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涵義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專業人才為保障的新型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資料收集、數據分析、檔案整理等工作。本質是用信息技術管理人力資源,讓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便捷化和高效化,以減少人力和物力成本。在事業單位實行這一管理模式,可以快速錄人員工基本信息,對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自動分析,能夠增進管理者對員工的了解和認知,從而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利用現代化技術開展各項工作,可自動分析和計算相關數據,最大程度保證數據結果的可靠性,可以降低人工測算的失誤概率,如此,工作質量將會有所保障。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問題
1.信息化建設水平低當今時代,進行信息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成為了主要的風向標,事業單位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信息化建設。但是由于領導層不夠重視、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目前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整體的建設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流程復雜、存在冗余環節等,導致辦理業務的周期較長,并未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實際效用。另外,有些單位的建設時間較短,缺乏信息化管理經驗,致使很多工作不到位,存在形式化問題,阻礙了信息化管理的落實,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的提高。
2.管理制度相對落后在當前的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中,管理制度落后也是一個主要問題。各項管理制度沒有與時俱進,而是一直沿襲傳統的制度體系,導致很多制度條款不適應信息化環境,暴露了一定的管理漏洞,無法給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支撐。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復雜過程,需要從制度層面規范工作流程,若是制度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則信息化管理工作就會變得混亂,不利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有序推進,實際的管理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制度建設應該同步強化,事業單位要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3.管理人員能力有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然會在能力、素質、品德等方面存在差異,管理人員也不例外,其工作能力參差不齊。有些管理人員并未經過系統化的培訓,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相對較低,信息素養也不夠強,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未及時轉變信息化思維方式。除此之外,有些管理人員雖能力較強,熟知現代化的管理設備和技術,但其個人職業素養有待提高,對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不夠認真,不能及時響應領導或員工的訴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工作成效的提升。站在這一角度來說,事業單位實行信息化管理時應該注重人才培訓。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實踐對策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想提高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就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事業單位的領導者要重視這一工作,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觀念,以自身的行為舉止帶動基層員工。不僅要提高思想上的重視度,還需要提供實際的資金支持,事業單位要積極引人新的硬件設施,比如,智能掃描儀、打印機、電腦、碎紙機和網絡設備。這一類辦公設施正在不斷更新換代,事業單位需要完善基礎設備,保證信息化管理的順利開展,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智能化水準。另外,事業單位應做好軟件建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現實需求,邀請專業的公司和技術人才,開發合適的信息化管理軟件。依托于專門的軟件來開展人才招聘、員工培訓等各項管理工作,在各類軟件的輔助下管理人力資源,將數據轉化成有價值的信息,給組織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2.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度是支撐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先決條件,開展信息化工作時,應該進一步健全制度體系,完善現有的制度條款。事業單位可以圍繞信息化管理的獨有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各個環節的工作流程,以保證管理工作有據可依。例如,可以健全權責分工制度,明確劃分各層級管理人員的權責,并督促工作人員認真履職,讓其在自身權利范圍內應用管理系統,進行合理化的信息化操作。事業單位還可以完善監管制度、考核制度、人事檔案查閱制度等,讓制度全面覆蓋人力資源管理范疇,鼓勵管理人員按照制度辦事,從根本上提升其工作質效,助力信息化建設的高質量推進。
3.巧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涌現了很多新興管理系統,比如HRIS,它主要用于處理人力資源信息,可以讓工作變得更加便捷。在事業單位中應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時,管理人員可以挖掘HRIS的長處,利用信息采集與管理、薪資核算、員工培訓與發展等功能,更好地管理本單位的員工,從而合理開發和配置現有的人力資源。例如,管理人員可以用HRIS系統采集員工的基本信息,通過掃描其學歷證書和榮譽證書等,將員工的教育經歷、個人才能等信息快速上傳到系統,以建立員工的電子檔案,借助HRIS系統功能進行數據分析。這樣,更有益于開發人力資源價值,給員工調崗或職位晉升提供依據,讓員工在適合的崗位上發揚個人才干。HRIS還對員工開放了一定的權限,允許其在權限范圍內修改信息,在線申請休假或培訓等。如此一來,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會更加簡潔,管理人員可以用HRIS系統直接處理工作,省去了一些冗余的工作步驟,有利于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4.打造高素質管理團隊為了提升信息化管理實效性,事業單位應該加強人才培訓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
對此,事業單位要積極組織專項培訓,邀請相關專家擔任講師,通過培訓班或者是開講座的形式,傳授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觀念,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
另外,還需要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讓專業人才介紹新設備、新技術等,借助于專項培訓活動,培育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增強其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這樣,可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能夠熟練地進行信息化操作,運用技術手段高效完成工作任務。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事業單位應開展職業道德、政治教育,利用黨的理論來武裝管理人員,進一步提高其政治覺悟,以激發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讓其全身心地投人本職工作,認真對待相關的工作事務。
5.注重后期維護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模式下,做好后期維護管理非常有必要,事業單位要組建專門的維護小組,負責信息系統的安全維護工作,最大限度保證人力資源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現信息泄露或者丟失的情況。為此,可以對信息系統采取數據加密技術,在數據傳輸和保存期間,對員工個人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防止被人攔截或篡改,切實保護全體員工的個人隱私安全。事業單位還可以建立訪問控制機制、日志記錄機制等,記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中的訪問和操作記錄,以防止有人以權謀私,主觀更改員工檔案信息。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要做好信息數據的備份,這樣即便是遭受到了惡意攻擊,也能啟用備份的人力資源數據,降低事業單位的損失。維護管理小組應該重視系統的更新,多傾聽用戶的意見,結合用戶的使用要求和操作習慣,對系統的功能模塊進行升級和優化,提高用戶的使用舒適度,使信息化管理效能達到最大化。
綜上所述,在事業單位的運營和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信息化時代的快速崛起,給這一管理工作帶來了新啟示,為了緊跟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事業單位要積極引人現代化技術,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構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要想真正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事業單位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信息化管理的相關制度條款、挖掘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應用價值、打造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做好信息系統的后期維護管理,基于不同的維度進行工作創新,讓信息技術貫穿于管理的全過程,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推動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范縣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