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考改革的不斷推進與落實中,初中數學備考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面對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數學應該在備考過程中更好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進而實現學段間的有效銜接,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尺規作圖貫穿于初中三年的數學教學之中,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是初中學生提高數學能力、進行深度探索的主要工具.為此,本文以尺規作圖三年一體化教學為切入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研究新中考背景下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1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意義
1. 1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九個方面.在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中,尺規作圖三年一體化教學能夠更好地落實這些核心素養.比如,在尺規作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幾何圖形進行理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進行尺規作圖的步驟推導與證明,能夠讓學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此同時,在實際問題中運用尺規作圖解決問題能夠助力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從而提升其數學建模素養
1.2 促進學段間的銜接
眾所周知,初中三年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即便學段不同,但是其間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新中考背景下,以尺規作圖為紐帶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能夠實現學段之間的有效銜接.比如,七年級學生初步接觸尺規作圖的方法,能夠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八年級學生需要將尺規作圖與幾何知識深度融合,以此來解決更復雜的幾何問題;九年級學生需要綜合運用尺規作圖知識來應對中考中的綜合題型.
1. 3 提升整體學習能力
新中考強調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的考查.因此,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實踐證明,在尺規作圖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能力.而通過解決尺規作圖的相關問題,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2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實踐
2.1 搭建能力階梯 重構教材時序
重構教材時序所依據的是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其目的在于將尺規作圖的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呈現給學生.這樣就有效避免了教材編排導致的知識脫節與重復,能夠讓學生在不同學段逐步提升尺規作圖能力,逐漸為中考備考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初中數學備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尺規作圖三年一體化教學專題,然后根據教材來對這一專題的內容進行整理,以便學生能夠在清晰明了的體系中進行復習與實踐.下面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重構時序,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教學實踐引導發現,在的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構建中,重構教材時序不僅能夠讓學生逐步掌握不同階段的相關知識,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夠讓學生在中考備考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并提升實踐能力,提高其備考效率.
2.2 直擊中考題型一滲透命題邏輯
分析命題邏輯能夠促使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和方法,進而在提高解題效率與準確性的過程中增強備考的信心.在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過程中,以尺規作圖題型為例滲透命題邏輯,能夠讓學生深人了解中考考查的重點和命題思路,進而明確其學習方向.
例如以某地區中考真題為例:已知△ABC,請作 ΔABC 的外接圓,并證明所作圓的正確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先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即尺規作圖中作三角形外接圓的方法及圓的性質和證明;緊接著再引導學生詳細分析與實踐作圖步驟:先作兩條邊的垂直平分線,此時它們的交點就是外接圓的圓心,然后再以圓心和任意一邊的一個端點為半徑畫圓,即可得到ABC的外接圓.需要注意的是,在講解證明過程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命題者是怎樣從圓的性質出發來進行題目設計的;在證明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若圓心到 ΔABC 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則所作圓是ΔABC 的外接圓.除此以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這道題目的條件變成了已知三角形的某些特殊性質,又應該如何調整作圖與證明方法.
對于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來說,以尺規作圖為載體,進一步理解中考題中的命題邏輯,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深人地了解中考尺規作圖題型的本質,還能夠進一步掌握解題技巧及方法.這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應對中考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在備考過程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2.3 強化過程追蹤一 一創新評價工具
評價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需要創新評價工具,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追蹤,從而更加全面、及時地讓學生在尺規作圖的學習過程中有所進步.
例如 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建立學生的尺規作圖學習檔案袋,并在其中詳細記錄學生在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合作、實踐操作等方面的表現.例如,在引導學生復習七年級的“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時,檔案袋中可以比較清晰地記錄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作圖步驟的正確性、作業的完成質量等的具體情況,以便在后期的復習中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更為合適的個性化復習方案,為其初中數學高效備考提供支持.在作業完成情況方面,教師不僅要關注作圖結果是否正確,還要關注作圖步驟是否規范與符合邏輯.對于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進行詳細批改并給予反饋,引導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使其及時進行糾正.
在新中考的背景下,創新評價工具極為關鍵,它能夠讓學生的整個尺規作圖過程得到更加全面地呈現.為此,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常見評價工具,結合新中考要求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便在強化過程追蹤中為教學提供反饋,進而積極采取措施來促進備考體系的構建,最終提升學生備考效率.
2.4 破除學科壁壘一進行協同教研
在新中考的引領下,教師進行協同教研能夠有效打破學科壁壘,在整合各方智慧的基礎上共同探討尺規作圖教學的有效策略.因此,在以尺規作圖為例的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需要通過與其他學科教師的交流合作,了解不同學科在尺規作圖教學中的應用及需求,進而在豐富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基礎上為中考備考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例如 可以加強初中數學教師之間的協同教研,組織數學教師共同分享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尺規作圖教學的經驗和教學資源.例如,某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高”的尺規作圖時,設計了極為有趣的教學情境一以校園中的旗桿為背景,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尺規作圖測量旗桿的高度.在這個情境中,教師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將尺規作圖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學以致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其他教師可以借鑒這樣的教學方式,并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改進和創新.除此以外,還可以邀請其他學科教師參與協同教研.比如,邀請物理教師將光學知識的反射與折射作圖帶人尺規作圖的數學課堂中,促使學生能夠進行跨學科的學習與復習,從而更好地構建備考體系.
實際上,在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時,協同教研能夠全面整合各方資源,促進教師進行交流與合作,豐富尺規作圖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為中考備考提供有力保障.
3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實踐 的反思
筆者通過不斷實踐與探究,在新中考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仍然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反思與改進:重構教材時序能夠促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尺規作圖知識和技能,形成完整知識體系,進而有效應對中考題型;滲透命題邏輯能夠引領學生深入了解中考考查的重點,高效掌握解題技巧,增強備考信心;借助創新評價工具,教師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高效促進學生成長;協同教研整合各方資源,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利于全方位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部分學生對尺規作圖興趣不高,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同時,在創新評價工具方面,雖然形成了“檔案袋”的評價新方式,但評價標準的細化程度還有待提高.另外,協同教研的深度與廣度還明顯不足,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也還需要繼續深化.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不斷探索創新,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加強協同教研,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優化備考體系.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中考背景下積極構建初中數學備考體系,既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需要全面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新的教學環境中進行系統化學習、揣摩命題意圖、運用有效的備考工具,最終提升學生的備考信心與效率,為其迎接中考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L1武黎川.初中數學中考備考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18):80—82.
[2]陳佳.大單元視角下初中數學中考備考策略[J].廣西教育,2024(16):85—88.
[3]徐樂.指向高階思維的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以某中考試題為例[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1):27-28.
[4]陳金妹.初中數學中考復習有效教學策略[C]//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2023教育理論與管理第二屆“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研究論壇”論文集(專題1).福建省南平水東學校,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