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助力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效能的關鍵因素。”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偉介紹,羚銳制藥始終堅定不移地加大投入,2023 年研發費用達到 1.1 億元,不僅在通絡祛痛膏、培元通腦膠囊等重點已上市品種的二次開發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還成功取得了他達拉非片、蒙脫石散的藥品注冊證書,不斷豐富產品線。
在競爭激烈的醫藥市場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滿足患者多元需求。“當前,醫藥行業處在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的過渡階段,這為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契機。民營企業需以創新為矛,以質量為盾,在變局中鍛造核心競爭力。”熊偉表示,下一步,羚銳制藥將重點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突破透皮給藥、中藥新劑型等技術瓶頸,加強公司已有大品種的二次開發,讓拳頭產品“強者恒強”。
多年來,作為在大別山革命老區成長起來的企業,羚銳制藥始終以產業振興為重要抓手,采用“公司 + 基地 + 農戶”的模式,輻射帶動新縣全縣 9 個鄉鎮 1200 多戶農民參與顛茄草、芍藥等中藥材種植。同時,通過租金、薪金和種植收益帶動群眾穩定增收,進一步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中醫藥民營企業一定要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大科技創新與研發投入,加快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在中醫藥傳承發展中精耕細作,在推動中醫藥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積極作為。”熊偉說,羚銳制藥將結合所在領域產業優勢,以中藥智造產業為核心支點,以科技賦能中藥材產業鏈升級,持續擴大種植基地規模,通過調動農戶發展中藥材特色產業的積極性,讓產業振興的紅利像映山紅一樣,綻放在老區的土地上,讓更多群眾共享產業鏈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