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寫作要有“度”,即構思的角度、語言的溫度、內容的厚度、立意的深度、表達的力度。注重五“度”,能使文章內容豐富,情感表達有力,立意更深刻,構思更新穎,文章更精彩,極大地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本文具體談談這五個方面的寫作要求。
一、角度:基于主旨,遴選最佳
寫記敘文要選好角度,一般要考慮人稱的角度、時空的角度、取材的角度、立意的角度,且都應基于突出主旨的需要。角度是寫作的突破口,短小記敘文不可能全面鋪開泛泛而寫,必須抓住某個重點,遴選最佳角度,把內容寫深寫透。
記敘文的寫作角度要小、巧、新、深,教材中不乏這樣的范例。比如《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罪惡,這個主題很大,魯迅將故事置于咸亨酒店這一狹小的空間,通過小伙計“我”的獨特視角,串起了孔乙己的一系列生活片斷,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深刻揭示了文章主題。《背影》一文,關于父親的諸多記憶,朱自清沒有泛泛去寫,而是選擇祖母亡故、父親卸職的特殊時刻和浦口車站的特定空間,以“背影”作為敘事、寫人、抒發情思的主軸,極具感染力。莫懷戚的《散步》通過寫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現了人倫親情,突出了中年人肩負的責任擔當。這些文章的構思角度都具有小、巧、新、深的特點。
以話題作文“關心”為例。該主題寬泛,可寫的內容很多,如寫生活中互相“關心”的小事,但僅僅角度小是不夠的,還要追求寫得巧和新。除了選擇別人沒有涉獵的正面角度,還可以選擇從側面或反面角度寫。比如,一學生從反面角度構思立意,以《這個名字最賤》為題,寫一家人在孩子百日宴后討論取乳名,爸爸認為取個賤名能讓孩子健康平安,于是提出“野娃”“狗蛋”“狗剩”等名字。這時小黑屋傳來異響,大家走進一看,是臥床的爺爺想喝水碰翻了杯子,老人說:“我看,就叫…‘爺爺’好了,你們取的賤名…都沒有‘爺爺’賤。”此文角度“小”在故事集中于一個小場景,“巧”在從反面落墨,以反顯正,更具諷刺性,“深”在通過生活瑣事揭示了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不孝順老人的現象,“新”在材料具有個性化,其他考生很少涉獵這類題材。
二、厚度:重點細化,適度拓展
文章的厚度,體現在寫人形象豐滿,寫景狀物特點描摹具體。短小記敘文容不得說空話,應盡可能傳達豐富的信息。要保證文章的厚度,一要通過細節描寫將重點細化,二要適度地拓展素材的廣度,比如從橫向或縱向拓展,或插敘相關內容。
以《藤野先生》為例。魯迅選取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往事:細心修改“我”的講義,指出解剖圖所繪謬處,為“我”不怕解剖尸體感到放心,詢問中國女人裹腳。這些典型事件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了藤野先生熱情正直、嚴格要求學生、科學求實的品質和精神
又如學生佳作《木匠姥爺》,寫的是姥爺喜歡木工手藝,文章具有一定的厚度。開篇寫姥爺刨木頭的場景:
他騎在厚實的長木凳上,將小木塊頂在前面張開腳的小鐵架處,一只腳蹬住系凳固定木板的麻繩。他挽起衣袖,傾著身子,粗糙的大手用勁將刨子向前緩緩推動,一來一去,發出“滋滋”脆響,刨子上翻出薄薄的筒卷不斷滾落地面,木花的馨香一時滿院飄蕩。刨一會兒,他便拿起木板閉一只眼瞄瞄,不平處再刨幾下。待兩面都刨完后再刨側面,把側面都刨成斜面,然后滑動卡尺查看斜度。
這段文字通過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了姥爺的專注,描寫了姥爺做木盆的整個工序,步驟清晰,場景具有帶入感。若僅僅這樣寫還缺乏厚度,讀者只能了解到姥爺在做什么。接著,作者通過姥姥的敘述,交代了姥爺對木工的癡迷和因材制物的不凡手藝;寫了姥爺對人們現在不愿再做木質家具、年輕人也不愿學木工手藝的惋惜,以及對自己身體漸衰、中國傳統工藝將要在家鄉失傳的痛心。文章末尾以精要的議論收束,寫姥爺的工匠精神對“我”人生的深刻影響。這篇文章不僅寫了人物表象方面的內容,還涉及人物精神和靈魂層面。這樣寫,文章就有了厚度,人物形象飽滿立體,凸顯出感人的魅力。
