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肛腸科;2.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全科
相信大家對便秘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經歷過。便秘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結、排便困難等,嚴重降低了生活質量。那么,如何確定是否患有便秘呢?即每周排便次數未超過3次或每 2~3 天才排便1次。這里要說的是,健康人也存在1天多次,或是多日1次排便的情況。因此,在對便秘進行判斷時,需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包括每日排便次數、糞便形狀、排便習慣等。另外,若便秘超過6個月,則為慢性便秘。那么,便秘是如何引起的,便秘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緩解便秘的方法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聊一聊。
便秘的危害
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便秘的危害不容小。首先,長期便秘會導致腸道內毒素和廢物的積累,不僅會增加腸道的負擔,還可能引發一系列與排便困難相關的疾病,如痔瘡、肛裂等。這些疾病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嚴重時甚至需要手術治療。其次,便秘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由于排便不暢,患者往往伴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憊、沮喪,甚至產生自卑情緒。因此,關注便秘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再次,便秘還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營養不良。當腸道蠕動減緩,食物殘渣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時,其中的營養成分會被過度吸收,從而導致營養不良。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還會降低免疫力,使患者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最后,長期便秘可能增加患結直腸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便秘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出許多。同時,便秘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為便秘會使患者在排便時用力過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因此,人們應該重視便秘問題,及時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便秘的原因
便秘是一種排便不暢或排便頻率減少的消化系統問題,常伴隨著排便時的費力和不適感,其臨床特征包括大便干燥、硬結、排便時間延長等。便秘并非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常常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或生活方式等因素相關。
便秘的發生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飲食習慣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和其他潛在的疾病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是引發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飲食中缺乏足夠的纖維素和水分,過多攝入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以及飲食不規律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緩,使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進而引發便秘。生活方式因素也對便秘的發生起到一定的作用。缺乏運動、久坐不動、作息不規律、忽視排便信號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腸道蠕動功能減弱,影響糞便的正常排出。還有一些其他潛在的疾病因素可能引發便秘,如腸道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紊亂、結腸肌肉功能障礙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腸道蠕動功能,造成排便困難和便秘癥狀的出現。了解這些原因有助于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便秘的發生,維護腸道健康。
便秘的治療方法
(一)物理治療
內臟筋膜松解是一種通過手法操作,使內臟筋膜得到松弛的治療方法,它能夠促進腸道能動律和原動律,增加臟器蠕動空間,刺激自主神經,恢復血流動力,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理運動節律。
(二)運動療法
適當的運動有助于改善腸道功能,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同時,腹部按摩也有助于緩解便秘,可以在睡前順時針按摩腹部。
(三)灌腸治療
灌腸治療是通過將藥物或生理鹽水注入肛門,以軟化糞便、刺激腸道蠕動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
短期解決便秘問題,但不建議長期使用,以免影響腸道正常功能。
(四)按摩療法
中醫按摩療法是治療便秘的另一種有效手段。按摩腹部、腰部等部位,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緩解便秘癥狀。按摩治療便秘時,患者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學習按摩技巧。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摩腹、推腹等,這些手法簡單易學且效果顯著。在按摩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保持力度適中、節奏均勻,并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整按摩的時間和頻率。按摩療法不僅可以緩解便秘癥狀,還可以促進身體的整體健康。按摩相關穴位和經絡,可以調整臟腑功能、改善氣血循環,從而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治療也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按摩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同時,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婦、老年人等)應在醫師評估后決定能否進行按摩治療。
(五)中藥治療
在中醫理論中,辨證論治是核心環節。它強調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針對病因和患者的個體體質,選用適當的藥物和方法進行調理,以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便秘的治療中,中醫的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便秘雖然看似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但其背后可能隱藏著多種病因。中醫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質,將便秘分為多種類型,其中腸道燥熱型和脾胃虛弱型是較為常見的兩種。對于不同類型的便秘,中醫有著不同的治療策略。第一,對于腸道燥熱型便秘,中醫主張采用清熱潤燥的方法進行治療。這類便秘患者往往表現為大便干燥、排便困難,同時伴有口渴、尿黃等癥狀。此時,中醫會選用一些具有清熱潤燥功效的中藥,如大黃、芒硝等。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燥熱,潤滑腸道,從而緩解便秘的癥狀。第二,對于脾胄虛弱型便秘,中醫則注重健脾益氣。這類便秘患者常常表現為大便不暢、排便無力,同時可能伴有食欲減退、腹脹等癥狀。針對這種情況,中醫會選用黨參、白術等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中藥。這些藥物能夠增強脾胃的功能,提高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便秘問題。
便秘的預防方法
(一)生活方式調整
① 適量運動。適量的運動對預防便秘至關重要。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代謝過程,提高腸道的活躍度,從而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預防便秘的發生。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此外,增加一些腹部肌肉鍛煉,如仰臥起坐、腹部收縮等,也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 ② 規律排便習慣。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對預防便秘同樣十分重要。保持固定的排便時間,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幫助腸道建立規律的蠕動節奏,減少便秘的發生。建議選擇在早晨起床后、進餐后等固定時間排便,創造一個舒適、放松的環境,并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避免憋便,減少便秘的發生。 ③ 改善睡眠質量。充足的睡眠對預防便秘同樣至關重要。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腸道的蠕動功能,增加便秘的發生風險。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規律,提高睡眠質量,從而減少便秘的發生。
(二)飲食調整與水分攝入
首先,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是預防和緩解便秘的重要營養成分。膳食纖維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兩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使其更易排出;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的通過速度。高膳食纖維食物包括全谷物、豆類、蔬菜和水果,如燕麥、糙米、黑豆、胡蘿下、蘋果等。每日應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建議成人每日攝入25\\~30克。其次,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人,水分對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充足的水分可以軟化糞便,促進其順利排出。建議每日飲水量保持在2~3升,具體根據個人活動量和氣候情況調整。除了飲用水,還可以通過湯類、果蔬汁等補充水分。最后,注意飲食均衡,飲食均衡不僅包括增加膳食纖維和水分的攝入,還需要注意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適量的脂肪攝入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排便。避免高脂肪、高糖、高鹽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便秘癥狀。
(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個人都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最佳時間是早晨7點左右,此時及時地將糞便排出有利于避免有毒物質被重復吸收,也有利于新的一輪食物代謝。如能做到每天定時排便,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條件反射,即到時間就會有便意。但是要盡量避免在廁所里看書、看報紙、玩手機等行為,以免分散注意力。如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便意,也應及時去廁所。
總之,便秘的發生率較高,如若不及時解決,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防治便秘。另外,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注意原發疾病的治療,以避免因器質性病變引發便秘。經多種方式干預后,若便秘癥狀仍未解決,則需及時就醫。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