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色彩心理學屬于新興的心理方面的領域。色彩心理學著重對色彩給人類心理以及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展開研究。教育工作者嘗試把相關研究成果融入高職教學的實際操作中,對色彩心理學在教育教學里面的應用做進一步的深入探尋,這對于讓高職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優化、促使教育質量得以提升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層面的意義。
二、色彩心理學理論基礎
色彩心理學這門學科主要聚焦于對色彩和人心理以及行為之間關系的探究,具體研究色彩對人的感知情況、情感狀態、思維模式還有行為表現等產生的影響[。它把心理學、生理學、美學等知識有機地融合到了一起,以此來將色彩在人類日常生活以及藝術創作過程當中所發揮的作用機制給清晰地揭示出來。
(一)色彩的心理效應
色彩的心理效應被劃分成情感效應、認知效應以及行為效應。就情感所產生的影響來講,不一樣的色彩能夠在人類身上引發各不相同的情感體驗。比如說紅色,它常常會被人們視作是熱情、活力還有激情的一種象征。在體育場館中,人們通常會采用紅色調進行裝飾,以此來激發運動員以及觀眾的熱情。在認知效應方面,色彩能對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以及理解產生影響。從記憶這個角度來說,帶有彩色的信息相較于黑白信息是更容易被人記住[2。在行為效應方面,它主要表現為色彩所具備的引導人們行為的能力。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如能合理地去運用色彩,這可以對學生的行為起到引導的作用,如在課堂上設置特定的彩色區域來供學生進行安靜的學習,這可以幫助高職學生集中注意力。
(二)文化差異對色彩心理認知的影響
色彩心理認知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在西方,白色往往象征著純潔以及天真的意味,在婚禮場合中經常會被用到。而東方文化中,白色卻和哀悼、悲傷的情感關聯,人們在舉辦葬禮的時候通常會穿著白色的衣服。在中國文化中,紅色具有吉祥、喜慶的內涵,在春節期間,隨處都能見到紅色的各類裝飾品。不過在一些西方國家,紅色卻有可能和危險含義聯系起來。鑒于這樣的文化差異狀況,教育工作者運用色彩心理學知識時,要周全地考量學生的文化背景,防止因為出現文化方面的誤解,進而引發色彩使用不恰當的問題。
三、色彩心理學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色彩布局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影響
教室的色彩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室所采用的主要配色方案,最好是傾向于中性或者柔和的顏色。淡藍色能夠營造出一種寧靜且舒適的氛圍,有助于高職學生放松身心,還能讓其集中注意力。教室的墻壁、天花板以及地板的配色也需要精心設計。天花板適宜采用白色或者接近白色的淺色調,這樣能使得空間看上去顯得開闊又明亮。墻壁的顏色,可以依據不同的教學區域來做出適當的改變。在討論區,可以選用淡黃色等活潑顏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交流熱情;在閱讀角,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柔和的米色,從而營造出溫馨且祥和的閱讀氛圍。地面的顏色應挑選穩定的中性色,比如淺灰色,這樣既能平衡空間整體的色彩感,同時也便于進行清潔和維護方面的工作。
(二)教學設備和教具的顏色選擇策略
投影屏幕以及電子白板這類教學設備,其邊框顏色最好挑選那種比較低調的,而且不能太刺眼,像黑色或者深灰色,這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對于投影屏幕的顏色設置,要保證色彩足夠鮮艷,對比度適中,這才能提高圖像以及文字的清晰程度,進而讓教學效果得以增強。而教具的顏色選取則應當依據教學內容等來確定。
(三)用色彩心理學營造校園公共區域的教育氛圍
校園里的走廊、樓梯、圖書館以及食堂等公共區域,其色彩的營造在塑造教育氛圍上有著重要作用。在走廊處,通過展示藝術作品及優秀的學生作業,這能夠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在墻壁上,可以采用契合學校文化主題的顏色。在樓梯的扶手上,可以選用黃色或者橙色等醒目的顏色來加以裝飾,這可起到一種安全警示的作用,也為校園增添了活力。在圖書館內,應當使用淺米色、淺藍色等柔和的顏色,以便營造寧靜適宜的閱讀與學習環境。對食堂進行色彩選擇時,應著重營造輕松且愉快的用餐氛圍。
四、色彩心理學在教材設計中的應用
首先,教科書頁面在色彩排列上需根據可讀性、美學以及教育性等相關原則來安排。對于易讀性而言,文本與背景顏色之間需合適的對比度,這能保證學生可以清晰地進行閱讀。黑白的組合屬于最為經典且易讀的搭配形式,在教科書中適量地添加上輔助顏色,借助它們去標記關鍵內容或者分隔不同的部分,這能夠強化視覺方面的效果,并且還能提升閱讀興趣。從美學角度看,頁面的顏色應當保持協調統一的狀態,要避免過于花哨或者相互沖突的顏色[3。整體的色調需要契合教科書的主題性質以及目標受眾的特點。
其次,把教材里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通過顏色加以突出,這是頗具成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能夠運用那些十分醒目的顏色,用紅色或者橙色來給關鍵概念、公式還有定理添加注釋。這使得這些內容格外醒目,進而吸引高職學生的注意力。而針對那些較為困難的內容,還可以采用對比色或者漸變色來予以解釋說明。
