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字母是學生掌握單詞、學習語篇,甚至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掌握語音規律、形成語音意識的基礎。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級語言知識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并讀出26個大小寫字母。譯林版英語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在字母教學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與變革。教材的編寫者站在語篇的視角,深入貫徹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將字母教學與語篇學習緊密結合,使字母不再是孤立的符號。
自三年級上冊新教材實施以來,筆者對字母教學實踐進行了觀察與分析,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新舊教材字母板塊的對比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字母知識,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新舊教材字母教學部分的內容對比及分析
從板塊的位置來看,首先,舊教材把字母學習放在了Cartoontime之后,而新教材中字母的學習變成了Cartoontime板塊中的一個部分。其次,板塊名稱由之前的“Lettertime”變成了新教材中的“Lettersinfocus”。這表明教材編寫者沒有把字母教學變成一項孤立內容,而是將其當作Cartoontime板塊學習的一部分。這一轉變體現了在“語篇教學中進行字母學習”的理念,更強調在卡通故事中習得字母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語篇中感知、辨別、學習大小寫字母。
除此之外,字母配圖也有變化。舊教材的插圖以卡通動植物為主,而新教材則增加了卡通人物的形象。從多模態語篇的表意作用來看,卡通動植物雖然生動有趣,但卡通人物更受學生的歡迎,更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角色認同。例如,三年級上冊Unit8Icandothisforyou的字母教學,教材在巧妙融入X、Y、Z字母字形的同時,呈現了一幅家庭和諧相處的圖,呼應了單元大問題“Whatcanyoudoforyourfamily?”,潛移默化地傳遞了人文關懷,彰顯了育人價值。
伴隨著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廣泛運用,字母教學方法也從單一機械化操練向活動化教學轉變。新教材按照英語活動觀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并鼓勵學生通過字形辨別、發音訓練和描摹書寫等多種方式來學習和掌握字母知識。同時,字母書寫的指導與練習趨向多樣化,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鼓勵和引導三年級學生開始進行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激勵。新教材留出空間供學生練習,正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新教材在板塊設計、字母配圖、教學方法和練習指導方面的變化不僅體現了英語教育理念的更新和進步,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機會。這些變化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字母學習效果,還促進了他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英語字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字母字形教學脫離真實語境
部分教師用卡通圖片來代替真實事物,或人為設計字母象形圖,這不利于學生觀察生活,高效記憶字母。教師要利用并開發真實的視覺元素,將字母字形與學生實際生活經歷緊密聯系起來,這樣做既可以提高學習與生活的相關性,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字形。
(二)教師板書字母示范性不足
教師在黑板上的書寫示范是學生學習書寫規范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利用預先錄制的書寫視頻(往往不是教師本人)來代替真實書寫過程。還有些教師利用預設好的磁性板代替教師在黑板上手寫。這樣,學生可能會失去觀察和模仿真實書寫過程的機會,因為教師的手寫示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母的筆畫順序和結構,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書寫體驗,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教學活動與主題意義關聯不夠
主題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因此,英語教學活動應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理解。部分教師的教學活動僅停留在單詞、字母層面,而不涉及更深層次的主題探討,造成字母教學與主題意義脫節。這樣,字母教學缺少語境支持,更難以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
三、英語字母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優化字母素材的開發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優先選用真實情境中的實物照片作為教學材料,而非自行創作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卡通形象。真實情境中的實物照片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聯想,進而加深對字母形狀的認知與記憶。相比之下,卡通造型因其抽象性和非現實性特征,往往難以激發學生對日常物品的直觀想象,從而影響其對字母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注重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相關的實物圖片,以促進學生對字母的直觀理解和長期記憶。例如,教師可以呈現相關字母和真實圖片,讓學生讀出相關的字母,并觀察圖片,將相關形狀的圖片與對應的字母連線。
具體而言,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可以從趣味性、真實性、發散性三個維度進行字母教學素材的深度發掘。
趣味性是教學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因素。在字母與圖片連線活動中,通過選擇與字母形狀相似的實物圖片,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可以將大寫字母J與鉤子的圖片相匹配,不僅因為它們的形狀相似,而且鉤子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物品,這樣的聯系能夠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通過實物圖片的引入,學生可以在游戲化的活動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教師還可以結合不同文化的元素,如節日、傳統、習俗等,來設計字母素材。例如,將字母與不同國家的文化符號相匹配,可將字母A與埃及的金字塔相聯系,或將字母Z與中國的折扇相聯系。這樣的設計不僅豐富了字母學習的內容,還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了解不同文化。
真實性是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關聯程度。在字母學習中,使用實物圖片比使用卡通造型更有助于學生建立字母形狀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例如,將字母0與弼猴桃的切面圖片相匹配,不僅因為它們的形狀相似,而且獼猴桃是學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水果,這樣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字母形狀與具體的實物聯系起來,增強記憶效果。
發散性是指教學活動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實物圖片與字母的相似之處,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例如,字母U可以配馬蹄磁鐵圖,這種聯系不僅基于形狀的相似性,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字母U在其他情境下可能代表的形狀或物品,如杯子的把手、某些動物的耳朵等。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記憶字母,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課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物品,與字母進行匹配,甚至創作字母圖片。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二)發揮教師板書的作用
