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20.00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Visual Design Courses for E-comme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Design Thinking
CHANG Longzhu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
AbstractAs an importantcarier for brand building,userexperience optimization,andcommercial value transformation, visual design hasevolved from traditional product display functions totheapplication level of multi-dimensional visual marketing. The e-commerc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ges must keep upwith industrial trends,promote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on,and builda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at meets the needs ofthe modern business ecosystem.Based on the concept ofdesign thinking,thisstudy propose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visual design courses in e-commerce at higher vocational coleges,enabling students to master visual design skills while possessing userresearch capabilities,problem-solvingabilities,innovative thinking,andmarketadaptability.This trulyachieves anaccurate match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industry needs.
Keywordsdesign think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mmerce; visual design
伴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持續擴張,電子商務正逐步向個性化、智能化、體驗化方向演進。尤其是在新零售模式的驅動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電商平臺不僅承擔交易功能,還成為品牌視覺傳播、用戶交互與消費體驗的重要載體。電子商務行業對視覺設計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商品展示,而是向著更高階的用戶體驗優化和品牌情感共鳴方向發展。面對行業需求升級與教育改革趨勢,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亟須從傳統的軟件工具教學轉向設計思維導向的綜合能力培養,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及市場適應能力。
1設計思維概述
設計思維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以創造性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創新方法論,強調在復雜問題情境下,通過系統化的思考路徑,探索高效且可行的解決方案。其核心價值在于打破傳統線性思維的局限,強調跨學科協作、迭代優化與用戶體驗驅動,旨在構建兼具實用性和創新性的產品或服務[。不同于傳統以問題推導解決方案的方式,設計思維采用逆向思維模式,首先關注目標用戶的真實需求,并深入洞察其行為模式、情感體驗和使用場景,進而重新定義問題,并采用多維度探索,激發富有創意的解決路徑。
設計思維實踐通常有五大核心步驟,其五個階段共同構成了一個動態、迭代的創新過程,每個環節都在推動項目朝向更完善、更可行的方向發展。以下是設計思維的主要流程:
1.1同理心
在設計思維的第一階段,關鍵在于建立對用戶需求、行為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基于實地觀察、深度訪談、角色扮演等方法,獲取關于用戶痛點和需求的第一手信息,并從用戶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發掘可能被忽視的需求點。
1.2定義問題
在完成用戶研究后,團隊需要對收集到的定性與定量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明確設計目標。其核心任務是將用戶需求轉化為清晰的設計命題,確保問題的定義既符合用戶核心痛點,又能引導后續的創意探索。
1.3想法生成
在明確問題后,團隊進入最具創意活力的階段一一創意生成。在此過程中,團隊成員要盡可能多地提出解決方案,避免一開始就受限于傳統思維框架。常見的創意思維方法包括頭腦風暴、逆向思維、類比思維等。
1.4原型制作
創意階段產生的多種想法,需要進一步轉化為可操作的設計方案(即原型)。原型是對概念的一種低成本、快速驗證的具體表現,可以是手繪草圖、交互模型、用戶界面設計稿等。制作原型的目的是將抽象的想法具體化,并以最小投入驗證其可行性。
1.5測試與優化
測試階段的核心在于讓用戶直接體驗原型,并收集其真實反饋。團隊可采用訪談、A/B測試、可用性測試等方法,以觀察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行為模式,分析其對設計方案的接受度,并據此進行優化調整。
2基于設計思維的高職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教學策略
2.1同理心:構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在高職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突破傳統的“技能導向”方式,轉向以用戶需求分析為起點,建立更具實踐性和針對性的學習路徑[]。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目標用戶群體的行為模式、消費心理和視覺偏好,使其具備從用戶視角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場景中,教師可引入用戶畫像構建、用戶旅程分析、情景模擬等方法,幫助學生站在不同消費者的角度分析其痛點與需求,從而推出更精準的視覺設計方案。通過系統化的用戶調研,讓學生洞察用戶在不同購物場景下的行為偏好,如年輕消費者可能更青睞短視頻種草帶來的視覺沖擊力,而中老年用戶則更傾向于信息結構清晰、排版簡潔的詳情頁。
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每一次用戶點擊、停留時間、瀏覽路徑、購物車轉化率等行為數據都能反映視覺設計的有效性。因此,課程可以結合大數據分析、熱圖分析等工具,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反饋優化設計的能力。如通過熱圖分析可以發現,用戶在瀏覽電商詳情頁時,往往對首屏區域的商品信息更為關注,而較少向下滾動瀏覽長篇文字描述,這意味著在視覺設計上應強調核心賣點的突出呈現,通過色彩對比、字號層級、信息層次化等方式提升用戶的閱讀效率。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行業調研,分析不同電商平臺在視覺設計上的差異化策略,使其更全面地理解不同商業模式下的用戶需求特點。通過構建以用戶研究、數據分析、市場調研為核心的同理心教學體系,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能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用戶體驗洞察能力,從而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更具競爭力。
