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觀念的持續革新,學校越來越重視跨學科的教學方式。音畫結合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策略應運而生,它將音樂融入美術課堂,突破了以往美術教學的局限性,為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潛力。
一、音樂元素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踐意義
(一)豐富教學內容
1.拓展主題范圍。音樂具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和多樣的風格,能夠為美術教學提供更廣泛的主題選擇靈感。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風格的音樂,均能激發教帥對美術主題的多樣化思考。例如,激昂的交響樂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引導他們創作出描繪宏大戰爭場面或壯麗自然景觀的美術作品;而悠揚的民族音樂則可能促使教師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主題,如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建筑等,從而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基于音樂的主題拓展,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中主題相對固定的局限,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元化的美術創作主題,開闊了他們的藝術視野。
2.增加表現形式。音樂元素的融入還為美術創作帶來了新的表現形式。音樂的節奏、旋律和情感可以轉化為美術作品中的線條、色彩、構圖等元素。例如,根據強烈的音樂節奏特點,學生可以創作出富有動感和張力的抽象畫,用明快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來表現音樂的節奏變化;而柔和的音樂旋律則能啟發學生運用細膩的筆觸和柔和的色彩來描繪寧靜的畫面。這種將音樂與美術表現形式結合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使他們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感受。
(二)激發學生興趣
1.提高課堂吸引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加入音樂元素,可以增強課堂的吸引力。音樂作為一種具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加專注于課堂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美術課之前,播放一段與教學主題相關的音樂,可以瞬間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音樂與美術的結合也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效避免了傳統美術教學中常有的單調乏味,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2.激發學習動力。學生普遍對音樂具有較濃厚的興趣,這種對音樂的積極情感可以遷移到美術學習中,轉化為學習美術的動力。當學生發現音樂可以與美術結合,并且能夠通過這種結合創造出更有趣的作品時,他們會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例如,學生可能因為喜歡一首歌曲而想要嘗試用美術作品來表達歌曲中的情感,或者因為對某種音樂風格的欣賞而努力探索與之相關的美術創作風格。這種由音樂激發的學習動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他們在美術學習中不斷進步。
(三)培養創造力
1.啟發創新思維。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具有獨特的變化和組合方式,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美術創作中,學生可汲取音樂節奏與旋律的靈感,探索新穎的創作途徑與形式。例如,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來安排美術作品中的線條疏密和色彩層次,或者根據音樂的旋律走向來設計作品的構圖和布局。這種方式顛覆了學生的傳統創作觀念,激勵他們勇于探索新的創意與表現手法,從而培育其創新思維。
2.鼓勵個性表達。音樂元素的融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寬松的創作環境,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個性。學生對不同音樂的領悟,轉化為其獨特的美術創作風格。例如,喜歡搖滾音樂的學生可能會在美術作品中表現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動感的線條;而喜歡古典音樂的學生則可能更注重作品的和諧與優雅。通過音畫結合的方式,學生能夠在美術創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想法,培養了他們的個性表達能力。
二、音畫結合的應用方法和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音樂
1.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內容不同,所需的音樂也應有所差異。例如,教師在教授風景畫時,大自然的聲音(鳥鳴、水流聲)或舒緩的鋼琴曲能夠很好地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氛圍,與風景畫所追求的意境相匹配。當教授人物畫時,根據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狀態,教師可以選擇相應風格的音樂。如果是描繪活潑的兒童形象,歡快的兒童歌曲或節奏明快的輕音樂可能更為合適;若是表現歷史人物的莊重與深沉,則可以考慮古典音樂或具有歷史感的音樂作品。這樣的音樂選擇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能引導他們迅速沉浸于相應的藝術氛圍之中。
以教授“水墨園林\"為例,教師可以選擇古箏曲《春江花月夜》作為教學背景音樂。這首曲子以其悠揚的旋律和寧靜的節奏,完美地契合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優雅和寧靜之美。《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宛若園林中潺潺的流水,悠揚而纏綿,仿佛一股神奇的力量,引領學生穿越時空,漫步于古代的江南園林之中,體會那份超脫塵世的靜謐與詩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播放這首曲子,讓學生在音樂中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座典型的中國古典園林中。音樂中的每一段旋律都可以成為學生腦海中園林景致的組成部分:流水聲讓人聯想到環繞園林的小溪,鳥鳴聲使人仿佛聽到枝頭鳥兒的歡唱,而悠揚的古箏聲則像是園林深處的竹林中傳來的清風。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揮灑創意時播放這首悠揚的曲子,引導學生循聲入境,將音樂中的意境融入創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你們正置身于一座園林的石橋上,湖面上倒映著月亮,微風輕拂,樹木搖曳。嘗試用水墨畫捕捉這份寧靜與生機。”音樂的節奏和情感可以成為學生創作的催化劑,助力其更深刻地理解園林的意境。
