泛關注與深入研究。實證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企業的管理者更加注重在高質量與低成本之間尋求權衡[ 14 ]。

關于如何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的研究提出了“從質量優先到成本優先”的轉變路徑。相關研究涵蓋理論探討、實證分析及案例研究,為理解這一轉變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證支持。在此背景下,盡管在制造階段同時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存在挑戰,但通過將關注點前移至產品企劃、開發與設計的早期階段,成本企劃活動逐漸成為研究與實踐中的熱點議題。具體而言,在產品詳細規格確定之前,跨職能部門間的協作被視為解決質量與成本權衡問題的關鍵途徑。

盡管如此,研究表明,在成本企劃中同時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的雙目標將面臨巨大挑戰。例如,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表明,過度的成本削減壓力可能導致質量管理水平的下降[ 15 ]。此外,相關研究指出,在開發設計階段,性能與質量標準的允許范圍通常需要在嚴格的目標成本要求下進行權衡[ 16 ]。

綜上所述,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問題不僅是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實踐應用中的核心挑戰。

(三)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并存及其機制

在成本企劃中兼顧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的成本質量管理目標時,相關管理活動的作用尤為重要。其中,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在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產品開發階段引入并行工程理念,且通過針對制造企業的案例研究與實證分析表明,并行工程能夠有效促進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協同實現[ 17 ]。研究表明,在產品開發階段,隨著對質量重視程度的提升,參與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對產品質量提升的積極影響可能會有所減弱[ 18 ]。

另外,實際成本信息的有效應用也值得關注。盡管曾有學者對管理會計在制造企業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但在制造企業的實踐中,基于實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體系已得到廣泛應用。

接下來,是消耗量信息的有效應用和持續改進活動。在制造企業中,準時制生產方式(JIT:Just-In-Time)和全面質量控制(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框架下,強調“三現主義”,即重視現場、現實和現物[ 19 ],并以實證研究表明,在以持續改善為導向的大型制造企業中,追求零缺陷的質量目標得到了高度認同。

綜上所述,以制造企業為主要研究對象,多數研究表明,成本企劃在兼顧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的過程中,與相關管理活動之間存在顯著的影響機制。

(四)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及其對績效管理的影響

關于兼顧高質量與低成本及其對業績管理的影響,質量目標與組織業績之間的關聯性一直是研究領域的熱點議題。例如,Hoque[ 20 ]的研究表明,全面質量管理(TQM)與平衡計分卡(BSC)的高度一致性不僅能提升員工滿意度,還能進一步促進組織業績的改善。Kaplan et al.[ 21 ]則強調,引入業務流程指標對于優化財務績效和質量水平具有關鍵作用。此外,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明確質量目標能夠顯著增強組織的質量表現及整體績效。

有實證研究表明,企業在質量戰略與成本控制系統之間的關聯性較為薄弱。此外,周運來[ 22 ]指出,業務戰略與質量管理活動之間的聯系較弱,導致質量管理活動未能有效促進財務業績的提升。盡管成本企劃作為利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期待,但針對成本企劃中如何兼顧高質量和低成本與業績管理關系的實證分析研究仍然較少。

綜上所述,針對成本企劃中如何實現高質量與低成本,以及其與業績管理之間的關系(即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交互效應)這一問題,目前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仍需進一步深入探討以提供更為堅實的理論支撐。

三、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

(一)Anderson et al.[ 16 ]的主張

如前所述,已有文獻指出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之間確實存在交互效應的可能性。Anderson et al.[ 16 ]從成本信息如何應用于產品開發的角度對兩者進行了研究。本文將在該研究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后續相關研究的進展。

本文將詳細討論Anderson et al.[ 16 ]未明確提及的成本企劃中目標成本的應用,并介紹新發現的質量成本管理在系統設計中的失敗成本反饋機制。

現有研究表明,實施成本企劃可能對負責設計與研發的工程師造成過大的成本壓力,妨礙質量管理的有效開展。這一現象不同于前述成本企劃與質量成本管理在質量管理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表明在特定情況下,成本企劃可能會對質量管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分析成本企劃與質量成本管理的交互效應時,需充分關注這些潛在的負面作用。本文將在后續討論中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Anderson et al.[ 16 ]將產品的企劃開發流程按順序劃分為四個關鍵階段:確定產品概念、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和容差設計。具體而言:

(1)確定產品概念: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顧客的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產品特性和功能,確保產品能夠精準捕捉并滿足顧客需求。

