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與更新,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推動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教育乃國家發展之大計,在新時期下,為全面推動教育的現代化、智能化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已逐漸成為廣大教育者共同研究的方向。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作為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增加學生詞匯量、培養其閱讀理解能力,強化其語言表達能力。為全面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加速小學英語教學轉型進程,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深度融合已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教師應持續更新教學觀念、提升信息素養,依據英語教材的核心特點與內容,巧妙融合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以豐富閱讀教學活動,進而推動學生高效學習。而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以驅動教學轉型,已成為眾多小學英語教師重點探索的課題之一。本文將從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出發,探討其具體應用策略,以期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與優化提供參考。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始終集中注意力參與學習活動,是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優秀學習品質的關鍵所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圍繞教材內容傳授句型、詞匯及短語,但內容較為局限,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能突破傳統教學弊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兒童繪本、動畫視頻,還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拓展教材內容,讓學生學習到書本之外的知識。此外,教師可利用VR技術構建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沉浸感與參與度,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樂趣,從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有著極強的可塑性,且學習能力較強。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至關重要。當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后,他們會結合自己的時間、學習需求適當安排學習計劃、采取適合的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相結合,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可借助在線教育平臺為學生推送多元化學習資源,使其利用課余時間登錄學習平臺完成閱讀練習。對于不理解的地方,學生還能反復觀看、學習。這種方式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和安排的空間。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設計趣味性互動游戲,讓學生在人機互動中完成游戲挑戰,學到英語知識。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對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十分有效。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教師的首要目標。閱讀能力作為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是每位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多元化口語練習、閱讀訓練活動,讓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并完成。這不僅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還能在主動閱讀中提升理解能力。基于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元化翻譯工具、數字化詞典、數字化教材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查閱新詞匯、學習新句子、理解閱讀內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儲備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擴展,閱讀能力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一)信息技術應用方式單一
將信息技術全方位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驅動英語教學轉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實施者,在課堂中所應用的信息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部分教師信息素養較為不足、對多元化信息技術教學工具了解有限,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多采用單一的信息技術應用方式,如僅利用計算機制作電子課件或提供在線資源,忽視了信息技術的多元化互動功能,從而限制了信息技術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價值發揮,影響了閱讀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當教師長期采用同一種方式實施教學活動時,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也會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生學好英語。
(二)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更是突出了教學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地位。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活動時,其教學評價體系往往滯后于技術應用,如未能應用信息化工具評估學生學習成效、觀察學生課堂表現。教學評價的不完善,導致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客觀的評價,進而無法將評價結果有效應用于教學優化,阻礙了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信息技術整合小學英語閱讀驅動教學轉型的有效策略
(一)應用多元化信息技術,豐富閱讀教學活動
基于信息技術整合小學英語閱讀驅動教學轉型,教師應當全方位將信息技術融入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利用豐富多樣的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參與感,使英語閱讀教學變得更具個性化和趣味性。多元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克服傳統單一信息技術應用的局限,為學生展現多樣化的學習場景,從而豐富學習內容;運用不同的信息技術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人機互動的過程中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不同的信息技術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有著不同的功能特點,能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教學選擇,也能讓學生參與多元化閱讀活動,在循序漸進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閱讀能力。
