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些老舊城區日益面臨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性強、遠年住房與老舊小區集中、物業管理缺位與居民自治難等問題相互交織的復雜局面。如何提升“家門口的幸?!?,是擺在治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2024年以來,天津市河北區積極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基層治理新任務、廣大居民新需求,扎實推進強基賦能工程,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組織建在家門口
菜市場設黨支部讓百姓“菜籃子”拎出幸福感
清晨6點,河北區鐵東路街道宜景菜市場已是一派繁忙。攤位前“黨員示范崗\"的紅色標識格外醒目,黨員商戶程肖飛正將一袋袋分裝好的雜糧擺上貨架。他說:“黨員身份掛出來,進貨標準更要嚴把關。\"
眼前的宜景菜市場整潔有序,此前這里卻是遠近聞名的“雜亂菜市場\"。2018年宜景菜市場升級改造時,用黨建指導員邊文君的話說,“市場環境臟亂,菜葉遍地,顧客投訴不斷”。
“菜市場是重要的民生場所,關乎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高亮說。近年來,河北區開展菜市場黨建引領力提升工程,著力打造黨員群眾凝心、企業商戶暖心、居民百姓放心的菜市場。具體做法上,不僅注重加強黨組織領導,黨員與商戶聯動,還注重將菜市場管理方的黨員負責人納入黨組織領導班子,并在每個菜市場打造黨建工作指導站,選派“兩新\"組織專職黨務工作者駐站,進一步服務群眾。
“菜市場黨組織怎樣發揮作用?\"程肖飛最初滿心疑惑。當看到黨員商戶率先掛出“衛生自檢表”,主動清理門前垃圾,他漸漸改變了主意。“人家真把這兒當自家客廳打理?!霸邳h員商戶們的感召下,2019年,程肖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如今,宜景菜市場的8名黨員中既有管理人員,也有像程肖飛這樣的黨員商戶。水果攤主劉辛就是新發展的90后黨員,他的攤位前總擺著便民藥箱和共享充電寶?!包h員身份不是招牌,是責任?!边@位來自江蘇省徐州市的小伙說。
‘過去比誰嗓門大,現在比誰服務好。\"邊文君翻開工作日志,記錄著宜景菜市場的變化:衛生投訴量下降 92% ,顧客回頭率提升至 85% ,14名商戶主動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目前,河北區15家菜市場全部建立黨支部,黨員攤位“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讓百姓\"菜籃子\"拎出幸福感一全區菜市場內的誠信糾紛下降 30% 以上,居民對市場滿意度達到 92% ,市場交易額較之前增長 15% 以上。
資源聚在家門口
新就業群體與社區黨組織實現“雙向奔赴”
夜幕下,外賣騎手校澤軒正騎著電動車穿梭于樓宇之間。當他行至王串場街道一個小區門口時,“咯噔”一聲,電動車一陣顛簸。他下車檢查,發現是一塊井蓋松動了,趕忙拿出手機拍照,上傳到“驛警巡邏隊\"微信群。
“第二天我再次路過這個小區門口時,發現井蓋已經修好了。\"校澤軒笑著說,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參與排除安全隱患活動了?!拔覀兠刻齑┬性诖蠼中∠?,既是送餐員,也是安全隱患排查員。\"校澤軒說。
在河北區,像校澤軒這樣主動參與基層治理的騎手并非個例。王串場街道煥玉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言介紹,社區強化黨建引領,依托河北區首個新就業群體黨支部,引導周邊120余名騎手、快遞員化身“移動探頭”,參與基層治理。
“這其實是我們與社區黨組織的‘雙向奔赴'。\"美團外賣天津眾成王串場站副站長施厚任領著記者來到街邊一個名為“驛路有愛\"的站點,里面擺有應急藥品、微波爐、飲水機等。他說:‘這里的物品很實用,我們感受到了社區滿滿的關心。\"
2024年12月19日,在天津市河北區望海樓街道昆云里社區,社區志愿服務者為新就業群體編織“暖心圍脖”。圖:孫凡越/新華社
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在哪里,黨建服務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河北區推行新就業群體“暖新十五條\"舉措,打造“十分到家\"服務圈、建立272個“驛路有愛\"站點,還與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共建“騎手門診”,為騎手開通專屬掛號通道,提供義診服務。