(2)系統設計:該階段涉及原型設計、材料選擇、部件及組裝系統的選定等關鍵活動,旨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成本最小化。此外,還需考慮生產工藝的可行性,以確保設計方案的可實施性。

(3)參數設計:在此階段,需確保系統設計性能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并通過優化重要參數組合來減少性能波動,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4)容差設計:該階段的目標是確定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圍,以應對制造和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變異,確保最終產品符合既定的質量標準。

如圖1所示,成本企劃在產品概念階段通過設定目標成本,使研發工程師明確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此外,提出了成本企劃在未來可能發揮關鍵作用的兩個機制:

(1)系統設計中目標成本的有效應用:盡管具體實例未詳細說明,但目標成本的應用有助于指導系統設計過程,確保設計方案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同時實現成本最小化。

(2)失敗成本反饋機制:將因設計變更而產生的失敗成本反饋至參數設計和容差設計階段,為評估和優化設計變更的成本影響提供重要信息。

(二)目標成本的有效應用

成本企劃所設定的目標成本如何對產品質量產生積極影響?結合Cooper[ 2 ]的案例研究,本研究對代表廣西工業制造水平和模式的廣西柳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進行了案例剖析。根據走訪調研,柳州工程機械公司在其主要組裝部件(如發動機、動力總成和冷卻系統)中廣泛應用了成本企劃。在設計分析和生產性分析過程中,目標成本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設計分析主要用于新產品開發時評估多個備選的替代方案。對于每個替代方案,質量和成本是兩個關鍵的評估標準。如果這兩個方面未能達到預期的標準,則該替代方案將不會被采納。

生產性分析是柳州工程機械公司針對其主要組裝部件(如發動機、動力總成和冷卻系統)所采用的一種方法。其核心在于每個制造工序的成本表(成本功能表),當現行成本表(成本功能表)計算的實際成本高于由成本企劃設定的目標成本時,會進行生產性分析。

以柳州工程機械公司的推土機為例進行分析,案例企業涉及發動機、液力變矩器、變速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規格變更。最初的設計中,這些功能在物理上是分開的。由于推土機通常在惡劣環境下使用,因此其維護時間(成本)被視為影響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調查結果顯示,這種分離設計導致維修時的拆裝時間長達86小時。據此,在設計分析中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將變速器與離合器、制動器結合,采用該方案可將拆裝時間縮短至44小時。第二種方案是將液力變矩器、變速器、離合器和制動器集成在一起,拆裝時間進一步縮短至33小時。然而,這兩種替代方案的成本均高于原有方案,且第二方案的成本顯著高于第一方案。

為了解決質量與成本之間的權衡問題,公司研究了多種成本削減措施。最終發現,通過優化推土機鏟刀安裝具的設計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推土機為了適應多種作業需求,配備了鏟刀等各類附件。鏟刀安裝具用于連接鏟刀和主機架,通過采用焊接方式代替螺栓連接,可以顯著降低上述替代方案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鏟刀安裝具是選配部件,并非所有車型都配備。通過對銷售車型的分析發現,小尺寸機型較少安裝鏟刀安裝具。基于此分析結果,決定對大尺寸推土機采用焊接方式安裝鏟刀安裝具,并同時實施第二替代方案。

(三)系統設計中的失敗成本反饋機制

Anderson et al.[ 16 ]指出,質量成本管理能夠將質量成本反饋至參數設計和容差設計階段,從而優化產品設計與制造流程。洪葒[ 7 ]以海爾集團為例,進一步強調了質量成本管理在系統設計階段的反饋作用。本文以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為例,說明質量成本管理實踐中,失敗成本反饋機制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自2004年中期經營計劃中首次將質量成本納入關鍵績效指標以來,公司逐步完善了質量成本管理體系。2008年,制定了全公司統一的質量成本管理規定,為后續的質量改進提供了制度保障。2015年,學習并導入“懸殊質量差異”②的戰略管理模式,旨在通過全面管理質量成本、評估資源的有效利用,大幅降低失敗成本,減少客戶不便。為此,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于2018年對質量成本管理體系進行了全面審查與調整。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開始采用PAF③質量成本模式進行分類。在初期階段,預防成本和評價成本僅限于統計相關部門的費用,尚未與具體的質量管理活動直接關聯。例如,預防成本包括品質企劃部門費用和產品技術部門費用;評價成本則涵蓋驗收檢查部門費用和完成檢查部門費用等。

