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一些孕婦可能面臨健康挑戰,其中就包括妊娠糖尿病(GDM)。其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確,可能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激素異常變化等多種因素有關,會對孕婦健康和胎兒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本文將探討妊娠糖尿病的臨床癥狀、危害、預防和治療措施等,幫助孕婦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一“甜蜜危機”。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孕婦出現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與孕婦肥胖、孕期體重增長過多、孕期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關,可能對孕婦造成諸如羊水過多、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等問題,并增加胎兒的畸形、巨大兒、低血糖等風險。妊娠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時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診斷。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有兩種情況,一是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稱為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是懷孕前糖代謝正常,懷孕后出現的糖尿病,即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癥狀
饑餓感
孕婦若患有妊娠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感到饑餓。這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使細胞無法充分攝取葡萄糖供能,大腦持續發出饑餓信號,即便在進食后仍舊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進食量明顯增加。并且,在大量、長期進食后,反而會出現體重下降的異常情況。然而,過多進食可能會進一步升高血糖,形成惡性循環。
口渴和尿頻
妊娠期血糖過高會導致孕婦口渴,促使頻繁飲水來緩解癥狀。與此同時,腎臟對葡萄糖的過濾增加,導致尿量增多,進而引發尿頻。這是因為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閾,大量葡萄糖從尿液排出,帶走大量水分,導致多尿,而多尿又引起口渴多飲。
皮膚瘙癢
妊娠糖尿病可能引起皮膚瘙癢,尤其是外陰部位。原因一方面是高血糖狀態會導致皮膚水分流失,變得干燥;另一方面,機體處于高血糖狀態,抵抗力下降,使得外陰陰道更容易感染假絲酵母菌。皮膚瘙癢不僅影響孕婦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因搔抓導致皮膚破損,增加感染風險。
疲乏和頭暈
因血糖過高,孕婦可能會感到異常疲乏或出現頭暈癥狀,特別是在空腹或運動后。血糖下降較快時,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這會對孕婦正常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體重異常變化
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體重增長過快,超出正常妊娠增重范圍。這是因為高血糖狀態下,身體可能會將過多的糖分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導致體重增長過快。有些妊娠糖尿病患者則體重不增甚至下降,這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時,身體會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進而導致體重減輕。
疲勞和乏力
妊娠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勞和乏力,這是因為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血糖提供能量所致。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糖尿病對孕婦和胎兒健康都有潛在危害。
對孕婦的危害
酮癥酸中毒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因胰島素分泌不足,脂肪分解代謝時容易產生酮體,若不加以控制,酮體會在孕婦體內堆積,可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心律失常、呼吸加速等癥狀,甚至是酮癥酸中毒,出現昏迷、抽搐等,這表明孕婦已處于危險狀態,需要立即治療。
腎臟疾病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腎臟負擔逐漸加重,長此以往,會引發腎臟疾病。尤其是本身就有糖尿病腎病的女性,懷孕后受妊娠糖尿病的影響,病情有進行性加重的可能,甚至引發腎衰竭。
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
妊娠糖尿病通常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或子癇前期的患病風險,使血糖和血壓的控制難度顯著增加。
難產與產道損傷
因妊娠糖尿病導致巨大胎兒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孕婦很可能面臨難產、產道損傷的風險。
感染
糖尿病孕婦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尤其以泌尿系感染和外陰陰道感染最為常見。
