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型技術手段得到廣泛應用與關注,對企業未來發展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開展業財融合模式,能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企業創造高價值與高收益,促進財務管理各項工作的延伸與拓展,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從業財融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平臺缺少完善性及專業團隊建設不足等方面著手,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化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2.037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為了獲得更加長久穩定的發展,需要積極落實業財融合模式,轉變以往財務工作模式,創新業財融合手段與思路,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企業在大數據技術手段的加持下,應重視新型技術的升級與更新,促進業財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數據支撐,確保數據信息管理的整體性和完善性,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1 大數據時代的業財融合現存問題
1.1 部門之間缺少聯系,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現階段,業財融合的全面落實是保障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業財融合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存在較大差異性,既打破傳統管理的獨立性,同樣還增強了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和交流,讓各部門秉持相同的目標開展工作。然而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部門之間溝通不夠的問題,各部門之間未能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仍然按照原來單獨思想開展工作,由于各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進而影響業財深度融合。另外,業財融合管理制度相對欠缺,管理制度制定上缺少健全性和完善性。大數據時代下企業通過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促進了企業相關工作體系與制度的改變,因此,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管理制度與方案,進而緊隨業財融合步伐,促進企業穩定發展。但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各部門工作落實不到位,未能規劃好崗位職責與任務,從而導致企業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阻礙業財融合的全面落實。
1.2 業財融合環境較差,重視程度相對不足
新時期企業發展要迎合大數據發展特點,構建良好的業財融合環境,從而推動業財融合深入發展。然而在當前業財融合過程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業財融合環境較差的問題,需要獲得進一步的提升與優化。究其原因,第一,業財融合發展意識不夠強烈,無法發揮自身價值與作用,對業財融合缺少明確認知,無法充分掌握業財融合管理理念與思想。第二,業務與財務之間的關聯不夠,業財融合的本質與關鍵就是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聯系,在融合過程中實現兩者消息的互通和共享,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與達成。第三,數據挖掘技術未能充分合理運用,企業發展受到自身因素影響,在數據挖掘與運用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另外,企業對業財融合重視程度不夠,同樣也是阻礙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當前業財融合過程中,存在對業財融合不重視的問題,忽視業務與財務工作的轉型與創新,未能深入挖掘業財融合價值,影響業財融合的快速發展。
1.3 信息管理平臺欠缺,難以實現與時俱進
根據業財融合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業財融合中依然存在信息管理系統構建不完善的情況,導致企業缺少屬于自己的信息平臺,完全依賴其他企業經驗開展工作,直接影響業財融合的效果與質量。企業信息系統構建過程中,整體建設標準與質量難以滿足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無法實現與時俱進。另外,業財融合平臺建設缺少健全性,大數據時代下業財融合離不開大量數據信息的支撐,傳統人工數據采集與分析方式無法滿足業財融合要求,需要構建完善的業財融合管理平臺,借助先進手段實現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析,為業財融合提供保障。但是有些企業在業財融合管理平臺構建上存在嚴重不足,導致設備與技術無法滿足業財融合工作開展要求,從而影響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給財務數據信息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影響業財融合系統的安全運行。
1.4 專業隊伍建設不足,風險防控工作不足
大數據時代下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對相關管理人員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業財融合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還要具備業務和財務工作的綜合素養,然而在業財融合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企業人才建設缺乏重視的問題,沒有針對業財融合工作特點,引進更加專業的人才,同時對企業員工未能開展定期培訓教育工作,導致工作人員專業水平與能力無法滿足業財融合發展的要求,影響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比如,業財融合人員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不足,就會降低工作效率,難以保證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無法保障業財融合的成效。另外,風險防控意識明顯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升。部分企業在業財融合實踐中存在風險防控重視不夠的情況,在業財融合中未能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應對機制,導致業財融合容易受到風險因素的侵襲,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
