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音樂,這一藝術形式,自古以來便以其深邃的內涵和精湛的技藝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和高度繁榮的階段,這種環境為各種藝術形式的創新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高雅藝術不再僅僅局限于少數人的“藝術殿堂”,如高端劇院或私人畫廊,它開始更多地出現在普通社區、學校、網絡平臺等多樣化的場所和媒介中。通過降低欣賞門檻和提高公眾參與度,高雅藝術得以使更多人產生共鳴,并與更多人產生聯結。
1高雅音樂藝術概述
高雅音樂藝術是一種以音樂為主要表現手段,通過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元素,表達深刻情感和思想的藝術形式。它通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歷史底蘊深厚。高雅音樂往往源遠流長,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從古典時期的交響樂到浪漫時期的鋼琴曲,再到現代的室內樂,每一種音樂形式都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風貌。
二是技藝精湛。高雅音樂的演奏和創作需要高度的專業技能和藝術修養。演奏者通常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積累,才能熟練掌握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并通過音樂表達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三是藝術價值極高。高雅音樂作品不僅在音樂上具有獨特的魅力,還能引發聽眾的深思和情感共鳴。它們往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體驗,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深處。
四是文化內涵豐富。高雅音樂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了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和社會背景。不同的音樂作品往往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通過聆聽這些音樂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審美觀念和社會風貌。
2高雅音樂藝術在大眾化欣賞中的多元文化功能
2.1音樂藝術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審美元素
簡單來說,音樂是通過聲波的振動、旋律的律動以及歌詞的含義等方式,深入人們的耳朵、大腦、心靈,甚至撼動整個靈魂世界的藝術形式。任何一種音樂形式的產生都與人的情感世界緊密相連,其中必然包含著人的某種情感體驗。這些情感體驗通過音樂的各種元素作用于創作者、演奏者和欣賞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起到審美教育的作用,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情操。
音樂中展現的審美元素,能夠有效地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一種能夠啟發思維、拓展想象空間的藝術形式。通過欣賞音樂,人們可以打破常規思維,激發新的想法和靈感,從而提升個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音樂不僅具有審美價值,還具有實際的保健和治療作用。遠古時期,人們就懂得利用音樂來舒展神經、降低痛苦感,如通過歌唱、演奏打擊樂和表演舞蹈來治療精神抑郁癥。現代社會,人們在工業生產的噪聲環境中,通過佩戴耳機聆聽輕松悅耳的音樂來消除疲勞感。音樂治療已經從保健領域走進診所、協會及學校教育中,成為一種實際應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2.2高雅音樂藝術滿足大眾化欣賞服務
音樂藝術可以被劃分為高雅的和通俗的兩部分。高雅音樂通常指藝術家創作的、更為精致和深奧的音樂;通俗音樂則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在我國國情背景下,高雅音樂藝術正逐漸走出其傳統的、較為封閉的藝術殿堂,更加積極地融入大眾生活。
例如,天津文化中心大劇院擁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硬件設施,在國內聲譽極高。除了核心演出大廳外,還設有多功能廳和教室,這些額外設施主要用于市民的藝術普及教育,并且是完全免費的。著名指揮家湯沐海稱贊其設計具有遠見,強調藝術應該服務于大眾和社會。上海城市交響樂團由年近九旬的指揮大師曹鵬在女兒支持下創立,團員主要是交響音樂愛好者,涵蓋各個社會階層,甚至包括外籍人士。盡管是非職業樂團,但其依托旺盛的大眾需求得以快速發展,成員數量從最初的40多人增長到現在的250多人。
由此可見,高雅音樂藝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享受,而是正在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走向大眾化,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無論是通過先進的劇院設施進行普及教育,還是依靠民間力量自發組織樂團,抑或是大型國家級劇院的經濟效益數據,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種發展趨勢不僅有助于提升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也為音樂藝術的持續發展和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3大眾欣賞對高雅音樂藝術發展的推動作用
3.1高雅音樂藝術的傳播依賴于大眾欣賞
高雅音樂藝術被形容為“陽春白雪”,即高雅但不易接近。如果因此自恃高傲并設置高門檻,則難以廣泛傳播,違背了“文學藝術服務于人民大眾”的宗旨。
為了將高雅音樂藝術介紹給國人,青年鋼琴家郎朗曾參與創辦“朗涯”項目,嘗試引入西方高雅音樂。然而,高昂的費用使得普通欣賞者望而卻步,這也引發了關于高雅音樂藝術欣賞觀的討論,出現了兩種對立的高雅音樂藝術欣賞觀。第一種觀點認為高雅藝術的精髓在于其稀缺性和獨特性,“可遠觀不可褻玩”使其顯得更加珍貴。第二種觀點強調高雅音樂藝術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應當服務于大眾。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缺乏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參與將削弱其競爭力和發展潛力。高雅藝術必須贏得大眾的喜愛和認可才能持續發展。
國家大劇院的高雅音樂藝術普及實踐對這兩種欣賞觀作出了評價。自1999年以來,國家大劇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如“經典藝術講堂”“走進唱片里的世界”等,成功吸引了大量觀眾參與。截至2024年,累計舉辦活動超過1.4萬場,參與人次超過1420萬。這些活動有效地拉近了高雅藝術與普通民眾之間的距離,實際上體現了高雅音樂藝術服務于人民大眾的功能,并在這種互動交流中實現了其價值。
高雅音樂藝術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和欣賞。只有當它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才能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因此,無論是從藝術本身的角度還是從社會需求的層面來看,推動高雅音樂藝術與大眾審美需求的緊密結合都是至關重要的。