最后,像教學課件、在線課程視頻以及學習應用程序這類電子教學資源,教育工作者對他們做色彩設計時,要把屏幕顯示效果以及高職學生的感受考慮進去。課件的背景顏色,應當設計得簡潔又明亮,要盡量避免去使用那種過于復雜或者顏色很深的背景。
五、色彩心理學在教學方法與策略中的應用
首先,情境教學法會創設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以此來助力學生對知識予以更好的理解。而基于色彩開展的情境教學法,則是借助色彩去營造出特定的氛圍,進而讓情境的感染力得以增強[4]。
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教師可運用顏色來引導高職學生展開分組以及任務分配。教師事先備好不同顏色的卡片或者標簽,以供學生去隨機抽取,這會形成一組學生所抽取的卡片或標簽顏色相同的情況。這種借助顏色來操作的方式增添了分組過程中的趣味性。
最后,教學評價里給出的反饋對于學生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顏色反饋就屬于一種既直觀又有效的反饋手段。教師在批改作業以及論文的時候,除了沿用傳統的拿紅筆來標記錯誤這種方式之外,還能夠選用其他的顏色去給出不同類型的反饋。比如,可用綠色鋼筆把學生取得的進步標記出來,同時給予其積極的鼓舞;可以用黃色鋼筆去提示學生那些需要加以留意的問題。借助這樣的顏色反饋方式,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知曉自身的學習狀況,深切感受到老師給予的關注,進而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
六、色彩心理學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中的應用
首先,高職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可能會遭遇壓力以及負面情緒,而色彩心理學能夠助力學生對自身情緒加以調節。心理咨詢室能夠依照不同的功能分區來選用各異的顏色[5。就放松區而言,其主色調為藍色與綠色,搭配上藍色的沙發以及綠色的植物作為裝飾,這可營造出寧靜且放松的氛圍。在情緒釋放區,在墻壁上可采用紅色或者橙色這類暖色,以此來釋放學生壓抑的情緒。
其次,教師能夠借助運用色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顏色具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及熱情的作用。學校可以建立一套顏色獎勵的制度,比如頒發不同顏色的證書或榮譽徽章。其中,金色的證書代表著最高榮譽;銀牌證書則授予給在某一學科或者是某一項活動當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的學生;彩色證書主要是用于鼓勵那些在學習過程當中取得了較為重大進步的學生。這能夠讓高職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他們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七、色彩心理學在高職教育教學應用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面臨的問題
首先,教育工作者對色彩心理學的認識存在欠缺不少高職院校的教師對色彩心理學理論層面的了解較為有限,并未充分意識到色彩在營造教學環境、編排教材內容、調節學生情緒等具有的重要意義。教師未能積極主動地運用色彩心理學的相關原理去對教學過程加以優化。比如在借助PPT開展教學活動之時,他們往往是隨意選取顏色組合,沒有去考量不同顏色對于學生注意力以及信息接收情況所產生的影響。
其次,色彩心理學于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是頗為零散的,還未建起一個把教學空間設計、教學方法挑選以及教學評價都囊括在內的完整體系。在教學空間方面,學校有可能僅僅是把教室的墻壁涂抹顏色,沒有考量不同專業高職學生特點,未顧及其在學習過程中對顏色感知所發生的變化。在教學方法上,色彩會被用以突出重點內容,然而卻缺少對色彩運用的連貫性規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色彩心理學,這需要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包含不同色彩風格的藝術作品、圖片、視頻材料和先進的彩色顯示設備等。
再次,對學生個體差異有所忽視。學生在對顏色的感知以及心理反應存在著個體差異,這讓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難以運用統一的顏色心理學教學方式去契合所有學生的需求。教學環境所設定的統一色彩安排以及教材的色彩規劃設計,均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性格內向的學生偏愛柔和且安靜的顏色,而性格外向的學生喜歡明亮且活潑的顏色。對這些差異予以忽視的話,會使一部分學生針對教學環境萌生出抵觸的情緒,進而對他們的學習成效產生影響。
最后,色彩心理學的應用效果欠缺科學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教育工作者不能知曉所運用的色彩策略是否能讓學習成績提高,有沒有增強教學氛圍,教育工作者在應用色彩心理學的過程時,無法及時做出調整與優化,這阻礙了色彩心理學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二)應對的策略
首先,要充分重視個體差異以及文化多樣性,著力強化個性化教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可運用問卷調查、訪談,進而了解高職學生的顏色偏好。在教學進程中,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提供豐富多樣的顏色選擇。在繪畫創作時,教師允許高職學生自主挑選主色調,并引導其領會不同顏色蘊含的心理含義,以拓展其對顏色的認知范疇。大力加強文化融合的教育。開展涉及跨文化色彩知識的講座,助力高職學生去知曉不同文化當中色彩所具備的豐富多樣的內涵。