失敗成本被細分為內部失敗成本和市場失敗成本。內部失敗成本主要包括工廠內的廢品損失費用和檢查維修費用;市場失敗成本則涉及國內外索賠費用和召回費用。由于失敗成本中大部分為與維修相關的工時費用和物流費用,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對不同產品或機型的質量成本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跟蹤。

在利用匯總的質量成本數據時,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特別重視對失敗成本的分析。公司定期收集全集團各工廠的失敗成本數據,進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反饋到生產線,以指導改進措施的實施,從而實現持續的質量提升。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不僅將失敗成本用于提升系統設計的質量,還將分析出的失敗成本數據反饋給研究所。基于這些數據,研究所在初期開發階段即系統設計階段,深入探討了如何在兼顧成本的前提下,將顧客反饋解決方案融入設計中。

采取這一措施的原因在于導入并實施了質量管理技術,即質量改善活動(Best Quality,BQ)。該活動旨在“從項目啟動之初就建立能夠穩定生產最高品質汽車的機制,并完善和構建平衡質量與成本的質量管理和保證體系”。通過這一活動,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致力于確保產品質量從設計階段就開始得到嚴格控制。

從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在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中,尤其是在系統設計階段,考慮質量和成本的平衡至關重要。通過將失敗成本信息反饋到系統設計中,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不僅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還實現了質量與成本的最優平衡,從而為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提供了堅實保障。

(四)對設計研發工程師施加的過度壓力

盡管有觀點認為成本企劃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但也存在對其中問題的批評。另外,設計研發工程師在成本企劃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職業倦怠和工作疲憊。具體而言,在成本企劃中,設計研發工程師作為實現功能、質量和成本的核心主體,常常被夾在兩方面需求之間:一方面是來自商品企劃部門對客戶需求的響應,另一方面是生產技術部門對制造可行性的要求。此外,開發周期的縮短進一步加劇了同時實現質量、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的難度。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國內某新能源汽車企業因電池質量問題引發的汽車自燃事件。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成本企劃在實際應用中的局限性及其潛在風險,還凸顯了在追求成本控制的同時確保產品質量與可靠性的重要性。該事件警示企業在實施成本企劃時需充分權衡各環節之間的關系,以避免類似質量問題的發生。

起初,企業將事故歸因于客戶使用和維護不當,試圖規避責任。然而,通過對自燃汽車電池的重新測試,發現其存在設計缺陷。為避免召回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決定不實施召回,而是繼續開發替代方案。

在開發新型安全電池的過程中,企業面臨多重限制。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新車型的研發與推出迫在眉睫,交貨期極為緊迫。同時,企業明確規定“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得進行高成本的設計變更”。因此,新型電池的開發必須在嚴格的成本和時間約束下進行,這顯然增加了開發難度。

最終,在這種情況下開發的新型電池未能達到預期的質量標準,導致自燃事故頻發。分析表明,這是由于過度關注開發進度與成本控制而忽視質量目標所致。具體而言,成本企劃提供的成本信息可能對負責產品設計的工程師造成了過大的壓力,從而影響了產品質量。該案例揭示了在成本企劃過程中,必須妥善平衡成本與質量之間的關系,以確保產品的整體性能不受損害。

四、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及其影響機制

前文探討了目標成本的應用、系統設計中失敗成本的反饋以及對設計研發工程師的壓力。這些內容可與Anderson et al.[ 16 ]提出的框架圖相對應,具體如圖2所示。

首先,在質量成本管理方面,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案例驗證并擴展了Anderson et al.[ 16 ]的研究成果。該案例不僅證實了失敗成本在系統設計中的反饋機制,還進一步提升了系統設計的質量控制水平。這一擴展表明,通過引入失敗成本的反饋機制,企業能夠顯著增強質量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在成本企劃方面,廣西柳州工程機械公司的案例詳細展示了目標成本在系統設計中的應用。該案例揭示了通過精確設定和管理目標成本,企業能夠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控制開發成本。

此外,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案例表明,設計研發工程師面臨的壓力并不一定對質量管理產生積極影響,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該案例強調,在成本企劃過程中,必須妥善平衡成本控制與質量保障之間的關系,以避免因過度壓力導致的質量問題。

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將深入探討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在質量管理中的交互效應及其影響機制。具體而言,通過上述案例,本研究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分析:(1)失敗成本反饋與目標成本的應用;(2)失敗成本反饋對研發工程師壓力的影響;(3)失敗成本反饋對成本意識的培養。

