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人類的思考離不開邏輯,當前發展迅猛的人工智能技術,其核心機制亦是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之上。在教育領域,強調邏輯性和連貫性的思維鏈式對話即將成為學習者與人工智能的主要交流模式[2]。邏輯思維能力是指采用科學的方法有條理地準確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具體包括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3,它不僅是人與人工智能進行有效互動的重要基礎,而且是一個人在新時代保持競爭力的核心技能。《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標》”)將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的思維品質界定為\"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4],同樣強調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此外,當前的高考英語試題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也在逐漸加深難度。然而,在實際的高中英語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缺位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谶@樣的認識,筆者在分析非故事類文本的定義和常見類型及其在提高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獨特價值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課堂觀察和教學實踐,提出以非故事類文本為載體提升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以期為一線高中英語教師提供可資借鑒的做法。
二、非故事類文本及其在提升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獨特價值
(一)非故事類文本的定義和常見類型
非故事類文本又稱\"非敘事文本\"或“信息性文本”,其通常以客觀事實為基礎,涵蓋廣泛的學科領域,為讀者提供真實、準確、系統的知識內容。與故事類文本相比,非故事類文本的寫作目的是傳達信息、解釋概念、闡述理論、提供指導或分析問題,而不是建構情節或塑造角色。高中英語教學中常見的非故事類文本及其寫作目的如表1所示。

(二)非故事類文本在提升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獨特價值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非故事類文本作為知識傳遞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學術研究、專業領域、新聞傳播以及日常溝通等各個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非故事類文本摒棄虛構成分,廣泛傳播重要的事實和緊迫的議題,清晰闡釋復雜的理論和抽象的概念,為讀者提供了了解世界、獲取新知和參與社會討論的高效途徑,在推動社會進步和提升公民素養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時,非故事類文本具有真實性、客觀性、信息性、邏輯性和結構化等特點,這使之成為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天然素材,是培養學生預測、分析、質疑、推斷、評價和創新等多種思維方法的重要資源,是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主要陣地[5]。在閱讀非故事類文本時,讀者通常關注的是獲取信息、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通過接觸和分析非故事類文本,學生能夠學習如何從復雜的信息中提取關鍵知識點,建構知識體系,延展思維空間,獲得指導實踐以及問題解決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立的見解和判斷。
另外,非故事類文本遵循一定的語言規范和標準,對學生準確掌握語言、提升邏輯表達能力和磨煉寫作技巧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在學生閱讀非故事類文本的基礎上引領其開展非故事類寫作,能夠幫助其學會清楚得體地表達,擺脫有理講不出、有理講不明的困境,增強其在實際生活中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三、以非故事類文本為載體提升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認識視角:以圖式引導作為媒介
在教學中,開展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活動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認知規律框架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是學生認知發展和知識建構的重要方面。形象思維通過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聯想,為其后續抽象思維的發展提供原始材料。
非故事類文本包含豐富的形象思維素材,包括插圖、說明性的圖表、地理信息圖、數據變化趨勢圖、步驟說明圖、信息匯總表、字體樣式變化、重點詞匯的突出顯示、內容導覽、檢索系統和專業術語解釋列表等。這些素材作為圖式引導的媒介,不是對文本內容的簡單補充,而是引領學生從形象思維平穩過渡到更高層次的抽象思維的強有力工具。尤其是在探討陌生話題或者理解復雜概念時,其媒介功能如同思維活動的\"緩沖器”6],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起閱讀信心,促成其抽象思維的產生,階梯式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非故事類文本中這些形象思維素材的潛在價值并在教學中加以有效利用。下面以譯林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以下簡稱\"譯林版教材”)必修二Unit 4 Exploring literature中Reading板塊閱讀語篇\"TheWonderofLiterature\"的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TheWonderofLiterature”是一篇改編自英文原著的議論文,文中的詞匯難度較大,話題“文學的奇妙之處”相對抽象。在課堂上,學生看到標題后產生了畏難情緒,稱自己對西方文學名著了解甚少。于是,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文末的插圖(如圖1所示)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1,并與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s:A big shell on the shore.