2 大數據時代的業財融合優化措施
2.1 增強部門溝通交流,完善業財融合相關制度
首先,企業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互動,構建業務與財務融合的目標,推動業財活動的整合與發展。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在業財融合過程中,要轉變以往經營管理思想,對業財融合內涵與本質清楚了解與認識,深入掌握業財融合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與價值,進而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第一,企業領導深入了解業財融合內容,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與狀況,全面分析大數據時代下業財融合發展趨勢,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深度合作,借助大數據技術、云計算、信息技術等手段,構建部門之間合作的平臺,提升各部門溝通效率與質量,進而快速完成業財融合目標。第二,要想實現各部門之間有效交流互動的目標,就要促進業財融合活動的整合。企業管理者應明確業財融合目標,為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構建相同的管理目標。企業在業財融合過程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能和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工作目標和流程存在差距。因而,企業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推動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融合,促進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協調發展。另外,企業應加強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組織結構調整,不斷優化創新會計組織結構,吸引財務人員主動參與到業務工作中,了解業務工作流程和特征,幫助企業決策者做出業務決策。第三,企業根據一致性發展目標,加強業財融合的宣傳與推廣,面向全體員工實施教育工作,加深員工對業財融合的認識與理解。
其次,大數據時代下各種各樣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在業財融合中應用,促使管理制度應做到與時俱進,從而滿足業財融合的需求。因此,企業應從大數據業財融合發展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具體操作方式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第一,業財管理制度完善建設。企業明確業財管理內容、管理標準等方面,為企業工作人員提供針對性與專一性的指導,以免管理人員在轉型中出現職責不清晰的問題。第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完善建設。企業結合業務內容進行制定預算,通過管控與監管方式實現對業務的管理,進而確保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效性與有效性,明確各階段預算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督制度作為支撐,確保各部門工作人員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制度。第三,崗位責任制度完善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是面向企業所有部門和崗位的,在業財融合過程中,需要各部門積極參與其中,在全力配合實踐的同時,對崗位工作內容進行補充與完善,進一步增強崗位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促進業財融合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2.2 優化業財融合環境,提升業財融合重視程度
大數據時代下業財融合的落實,需要立足大數據技術特點,不斷優化業財融合環境,進一步促進業財融合工作的深入發展,具體實踐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增強業財融合發展意識與思想,企業領導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清楚了解大數據時代下業財融合的重要性,深入學習業財融合理論與實踐知識,并將其滲透全體員工思想中,增強全體職工業財融合意識,做好業財融合的準備工作,在企業內部營造輕松愉悅的業財融合環境。第二,增強業務與財務之間的關聯性,企業在業財融合時,要打破以往業務與財務單一的工作理念,借助實際工作內容,掃清業財融合障礙。比如,企業根據業務與財務工作特點與內容,構建二者合一的工作平臺,在增強業務與財務關聯性的同時,實現二者的深入融合與滲透,充分發揮財務預算能力和監管能力,促進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第三,增強企業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企業基于大數據應用特點,構建符合大數據發展的環境,進一步推動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具體來說,企業應提升財務數據挖掘技能,財務數據能夠真實、直觀地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況,并分析企業階段性勝利成果,通過數據信息的深入挖掘,能保證財務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業財融合深入開展奠定基礎。企業運用先進技術挖掘財務數據,以保證財務人員獲得初始與完整的財務數據,并經過仔細地分析與研究,可以了解企業當前的負債和盈利情況。另外,財務人員應結合業財融合理念,不僅要分析財務數據信息內容,還要掌握業務數據信息,經過數據的分析與對比,為企業提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促進數據之間的深度融合。第四,提升業財融合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應高度重視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將其看成企業重要工作項目。領導發揮自身領導作用與價值,帶領全體職工學習業財融合知識與內涵,開展大數據技術應用培訓教育活動,了解大數據下業財融合的特點,進一步推動業財融合。首先,企業應加強業財融合的宣傳與推廣,將業財融合內容、價值與方法滲透給員工,做好內部思想教育工作,借助講座、企業官網、教育培訓等方式,提升員工對業財融合的認識。其次,加強監督與指導工作,業財融合獲得領導的高度重視,能夠促進員工工作態度的轉變,有利于業財融合的深入落實,因此,企業領導應加強監督與指導工作,尤其要重點指導大數據技術方法的應用。最后,加大業財融合投入力度,由于業財融合工作開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企業需要成立專項資金,為業財融合提供資金保障,進一步保障業財融合發展。