(一)失敗成本反饋與目標成本的應用

在系統設計階段引入失敗成本反饋機制并與目標成本管理相結合,不僅能夠促進發揮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還能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這種方法既能提升產品質量,又能有效控制成本,從而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

以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為例,通過對工廠內部失敗成本及市場召回費用等失敗成本數據的分析,可為系統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信息[ 2 ]。這些數據進一步應用于柳州工程機械公司的設計評估中,在多個設計方案的比較過程中,能夠綜合考慮失敗成本因素,從而更全面地權衡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例如,當發現因維護成本過高而導致客戶投訴時,該數據的反饋有助于決策者判斷是否應投入額外資源以減少維護成本。此外,成本企劃對質量成本管理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成本并將失敗成本納入考量范圍,可以確保相關信息在實際設計活動中得到有效應用,進而提升整體質量管理的效果。

(二)失敗成本反饋對研發工程師壓力的影響

由前述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案例可知,過度依賴成本企劃所設定的開發時間目標與目標成本,給設計研發工程師帶來了巨大壓力,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下降。

通過對失敗成本進行及時反饋,可以有效預防成本企劃中潛在問題的暴露。以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案例為例,由于企業在通常情況下不允許進行高成本的設計變更(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這可能導致質量問題的持續存在。然而,當包括召回費用在內的外部失敗成本得到及時反饋時,企業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生產和銷售低質量產品所帶來的巨大成本風險。即使這些變更是高成本的,也能為管理層提供確鑿證據,證明設計變更的必要性。

此外,若像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那樣,在全公司范圍內實施統一的質量成本管理規定,可使質量成本的重要性更加深入人心,從而進一步增強上述措施的效果。

(三)失敗成本反饋對成本意識的培養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案例表明,失敗成本反饋機制能夠在設計階段增強對成本的敏感性,特別是提升對客戶不滿所引發的成本影響的認識。如前所述,失敗成本數據被反饋至研究所,從系統設計階段開始,在兼顧成本的前提下,深入探討如何應對客戶投訴等問題。

此外,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將失敗成本視為對客戶的潛在困擾,并通過采取“懸殊質量差異”和BQ活動等措施加以應對。伊藤嘉博[ 23 ]指出,“懸殊質量差異”的目標不僅在于切實減少失敗成本,還同時致力于降低預防成本和評價成本。這種企業理念使得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意識的培養緊密相連,進一步提升了整體成本管理的效果。

在質量成本管理中,失敗成本反饋機制與目標成本管理及成本意識的培養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將失敗成本反饋至系統設計階段,可以在替代方案評估過程中明確提高質量所帶來的具體成本削減效果。此外,除了通過成本企劃提升整體的成本意識外,還可以在設計階段讓工程師意識到失敗成本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平衡質量和成本。

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對失敗成本的反饋,可以有效減輕成本企劃給設計研發工程師帶來的犧牲質量的壓力。失敗成本數據的反饋揭示了輕視質量所導致的成本增加,從而對未達到質量目標發出明確的警示信號。特別是在像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那樣全公司范圍內實施統一質量成本管理規定的情況下,這種反饋機制的作用將更加顯著。

五、結語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產品企劃與開發階段質量成本管理和成本企劃在質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填補了該領域研究的理論空白。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本文不僅剖析了兩者之間的交互效應機制,還進一步揭示了這種交互效應對質量管理實踐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具體而言,首先,質量成本管理通過強化成本企劃的成本意識與價值導向,推動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的落地實施,形成雙向賦能的協同格局;其次,基于質量成本數據的決策支持系統能夠顯著緩解研發工程師在多目標約束下的決策壓力,從而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盡管本研究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其理論性質上。由于研究基于特定案例展開,因此需特別關注不同企業對“質量”定義的差異性及其對管理實踐的影響。例如,在柳州工程機械公司的案例中,維修成本(時間)被視為質量的一部分,這反映了該公司對產品質量可靠性和服務效率的高度關注。而在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失敗成本則被視作給客戶帶來的不便,這種認識促使公司以追求卓越質量為目標,積極推廣落實BQ活動。由此可見,不同企業對質量的不同理解不僅顯著影響了其質量管理活動,還導致了不同的質量管理和改進策略。

