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對學生思維發展、情感抒發以及綜合素養的培育有著深遠影響。傳統習作教學常聚焦于寫作技巧的傳授,如修辭手法的運用、文章開頭結尾的固定范式等。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存在明顯弊端,眾多學生難以借此有效掌握寫作技能,在實際習作中問題頻出。究其根源,是教帥未能將寫作的深層邏輯傳授給學生。寫作并非單純的文字組合,其核心在于“交際”,即信息的傳遞與思想的交流。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討交際語境視域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期望為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一、交際語境的內涵
語境指語言所依存的具體環境,其內涵豐富且復雜。語言有口頭交流和書面語言兩種存在形式。在口頭交流中,語境涵蓋說話人與聽話人共處的環境、共有的知識背景以及腦海中的共同觀念;書面語言的語境則主要指上下文的文本內容(口頭交流語境也包含這一要素)。盡管口頭交流和書面語言形式各異,但兩者存在關鍵共性一一交際。
交際是人與人之間思想的表達與交換活動,旨在使對方理解自己傳達的內容。語言作為交際的載體,無法脫離語境而獨立存在,這使得交際與語境緊密交織。在日常口語交際里,交際發生的具體場景即語境。學生在寫作時相當于說話人,閱讀習作的人則是聽話人,對應著作者與讀者的角色。學生寫作過程類似說話過程,只不過話語以文字符號形式呈現。讀者閱讀習作時,看到的不只是文字符號,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表達想法、傳遞情感。文字符號的線性排列形成上下文聯系,構成了文本中的語境。
交際語境將習作視為交際過程,把上下文結構當作交流語境,以此指導寫作。學生理解交際語境概念后,能明確習作的交流目的,實現從關注“怎么寫”到思考“為什么寫\"的思維轉變,為習作學習奠定更堅實的認知基礎。
二、交際語境下的習作教學研究
本文主要從教師教學視角出發,圍繞引入、教學和評價三個方面,深入探討交際語境視域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交際寫作,提高習作水平。
(一)引入
教師要向學生傳遞交際語境概念,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小學生抽象邏輯和推理能力尚在發展階段,直接灌輸專業概念并不適宜。因此,教師應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構建概念,為學生后續習作學習筑牢思維根基。
教師可引用生活實例講解交際語境概念。在日常與學生交流時,教師可拋出問題,如“我們剛才的對話包含哪些基本元素?是什么構成了這次對話?”,引導學生關注交際本身。接著教師應給予適當提示,如“一個人自言自語沒有意義,只有他人聽到并理解,話語才發揮作用”,以隱含的方式呈現語言交流的關鍵要素一一說話人和聽話人,這種層層遞進、逐步啟發的方式契合小學生的認知方式。引入概念的目的并非讓學生死記硬背專業術語,而是將其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便于他們通過回憶和聯想理解抽象概念,了解交際語境的含義與內涵。
在將交際語境概念與生活實際緊密關聯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口語交際過渡到書面文本中的交際。以語文課文為例,教師應指出文本語境與口語語境的差異,這是構建交際語境概念的重難點。小學生對口語交際語境較易理解,但書面文本語境具有一定抽象性,理解難度較大。教師可運用列舉生活實例、創設具體情境、鼓勵聯想想象等方法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語境和交際主題。
此外,教師要準確評估學生對概念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引入階段雖未進入正式習作教學,但理論構建對后續教學效果影響重大。若引入效果不佳,教師不應急于推進教學,而應反思并改進,確保學生扎實掌握理論基礎,為后續習作教學實踐做好準備。
(二)教學
依據小學語文習作的設計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本文將交際語境中的交際分為三類,它們對應著小學語文習作的基本流程,教師可據此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第一種交際存在于習作要求與習作主體之間。小學階段的習作,無論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還是開放性作文,都有著特定的要求和范圍限制。命題作文直接給定題目,明確規定了寫作的核心內容,如《美麗的校園》,學生需要圍繞校園的景色、氛圍等方面進行創作;半命題作文則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如《一次的經歷》,學生要先補充合適的內容,再依據所填內容確定寫作方向;開放性作文看似自由,卻也會限定寫作范圍,如要求寫生活中的溫暖瞬間,這就圈定了素材來源須是生活中的感人場景。這些習作要求并非學生與生俱來就知曉的,而是通過師生間的言語交流或文本與學生的交互傳遞而來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習作要求,鼓勵他們大膽創新。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同一主題下不同風格的優秀范文,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同時,對于學生偏離習作要求的情況,教師要及時發現并糾正,確保學生在遵循習作要求的基礎上發揮創意。
第二種交際發生在習作主體與文本客體之間。學生作為習作的創作者,即習作主體,需要借助語言文字這一載體來傳遞自身的思想情感。然而,由于“言不盡意”這一客觀現象的存在,學生很難用文字完全精準地表達內心所想。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精心挑選合適的語詞,巧妙設計文章結構,力求讓文字盡可能地貼近自己的真實意圖,從而抒發真情實感。這一交際過程考驗著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詞語運用、文章構思、段落布局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適時融入習作技巧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通過剖析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段落,向學生講解修辭手法的運用邏輯,讓學生明白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可感,擬人能夠賦予事物鮮活的生命力;同時,教師傳授常見的謀篇布局方法,如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組織文章,使故事脈絡清晰,或者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開頭,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
