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設夜間延時門診,成為醫療行業熱議焦點之一。該醫院宣布,將全面推行夜間延時門診,涵蓋20余個臨床科室,由院士、院領導及學科帶頭人領銜坐診。在其他地區,不少醫院也陸續推出了延時服務。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醫院及時開展延時服務,猶如春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名患者,值得為之點贊。
從醫院的角度來看,開展延時服務,是對患者需求的積極回應。在傳統的就醫模式下,白天門診患者扎堆,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處于高負荷運轉狀態,而夜間醫療資源則相對閑置,醫院可以將患者進行合理分流,白天安排專家和骨干醫生應對復雜病癥,晚上由經驗豐富的值班醫生處理常見病癥。這不僅可以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也能讓患者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
從患者的角度來看,醫院延時服務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以筆者生活的城市為例,該市生活節奏比較快,很多年輕人白天要前往工業園區工作,許多人因為工作的忙碌,請假看病不僅要面臨工作的堆積,還可能影響全勤獎和績效考核。夜間門診的出現,讓他們能夠在下班后安心就診,無需再為請假而煩惱。子女也能在工作之余陪同那些家中老人就醫,盡到孝心。當地一家醫院首推婦產科夜間門診延時服務,讓女性職工在忙碌一天后可以安心地來到醫院看病,不用擔心耽誤工作。開診一個月,該醫院的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 90% 的受訪者對延時門診的便利性表示認可。
不可否認的是,醫院延時服務雖然立意良好,但實際運行中也存在一定的爭議。首先,是醫生和護士的高強度壓力,延時服務意味著他們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何在保障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醫護人員的工作,避免他們因過度勞累而產生職業倦怠,是亟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還有醫院運營成本的增加,包括水電、安保及輔助科室的人員配置等方面。最后,患者的就醫體驗在延時服務中也可能受到影響。部分患者習慣在白天就診,認為醫院除急診科之外,一般門診只在白天開設,晚上就診患者對夜間診療不太了解,從而擔憂夜間診療質量不如白天。
針對這些問題,醫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如,醫院需要制定一套全新的管理制度協調不同時段的工作(包括人員調配、物資調配、信息溝通等內容)。在人員管理方面,實行彈性排班和團隊協作制度,組建夜間門診團隊,與日間醫生輪崗,避免同一醫生連續加班;給予參與延時服務的醫護人員績效補貼、調休補償,并在職業發展上給予支持。還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向患者宣傳延時服務的內容、時間和優勢,引導患者合理選擇就診時段,提高延時服務的知曉率和利用率。
醫院延時服務是一項惠及廣大群眾的便民舉措,它的背后是醫者仁心的閃耀。這一服務的開展,不僅是醫療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更是醫療服務理念的轉變與創新。雖然在推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政府、醫院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不斷完善服務模式和管理機制,就能夠克服困難,讓延時服務成為患者就醫的“貼心助手”。讓我們共同期待,能有更多這樣的便民之舉,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