通過對比柳州工程機械公司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案例可以發現,這種認識上的差異不僅體現在具體的管理工具和技術應用上,更深層次地反映了企業理念、質量觀念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例如,柳州工程機械公司可能更加注重產品的長期可靠性,而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則更強調用戶體驗和客戶滿意度。因此,在分析成本企劃與質量成本管理的交互效應時,除了關注信息在不同階段的應用及其對決策的支持作用外,還需深入探討背后的企業理念、質量觀念以及文化背景。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質量管理實踐的基礎,并對兩者的互動機制產生了深遠影響。

綜上所述,質量成本管理與成本企劃的交互效應是現代質量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本研究通過系統化的分析和案例驗證,揭示了兩者在實際管理中的復雜關系及其對質量管理實踐的動態影響。然而,為了全面理解兩者的互動機制及其在實際管理中的應用,未來的研究還需進一步探索不同行業、不同文化背景下企業的質量管理策略及其背后的驅動因素。這些努力將有助于構建更為完善的質量管理理論體系,并為企業實踐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藤本隆宏.能力構築競爭[M].中公新,2003.

[2] COOPER R.Target costing and value engineering[M].Routledge,2017.

[3] 許江波,武瑛,梁鵬,等.數字化采購、供應商合作與企業市場績效[J].財經研究,2025(1):94-108.

[4] 陳虎,韓玉啟.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J].會計之友,2003(11):27-28.

[5] 李麗麗.論建筑智能化工程成本、進度與質量控制的關系與協調[J].價值工程,2010,29(24):50.

[6] 趙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7(12):28-29.

[7] 洪葒,孫澤露,廖聯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與成本戰略的協同演化:基于海爾集團的案例分析[J].財會月刊,2014(24):67-72.

[8] 朱學義,朱亮鋒.管理會計價值增值目標的實踐:以淮海控股集團民營企業為例[J].管理評論,2017,29(9):262-272.

[9] CROSBY P B.Quality is free: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J].New American Library,1979.

[10] FINE C H.Quality improvement and learning in productive system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 1301-1315.

[11] PHILLIPS L W,CHANG D R,BUZZELL R D.Product quality,cost posi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a test of some key hypothese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3,47(2):26-43.

[12] BOYER K K,LEWIS M W.Competitive priorities:investigating the need for trade-offs in operations strategy[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2,11(1):9-20.

[13] RUST R T,MOORMAN C,DICKSON P R.Getting return on quality:revenue expansion,cost reduction,or both?[J].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4):7-24.

[14] DANIEL S J,REITSPERGER W D,Morse K.A longitudinal stud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strategies for quality,JIT and flexibility[J].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9,8:325-356.

[15] 戴璐,羅曉蕾,支曉強.質量控制與成本管理的變革阻力是否會倒逼企業的戰略變革:基于案例調查的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30(3):106-119.

[16] ANDERSON S W,SEDATOLE K.Designing quality into products:the use of accounting data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98, 12(3):213.

[17] BASU S,BISWAS N,BISWAS S N,et al.A study on concurrent engineering-based desig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cent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3,2(1):15-20.

[18] SETHI R.New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0,64(2):1-14.

[19] YOSHIDA E,XU Z.A classification of quality/cost competitive priorities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4,2:15-45.

[20] HOQUE Z.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pproach: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ir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2003,14(5):553-566.

[21] KAPLAN R S,NORTON D P.Measuring the strategic readiness of intangible asse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82(2):52-63.

[22] 周運來.現代經濟學新思維與植根本土化問題[J].求索,2010(6):32-33,26.

[23] 伊藤嘉博.品質コストマネシメソシスラムの構築と戦略的運用[M].日科技連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制造企業成本管理
試論制造企業成本控制問題
淺析制造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
簡析制造企業所得稅負擔的影響因素
基于營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業納稅籌劃方法分析
財會學習(2016年19期)2016-11-10 05:01:44
淺析制造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18:55
淺議供電企業成本管理
淺談企業成本管理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22:24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14:26
對軍工企業成本管理開展評價工作的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39: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另类AV|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99精品视频播放|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成年人国产网站| 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综合亚洲网| www.精品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国产91色| 午夜视频日本|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久草美女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午夜不卡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亚洲青涩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av无码人妻| 国产成人盗摄精品| 午夜毛片福利|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99精品免费在线|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理论一区| 欧美色99|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99re精彩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综合天天色|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亚洲伊人天堂|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免费|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xxx| 欧美成一级|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