三、深度:底層開掘,深揭蘊涵
文章選準最佳角度、寫出厚度還不夠,還要運用恰當的表現手法把內容寫得有深度。深度體現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價值。深度需要開掘,我們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深掘素材內涵:一是由己及眾去擴展,即先寫某個人,而后擴展到寫這一類人。如《回憶我的母親》中,朱德由歌頌自己的母親聯想到像母親這樣“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歷史”的千百萬平凡的人,把報答母親與盡忠民族和人民聯系起來,表現了熱愛母親的崇高感情。二是由物到人去聯想,即先對某物進行描寫,然后聯想到具有類似特質的人,從而完成立意升華。如《白楊禮贊》,先歌頌白楊樹堅貞不屈的品質,而后聯想到北方的農民和守衛家鄉的戰士,想到用鮮血書寫新中國歷史的精神意志。三是由事及理去深入,即由某件事的表象挖掘蘊涵的深刻哲理。如散文《珍珠鳥》,先寫伏案寫作時小鳥與他親昵的美好情景,文尾深入一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將養鳥之事哲理化了。這里再舉個例子。
寒風呼嘯,瓦礫斷磚遍地的廢墟中有幾朵紅色的野花在風中搖曳,十分惹眼,我默默地注視著它們,感動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溫室里的花有主人的呵護,雖嬌貴、美麗,但太矯情、柔弱,而在風霜雨雪中頑強成長的野花更顯得美麗可愛,它們是平凡生活中的偉大精靈。霎時,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手握鋼槍的邊防戰士,垃圾遍地的廣場上揮舞掃帚的清潔工,煙塵滾滾的公路上揮動鐵鍬的維修工(節選自《生命的芳香》)
文段先寫野花頑強堅守,默默綻放,為路人送去芳香,為大地增添亮色,接著由野花聯想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普通人。這是由物到人地開掘立意的方法,作者用類比手法,取其相似屬性,使主旨得以升華。
四、力度:巧用技法,靈動表達
記敘文除了要有深度,還應有表達力度,有力度能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表達深刻的主題、強化藝術感染力。文章力度主要體現在寫作手法的具體運用。如《阿長與〈山海經〉》,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蓄勢技法,先寫阿長令人厭煩,后寫她為“我”買來稀缺而“我”又十分渴望的《山海經》,突出了她的淳樸善良和對“我”的真摯關懷;《我的叔叔于勒》,運用結局逆轉技法,突出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故鄉》通過閏土、楊二嫂的人生前后對比,揭示了封建社會使城鄉經濟普遍衰敗的現實;《安塞腰鼓》寫群舞的場景,將形象的比喻融入整飭的排比,突出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熱烈氣氛,表現出蓬勃昂揚的氣勢。文章寫作技法豐富多樣,內容不同,所用技法也不一樣。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技法,學會因材施法,靈活表達。這里舉兩個例子說明。
寒風緊一陣慢一陣地掠過天橋,沒有停歇的意思,天橋邊沿盆景中的花草在瑟瑟顫抖。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抱著雙臂路過天橋時,一位賣小貨的中年阿姨吸引了我的目光,天橋上昏黃的燈光照在她臉上,顯得格外蒼白。她瘦弱矮小,衣著陳舊,不時發出撕心裂肺的咳嗽聲。稍稍平息,她又舉起手中的襪子,微笑著向路人招呼:“大妹子,需要襪子嗎?價錢便宜,結實柔軟,穿著舒服”嘶啞的嗓音在人來人往的天橋上回蕩。阿姨時不時往后腦順順被尖風撩亂飄在眼前的發絲,繼續叫賣(節選自《天橋上的女人》)