T:Have you ever held a shell to your ear?What can you hear?
Ss:Emm...Itisabitdifficult to describe.
T:When a boy heard the sound from the shell, he was amazed at the unnoticed music of the old.
And this kind of feelingis similar to the studyof literature.Do you believe it?

學生在插圖的指引下調動起視覺思維,同時在與教師的互動問答中仿佛身臨其境聽到了貝殼的聲音,聽覺感受也被激活。緊接著,學生跟隨教師的提問,自然而然地投人到文本分析和概括等抽象思維活動中。
(二)語篇視角:以語義邏輯辨析建構
緊扣語義邏輯展開語篇分析是理解和建構語篇的最關鍵一步。關于語義邏輯關系的學習內容,《高中課標》在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語篇知識內容中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包括語篇結構,顯性銜接和連貫手段,隱性銜接和連貫手段,語篇成分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如次序關系、因果關系、概括與例證關系)等[7,,涉及的文本類型多為非故事類文本,例如,說明文、新聞報道、日常應用文等書面語篇以及專題講座、演講、辯論等口語語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非故事類文本結構清晰、語言嚴謹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解構文本結構,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本的邏輯框架;分析段落主題句對整體論點的支撐和解釋作用;辨析邏輯連接詞,體會邏輯連接詞在建構句子、段落和全文的邏輯關系中的重要功能;推斷隱含信息,挖掘文本更深處的信息,合理猜測作者更深層次的寫作意圖。下面以譯林版教材必修三Unit 3Theworld online中Reading板塊閱讀語篇\"The Internet:AWorldWithoutFrontiers\"的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The Internet:AWorld Without Frontiers”是一篇圍繞\"互聯網是無疆界的世界\"這一核心主題展開論述的議論文,詳細闡述了互聯網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三大便利之處:快速獲取信息、提供電商服務、維護社交聯系。這三大便利之處架構起一個并列的橫向結構鏈,而在每個便利之處又分設三個子論據作為支撐。除了清晰的邏輯結構外,語篇在段落之間、段內的句子之間所使用的邏輯銜接手段細膩、巧妙,堪稱議論文中的經典。教師通過連續的提問( [Q1~Q5) ,同步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建構語篇的邏輯結構并解析語義銜接手段(如圖2所示),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厘清語篇的結構脈絡,同時不斷地探尋、挖掘、欣賞其中的銜接手法,這一辨析建構過程幫助學生加深對語篇所蘊含的語義邏輯的認識和理解。
Q1: 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Q2:What are the thre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Q3:What should we be careful of whenusing the Internet? Q4: Cohesive devices are words or phrases which hold the content together logically and 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s. Can you find the cohesive devices used in the article? Q5: Questions can also serve as cohesive devices,smoothly guiding the text from one topic to another. Can you analyze the functions of the questions used in this article?
