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了語文課程目標,要求教師從核心素養目標出發,設計教學主題,安排具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并創設真實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展開全面調研后發現,當前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極為不利。基于此,本文從現存問題出發,深入剖析成因,并構建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本次參與問卷調研的對象,農村教師占比 13.33% ,城鎮教師占比 86.67% 。教師年齡段集中在36一45歲和45歲以上,分別占比 43.33% 和 36.67% ;教齡20年以上的教師占比達 60% ;學歷為本科的教師占比 96.67% 。由此可見,大部分調研對象為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
(一)“情境創設”與運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不少教師對教學情境的理解仍停留在淺層,認為教學情境就是借助圖片、視頻、音樂等手段營造氛圍,幫助學生融入課堂、理解教材內容。對于“新課標”提出的真實情境,教師們看法不一。在關于“創設的教學情境是否具備以下特征\"的調查中,認為教學情境具有生活性的教師占 100% ,形象性占 93.33% ,學科性占 93.33% 科學性占 73.33% ,問題性占 83.33% 。這表明教師雖然能基于生活事件創設教學情境,但是在科學性方面存在不足。在語文閱讀教學常用的創設情境類型中,問題探究情境較少,僅占 83.33% ○
(二)“問題探究”情況
在“您常用的閱讀教學設問方式有哪些”的調查中,100% 的教師知曉要緊扣教材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 93.1% 的教師會利用課堂提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然而,部分教師也意識到問題設計存在缺乏坡度與探究性的問題,雖然有 79.31% 的教師會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問題, 75.86% 的教師能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但是仍存在問題細碎、對難易程度把握欠佳等狀況。
(三)“閱讀方法”的指導情況
在\"您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提煉出以下常用閱讀方法”的調查中,超過 96% 的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82.76% 的教師能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嘗試預測, 100% 的教師能引導學生提取關鍵信息、梳理總結。但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的教師僅占 72.41% 。這說明教師在閱讀方法指導方面有一定落實,但在培養學生帶著問題探究閱讀的意識上仍需加強。
(四)“表達方法”的指導情況
在“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表達的方法有哪些”的調查中, 100% 的教師會引導學生借助圖片表達, 96.55% 的教師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和自我認識展開想象表達,而引導學生借助表格表達的教師僅占 58.62% 。在“您在教學中通過哪些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表達方式進行遷移應用的調查中, 100% 的教師會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表達,僅有 68.97% 的教師會結合學習任務群落實。由此可見,教師雖然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引導,但是在表達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上還有提升空間。
從教師課改動機來看,部分教師立足課堂、聚焦學習任務群改革課堂教學的熱情不高,存在教學流于形式的現象,使語文教學活動變得枯燥乏味。因此,語文教學不僅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打造高效課堂,還要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富有活力的教學方法,讓語文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
二、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的詮釋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教學模式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多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出現有效解決了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的問題,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有力指導。
(一)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的內涵
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是一個由三個維度和五個環節構成的內外三層圈形結構的閉環組織架構。其中,中心環為“素養”,即所有教學活動都圍繞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展開;第二層環形結構從表達、思維、文化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最外層圈形結構包含教學的五個主要環節,“五環\"指在表達、思維、文化這三個維度上,將教學劃分為“導、讀、思、品、練\"五個環節。
(二)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的特征
課堂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準確、規范、完整地表達的能力。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設計時,應將引導學生準確表達、給予學生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傳授表達方法、強化學生表達練習中的思維訓練和思維品質提升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教材課文只是教學的范例,教師應樹立單元整體教學觀,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發揮自身主導作用,以教學目標為指引,構建教學目標清晰、師生角色明確的課堂活動框架,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和閱讀量。
(三)構建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
筆者所在課題組將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落實到“語言的學習與運用\"這一學科本質特征上,通過構建“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研究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問題探究以及實踐應用的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多方面評價與反思,最后總結提煉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成果。“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模式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維:培養表達能力。以培育學生閱讀素養為核心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堂的各項活動都為指導學生準確、規范、完整地表達服務。
二維:提升思維品質。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是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也是課堂活動的導向。教師要在學生的個人表達練習中加強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形成思路清晰、表達嚴謹、邏輯合理的思維方式。
三維:增強文化自信。將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圍繞語文要素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和閱讀量。教師要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拓寬視野,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奠定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
一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通過創設真實的語文學習與運用情境,確定統整的語文學習主題,開展典型的語文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從靜態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動態積極的主動學習者。教師要設置具體的學習總任務和子任務,搭建學習內容、語文實踐、學生生活之間的橋梁,使教學從靜態知識學習轉變為學生動態的語文學習與運用過程。
二讀:潛心學文,讀中理解。語文學科以文學類文本閱讀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性思維,同時兼顧哲學性、思辨性思維能力。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建立在學生充分感知文本、品味感悟文本語言內容及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依托文本,潛心學習,通過探究、交流、反饋等語言思維活動展開學習,在品讀感悟中理解文本、掌握方法。
三思:問題探究,自主合作。教師應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把握各學段學生思維發展的側重點和關鍵點,引導學生構建具有普遍意義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思維。教師應讓學生從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出發,通過語言探究活動,逐步掌握習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方法。
四品:交流互動,反饋提升。教師應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取,強化學生的“學”,弱化教師的“教”。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自讀感悟、小組交流、互動研討等多種方法感受、理解和欣賞語言文字。在積極的思維碰撞中,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五練:反思遷移,實踐運用。教師應圍繞單元要素,找準各單元單篇文本之間的連接點和教學關鍵處,設計課前預習作業、課堂練習單和課后作業。教師應將學生的課內外作業形式從簡單枯燥的重復記憶與強化訓練,轉變為扎實而富有活力的語文實踐活動,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學建議
(一)根據文本特點,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教師應聚焦于文本內容與學生素養的結合點,立足文本閱讀,深入分析文本的表達特色和讀寫結合方法。在課堂設計環節,教師可依據文本特點組織學生潛心學習文本,通過朗讀、品味感悟,引導學生分享、交流閱讀感受,使學生在閱讀與理解的過程中完成語言積累,培養其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二)設計核心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可依據學情設計課前預習單,引導學生將課前自主探究與課中合作交流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借助“牽一發動全身”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分析、判斷、推理等方法探討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并引導學生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在表達與思維碰撞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發展。
(三)朗讀與品味,體驗文本的內涵與外延
教師要引導學生飽含感情地誦讀文本,深入品味文本的語言之美。同時,教師要聯系同類作家或同類作品,拓展學生的閱讀量。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該單元包含《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及語文園地。為助力學生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建立真實生活與詩意表達的聯系,教師可在原有教材基礎上補充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讀好詩歌、創作詩歌,豐富詩意生活,感受詩歌創作的樂趣。
(四)應對挑戰的解決方案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面臨著學生閱讀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家庭閱讀環境差異大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制訂個性化閱讀計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為每個學生制訂個性化閱讀計劃,包括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任務的設定等,確保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2.開設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如故事分享會、同讀一本書、故事表演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要關注對閱讀缺乏興趣的學生,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閱讀的魅力。
3.利用數字化資源。教師可以引入數字化閱讀資源和平臺,如電子書、在線閱讀社區等,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閱讀選擇。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技術手段監測學生的閱讀進度,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楊修寶.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內容解析與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23,(12):4-7.
[2]李學斌,李明超.從教學“難為\"到目標\"可為\":試論 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課程·教材·教 法,2023,43(2):96-103.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黃邊小學)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重點課題“小學語文三維五環”式閱讀教學研究\"(課題編號:2023ZQJK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