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歲的汪女士在體檢中查出多囊腎,她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明顯不適,就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后,既沒有定期復查,又繼續以往熬夜、高鹽飲食的生活,直到半年后出現持續性腰痛和血尿,才發現囊腫已經壓迫腎實質,這是腎功能出現損傷的信號。55歲的趙先生情況正好相反,他拿到單純性腎囊腫的體檢結果后,立即陷入了焦慮,四處打聽治療偏方,甚至想通過手術實現“一勞永逸”。
其實,對待腎囊腫的這兩種態度都不可取。在健康體檢日益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在拿到超聲報告時發現有腎囊腫的診斷。實際上,腎囊腫作為泌尿系統最常見的結構異常之一,既可能是不必治療的“紙老虎”,也可能是需要警惕的“定時炸彈”。
遇到腎囊腫究竟該怎么辦?不同情況應如何應對?下面,我帶您全面認識這一腎臟常見病變,并掌握科學應對之法。
腎囊腫就像腎臟里長的水泡,但不同類型的囊腫差別不小。最常見的是單純性腎囊腫和多囊腎,它們像是“雙胞胎”,“長相”相似,但“脾氣和秉性”卻完全不同。
單純性腎囊腫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被水垢堵住后水流不通暢,進而慢慢鼓出一個小泡。它的形成主要是因為腎小管局部堵塞,導致尿液無法順暢排出而形成囊腫。這種情況一般不是因為遺傳。
而多囊腎就像家族里有個“壞基因接力棒”,會在家庭成員中代代相傳。腎小管的細胞像是被按下了“復制”鍵,不斷長出小囊腫,而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類囊腫常常會波及雙側腎臟,還可能遺傳給下一代。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多囊腎,其他成員都應提高警惕,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單純性腎囊腫一般是單個或者幾個小囊腫,就像腎臟上長了一兩顆小葡萄,大小不一,小的像米粒,大的像紅棗,極少數會超過蘋果大小。它們的形狀通常很規則,邊界清楚,囊壁很薄,里面是清亮的液體。這種囊腫在腎臟中分布相對分散,不會對腎臟整體結構造成嚴重破壞。
而多囊腎患者的雙側腎臟可能出現大小不一的囊腫,就像一串串糖葫蘆,從米粒大小到葡萄大小均有可能。腎臟就像被無數個水泡擠滿的氣球,形狀變得不規則,正常的腎組織也受到擠壓。隨著病情發展,腎臟體積可能會比正常情況下大很多,且腎臟功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單純性腎囊腫“小時候”特別“安靜”,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的。只有當囊腫長得比較大,比如直徑超過5厘米時,才可能壓迫周圍組織,讓人覺得腰部酸脹疼痛。在極少數情況下,囊腫破裂會導致突發腰痛,或者尿路壓迫,甚至會出現血尿,但這樣的情況很少見。所以,單純性腎囊腫患者不必過于緊張,但也不能完全忽視這一情況,要定期進行檢查,觀察囊腫的變化。
多囊腎患者早期可能也沒有癥狀,但隨著囊腫長大,問題就來了?;颊呤紫葧械窖程弁?,而且可能會出現高血壓,還會慢慢出現腎功能異常的癥狀,如夜尿多、腿浮腫等。因為囊腫容易破裂,所以血尿在這類患者中更為常見,有時尿液里會有血絲,還可能出現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多囊腎可能會累及其他器官,例如肝臟出現囊腫、腦內出現動脈瘤。因此,多囊腎患者要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就醫,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超聲檢查是發現腎臟問題的常用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無創等優點單純性腎囊腫在超聲下看起來像一個邊界清楚的黑窟窿,它后面的回聲會增強,就像對著空杯子拍照,杯子邊緣很清晰,后面的光會更亮。囊腫壁通常很光滑,里面沒有其他東西。而多囊腎在超聲下能觀察到雙側腎臟明顯增大,腎里面是大大小小的黑窟窿,正常的腎組織被擠在這些黑窟窿之間,變得模糊不清,就像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氣泡。
如果患者是單純性腎囊腫,就像臉上長了一顆不痛不癢的痣,只要它不“鬧事”,就基本不會對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颊咧灰ㄆ趶筒?,及時觀察身體變化,發現問題或有嚴重不適時,再進行處理。
一般來說,直徑小于5厘米的單純性腎囊腫不需要進行特殊治療,患者定期復查即可。如果囊腫直徑大于5厘米,或者患者出現了明顯的癥狀,就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而多囊腎是一種會慢慢發展的疾病,如果置之不理,囊腫會越來越大,最終可能導致腎臟“罷工”,患者需要進行透析或換腎。多囊腎如果早發現、早控制,例如患者嚴格控制血壓、使用藥物延緩囊腫生長,就可能大幅減緩腎功能的惡化趨勢,很多患者都能正常生活多年。
總之,當體檢發現腎囊腫時,大家不要盲目焦慮,也不能掉以輕心。建議通過進一步檢查明確囊腫的類型,然后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或積極治療。提醒有這種情況的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以維持腎臟健康。如果對腎囊腫有任何疑問,大家應及時咨詢醫生,以獲取專業的建議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