事實上,這只是河北區把資源匯聚到群眾家門口的一個縮影。高亮介紹,河北區找準黨建工作與商居發展的結合點,全區社區黨委與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的黨組織均確定了1至2個共建項目,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微更新\"等暖心工程。
在望海樓街道,昆云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美迪帶著記者走進“移動愛家便民坊”,這里曾是一間閑置房屋,如今變身為智能服務綜合體。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天津有限公司通過“社區合伙人\"機制入駐“移動愛家便民坊\"后,不僅向當地居民提供“寬帶義診\"、智慧養老產品體驗等服務,還將 50% 的文創產品銷售額注入社區基金,用于幫扶困難群體。
此外,昆云里社區還引入社會組織等第三方機構,以“志愿 + 低償\"的經營模式,提供插花、舞蹈、國畫、書法等多門課程,讓居民生活更加豐富。
矛盾解在家門口 “陽光物業”重塑物業與業主的信任紐帶
住在鴻順里街道律笛里社區海韻家園小區的74歲居民李桂琴吃完晚飯,悠閑地散步在平整的柏油路上。“幾年前,我們這里還是有名的‘矛盾小區’。\"李桂琴說。
海韻家園小區建成于2006年,地處繁華市區。隨著時間推移,小區業主與原物業公司、業委會之間矛盾頻發。2022年之前,各級部門接到關于該小區的投訴達400余次。
原因何在?“問題就出在物業公司的‘暗箱操作’上。\"律笛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佳鑫回憶,過去物業費收支不透明、服務縮水,物業與業主矛盾激化,物業費收繳率一度跌破50% 。
2022年,河北區創新推出“陽光物業\"模式一一以黨建為引領,以公開透明為重點,重塑物業與業主的信任紐帶。
在街道黨工委帶領下,律笛里社區黨委通過召開物業聯席會議、議事會和網格員入戶等方式,廣泛收集并回應居民意見和建議。在前期業委會未能充分履行職責、任期屆滿后自行解散的情況下,社區黨委按樓棟推選出39名業主代表成立監督委員會,其中黨員業主代表超過半數,隨后,監督委員會又從業主代表中選出3人組成執行小組,增加執行力。
社區黨委先后組織召開6次業主大會,將“陽光物業\"核心內容寫入小區規約。物業公司選聘由第三方公開招標,業主大會投票選定。小區 70% 的公共收益用于設施改造,收支明細每月公示。
如今,新選聘的物業公司不僅完成20項環境提升工程,還推出低價維修和免費幫扶老黨員、特困群眾等服務。物業經理于德坦言:“新模式讓物業從‘逐利商人’回歸‘小區管家'定位,精細化服務換來的是居民與物業的‘雙贏’。\"數據顯示,目前海韻家園小區的物業費收繳率躍升至 95% ,滿意度從 45% 提升至93% 。
‘基層治理不能只當‘救火隊員’,得把矛盾化解機制建在群眾家門口。\"鴻順里街道黨工委書記范世東說,鴻順里街道已對轄區內的全部小區完成了基礎調研和科學評估,制定了具體計劃和工作臺賬,梳理出各小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辦法。
“物業管理小切口,撬動基層大治理。\"中共河北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仲旭進一步介紹,河北區將在全區192個小區推廣“陽光物業\"模式。
近年來,我們還依托社區、樓宇等各級各類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北岸議事會客廳’,針對群眾所需所盼,定期發布會客計劃。\"中共河北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玉彬介紹,通過個性化、定制化議事會客安排,河北區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律師等為居民、企業提供矛盾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把居民和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在家門口。
徐玉彬表示,河北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組織體系建強在群眾家門口、資源力量匯聚在百姓身邊、暖心服務推送到社區樓棟,讓黨建引領更有力度、基層治理更有精度、民生服務更有溫度。
(摘編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