3.2高雅音樂藝術通過大眾欣賞增加動力
當高雅音樂藝術進入大眾生活時,不僅為人們提供了美好的藝術熏陶,同時也使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得以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傳播和發展。大眾的熱情反響(如喝彩)為高雅音樂藝術的持續進步提供了動力。近年來,我國采取了多種形式推廣高雅藝術,例如高雅藝術進校園、社區、企業和軍營等。這些活動有效地拉近了高雅藝術與普通民眾的距離。
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市民音樂會”系列音樂普及活動就是一個成功案例。2023年,“市民音樂會”——“春天的旋律”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演出包括多種樂器和聲樂表演,吸引了眾多普通市民前來觀看,并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和好評。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高雅音樂藝術是如何吸引普通觀眾,給他們帶來深刻的審美體驗和精神享受的。
高雅音樂藝術之所以被視為高雅,并非因為其難以理解和接觸,而是在于它能夠不斷追求音樂的極致境界。但“曲高”并非“和寡”,高雅音樂藝術與民間音樂藝術一樣,都具有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它根植在普通百姓之中。
高雅音樂藝術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其與大眾之間的密切互動和相互滋養。只有當它真正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才能不斷汲取養分、煥發活力,并持續推動自身及整個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因此,應該繼續致力于推廣和普及高雅音樂藝術,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并欣賞到這份美妙的文化遺產。
4推動高雅音樂藝術大眾化欣賞的策略
4.1降低欣賞門檻
一方面,積極舉辦免費或低票價的音樂會、音樂講座等活動。例如,在社區文化中心、學校禮堂等地定期開展此類公益性質的文藝活動,為民眾提供近距離接觸高雅音樂的機會。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音樂會。線上音樂會不僅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身處不同地區的人們都能參與其中,還能突破時間的約束,讓人們能夠在自己方便的時間盡情欣賞高雅音樂。
另一方面,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將高雅音樂納入學校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中,以免費或低成本的方式向學生普及高雅音樂知識。通過在學校教育中融入高雅音樂元素,能夠從小培養學生對高雅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為高雅音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2創新宣傳推廣方式
首先,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精心制作并發布有關高雅音樂的有趣內容,比如通過短視頻生動地展示音樂家的精彩演奏瞬間,詳細介紹經典作品的創作背景等,從而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大眾宣傳高雅音樂。
其次,積極開展線上互動活動。例如舉辦高雅音樂知識問答、聽眾分享會等活動,鼓勵觀眾積極參與其中,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向心力,使觀眾與高雅音樂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最后,注重與影視、文學等領域進行跨界合作。在影視作品中巧妙融入高雅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或主題旋律,在文學作品里通過文字描繪高雅音樂的魅力,讓高雅音樂借助其他領域的作品和受眾群體,進一步擴大其在更廣泛范圍內的影響力。
4.3提升觀眾欣賞能力
一方面,大力開展音樂教育普及活動。具體而言,在學校開設音樂欣賞課程,系統地向學生傳授高雅音樂知識;在社區舉辦音樂工作坊,為社區居民提供學習高雅音樂的平臺。通過這些活動,幫助觀眾全面了解高雅音樂的基本知識,涵蓋樂理知識、多樣的音樂風格、著名作曲家的生平與創作等方面,并且教授觀眾正確的欣賞方法,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去感受和理解高雅音樂。
另一方面,精心組織觀眾進行音樂體驗活動。例如開展音樂冥想活動,讓觀眾在特定的氛圍中專注地感受音樂的魅力;舉辦音樂欣賞會后的討論交流活動,促使觀眾分享自己在欣賞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通過這些方式,鼓勵觀眾在欣賞高雅音樂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分析,深入感受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大膽分享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情感共鳴,逐步提升藝術鑒賞力。
4.4融合多元藝術形式
一方面,積極將高雅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巧妙結合。比如,與舞蹈攜手共同打造精彩絕倫的音樂舞蹈劇,通過音樂與舞蹈的完美融合,展現出高雅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戲劇深度融合,創作引人入勝的音樂劇,使音樂與劇情相互輝映;或者與繪畫、詩歌等展開跨界合作,舉辦別具一格的展覽和演出活動。這種跨界的藝術形式能夠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藝術體驗,從而滿足不同觀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
另一方面,大力推動高雅音樂在現代媒體中的廣泛應用。例如在電影配樂領域,精心選取高雅音樂作品為影片增添獨特的氛圍;在游戲背景音樂方面,巧妙融入高雅音樂元素。通過這些新穎的方式呈現高雅音樂,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時代感,進而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關注,有力地推動高雅音樂的廣泛傳播。
5結語
高雅音樂藝術的大眾化欣賞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通過降低欣賞門檻、創新宣傳推廣方式、提升觀眾欣賞能力以及融合多元藝術形式等策略,可以逐步推動高雅音樂走進大眾生活,實現更廣泛的傳播與傳承。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公眾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還能為音樂藝術的繁榮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簡介:楊濤(1983一),男,山東巨野人,本科,中級講師,就職于山東省菏澤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