其次,強化教師的專業培訓,安排教師參與系統的培訓課程。高職院校邀請專業色彩心理學的專家來校授課。借助集中教學、對相關案例展開分析、實際操作等形式,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強化實踐指導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給教師創造出實踐指導的契機,在學校內部建立色彩心理學教學實踐基地,使得教師可以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場景之中,同時讓專家在現場給予相應的指導并提供反饋。
再次,對教學資源以及設備予以優化。高職學校需加大在教學設施方面的投人,對教室照明條件加以改善,以保證室內光線既充足又柔和。對教學設備進行更新,挑選色彩顯示效果好的投影儀、電子白板之類的設備,為學生呈現清晰且精準的色彩視覺感受。進一步充實教材資源,提升校本教材的質量。學校圖書館購置與色彩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教科書、圖畫書以及其他各類教學資源,以供教師和學生前來借閱。與此同時,鼓勵教師依照色彩心理學的相關內容自主去開發校本教材,而高職學校給予相應的技術支撐以及經濟援助。除此之外,還應當搭建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對教師所制作的高質量教材加以收集,達成資源共享的目的。
最后,建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涵蓋學生學業成績、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的參與狀況、情緒方面的狀態以及創造力等諸多維度的多維評價指標體系。借助考試成績來對學生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予以衡量,依靠課堂觀察去記錄學生參與課堂的情況以及情緒方面的表現,并且憑借創造性作品來對學生創造性發展的程度加以評估。采取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融合到一起的辦法。針對學業成績這類能夠進行量化的指標,運用統計分析的方式來處理相關數據;而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創造力等定性指標,則可以經由教師的觀察、學生的自我評價、同伴之間的相互評價等途徑來展開較為細致的評價。要定期對評估結果進行總結,同時將其反饋出來,以此為教師調整自身教學策略給出相應的依據。
八、結論
在高職教育的教學活動里,教育工作者運用色彩心理學面臨著不少的挑戰,然而高職院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還是能夠去采取一系列的應對辦法,比如尊重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以及文化方面的多樣性,加強對教師開展專業培訓工作,對教學資源還有設備不斷予以優化,并且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效果評估體系等。這些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動教師去運用色彩心理學,還可以將色彩心理學在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伴隨著教育工作者對色彩心理學的理解程度不斷地加深,及其實踐經驗也在持續不斷地積累,色彩心理學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會變得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1]謝檉.色彩心理學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科技與創新,2016(19):33.
[2]王玉峰.色彩心理學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色彩,2024(09):103-105.
[3]高萬里.色彩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初探[]·美術教育研究,2011(07):112-114.
[4]劉揚.高職“工匠精神”教學路徑探索—基于《色彩心理學》的教學實踐].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2,24(12):29-34.
[5]傅佐東.淺談色彩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運用[].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 (02):70-73.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2022校級教研項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hmxzy2022kcsz01);2023校級科研項目“舞蹈訓練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路徑研究”(hmxzy2023ky01);2023安徽教學創新團隊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創新團隊”(2023cxtd228)。
(作者單位: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