對胎兒的危害
巨大兒
孕婦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胎兒一直處于高血糖狀態,胰島素β細胞將不斷增生,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導致胎兒過度生長發育,形成巨大兒。這會增加新生兒窒息、骨折、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巨大兒在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也高于正常體重的新生兒。
早產風險增加
若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會使子宮內羊水量過多,可引發妊娠期高血壓,導致胎兒在宮腔內發生窘迫,造成早產,新生兒可能存在低體重、肺部發育異常等問題。此外,高血糖會影響胎盤的血氧供給,導致胎兒在宮內缺氧。尤其是在懷孕后期,供氧不足容易造成胎兒宮內死亡。
胎兒畸形率增加
孕婦在妊娠期血糖過高,會影響胚胎及胎兒的發育形成,使胎兒出現畸形現象。研究發現,糖尿病孕婦產出的胎兒畸形率為健康孕婦的7~10倍,包括心臟結構異常、血管發育異常、腦積水、脊柱裂等。
新生兒低血糖和高膽紅素血癥
如果孕婦血糖控制不佳,胎兒體內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增加,會導致新生兒出生后胰島細胞功能亢進,持續分泌大量胰島素,進而引起低血糖。妊娠糖尿病還會導致胎兒紅細胞增多,出生后紅細胞被破壞, 膽紅素生成增加,從而出現高膽紅素血癥。
妊娠糖尿病的預防
合理飲食
孕婦在妊娠期要注重科學、合理的膳食搭配,嚴格把控每日總能量攝入,堅持少食多餐、均衡營養的原則。孕婦的營養攝入不僅要滿足自身需求,還要保證胎兒的生長發育所需,做到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出現血糖過高或饑餓性酮癥。具體來說,孕婦要攝入充足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肉、豆制品、奶制品等,并根據自身所需適當補充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適當食用蘋果、香蕉、獼猴桃等新鮮水果與蔬菜;同時,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糙米、雜豆等。嚴格控制糖分攝入量,禁食油炸食品,確保體重增長幅度在合理范圍內。脂肪攝入要適量,可用橄欖油、核桃油代替動物油。
適當運動
孕婦要結合自身健康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孕期體操、散步等,每天以30 min左右為宜。堅持運動不但能減少胰島素抵抗,預防妊娠糖尿病,還能提高身體機能,對順產很有幫助。
定期監測血糖
孕婦要遵從醫生的建議,定期檢測血糖,以便發現異常能及時接受干預,保障自身與胎兒的安全。
保持樂觀心態
孕期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對預防妊娠糖尿病尤為重要。一旦孕婦長期被緊張、悲觀、焦慮等負面情緒包圍,內分泌系統會出現異常,導致血糖水平升高,甚至誘發妊娠糖尿病。對此,家屬要多給予孕婦關心和愛護,陪伴孕婦適當進行戶外活動,盡量滿足孕婦的合理訴求。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過于勞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于緩解身體不適,還能提高身體抵抗力。
預防感染
孕婦要積極做好相關預防措施,如在天氣變冷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每日堅持刷牙、漱口,保證口腔清潔。另外,孕期不能濫用抗生素,有疑問隨時咨詢醫生。
妊娠糖尿病的治療
孕婦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要及時接受針對性的治療。對于需要藥物治療者,胰島素是首選,因為它不會穿過胎盤,對胎兒無影響。在使用胰島素前的3~5 d,要合理控制飲食,進行24 h末梢血糖檢測,包括餐前半小時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間血糖。若空腹或餐前血糖指標>5.3 mmol/L,或餐后2 h血糖指標>6.7 mmol/L,則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目前,臨床多應用超短效胰島素或中、長效聯合短效胰島素方式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用藥劑量依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另外,患者在產程中要停用全部需皮下注射的胰島素,同時每隔1~2 h查一次血糖,因為產婦在生產過程中血糖波動幅度比較大,體力消耗比較大,容易出現低血糖。當胎盤娩出后,產婦體內的胰島素需求不斷減少,產后血糖水平大多會逐漸恢復正常,無需繼續用藥。此外,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后若未用藥,必須嚴格關注飲食情況,每日攝入食物量應以妊娠前體重和整體孕期體重增幅為參考。對于孕期體重增長過快者,要嚴格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量,適量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鮮綠色蔬菜、豆制品、瘦肉、魚肉、蛋奶等。同時,日常要嚴密監測血糖。
結束語
總的來說,孕婦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要重視妊娠糖尿病這一“甜蜜危機”,積極主動了解有關妊娠糖尿病的注意事項,通過定期血糖監測、健康合理飲食、規律生活作息、適當運動鍛煉等方式預防該病的發生。一旦發現妊娠糖尿病相關癥狀,要及時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將血糖水平控制到標準范圍內,切實保障自身和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