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質生產力驅動財務職能變革
新質生產力下,科技創新和數據驅動是推動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財務人才也要向著數智化方向轉型,形成結構完善的新型財務人才隊伍體系,促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財務管理和業務管控有機結合。在多種現代科學技術融合發展背景下,財務工作流程得到簡化,自動化程度明顯提升,可利用智能系統快速完成財務核算工作。與此同時,財務部門資產運營數據更加豐富,能夠為各項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使得財務人員價值創造能力得以提升。另外,新質生產力下,企業財務運營環境具有數智化的特點,面臨諸多合規風險,要求財務人員具有較強風險防控能力和數據治理能力。
二、新質生產力下社會對數智化財務人才的素質需求
(一)具有較強的業財分析能力
數智化技術與行業發展深人融合,多種智能分析工具得到了有效應用,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財務系統也要及時更新,才能為數智化時代財務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全面、可靠的財務數據。當前時代,財務人員面對海量數據,利用數智化技術分析和處理多種散亂數據,并將各類數據應用到對應的業務場景中,構建財務模型分析和評估各類風險,可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財務人員應具有扎實的財務理論基礎知識,了解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情況,能夠運用財務理論知識全過程分析和管控經濟活動,并能綜合財務、業務和技術知識,搭建智能財務工作平臺,面對智能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可從技術層面入手,結合業務情況綜合財務分析,提出妥善處理方案。與此同時,數智化財務人才也要能夠運用多種數智化技術拓展、延伸自身工作內涵的能力,發揮大數據分析技術效能,為企業決策提供價值信息。所以,需熟練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并能從全方面、多維度分析財務數據,實現智能化決策
(二)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
以數智化技術驅動財務工作數智化轉型,是新時期財務發展新方向,在此背景下,財務人員職能發生較大改變,財務業務平臺系統中集成了多種新型技術,并實現深度融合,財務人員應具有智能運營能力,可利用數智化技術做好多部門協調作業,進行智能運營分析,全面梳理業務流程,及時發現各種問題并妥善處理。因此,需提升財務人員運用數智化技術促進業財融合的能力,并掌握大數據技術應用技巧。另外,現代技術飛速發展使財務崗位持續迭代,許多機械化、重復化工作已經逐漸被智能化、自動化流程取代,而財務人員要能夠立足企業實際,結合現實需求,利用數智化財務系統,分析和處理各類信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2。而數智化系統中涉及諸多先進技術與算法技術,財務人員要想為企業在新質生產力下創新發展提供服務,就應提升智能工具、技術應用、數據分析以及系統架構能力。
(三)具有較強的業財技融合能力
現代企業運營發展中,每天產生的數據信息量大,在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支持下,財務工作方法和模式發生轉變,要想從海量數據和繁雜信息中快速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需要財務人員準確甄別,通過有效梳理充分發揮各類信息數據在企業財務管理決策、風險管理方面的價值作用。同時,多部門之間信息的共享傳遞也為財務全流程數智化管理創造了良好條件,可促進部門之間的實時溝通,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運營效率。因此,數智化財務人員應具有較強的技術融合能力,能進行智能財務分析、審計管理和運營決策。還應強化數據全周期處理能力,實現多源異構數據整合,全流程可視化呈現與管理,并熟練運用智能工具,降低操作誤差,可根據財務工作需要構建深度學習模型,深入分析和妥善處理多種財務問題。
(四)具有較強的洞察、管控和創新能力
新質生產力下,財務數據繁雜多樣,企業各項經營決策基于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和業務洞察能力,提高大數據審計能力,能綜合分析多種類型信息數據,檢查和評估經濟活動開展情況,分析預測企業運營發展中的各類風險。要能進行價值鏈解析,根據財務和業務數據的反映現狀,構建映射模型,從而快速分析各類異常。同時,還要具有風險管控能力,學習和掌握多種新型防護技術,加強財務數據安全防護,利用數智化技術建立動態風險預警模型,實現合規智能監測,但也要合理利用各項財務數據,平衡數據使用與隱私保護的關系,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另外,財務人員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也要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具備較強的技術敏感度,積極引入前沿技術創新財務模式;具有敏捷思維和較強學習能力,快速掌握和熟練運用多種技術工具,形成復合認知框架,切實提升財務服務質量與水平。
三、新質生產力下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路徑
(一)企業主導的培養實施路徑
第一,崗位能力重塑。為滿足社會發展對數智化財務人才能力素養提出的新要求,應注重崗位能力重塑。首先,結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特點,確定財務人才創新發展方向,以此為依據引進和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財務人才,從數智化轉型的角度出發,定期開展知識技能培訓教育工作。在鞏固財務人員理論知識的同時,為其提供多樣化實操鍛煉機會,豐富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框架,完善他們的技能體系,可以熟練運用多種新技術和新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問題。要提升財務人員的數智化思維,激發他們學習前沿技術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問題解決路徑,革新問題處理技巧。只有提高財務人員多項創新技能的運用能力,才能充分發揮數智化財務人才的職能作用。其次,應構建“數字孿生”實訓平臺,為財務人員提供實訓鍛煉的機會,還要動態評估財務人員能力,實時監測能力缺口,確定崗位能力重塑方向。最后,建立知識更新機制,定期更新財務部門核心技術圖譜,優化調整學習路徑,結合財務人員具體情況,針對業務痛點針對性開發訓練,切實提高財務人員能力素養。
