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擴張,大學生人數激增,為培養黨員學生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考驗,如某些大學生人黨動機不端正、對黨的理解模糊、黨員素養不足、學生黨員黨性觀念淡化等。黨的十九大文獻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培養造就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高校需強化學生黨員吸納工作,優化學生黨員選拔標準,塑造為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事業堅定可靠的支柱力量。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述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猶如一幅壯麗的畫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的堅強引領下徐徐展開[]。這一理想的提出,不僅標志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踏上了新的征程,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后,對未來發展方向的精準把握和堅定信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政治觀點得到了明確闡述。這一觀點的形成,源于對國內外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和深刻理解。在國際舞臺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革,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洶涌澎湃,國際競爭愈發激烈。而在國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邁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悄然轉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深刻認識到,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發展理念,才能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邁進。于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這一思想既堅守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緊密結合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的實際情況,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進程[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理論和實踐的核心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經艱辛、付出巨大代價所取得的寶貴成果。在新時代,我們要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社會建設,促進公平正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及新發展理念等。這些理念和戰略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實踐路徑。此外,這一思想還高度重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這一舉措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支撐。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
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出了新的論斷,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并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全面系統、科學完整、辯證統一的闡述[4]。這一論斷的提出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內涵認識的深化,也為新時代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這一論斷揭示了我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具體表現在物質文化生活、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等方面。這一論斷為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新時代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轉移。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生黨員發展的關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這一思想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對于推動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是提升學生黨員政治素質的根本遵循,而且是學生黨員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投身于祖國建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引導身邊人向黨組織靠攏的重要理論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立場、把握方向?!边@表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于學生黨員的重要性。同時,這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對于學生黨員成長和發展的指導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鼓勵學生黨員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增強服務人民的意識和能力。
三、高校學生黨員發展現狀分析
(一)入黨動機多元化和理想信念缺失
目前高校學生的入黨動機呈多元化發展趨勢。有些學生把加入黨組織看作是一種提高個人簡歷價值或積累政治資本的方式,而不是出于對黨的信念和事業的追求。這種功利化的人黨動機造成了一些學生實際行動上政治意識不強、社會責任感不強、理想信念不堅定的現象。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生黨員沒有深刻理解黨的本質,宗旨與歷史,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入黨的職責與使命,即使遇到復雜的社會問題也呈現出政治迷茫,價值觀搖擺等問題。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高校對學生進行入黨教育時重視形式化與理論灌輸而忽略思想引領與情感培養;另一方面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多樣化價值觀的沖擊也給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養成造成了擾動。
(二)思想教育不力,黨性意識薄弱
在高校學生黨員成長教育工作中,思想教育內容和形式常常落后于新時代對學生黨員的要求。部分高校在開展教育時,過多地依靠傳統理論灌輸模式進行教育,吸引力不強,互動性不強,很難有效地激發學生黨員對教育的興趣。另外在思想教育深度與針對性方面,有欠缺。比如教育內容籠統,缺少與具體事例相結合的剖析,很難使學生黨員切實認識到黨性的意義以及黨員身份所肩負的職責等。這一思想教育上的淡薄使一些學生黨員黨性意識淡薄,無法自覺地把黨的宗旨內化于行動之中。他們在現實的生活、學習中沒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即使遇到重大的政治問題也表現得漠不關心、無動于衷。
(三)教育培訓脫離實際,缺乏綜合能力
高校對學生黨員的培養存在著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相脫離的問題。一方面對學生黨員教育培訓多集中在課堂講授與理論學習上,實踐教育環節比較少。許多學生黨員掌握了黨的理論知識,卻缺乏把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高校對于學生黨員實踐教育沒有系統的規劃,實踐活動設計沒有針對性與創新性,致使學生黨員在實踐中能力不強,不能有效地處理復雜的社會問題。這種教育培訓脫離實際的狀況不僅制約著學生黨員成長成才,而且使得高校黨建工作很難取得成效,不利于學生黨員綜合能力整體提高。
(四)發展程序流于形式,缺乏考核機制
在一些高校中,發展學生黨員程序化,形式化比較突出。如部分學生黨員在入黨積極分子階段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系統培養教育、對發展對象甄別考察流于表面等。另外,各高校在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往往只重視過程管理而忽略了對學生黨員真實成績的動態評估?,F行考核機制多以書面材料為主要依據,對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了解不透徹,造成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質量不高。這種流于形式、考核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既影響學生黨員培養質量,也使得一些學生在入黨程序上有抵觸心理,甚至會弱化黨組織號召力、凝聚力。
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域下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路徑
(一)強化理論武裝,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
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存在著人黨動機不純、黨性意識弱化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論武裝不到位,教育培訓不到位。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存在著學習形式單一、學習內容枯燥等問題,造成了學生黨員的理論素養提升緩慢,直接影響了學生黨員對黨的認識和對黨的態度。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角出發,要結合大學生成長特點,加強學生黨員的理論武裝,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
一是要加強理論武裝。要組織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二是要豐富學習形式。要依托課堂教學、網絡教學、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黨員加強理論學習。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學習研討交流等多種活動,使學生黨員在學思踐悟中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三是要加強實踐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黨員在社會實踐中體驗生活,在社會實踐中增強黨性修養、錘煉
意志品質。
(二)優化選拔標準,確保學生黨員的基本素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黨員工作要嚴格遵循黨章規定,堅持標準,保證質量,規范程序,慎重發展。黨員質量是黨員隊伍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學生黨員發展的生命線。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和《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等有關文件精神,不斷完善黨員選拔標準。
一是健全入黨積極分子的考核機制。支部大會選舉中,預備黨員實行民主評議,并依據民主評議結果及平時業績進行綜合考核。二是提高普通學生的入黨標準。對普通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習成績和創新能力進行了綜合考查。應以政治標準為重。對政治標準問題,應堅持政治的思考,審視學生對重大事件的表現,對重大政治斗爭的立場以及對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的態度。在人黨前應嚴格把關。學校黨組織應當對發展對象個人狀況、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進行仔細考察,保證其具備優良品質。
(三)健全培養機制提高學生黨員綜合能力
高校黨委要重視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以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綜合素質為第一要務。一是把住入黨關和政治關。學生黨員要在實踐中實踐“兩學一做”等的要求。二是要把學生黨員作為發展對象來培養,強化實踐鍛煉。在支部的日常生活中,融合了“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談心談話等多種制度,旨在提高學生黨員的整體能力。要在發展對象上設置黨課,強化其理論學習與黨性修養。教育培訓期間,以思想政治理論研究,黨史國史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為基礎內容。要指導學生黨員投身社會實踐,使學生黨員在實踐活動中歷練黨性、增強能力。
(四)加強實踐鍛煉,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視實踐鍛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結合學校專業特色、學生特點和黨員發展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黨員在實踐中檢驗黨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使其自覺接受黨的教育、踐行黨的宗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提升是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靠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所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高校應全面加強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與黨性培養,優化黨員選拔標準,完善教育培訓與實踐結合的機制,克服程序化和形式化弊端,以更加科學、系統和務實的方式推動學生黨員發展工作。
參考文獻
[1]孫明.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大學生黨員發展創新策略[].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4(04):14-17.
[2]張瑩,曲曉華.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提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15):275-276.
[3]吳曉慶.習近平新時代價值觀教育重要論述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2.
[4]王冰姿,鄒敏.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質量提升路徑探究[J].時代報告,2022(05):13-15.
[5]余小波.聚焦學生發展質量,深化學生評價改革[].中國德育,2021(14):1.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第二批院級立項項目暨“三全育人”專項課題 (GXXDZX202102)。
(作者單位: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