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5-0084-03
基本運動技能是學生體育學習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其身體素養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在實際教學中,常出現學生興趣不足、技能掌握斷層、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實施路徑,成為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筆者以水平一《拋接球》單元教學為例(共設為5課時),從情境激趣、分層遞進、技能遷移和過程評價4個維度,探討基本運動技能教學的系統化路徑設計與實踐策略。
一、設情境,引興趣
教學設計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情境創設不僅能夠喚起學生興趣,還為分層推進、技能遷移與過程評價奠定了情感與認知基礎。
以水平一《拋接球》教學為例,在第1課時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穿越叢林”任務挑戰,將學生設置為“探險小隊”,完成“拋石過河”“躲避藤蔓”“解救同伴”等游戲任務,每一環節既有明確的技能目標,又蘊含情境設定與趣味性(表1)。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你是合格的小探險家”等角色化語言,引導學生完成練習,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與成就感。情境創設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情緒,還在認知與動作上為后續分層任務做好了鋪墊。
教學建議:情境教學不僅適用于“拋接球”技能,也能擴展至跳躍、投擲、跑動等內容。教師可結合童話、探險、節日等題材創設任務情境,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二、分層次,促突破
在學生被情境吸引并主動參與的基礎上,教學需回應學生間能力差異,落實“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策略正是建立在情境激趣之后,是對學生能力精準定位與開展階梯式挑戰的重要手段。
在《拋接球》第2~3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將技能任務分為4級:一級為原地雙手拋接,建立動作基礎與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二級為單手拋接,提升單側控制與穩定性;三級為移動中連續拋接,強化動靜結合與步伐節奏感;四級為雙人移動互拋,提高合作配合與視野判斷能力。任務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在不斷挑戰中實現技能突破(表2)。學生依據自身能力選擇起點,在適度挑戰中積累成就。為增強學生的參與動力,筆者還設計了“技能星”“擂臺賽”等激勵機制,營造積極評價氛圍。課堂上,常常能看到平時動作遲緩的學生因連續完成L2任務而露出自豪的笑容,也能看到能力較強的學生挑戰L4任務時不斷打磨細節,精益求精。這一“臺階式”設計,為操控性技能遷移積蓄了發展基礎。
教學建議:分層教學適用于能力差異明顯的技能單元。如,投擲、跳躍等。設計中應確保任務遞進性與挑戰性,通過激勵機制引導學生主動進階。
三、強遷移,拓連接
學生在完成分層練習、形成基本運動技能后,往往會產生“這對我有什么用”的疑問。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所學動作遷移至專項運動技能與真實場景中,增強意義感。
在《拋接球》第4~5課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籃球、排球比賽片段,引導學生發現傳球、墊球等動作與所學拋接球的相似性。接著,通過“專項運動技能模擬練習”將基本動作嫁接到傳球情境中,幫助學生實現技能遷移。如,原地拋接球動作過渡為籃球胸前傳球練習;行進間拋接訓練發展為帶球中突傳配合;雙人互拋轉化為小組控球傳接。學生在遷移過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原來我練的這些動作是有用的”,從而增強了練習動機和專項學習興趣(表3)。學生對專項運動技能的遷移理解,正是基于對前期拋接球動作的掌握和相關能力的積累逐步形成的。
教學建議:可根據不同項目,分析技能結構間的共通性,設計從“基本”到“專項”的過渡練習,提升綜合能力。
四、重過程,見成長
前三條路徑為學生構建了“動起來、練得好、用得上”的教學過程,“過程性評價”則為這一過程提供反饋與調節機制,是教學閉環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整個《拋接球》單元教學中,過程性評價始終貫穿于每一課時,筆者設計了“技能成長記錄卡”,每節課后學生用 2~3min 記錄自己的挑戰等級、成功動作、自我感受及同伴或教師的反饋。通過這一環節,學生的自我認知逐漸增強,逐步養成“我在進步”“我會反思”的學習習慣(表4)。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室板報旁設置“成長展示角”,張貼學生的記錄卡、成長貼紙、進步評價等,定期開展“成長分享會”,讓學生分享自已在技能學習中的小故事、小挑戰、小變化。評價方式多元靈活,既提升了學生的反思能力,也增強了學生持續參與的意愿。
教學建議:過程性評價可通過打卡記錄、同伴互評、教師反饋等方式進行,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看見自己的成長軌跡,激發內在驅動力。
上述4條基本運動技能教學策略,不僅適用于“拋接球”教學,也適用于其他基本運動技能的教學,如跳躍、投擲等。通過情境創設、分層設計、技能遷移和過程評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基本運動技能是體育運動參與的興趣與參與度,幫助學生在技能學習中不斷進步,實現從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到自信表達和靈活應用的成長轉變。
—景元美(上海市閔行區莘莊實驗小學,上海201100)整理
表1情境化設計與技能目標對應示例
表2拋接球技能分層任務設計示例
表3拋接球動作與專項運動技能的遷移關系
表4技能成長記錄卡(課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