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早大櫻桃是一種早熟、優質的大果型櫻桃品種,具有果實大、色澤鮮艷、口感甜脆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縣地處省中南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適合櫻桃種植。然而,傳統露地栽培受氣候條件限制,產量和品質不穩定。設施栽培通過人工調控環境條件,可以有效克服自然氣候的不利影響,實現櫻桃的優質高產。本文以縣為例,探討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的關鍵技術。
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的優勢
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可提前至4月上旬,搶占市場先機。通過環境調控,設施栽培可提高大櫻桃坐果率,增加產量 50%~60% 。設施內溫濕度可控,果實色澤、糖度和硬度顯著優于露地栽培。設施阻隔外界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提高果實安全性。設施栽培可有效避免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對大櫻桃的影響。
2 縣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2.1 品種特性
美早大櫻桃是適合設施栽培的早熟、豐產、抗病性強的大櫻桃品種。縣美早大櫻桃具有果實大(單果質量 10~15g 、色澤紫紅、口感甜脆等特點(圖1)。
2.2 設施建設
設施類型:采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以日光溫室為主,保溫效果好。具體調控措施:美早大櫻桃不同物候期對溫度要求不同,休眠期適宜溫度 2~7°C 萌芽期為 10°C ,花期為 15°C ,果實成熟期為 20°C 左右。花期遇 25°C 以上持續高溫時,花粉活力下降,降低坐果率。 -1.1°C 以下花和幼果容易發生凍害。出現極端天氣時,要保證溫室內溫度在 2°C 以上,才能不發生凍害(圖2)。

結構設計:溫室跨度 10~16m ,脊高 4~5m ,長度80~100m ,覆蓋材料為透光率高的PO膜。
配套設施:配備卷簾機(圖3)、通風設備、滴灌系統、補光燈和溫濕度調控系統(農藝小站)(圖4)。
2.3 環境調控
2.3.1溫度管理萌芽期白天溫度控制在 18~25°C ,每3d一控提升 2°C ,夜間 8~10°C ;花開 30% 時降溫,3d一降,降到 20~22°C ,夜間 10~12°C ;第1次授粉溫度 18~20°C ,夜間 8~11°C ,授1次花粉后提高溫度至 22~24°C ;第2次授粉溫度 18~20°C ,夜間溫度最為重要,須為 7~9°C ,陰天不建議授粉。授2次粉至轉色期白天溫度不得超過 24°C ,夜間溫度須為 7~9°C 。果實膨大期白天 20~24°C ,夜間 12~ 15°C 。
2.3.2濕度管理美早大櫻桃適宜于空氣濕潤的環境,怕澇又怕旱。受澇后輕者落葉,淹水時間超過24h 會造成死樹;果實成熟期空氣或土壤濕度過大容易造成裂果。土壤干旱,樹體及果實發育遲緩,土攘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 60% 時地上部分停正生長,低于 50% 大量落果。花期濕度控制在 50%~ 60% ,果實膨大期濕度控制在 60%~70% 。采用滴灌或微噴灌技術以及地膜覆蓋,保持土壤濕度在 60%~ 70% 。

2.3.3光照管理美早甜櫻桃是強喜光性果樹,在全年日照時數 2600~2800h 、日照百分率 57%~64% 條件下生長良好,樹勢健壯,葉片發育好,結果枝壽命長,花芽發育充實,坐果率高,產量高,品質好。如果光照差,則內膛光禿,結果部位外移,樹冠外圍新梢徒長,花芽少而質量差,坐果率低,產量低,品質差。可以通過補光燈和鋪設反光膜提高光照強度,確保日均光照時間不少于 7h 0


3 施肥管理
3.1 基肥
采用有機肥和復合肥混合方式,有機肥:每株施用 10~20kg 。復合肥:每株施用 1~2kg 。
施肥方法: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放射狀開溝深施,深度 20~30cm 。施肥后覆土并澆水,促進肥料分解和吸收。
3.2 追肥
萌芽期追施氮肥,花期追施磷鉀肥,果實膨大期追施鈣肥。
3.2.1萌芽前追肥在大棚內溫度回升后,以氮肥為主(如尿素),每株施用尿素 0.5~1kg ,均勻撒施于樹冠投影范圍內,淺耕后澆水。
3.2.2 花期追肥 在開花前至初花期,以磷鉀肥為主(如磷酸二氫鉀),每株施用磷酸二氫鉀 0.5~1kg 。開溝深施,深度 20~30cm ,施肥后覆土澆水。
3.2.3果實膨大期追肥在花后20~30d追肥。以鉀肥和鈣肥為主(如硫酸鉀),每株施用硫酸鉀 0.5~ 1kg ,開溝深施,深度 20~30cm ,施肥后覆土澆水。
通過科學的施肥管理,結合大棚環境特點,可以有效提高美早大櫻桃的產量和品質,延長結果年限。
花果管理
4.1 授粉技術
設施栽培采用人工兩次授粉,兩次授粉間隔15~18d,以提高坐果率。蜜蜂授粉適用于露地種植,在棚內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4.2 疏花疏果
花期疏除弱花、畸形花,果實膨大期疏除小果、畸形果,每花序留4~5個果。
5 病蟲害防治
溫室內的病蟲害防治是確保其健康生長和高產的重要環節。由于大棚環境相對封閉,濕度高、通風差,容易滋生病蟲害,因此需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5.1 主要病害及防治
5.1.1病害美早大櫻桃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灰霉病等。褐斑病的癥狀:葉片出現褐色斑點并逐漸擴大,最終導致葉片脫落(圖5)。灰霉病癥狀:葉片、花朵、果實上出現灰色霉層,嚴重時葉片脫落、果實腐爛(圖6)。