2.2問題定義:精準提煉視覺設計目標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通常僅關注視覺設計的美學表現,而忽略對功能性、用戶體驗和市場目標的綜合考量5]。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應采用系統化的數據分析、競品調研、用戶反饋解析等手段,引導學生從不同維度拆解設計挑戰。例如,在電商詳情頁優化任務中,學生需要基于用戶瀏覽行為數據(如跳出率、停留時間、轉化率)分析現有頁面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僅從個人審美偏好出發進行設計調整。基于數據驅動的分析方法,學生可以發現如“商品核心信息表達不清晰”“頁面排版混亂導致閱讀效率低”“視覺吸引力不足以提升點擊率”等具體問題,并據此提出精準的設計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問題框架、5W1H分析等方法,對問題進行結構化拆解,以確保問題定義的嚴謹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優化商品詳情頁的設計時,學生需要思考:“目標用戶是誰?他們的主要痛點是什么?現有頁面在哪些方面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如何通過視覺設計優化用戶體驗?”以系統化的思考方式,幫助學生聚焦于可執行的設計策略,確保設計方案具有清晰的目標和衡量標準。
2.3創意生成:探索多維度創新設計方案
在高職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多維度創意思維方法,拓展創新邊界,探索更具市場價值的視覺設計方案。創意思維的訓練需要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通過頭腦風暴、SCAM-PER法(替代、組合、調整、修改、放大、縮小、重構)、類比思維等,最大限度地挖掘多樣化的視覺解決方案。例如,在商品詳情頁優化設計中,學生可以思考如何通過動態視覺元素(GIF、短視頻)、信息層級優化(卡片式設計、懸浮信息框)、交互式視覺體驗(3D預覽、虛擬試穿)等創新方式,提升用戶的購買體驗。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跨界創意探索,借鑒不同領域的視覺表達方式,如結合游戲UI設計的沉浸式體驗、電商直播的即時互動設計、社交媒體短視頻的視覺敘事技巧等,構建獨具特色的電商視覺方案。
在創意生成過程中,商業化落地能力同樣是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教師可以設置競品分析環節,讓學生研究行業頭部品牌的視覺策略,拆解其色彩運用、排版邏輯、信息層級、品牌敘事等設計要素,并結合自身項目進行對比分析。如在高端品牌電商頁面的設計中,往往采用極簡風格、高級質感配色、留白策略以塑造品牌調性,而快消品類電商平臺則更傾向于高飽和度的色彩、強烈的動感視覺、直觀的價格信息展示來刺激用戶決策。
2.4原型制作:低成本高效驗證設計方案
在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建立原型思維,即在設計流程的早期階段,通過低成本手段構建可視化方案,快速驗證其邏輯合理性、用戶交互體驗以及商業價值。原型制作的過程可分為低保真、中保真和高保真三個層次:低保真原型主要以手繪草圖或框架結構為主,側重于布局規劃和信息層級整理;中保真原型可采用軟件工具模擬基本的視覺效果,加入部分交互功能以測試用戶流暢度;高保真原型接近最終成品,包含完整的界面視覺、動畫效果與交互體驗,適用于市場投放前的最終測試。
原型制作不僅是對創意方案的視覺呈現,還是基于用戶反饋的優化迭代工具。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用戶體驗測試、數據追蹤分析、用戶反饋迭代等手段,使原型方案的優化具備科學性與數據支撐。如在商品詳情頁的設計中,低保真原型可以用于測試信息層級排列的合理性,即用戶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核心賣點;中保真原型可以用于測試色彩搭配、圖片大小、交互元素是否符合目標用戶的審美偏好與使用習慣;而高保真原型可以模擬完整的用戶瀏覽體驗,測試滾動行為、點擊熱區、頁面加載速度等交互細節,確保最終上線版本的轉化率最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需鼓勵學生采用模塊化原型設計思維,即將電商平臺的不同視覺元素(如主圖、詳情頁、促銷橫幅、店鋪首頁)進行模塊化拆解,分別制作可替換的原型方案,以便在市場測試中靈活調整、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2.5測試優化:基于用戶反饋迭代設計
在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教學中,測試優化是確保設計方案真正符合市場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和商業轉化率的關鍵環節。具體而言,測試優化可通過用戶行為分析、數據追蹤、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等方法來評估設計方案的有效性。如在電商詳情頁的測試過程中,可以通過用戶瀏覽熱圖分析觀察用戶的關注點是否集中在核心賣點上,若發現用戶的瀏覽軌跡偏離預期,則需要調整信息層級和視覺焦點。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用戶的視覺體驗不僅受顏色、排版、圖片質量等基礎視覺元素的影響,還受到認知心理、瀏覽習慣、平臺交互邏輯等多重因素的制約。因此,測試優化不應局限于表層的視覺微調,而應深入研究用戶的行為模式,構建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迭代優化體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測試,讓目標用戶在不同情境下(如不同屏幕尺寸、不同光線環境、不同購買意圖)體驗設計方案,以分析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可用性。同時,還可以組織用戶訪談,收集用戶在瀏覽頁面時的主觀體驗和心理感受,從而發掘隱藏的優化空間。例如,某些用戶可能會因為頁面信息過載而感到視覺疲勞,從而降低購買意愿,需要設計師通過優化信息層級、增強視覺聚焦點等方式進行調整。
3結語
面對行業不斷升級的要求,高職電子商務視覺設計課程亟須突破傳統工具導向型教學的局限,向用戶體驗驅動、數據分析支撐、創新思維引領的綜合性培養模式轉型。通過分析設計思維五階段模型(同理、定義、構思、原型、測試)在課程教學中的適用路徑,構建融合創意思維激發、用戶體驗導向、實踐能力培養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突破傳統視覺表達的慣性,提升其在復雜問題情境中的綜合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跨學科融合意識,從而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行業對高階設計人才的現實需求。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強省研究項目“設計思維融入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2025JYQS0726)。
參考文獻
[1]李可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食品包裝設計研究[J].上海包裝,2025(1):158-160.
[2]趙梨君.電子商務網站UI設計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4,25(10):246-248.
[3]陳漢華.電子商務中的平面廣告設計對消費者的影響[J].國際公關,2024(14):140-142.
[4]張明新,汪為春.旅游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24,34(2):94-95,98.
[5]顏麗.電子商務背景下創意設計產品開發與營銷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4(15):85-87.
[6]張莉,陳亞薇.基于市場需求的高校電商視覺設計課程優化研究[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21,42(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