2.3 完善信息管理平臺,提升業財融合管理效率
首先,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在落實業財融合時,更應該注重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因為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績效管理的效果和質量,關乎業財融合的成敗與否。企業為了提高業財融合整體質量,要借助多種手段與方式,推動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企業管理人員應樹立全面性思維,從多角度出發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企業經營過程實施全程監控與管理,并根據不同業務類型,借助系統平臺實施自動跟蹤管理,掌握業務不同階段運營的實際情況,制定規范性的財務報表,為企業后續經營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企業在制定信息化系統平臺時,應從平臺質量提升角度入手,定期優化與升級系統模塊,促進各功能板塊的升級與優化,發揮信息平臺的優勢與價值。另外,企業在業財融合過程中,應依托大數據信息化平臺實現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充分展現數據之間的交互作用。企業應明確數據之間存在的獨特關系,對財務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應用,實現信息的整合與利用,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經營決策。
其次,企業通過優化系統功能和引進專業人才的方式,推動信息化系統平臺的完善建設,進一步促進業財融合,具體操作方式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第一,立足企業自身發展狀態,完善業財融合信息平臺功能與架構組成,需要將財務管理工作滲透業務工作的各個階段,如生產、銷售、供應、采購、項目管理等,企業應不斷模擬其他系統結構框架,擴展更多系統功能,結合大數據技術手段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報表,確保企業業務工作開展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企業通過產供銷經營預測業財融合系統的構建,能形成生產、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型,為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數據模型,幫助企業全面了解企業業務發展情況。第二,實現對系統的安全運行管理,企業應加強安全管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例如加密技術等,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并借助系統安全軟件的應用,推動企業業財融合系統平臺安全運行。
2.4 打造專業工作團隊,全面加強風險防控工作
大數據時代下開展業財融合工作,需要考慮專業工作團隊的打造,明確工作人員所需的工作技能、綜合素養等方面,制定更加完善的業財融合管理目標與方法,以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塑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及高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具體專業工作團隊打造的方式有幾個方面:第一,加大業財融合人才的培養力度,結合人力資源培訓要求與特點,以此作為切入點,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立足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借助系統培訓方式增強對企業的戰略規劃,了解與確定企業生產周期和經營模式,明確市場定位與走向,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幫助員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企業還應該全力培養與提升財務人員的數據素養,幫助員工形成良好的大數據意識與思想,借助培訓與深造方式,提升員工數據收集、分析與處理能力,充分數據分析技術的支撐作用,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第二,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實現對人才的科學化與規范化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注重技術型人才的引入,做好人才審核與入職培訓工作,構建科學信息系統,對每名員工進行數據分析,實現精細化管理路徑的實施,以保證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充分發揮人才的使用與構建價值,為業財融合發展創造更大價值。企業通過人才招聘制度、考核制度、激勵制度及人才管理體系的完善構建,為企業業財融合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加快專業工作團隊的構建。另外,企業應高度重視風險防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風險防控手段,降低業財融合風險因素的存在,企業結合自身經營特點,構建風險管理系統,做好風險等級的評估工作,分析造成風險存在的因素,從而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業財融合模式的實施與開展,需要全面分析大數據特點,了解當前企業業財融合的問題,并從增強部門溝通交流,完善業財融合相關制度,完善信息管理平臺,提升業財融合管理效率,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入手,推動業財深度融合,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娜.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做到業財融合[J].中國商界,2024(03):90-92.
[2]王桂玉.試析信息化時代的企業業財融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4(01):115-117.
[3]金凌彥.信息化時代的業財融合探討[J].財會學習,2024(02):40-42.
[4]何娜.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財會學習,2023(14):40-42.
[5]張冬艷.大數據下財務轉型與業財融合探索[J].財會學習,2023(27):40-42.
作者簡介:林晨(1989-),女,漢族,湖北襄陽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