2.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興趣選擇課堂音樂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更適合簡單歡快的兒歌,如《兩只老虎》《小星星》等兒歌能營造輕松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色彩知識。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具有文化內涵的經典音樂更為貼切,如《高山流水》和《梅花三弄》。這些音樂不僅旋律悠揚動聽,還如同一扇窗,讓學生得以窺見傳統美術作品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蘊。例如,在教授中國傳統花鳥畫時,教師可播放《梅花三弄》,其旋律可引導學生想象梅花的形態和精神,理解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傲骨磷”,并將這種理解融入自己的創作。
(二)音樂與美術教學環節的融合
1.在導入環節應用。在“海洋世界\"美術課的導入環節應用音樂,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作欲望。首先,教師可以選擇播放《大海啊故鄉》等音樂作品。這類音樂以其激昂澎湃的旋律,如同海浪般洶涌的節奏,瞬間將學生引領至大海的壯闊景象之中,感受那份浩瀚與壯美。隨著音樂的播放,學生仿佛站在海岸邊,聽到了海浪拍岸的聲音,看到了無邊無際的藍色海洋。
在音樂的悠揚旋律中,教師可以巧妙設問,如:“當這音符跳躍于耳畔,你們心中勾勒出的是怎樣一幅海洋畫卷?是否有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在其中悠然游弋?”這種討論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海洋世界的想象,還能為接下來的創作環節做好準備。通過引導學生在音樂的幫助下進入特定的情境,教師能夠更好地連接他們的情感和認知,使他們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整個學習過程。音樂在這一環節不僅是一個引導工具,還是情感的紐帶,它幫助學生在情感上連接到學習的主題。這種情感連接能夠激發他們在美術創作中的想象力,使他們的作品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2.在創作環節應用。在創作的關鍵環節,音樂的作用不可小,它不僅是背景的點綴,還是激發創作靈感的璀璨星辰。在“海洋世界”這一主題的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以引導學生創作多樣化的海洋畫作。例如,當輕音樂以其獨特的節奏感流淌而出,它能激發學生的靈感,讓他們在畫布上勾勒出熱帶海洋的生動景象一一那里有五彩斑瀾的珊瑚礁,以及活潑躍動的魚兒。同時,播放一段柔和的鋼琴曲則可能引導學生去表現深海的寧靜與神秘,如深邃的海底世界或緩緩游動的海龜。音樂的情感特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對作品氛圍的把握。歡快的音樂可能激發學生使用更加鮮艷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表現活潑熱鬧的海洋氛圍;而舒緩的音樂則可能引導學生使用柔和的色調和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海洋的寧靜之美和神秘深邃。在這種音樂帶來的氛圍中,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極大釋放,他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知和表現自己內心的海洋世界。
3.在展示環節應用。展示環節是教學的重要一環,音樂在其中既可以提升作品的表現力,又可以加深觀眾的體驗。在展示“海洋世界”作品時,教師可以根據作品的情感和主題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例如,在展示關于珊瑚礁的作品時,播放一首輕快而活潑的樂曲,能夠增強作品中表現的熱帶海洋的豐富多彩和生命的躍動感。對于那些表現深海世界或古老傳說的作品,選擇一段沉穩而悠揚的音樂作品,則更能突出作品中深邃和神秘的氛圍。音樂在這樣的展示中不僅是背景音,還是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聯系,使他們在欣賞作品時產生共鳴。音樂的選擇和作品的展示一起,能夠營造出一個獨特的藝術氛圍。這種氛圍促使觀眾更加沉浸于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世界,從而深化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并激發出強烈的情感共鳴。這種全方位的藝術體驗,無論是對創作者還是觀眾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美學享受。
(三)引導學生進行音畫聯想
1.教師示范。教師示范是引導學生理解音畫聯想概念的重要步驟,為學生開啟一扇音樂與美術交匯的藝術之門。在“畫情緒,繪性格\"主題教學中,教師借助生動的示范,能夠指導學生將玲聽的音樂巧妙轉化為視覺藝術。首先,教師可以選擇一首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如爵士或搖滾類型的曲子。在音樂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迅速畫出一些代表這種音樂節奏的線條和形狀。這些線條可以是充滿活力的折線、跳躍感強的波浪線,也可以是一些幾何圖形,演繹出音樂節奏帶來的動感和力量。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他是通過音樂中的節奏和氛圍來選擇這些特定形狀和線條的,并且這些視覺元素如何能夠表現音樂的特質。之后,教師可以播放一段抒情的音樂,如古典樂曲或安靜的鋼琴曲。在這種音樂的氛圍中,教師輕柔地用畫筆在紙上描繪出一幅寧靜的畫面,可能是綿延的山丘、寧靜的湖泊或是柔和的云彩。這一示范旨在讓學生領悟音樂之情是如何借由柔和色彩與細膩筆觸,幻化為畫作中的深遠意境的。
2.學生實踐。在教師示范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實踐進行音畫聯想,是培養他們創造力和聯想能力的核心環節。這一環節重在實踐,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在音樂的啟發下,加深對音畫聯想的體會。
教師可精選一曲情緒跌宕的音樂,讓學生閉目聆聽,沉浸其中。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段音樂讓你聯想到什么?你感覺到了音樂中的喜悅、憂傷或興奮嗎?”這一步驟是為了幫助學生在心中勾勒出一個與音樂相對應的情感畫面。接下來,教師鼓勵學生睜開眼晴,用畫筆表現他們從音樂中得到的圖像和感情。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學生可能會選擇使用不同的線條、形狀和色彩。諸如,急促節奏或催生出緊湊線條,悠揚旋律則引領出流暢弧線與淡雅色調。為了豐富創作經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如蠟筆、水彩、拼貼畫等,使他們能夠在材料的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表現音樂情感的方式。此外,通過鼓勵學生與同伴分享各自的作品及創作思路,能夠促使他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音畫結合不僅為美術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還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造力方面展現出顯著效果。音樂的引導使學生能更深刻地領悟美術作品的情感與內涵,而將音樂元素融入美術創作,則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鑒賞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師范附屬小學教育集團)
本文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師研究與發展專業委員會2024年度“十四五”規劃“教師研究與發展”專項課題“四驅聯動:基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大單元整合教學的路徑研究\"(課題編號:ZTHJS202417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