(三)寫作視角:以表達遷移強化實踐
有邏輯地表達是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終極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閱讀非故事類文本賦予學生敏銳洞察和理解作者的觀點的能力;遷移其文本范式進行寫作練習,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使他們學會自信而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促成更加富有成效的協作和溝通。

基于非故事類文本閱讀的寫作實踐不只涉及詞匯和句型的使用,其核心關鍵在于遷移信息組織策略、結構化建構有力論點、恰當地引用證據、運用有邏輯的銜接來提高文章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動筆之前系統性遷移閱讀中習得的邏輯框架,使用思維導圖或寫作提綱精心規劃文章架構,以清晰有序的方式來梳理思路,確保寫作過程中內容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得以充分體現。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組織同伴互評活動,識別\"有理講不清\"之處背后的邏輯斷層,通過對照遷移非故事類文本的表達范式,設計針對性改進方案,進一步提升邏輯思維向表達能力的轉化效度。下面以譯林版教材必修二Unit 2Be sporty,be healthy中Project板塊\"Doinga SurveyonStudents'ExerciseHabits\"的教學為例進行闡述。
“Doinga Survey on Students’Exercise Habits\"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問卷設計、收集和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撰寫一份調查報告,并根據問卷調查中反映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這個任務看似復雜龐大、難以完成,但當它被放入單元整體中來分析時,完全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任務一—單元中的其他非故事類文本已經為學生提供了邏輯框架和銜接手段。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遷移應用單元語篇中的邏輯框架和銜接手段。
先來看邏輯框架。該單元Reading 板塊的閱讀語篇“A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是一篇應用文,作者在陳述鍛煉的益處后,從“制訂計劃”“合理飲食”“預防傷害”三個平行模塊為調查報告的邏輯建構搭好“四梁八柱”。借助這個邏輯框架,教師引導學生在Project板塊的學習中分析通過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時,將運動習慣問題對應地歸類為“運動頻率不足”“飲食失衡”“傷病風險\"三大維度,以杜絕問題分析的零散化。同時,在Integrated skills板塊的教學中,教師借助\"What’s Leo's problem?”“Why does he have this problem?”\"What suggestions can we give?”
這一問題鏈,引導學生層層剖析Leo的健康問題,驅動學生養成從“聚焦問題\"到“拆解原因\"再到\"提出對策\"的思維習慣。單元語篇中邏輯框架的充分鋪墊使學生在Project板塊撰寫調查報告時能夠自然遷移應用。面對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學生就能以相似的邏輯鏈展開分析。例如,有學生清晰地將調查報告的基本結構設計為“問題定位”\"趣味運動方案”\"護具配備規范\"三大板塊。
再來看銜接手段。該單元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的郵件文本可以在語言表達層面賦予學生“邏輯銜接工具箱”,成為優化調查報告論證質量的關鍵助力。郵件中Leo運用的復合邏輯連接詞為學生提供了可參照的邏輯表達模板:\"not just...but...\"具有并列強調功能,能夠引導學生跳出單一歸因的思維局限,強化從多維度剖析問題的意識,增強論證的完整性;“Lastbut not least\"作為過渡短語,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強調、平衡、銜接與聚焦,形成\"總—分一總\"或\"分—分—總\"的完整邏輯結構;\"Iknow exercise benefits...though...I don't know how ..\"中的連詞\"though\"展現了現實中認知與行為的矛盾,可以幫助學生打破\"非黑即白\"的“絕對化\"思維誤區。在原有結構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嵌人副詞however,與原文中的though構成讓步轉折句式,鼓勵學生通過續寫這個句子,辯證地回應Leo的難題,巧妙地將原本的問題描述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回應模板。學生經過討論,提出貼合實際的建議——“忙里偷閑\"的碎片化訓練,并運用\"though..however.”創造出佳句\"Though you are busy,however,20 minutes daily helps.”。教師對銜接手段的深度挖掘啟發學生形成切實可行的建議設計,有效規避了調查報告常見的“建議空泛化”缺陷,同時促成了學生在書面表達中邏輯思維能力的進階。
四、總結與展望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英語教師應當將培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放在突出的位置,幫助學生做好適應和引領未來技術變革的充分準備。非故事類文本憑借其真實性、客觀性、信息性、邏輯性和結構化等特點,為高中生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邏輯思維訓練資源。高中英語教師應持續探索、合理運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策略,引領他們讀好、用好、寫好非故事類文本,從而為推進全民邏輯素養的提升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立英.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邏輯學何為?[J].新文科理論與實踐,2023(4) :88-96.
[2]黎加厚.奮進建設教育強國新賽道[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3(10):1.
[3]張群.大學生邏輯素養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學園,2015(8):18-19.
[4][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26-28.
[5]徐靜芳.指向高階思維培養的高中英語非故事類文本閱讀教學探究[J].英語學習,2020(9):20-23.
[6]黃素芳.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高英語閱讀課堂品質[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2(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