文中寫中年女人不顧天氣寒冷,夜晚在天橋上賣貨的小事,令人感動,具有表達力度,其力度主要體現在環境描寫方面,作者用寒風蕭蕭的惡劣環境襯托人物吃苦耐勞的精神。
“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一你的人民想念你…”“你就在這里啊,就在這里。一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一一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節選自《周總理,你在哪里》)
這首詩歌運用“詢問一呼喚一尋找一回答的結構,寫億萬人民在廣闊的世界齊聲呼喚、四處尋找周總理及方物應和作答的情景。詩中運用反復手法一唱三嘆,突出了人民對周總理的深厚情感。
五、溫度:題材蘊情,敘寫融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乏真情的文章難以扣動讀者的心弦。教師要指導學生敘寫真情、抒發真情,真情就是作文的溫度,能感染讀者。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運用含情的素材。素材要選擇最感人的,如學生佳作《生活需要鮮花》中,作者寫父親因車禍離世后,母親終日沉浸在悲傷中,日漸憔悴,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家務外,她常獨自在臥室翻看影集。有一天母親回家,發現門上系著一束玫瑰花,卡片上寫著充滿溫情的祝福,落款是“兒時好友”。此后的日子里,母親常收到各種顏色的玫瑰,落款未變。母親的眼神漸漸有了光彩,臉上也恢復了往日的紅潤。但她一直未從影集里找到“兒時好友”,直到文尾才揭示“兒時好友”就是作者自己。文章寫一束玫瑰花引導遭受打擊的母親走出困境的故事,表現出濃濃的母女情。
二是運用表情的手法。表達情感要講究技巧,通常可運用直抒胸臆、細節描摹、虛實相生、媒介傳遞、背景烘托等手法。如考場佳作《我發現枕頭里有個世界》,作者寫自己小時候有落枕的毛病,常常疼痛難忍,買來的枕頭不合適,于是母親就親手做。先是做棉枕,但時間一長,汗水一浸,棉花發出霉味。后又尋來綠豆殼做豆殼枕頭,頭枕到上面“沙沙”響,睡得格外香。豆殼枕頭破了后,母親從老中醫那里打聽到藥材枕頭可以治療頸疼,便從中藥鋪買來藥材又做了一個枕頭,療效顯著。母親為兒子費盡心事,小小枕頭作為媒介傳遞出母親對兒子的濃濃深情,
三是運用深情的語言。作文語言要滿含深情才能打動讀者,包括文中人物的語言和作者抒發情感的語句。如學生佳作《我的爺爺》的片段:爺爺已到肝癌晚期,仰睡在床上,低聲呻吟著。奶奶坐在床沿,緊握著爺爺的手:“老伴兒呀,你難受就走吧,到那邊等著我,我以后還給你燒飯洗衣。”奶奶的眼眶盈滿淚水。“要過年了……兒子店里剛進新貨,年關前正好賣。我我哪能現在就走呢,這一走孩子們年就過不安…”我不忍看爺爺難受的表情,他平時疼愛我們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在我腦中閃現…文段記敘了爺爺在彌留之際的對話,融情敘寫,樸實感人。此外,還可以在文中直接議論抒情,如學生佳作《母愛》的結尾:母親一天天蒼老了,母親的背也一天天更駝了,總是讓我滿眶熱淚地凝望。母親的駝背啊,是搖籃,撫育我們成長;是拱橋,引導我們走出山溝;是篷船,渡我們到達彼岸;是勁弓,把我們射向遠方。母親的駝背,母性的圖騰,不朽的豐碑!選段在前文敘事的基礎上,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直接抒發了濃烈的情感,真摯感人。
綜上,筆者從五個方面談了記敘文寫作要重視的“度”,教師要立足教材,分類指導學生訓練,助力學生寫出精彩的作文,受到讀者青睞,得到考場作文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