第三種交際是習作與讀者之間的互動。當習作完成后,它便脫離了作者的絕對掌控,其意義的構建和解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讀者。不同的讀者由于生活經歷、知識水平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對同一篇習作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這也正是文本的魅力所在。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應以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為主,并適時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專業的建議,幫助學生樹立讀者意識。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優秀習作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全面分析其優點與不足之處。在展示一篇描寫家鄉變化的習作時,教師可以肯定作者對家鄉新貌的細致描繪,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家鄉的發展;同時也指出文章在對過去家鄉的描述上不夠生動,缺乏對比,使得情感表達不夠強烈。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相互交換習作并進行評價。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誰會閱讀我的作品?他們在閱讀時會產生怎樣的想法?如果是不同年齡段或不同背景的讀者,又會如何評價我的作品?”等問題。例如,當學生為低年級同學寫故事時,就要考慮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豐富有趣的情節;若讀者為老師或家長時,則需要更注重內容的深度和思想性。通過這樣的思考和實踐,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習作的本質,在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評價
評價環節在交際語境視域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既是對學生習作成果的階段性總結,又是推動學生不斷進步、優化教學策略的關鍵環節。這一環節涵蓋了學生之間的互評以及教師對學生習作的指導性評價,兩種評價方式相互補充,共同為學生的寫作成長助力。
學生之間的互評是一種極具價值的學習交流活動。在互評過程中,學生能夠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審視他人的習作,這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還能讓他們從同伴的習作中獲取新的思路和靈感。例如,在小組互評時,學生可以圍繞習作的主題是否明確、內容是否豐富、結構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流暢等方面展開討論。通過交流,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可能忽略的問題,同時也能學習到他人的優點。而且互評還能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意識,他們需要用清晰、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并理解他人的意見,共同探討如何提升習作質量。
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至關重要。教師應當秉持評改結合,以評為主,以改為輔的原則。教師在評價時,首先要善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每一篇習作都凝聚著學生的努力和思考,哪怕只是一個巧妙的用詞、一個獨特的觀點,都值得教師去鼓勵。這種肯定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教師也要客觀地指出學生習作存在的不足。教師在指出問題時,要做到具體、明確,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例如,若學生習作存在內容空洞的問題,教師可以說:“在描述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只是簡單地敘述了過程,沒有具體的細節描寫,導致內容不夠豐富,讀者很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下次可以試著多加入一些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除了指出問題,教師還應給出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性改進意見,并提供相應的改進實例。例如,針對學生文章結構混亂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優秀范文,詳細講解如何合理安排段落,開頭如何引出主題,中間如何展開論述,結尾又該如何總結升華,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
此外,教師在評價學生習作之后,不能將其束之高閣,而應在一段時間過后再次收集學生的改進成果。通過對比學生前后的習作,教師能夠清晰地掌握學生的改進成效。如果發現學生在某個問題上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教師就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再次講解和強化訓練。通過這種在教中評、在評中教的良性循環,教師能夠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在寫作之路上穩步前行。
三、結語
本文系統闡述了交際語境的相關概念,并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深入探討了習作教學方法。語境是交際的依托,交際是語境的實質,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在交際語境的指導下,學生不僅能掌握語言交際的邏輯,熟悉交際語境概念,還能顯著提高寫作水平,實現全面發展。交際語境寫作符合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發展趨勢,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邱光軍,孔凡成.交際語境寫作教學研究的發展與走向[J].語文教學通訊,2020,(6):7-10.
[2]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我國寫作教學的發展方向[J].語文教學通訊,2013,(12):4-8.
[3]王敬敏.作文教學如何發掘學生的感受[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7,(5):120-121.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武威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