5.1.2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加強通風,降低棚內濕度;及時清理病葉病果、落葉,減少病原菌傳播。(2)化學防治:褐斑病噴施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灰霉病噴施 50%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 40% 嘧霉胺懸浮劑8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
5.2 主要蟲害及防治
5.2.1主要蟲害美早大櫻桃室內栽植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蚜蟲危害時聚集在嫩梢和葉片背面吸食汁液,導致葉片卷曲變形,影響樹體生長。紅蜘蛛危害時葉片出現黃色小斑點,嚴重時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生長及產量等。
5.2.2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及時修剪受害枝條,清除雜草和落葉。(2)化學防治:使用低毒農藥,發生蚜蟲危害時,噴施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 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發生紅蜘蛛危害時,噴施1.8% 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 20% 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避免產生抗藥性。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避免過量使用。
6 修剪技術
大棚美早大櫻桃的修剪技術是確保健康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管理措施。由于大棚環境特殊,光照和通風條件與露地不同,修剪時需要特別注意樹體結構、光照分布和營養分配。
6.1 修剪原則
6.1.1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通過修剪使樹冠內部光
照均勻,減少病蟲害發生。
6.1.2平衡樹勢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
6.1.3控制樹高大棚空間有限,需控制樹高。具體應根據設施結構而定,便于管理和采摘。
6.1.4更新結果枝及時更新老化結果枝,保持樹體活力。
6.2修剪時期
6.2.1休眠期修剪在棚內升溫后至萌芽前,調整樹體結構,疏除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和徒長枝,改善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條件。對主枝和側枝進行適度短截,促進分枝和花芽形成。結果枝組保留2~3個芽短截,更新結果枝。對過長或下垂的枝條進行回縮,保持樹體緊湊。
6.2.2生長期修剪在生長季節,控制新梢生長,改善光照條件,促進花芽分化。對新稍摘心,控制其生長,促進分枝和花芽分化。疏除過密新梢,改善光照條件。對直立生長的枝條進行拉枝,開張角度,促進花芽形成。
6.2.3修剪方法大棚美早大櫻桃常用樹形為開心形和改良主干形,具體選擇根據大棚空間和管理需求確定。開心形樹高控制在 2~2.5m ,主干上保留3~4個主枝,主枝均勻分布,角度開張,適合空間較大的大棚。改良主干形樹高控制在 2.5~3m ,主干上分層保留主枝,層間距 50~60cm ,適合空間較小的大棚。
通過科學的修剪技術,可以有效改善大棚美早大櫻桃的樹體結構,提高產量和品質,延長結果年限。
7縣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的經濟效益
通過設施栽培,縣美早大櫻桃的產量顯著提高,品質優良,市場價格高于露地栽培2~3倍,經濟效益顯著。美早為甜櫻桃早熟優良品種,是設施栽培的首選品種。其果實為寬心臟形,果柄較短,果色鮮紅,成熟時紫紅至紫黑色,果皮光亮;果肉紅色,脆厚多汁,酸甜可口;露地栽培平均單果質量 9.4g 最大果質量 13.5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8% 左右;溫室栽培平均單果質量約 13g 、最大果質量 20.0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20% 以上;耐貯運,貨架期長,商品性好。在縣溫室栽培每年4月初上市、5月初結束,每 667m2 產量 1500kg 左右,較露地栽培增產 50%~60% 。近3年來平均售價60~80元/kg,每667m2 產值10萬元左右。因品種優、品質好、效益高,美早已成為縣果農設施栽培致富的首選品種。
8 結論與展望
美早大櫻桃設施栽培技術在縣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科學的環境調控、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實現了櫻桃的優質高產。未來應進一步優化設施結構,推廣智能化管理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縣美早大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