本文以外研版教材為例,在教授三年級上冊“Unit1Let'sbefriends.”時,通過其題“讓我們做朋友吧”,能深刻體會到本單元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結合單元主題下的學習目標,學生能夠熟練掌握“Hello”“Hi”等問候語,與朋友輕松打招呼;同時,他們還會學會使用“Im…”“He/Sheis…”以及“We're”等句型,自信地介紹自己和朋友。此外,學生們還將畫一幅與朋友有關的畫,并制作一張關于朋友的海報,進一步加深對友誼的理解和表達。在課前導人環節,教師可借助希沃白板為學生播放本單元的歌曲,“Hello,hello,Nice to meet you.Let's be friends.Let's play·..”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借助音樂軟件打節拍,讓學生跟著節拍練習這首歌曲,將課前導入環節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并在引出本單元學習主題的基礎上,逐步鍛煉學生語言能力。在本單元的“Startup”中,要求學生讀對話內容并回答“Do they have a good day?”在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為了鍛煉學生的正確發音,如“Welcome”“Hi,everyone”“We are fromthe UK.”等,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數字化教材,并充分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注釋”和“點讀”功能,一邊點擊屏幕上的內容,一邊引導學生跟讀,以此加強他們的發音練習。對于難以理解的詞匯,教師還可在屏幕旁邊呈現出該詞匯的音標,加強學生對詞匯的學習。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詞匯含義,從而在閱讀中理解對話,教師可以在希沃白板上設計一個名為“找朋友”的趣味游戲。在游戲中,屏幕上方會展示與該單詞有關的圖片,而屏幕下方則列出多個單詞選項,學生需要將圖片或者單詞拖動到對應位置上。回答正確時,屏幕中會出現“煙花”以示鼓勵;若回答錯誤,則會顯示一個“哭泣”的大表情,并展示正確答案。通過設計這樣的互動活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更加積極地學習新的詞匯。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口語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可先讓學生與同桌一起朗讀對話,然后讓各小組根據圖片內容和單詞含義共同推斷整個對話所傳達的信息。
緊接著,由教師借助AR技術掃描學生的教材,讓教材中的不同“人物”躍然紙上,仿佛如同一個小精靈與學生對話練習。而在本單元的“Speedup”環節,教師可結合第3部分的內容,引導學生打開平板中的“繪畫”工具,在平板中勾勒出他們心中的“Yourfriend”隨后,這些充滿個性的作品被一一發送至教師終端,再由教師精心挑選,在大屏幕上逐一呈現。接著,相應的學生會用英語自豪地介紹他們的朋友,如“SheisLaLa,Sheissixyearsold.Wearefriends.”通過這一繪畫活動,學生可以運用多元化繪畫工具、豐富的顏色畫出自己的朋友,有利于節省活動時間,有更多自主表達和參與的機會。而在課后,教師則可以借助學習平臺為學生布置課后閱讀任務,使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在學習平臺中設置“討論區”,鼓勵學生討論問題、分享學習經驗、交流心得體會。教師則可以通過后臺關注了解學生討論與互動的情況,整理學生討論的問題,課堂中為其提供針對性指導與支持,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綜合能力的發展。多元化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極大地豐富英語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這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從小培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習慣,進而提升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二)完善綜合性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教師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進度、教學活動實施效果,也有利于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的不足,從而促進師生共同學習、進步,由教師結合評價優化教學活動,學生結合評價做到自主學習,從而形成師生學習共同體。針對當前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如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此外,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環節、教學活動實施效果、學習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全面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Unit3It'sacolorfulworld”時,教師可教授在學習平臺發布微課預習活動,并巧妙融入“自我評價”環節,引導學生完成“Startup”部分的預習,細致填寫“自我評價”板塊,依據評價要點,如“是否了解單元主題?”“是否掌握Startup部分的對話內容?”“能否認讀與顏色有關的單詞?”“對自己的預習環節打分”,以畫星星的方式自我評估。在學生填寫后,教師可立即接收到其填寫的信息,由此初步判斷學生的預習狀態和成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人工智能系統設置對話活動,由機器人扮演教材中的“魔術師”,學生則扮演“小孩”和“機器人”,根據屏幕提示的內容完成對話互動。在學生互動中,人工智能系統利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根據學生的停頓、口語表達、連貫性等指標進行智能化打分,從而提供精準、公正的評估。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將課前預習評價表與人工智能打分系統結合,借助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生成學生的學習畫像,呈現其學習特點和薄弱之處。教師據此可進行針對性引導,如“加強學生口語練習”“加強學生單詞記憶”等,全面踐行因材施教理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這種方式能有效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評價中的作用,確保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全面且完整,將其融入教學各個環節,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是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基于信息技術整合小學英語閱讀驅動教學轉型,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提升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多元化信息技術豐富閱讀教學活動、完善教學評價,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在人機互動的良好氛圍中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教師應積極探索其在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與優化。同時,教師也需注意避免過度依賴技術,始終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放在首位,實現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李春江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小學
參考文獻
[1]李秀梅.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整合的研究[J].英語教師,2024,24(08):97-99.
[2]王淑梅.探析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策略[J].知識窗,2021,(18):52-53.
[3]張青云.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小學英語情景化教學探究[J].小學生(上旬刊),2024(1):103-105.
[4]謝珍珠.信息技術賦能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的實踐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4,(1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