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已經成為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其強調教學、學習與評價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統一。符號意識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不僅關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還影響著他們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在“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探討小學數學符號意識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教師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知識獲取與能力培養的全面發展,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下面以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為例,探討“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的價值
在教學領域中,“教一學一評”一致性指的是教學目標、學習過程與評價標準之間的一致,它確保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從“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角出發分析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的價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促進學生認知發展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教師能夠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符號的意義及其在表達數量關系中的作用,從而幫助他們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其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2.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當教學內容、學習方法、評價體系三者保持高度一致時,學生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進展和成果,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中,合理設置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進步和樂趣,進而激發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同時,這種正面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
3.優化整體教學效果
“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強調的是一個完整的教學循環系統,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且相互影響。在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中,教師依據明確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采用合適的評價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
4.推動個性化教育
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在“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框架下,教師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教育方案。特別是在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過程中,通過細致人微地觀察和科學合理地評價,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實現個性化發展。
二、“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的策略
1.明確目標,教學有向
在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中,首先要確保教學目標的明確性。這要求教師不僅要清晰地了解學生需要達到的具體能力水平,還要將這些目標細化到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之中。教師可以通過制訂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于核心知識與技能上,避免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實施時,可以通過課前預告、課堂導人等方式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先在課前向學生預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初步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或計算公式,并根據字母所取的值解答出相關式子的值。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導人活動,讓學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實際應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具體的實例幫助他們掌握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為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教師還可以設計一系列難度遞增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所學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技能,還能體會到數學表達方式的嚴謹性和簡潔性,從而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以上教學引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監督能力和學習效率,使他們在明確方向的指引下穩步前進。
2.豐富活動,深刻體驗
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符號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探究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互動與實踐中深人理解數學符號的意義及應用,這樣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識。對此,教師應該注重活動的設計要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從而讓學生在豐富的體驗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符號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時,為了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解釋用字母表示數的概念,如家庭成員的年齡差或購物場景中的價格變化,讓學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未知數的現實意義,這也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抽象的概念。隨后,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加強學生的體驗,如組織開展“猜數字”游戲,設定如下游戲規則:我心中的這個數加(減、乘、除)等于 __,讓學生用字母表示這個未知數,在游戲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樂趣,從而逐步深化對符號意識的理解。學生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斷探索與實踐,逐漸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的參與度和作業完成情況給予反饋,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和發展,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目標。
3.及時評價,精準反饋
“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讓有效的評價體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及時、準確的反饋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在開展符號意識教學時,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并根據其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建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增強他們面對挑戰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課堂討論互動環節,讓學生嘗試用字母表示某個特定場景中的數量關系,如“學校食堂購買了n 袋大米,每袋大米50千克,已經吃了 x 千克,還剩下多少千克大米”,這樣教師不僅能觀察到學生的思考過程,還能及時給予反饋。為了使評價更加精準和個性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時記錄學生的答題情況,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個性化指導,提供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教師還可以利用口頭表揚、書面評價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正向激勵。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可以稱贊其創意性的解題思路;對于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通過溫馨的書面評語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自我評價工具,讓學生反思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如讓學生解釋為什么選擇這種方法解決“用字母表示數”的問題,并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評價。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所學內容,進而提高整體學習效果。
4.合作交流,共同進步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分享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夠拓寬他們的思路。教師應該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確保每個小組內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便小組內部相互學習和支持。教師還要適時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人思考,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促進他們之間共享知識,培養其符號意識。
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時,在探討如何用字母表示數的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假設你正在經營一家水果店,蘋果的價格為 a 元/千克,香蕉的價格為 b 元/千克。你賣出了x 千克蘋果和y千克香蕉,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計算你的總收入。”隨后,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嘗試解答這個問題,鼓勵學生積極表達想法,并適時參與討論,引導他們進行深人思考。對于思路不順暢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他們。為了促進知識共享與團隊協作,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競賽活動,如讓各小組展示他們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并選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讓他們意識到每種解法背后所蘊含的獨特思維方式。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記錄每個小組的學習過程和成果,便于后續評價與反饋,這樣有助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建議,進一步強化了“教一學一評”一致性。
5.創設情境,構建意義
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符號的實際意義,學生置身于具體的場景中,他們會自然地將抽象的符號與其所代表的數量關系聯系起來。教師則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情境任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深化對數學符號的理解,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提升學習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關于家庭旅行預算的情境任務:“小陽一家計劃去旅行,租車費用 a 元/天,住宿費用b元/天。如果打算租車3天、住宿2天,試計算這次旅行至少需要花費多少元錢。”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變量之間的關系,引導他們討論不同的可能性,幫助學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概念,引導他們對變量間的關系進行思考。在后續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互動元素,如利用教室內的實物或多媒體資源模擬家庭旅行規劃的場景,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自主解決。此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如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并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疑問進行詳細講解。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確保“教一學一評”的一致性。通過這樣一系列貼近生活的實踐任務,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如何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方法,還能夠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6.定期反思,糾正不足
定期進行學習反思是培養學生符號意識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反思,學生可以回顧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思考改進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時安排專門的時間用于學生的自我反思,或者布置一些反思性的作業,以幫助學生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樣長期堅持,學生會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中實現個人能力的持續提高。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時設置一個簡短的反思環節,讓學生分享他們在課堂上的收獲和遇到的困難。在探討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數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字母來表示未知數或變量,你認為這個概念最難理解的部分是什么?你又是怎樣攻克這些難點的?”等問題,鼓勵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他們在解決“用字母表示數”的實際問題時的心路歷程,系統地整理自己的思路,深刻地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教師還可以引入同伴互評機制,讓學生之間相互閱讀并評價對方的反思日記,這樣不僅能提供多元視角,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支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反思結果調整后續的教學計劃,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指導。如果發現大多數學生在理解某些概念時存在困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或者優化相關教學活動,及時幫助學生彌補不足,確保“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目標的落實,幫助學生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教一學一評”一致性視域下小學數學符號意識教學中,在上述教學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學生能夠深化對數學符號的理解,把握數學符號的本質,顯著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其勇.“教—學—評”一致性視域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36): 18-21.[2]王燕霞.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36): 38-41.[3]魏振玲.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一學—評”一致性的探索[J].求知導刊,2024(15):5-7.[4]李香君.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實踐[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3(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