教師的板書示范在字母教學中十分重要,因此要在字母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板書的示范作用。課堂示范法是常用的字母書寫教學方法,其優勢在于能夠讓全體學生看到字母書寫的過程,并參與其中。在三年級英語初學階段,教師在黑板上進行字母板書,其優美的書寫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首先,板書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它能夠清晰地展現教學意圖,使學生能夠按順序理解教學內容,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其次,教師板書時,學生的思維會隨著教師的書寫而變化,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此外,優美的板書直觀、停留時間長、整體性強,有利于三年級學生形象記憶并提升專注度。
相比于呈現圖片和書寫視頻,教師的現場板書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現場板書是一種最直觀、便捷和有效的示范方式,小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心理,如果教師的示范書寫不到位,學生學起來也可能不到位。尤其是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他們對字母、單詞的印刷體與手寫體的區別很好奇,但并不能很好地區分二者的不同,教師的現場板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寫體字母的書寫。此外通過觀察教師的板書,學生可以直觀地學習每個字母的筆順,從而在書寫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習慣。教師也可以先播放字母書寫視頻,再在黑板上板書展示。
在三年級英語初學階段,教師在黑板上進行字母板書的細節至關重要,這不僅關系到教學的直觀性和示范性,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書寫習慣。教師在板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1)規范性:教師應使用四線三格來展示字母的規范書寫,確保學生能夠準確掌握字母在格中的位置和大小。在四線三格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字母的占格位置,如“上格不頂線,下格不貼邊,中格要占滿”,確保字母在格中的位置恰當,既不過高也不過低。這有助于學生了解字母的結構和比例,為今后的書寫打下良好基礎。
(2)示范性:掌握正確的筆順有助于學生理解字母的結構和形成,且“小寫字母的細節之處易被忽略”。因此,教師的板書應遵循正確的筆順和書寫規范,避免字跡潦草或過于緊湊,確保每個字母的書寫都是標準的,便于學生模仿,以便所有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每個字母的形狀和特點。
(3)互動性:針對容易混淆的幾個字母,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到黑板前嘗試書寫,或者讓學生描述他們觀察到的字母形狀特點。
(4)節奏感:板書的速度要適中,不能過快以至于學生跟不上,也不能過慢以至于學生失去興趣。教師可以在書寫的同時,念出字母的發音,幫助學生建立字母形狀和發音之間的聯系。
此外,教師在板書字母的時候,不能只顧著寫,應寫一寫再停下來或者在寫的過程中就形狀特點、筆順規則以及字母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等內容與學生交流,并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對字母形狀的感受和聯想。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學生交流:
(1)詢問觀察:詢問學生對字母形狀的觀察,比如“你們覺得這個字母像什么?”。
(2)引導發現:引導學生發現字母的筆順和結構特點,比如“誰能告訴大家,我們先寫字母A的哪一部分?”。
(3)鼓勵表達:鼓勵學生表達他們對字母形狀的感受和聯想,比如“你們覺得這個字母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糾正指導:在學生嘗試書寫時,及時糾正他們的書寫錯誤,并給予正確的指導。
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板書設計和互動交流,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書寫技能。
(三)強化主題意義的關聯
在字母教學過程中,強化主題意義的關聯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科育人作用的重要手段。將字母學習與單元主題緊密結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字母的理解和記憶,還能促進他們在真實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實現語言學習與主題意義探究的融合。
例如,三年級上冊Unit2What'syourname?的單元主題是“自我介紹和詢問對方姓名”。單元的字母教學內容是Ee、Ff、Gg。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英文姓名牌,并將其放置在課桌上,這一環節旨在為學生建立與字母學習直接相關的個人聯系。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要求他們在組內依據英文姓名牌,尋找姓名中包含字母Ee/Ff/Gg的同學。這一活動旨在讓學生在詢問姓名的實際語境中識別和使用目標字母,同時也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小組活動中,當找到姓名中含有Ee/Ff/Gg字母的學生時,其他學生用本單元的句型“What'syourname?”詢問,而含有Ee/Ff/Gg字母姓名的學生則用“Iam ×× .”回答。例如,如果一個學生的名字是Eric,其他學生可以大聲說唱“EisforEric.”。這種形式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將字母與學生的姓名結合起來,呼應了單元主題。課堂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全班分享環節,讓每個小組選出幾個例子來展示他們的發現。這樣,字母的學習就與單元主題“詢問姓名”聯系在一起,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字母的認識,還能促進他們對交際用語的掌握和運用。
隨著新教材的實施和教學實踐的深入,我們見證了字母教學在理念和方法上的顯著進步。以上策略的實施,能夠進一步提升字母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這些改進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字母學習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語言知識,還能培養素養,從而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和育人價值。
學完26個字母,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字母的音和形,并將字母的學習與游戲、詞匯、句型、語篇等巧妙融合,引導學生在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習技能,進行深度學習。當然,僅憑借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就讓學生掌握字母的音形是比較困難的。教師還要在作業中激發學生的字母書寫興趣,開展諸如書寫比賽之類的學科活動,甚至發揮家校協同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盧彩娟.PEP三年級新版《小學英語》字母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設計,2012(30).
[2]楊奕瓊.書寫自己的精彩:三年級英語字母書寫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3(15).
[3]俞秀華.深度學習理念下的英語字母復習教學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22(35).
注: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促進大問題理解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的研究”(項目編號:L/2024/0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