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推進衛生經濟學教學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方法]通過文獻研究和理論分析建立初始指標池,專家頭腦風暴確定指標體系,德爾菲法兩輪咨詢,層次分析法和百分權重法計算指標權重。[結果]構建的指標體系包含1個指標層、2個準則層、9個因子層和45個二級指標。教師教學目標完成度中,教學資源優質度最重要;學生學習目標完成度中,課程考核滿意度最重要。[結論]本研究建立的指標體系科學、合理、可行,為衛生經濟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估提供支持。
關鍵詞:衛生經濟學;線上線下;教學質量;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16.070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強調提升衛生健康發展水平[1]。衛生經濟學對推動事業發展意義重大,是醫學生掌握現代經濟理論的核心課程。浙江省聚焦提升衛生資源分配公平性,旨在培養高素質衛生經濟學人才[23]。當下應利用課程思政等契機,結合數智化技術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4],但目前缺乏完整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本研究旨在構建一套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指標體系。
1 研究方法
1.1 資料來源
基于政策與文獻分析,本研究構建的衛生經濟學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包含教師教學目標完成度與學生學習目標完成度2項準則層指標,下設教學團隊專業度、目標吻合度、資源優質度等9項因子層指標,包含教師團隊人數等50個指標的初始指標池,系統覆蓋教學過程核心要素。
1.2 研究方法
1.2.1 頭腦風暴法
邀請了來自社會醫學、公共管理、醫學等學科的專業學者,以及一線教師、教育管理專家、教育行政部門專家等多元背景的參與者,圍繞衛生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就總體研究實施框架的設計、指標維度的劃分等關鍵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5]。
1.2.2 德爾菲專家咨詢法
本研究通過兩輪專家咨詢(19名跨領域專家及5名學生),綜合重要性與可操作性評分優化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判斷矩陣,依據1~9標度法量化指標權重,通過一致性檢驗確保科學性。專家意見協調程度是評估咨詢結果可信度的關鍵指標,通過測算專家權威系數Cr(含熟悉度Cs與判斷依據Ca[6]),運用變異系數和肯德爾協調系數評估意見收斂度,形成兼顧專業共識與數理驗證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權重體系。
1.2.3 統計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利用SPSS 23.0軟件建立了數據庫,并對其進行了統計分析。為了評估專家咨詢的協調程度,我們采用了變異系數和Kendall系數進行計算。同時,我們通過AHP和百分權重法來計算各項指標的權重,確保了指標權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 結果
2.1 專家基本情況
本研究共邀請了19名專家進行會議和郵件咨詢,符合德爾菲法評估的要求,具體情況詳見表 1。
2.2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對準則層和因子層指標的權威程度如表2所示。教師教學目標維度判斷依據(Ca=0.88)、熟悉度(Cs=0.83)及權威系數(Cr=0.85)均高于學生學習目標維度(Ca=0.83/Cs=0.77/Cr=0.80),兩者Cr值均>0.7[6],滿足信效度要求。結果表明,教師教學目標完成度在評價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Cr=0.85),凸顯專家對教師專業能力及其在教學目標實現中關鍵作用的共識,強調教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配置及目標達成監測是教學質量提升的核心路徑。
2.3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本研究基于首輪調整后的指標體系開展第二輪專家咨詢,結果顯示,因子層與指標層的重要性評分變異系數分別為0.06-0.10、0.03-0.18,可操作性評分變異系數為0.07-0.09、0.04-0.16,均<0.25,表明專家協調性良好??系聽枀f調系數檢驗顯示,重要性(W=0.338)與可操作性(W=0.267)維度總協調系數,P值均<0.001[7],證實專家意見趨于一致。變異系數與協調系數雙重驗證表明,第二輪咨詢結果具有顯著一致性和可靠性,為衛生經濟學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科學性提供實證支撐。
2.4 衛生經濟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與權重
本研究基于兩輪專家咨詢構建了含2準則層(教師維度為0.426/學生維度為0.574)、9因子層、45項指標的衛生經濟學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準則層權重表明,學生學習目標完成度(0.574)占主導地位[7],凸顯教學質量評價向“學生中心”范式轉型。其次,因子層權重分析顯示:①教師維度中,教學資源優質度(0.291)、教學組織有效度(0.264)與反饋時效性(0.205)為核心因子(合計75.1%),強調資源建設、教學實施與動態反饋的協同作用;②學生維度中,課程考核滿意度(0.326)、課后學習自主度(0.246)及課堂主動性(0.243)權重居前,反映考核科學性、學習延續性及參與度對成效評估的驅動價值。最后運用層次分析法(AHP),通過準則層×因子層×指標層權重乘積計算45項指標組合權重(詳見表4)。
3 討論
3.1 指標體系研究的價值
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驅動教育數智化轉型的背景下[810],衛生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合線上資源與線下互動優勢,但其教學質量評價存在體系缺失、理論支撐薄弱等問題,制約教學模式優化進程。本研究基于“數智化教學生態”內涵,構建涵蓋教學主體(教師—學生)、過程(資源—組織—反饋)與結果(學習成效)的多維度評價體系,聚焦教學團隊專業度、目標吻合度等9項因子層指標,構建“雙主體—多維度”評價框架(教師資源供給—學生過程參與),通過數據聯動識別教學短板(如資源迭代不足、考核形式固化),為教學效果精準評估與模式迭代提供理論框架與實踐工具。
3.2 指標體系構建的科學性
研究采用德爾菲法,通過兩輪專家咨詢,整合全國醫學高校與衛生行政部門專家意見,結合層次分析法(AHP)確立權重體系。專家協調系數(W)第二輪顯著提升,指標變異系數均lt;0.25,驗證意見趨于一致。本研究最終形成包含2個準則層和9個因子層及45項具體指標的層級化評價框架,實現“雙主體—多環節”教學效果量化評估,適配數智化教學改進需求。
3.3 指標體系研究的局限性
當前研究未納入敏感性分析,未來將會結合因子分析與灰色關聯度模型,量化指標參數變動的動態影響;通過教學平臺數據跟蹤(如資源更新、互動頻率),建立動態監測機制,識別考核形式固化等短板,驗證體系的穩健性,推動評價從理論向循證優化升級。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EB/OL].(2021610).http://www.gov.cn/zhengce/2021-06/10/content_5616833.htm.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EB/OL].(2021720).http://www.zjzx.gov.cn/zxyw/content_101527.
[3]陳麗君,郁建興,徐銥娜.共同富裕指數模型的構建[J].治理研究,2021,37(04):516+2.
[4]范陽東,陳俊暢,賴銀君,等.高等醫學院校衛生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現狀[J].衛生軟科學,2017,31(02):6164.
[5]馮穎超,楊珺,于媛,等.河北省衛生健康項目監管工作績效評價和提升策略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20,36(8):692697.
[6]周雨詩,朱曉萍,尹小兵,等.基于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的綜合卒中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20,36(9):782787.
[7]張芳源,李亞子,郭珉江,等.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20,36(6):480484.
[8]鄭慶華.人工智能賦能創建未來教育新格局[J].中國高教研究,2024,(03):17.
[9]朱敏,李冠楠,禤潤堂.區塊鏈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3,41(12):128130.
[10]盧亞光,顧新桐.虛擬現實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與效果評估[J].互聯網天地,2023,(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