第二,建立智能財務工作體系。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數字化、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已經應用到各企業運營模式中,促進數智化技術與經營業務融合發展,財務人員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不斷提高人才能力,助力財務管理創新,則應建立科學完善的智能財務工作體系,突出其一體化、智能化、敏捷化特點,為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深度融合創造良好環境。首先,建立數據中臺,利用前沿技術整合、收集企業多方面數據和上下游信息,以此為依據構建數據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各類數據的價值作用,為財務人員及時洞察業務活動風險、異常,掌握運營狀態細微變化提供可靠依據,便于企業精準施策,實現數據集成利用。其次,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促進多種類型財務信息數據的共享傳遞,可優化調整業務流程,促進戰略發展目標快速達成。通過相關財務信息的實時反饋,管理層能及時、有效管控,降低決策失誤風險。最后,組織生態構建,重塑生態價值鏈,可組建專業技術指導團隊培養優質數智化財務人才,同時構建“知識集市”,促進人才技術知識和經驗共享,形成動態知識庫,進一步提升財務人員知識技能。另外,還要注重思維層面、管理層面和運營模式層面的全面升級,注重跨行業發展,實現價值共創,持續完善數智化網絡集群,為財務人員創新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行業協同培養模式
第一,共建產業人才標準。新質生產力下,企業數智化轉型為必然趨勢,財務人員也要能熟練運用智能化設備、掌握大數據分析方法,綜合分析財務數據輔助企業決策。行業發展也應建立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結合社會對數智化財務人才的素質需求,聯合頭部企業制定專門的產業人才標準,遵循共建共享共贏原則,合理建設運行機制,確保為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環境。同時,要擺正人才在企業、機構創新發展中的位置,提升人才素質,形成良性競爭環境和人才生態,這對新質生產力下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有著重要意義。在建立人才標準后,也要科學制定人才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崗位和職業需求,落實崗位技能培訓,采用多樣化培訓方式,切實提升財務人才能力素養。
第二,開發共享實訓平臺。為提升數智化財務人才協同培養水平,還應聯合多方主體,開發共享實訓平臺,應聚合行業典型業務場景數據集,有效構建適合新質生產力下財務人才轉型發展需求的培訓平臺,有關部門需搭建數智化財務人才培訓基地,以培訓目標為依據,提供完善的培訓資源和設施設備,并邀請行業專業學者為財務人才授課,傳遞多種前沿知識技能,幫助財務人員掌握多種工作技巧,從而提高運用數智化技術有效開展財務工作的能力。同時,可與當地專業高校建立合作,協同開展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項目,進一步豐富人才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從而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財務人才。
第三,建立能力互認機制。還應建立人才認證和專業技術認證機制,確保相關認證在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互通互認。針對社會對數智化財務人才的素質需求和能力要求,開展相應培訓與考核工作,通過考核的財務人員可進行能力認證,授權在該領域互通互認的證書,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也可有效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快速適應和應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另外,還應建立激勵與獎勵機制,根據數智化人才在自身崗位和行業領域中的表現與取得的成就,應給予一定獎勵,豐富獎勵類型,如物質獎勵、精神獎勵和崗位普升等,充分調動其在自身崗位創新發展中的積極性,主動學習前沿知識與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要求。
(三)實施新質人才精準管理
第一,構建數字化學習與發展系統。新質生產力下的數智化財務人才培養,應明確社會需求,基于數據分析確定財務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方向,實現正確、科學決策,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化、專業化培養和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養效果。應合理利用數智化技術,搭建數字化學習與發展平臺,將新質生產力下數智化人才管理數據和供需反饋相結合,聯系市場發展環境實現精準感知,從而進行精準管理,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策略更加精準有效。可利用VR和AR技術為財務人員提供沉浸式學習環境,同時開發人工智能輔助學習管理系統,實時采集和監測人才的學習情況,根據他們的工作需求和職業發展目標,向其推薦適宜的知識技術。該平臺的有效建設與應用,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并能實現各類培訓資源的精準投放,更好地滿足數智化財務人才和新質人才的培養需求。
第二,定制個性化培訓策略。培養和管理數智化財務人才階段,應發揮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預測技術優勢,了解財務人員的真實情況以及行業環境的變化,以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為指引,確定財務人才的培養方向,并根據財務人員的職業發展需求和工作表現,注重及時溝通與反饋,開展個性化管理和培訓工作,確保能夠真正發揮數智化財務培養方案的價值作用。首先,實現數據驅動和智能預測,全面收集財務人才信息數據,利用可視化工具進行全面、綜合、立體分析,了解和掌握財務人才的真實情況,從而制定精準培養和管理決策。其次,要注重雙向溝通和及時反饋,與財務人員有效溝通了解培訓計劃與方案的實施效果,確定后續優化、改進的主要方向,進一步提升數智化人才培養的有效性,使其快速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數智財務人才培養新思考.商業會計,2025(05):132-136.
[2]趙蕊.數智化轉型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路徑探究.中國集體經濟,2025(07):149-152.
[3]崔彥武.財務數智化轉型建設研究[].經濟師,2025(03):93-94.
[4]譚仕立.數智化背景下集團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策略.財訊,2025(04):184-186.
[5]譚小芬,殷高峰.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視野,2025(01):66-75.
作者簡介:靳東(1993.12—),女,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張寧(1993.09—),女,齊齊哈爾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