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只有強化內部控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基于內部控制視角,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研究,認為內部控制視角實施固定資產管理,有助于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活動全過程形成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讓各類固定資產按照預期的標準要求實現有序管理。固定資產作為企業各類資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未形成現代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產生一系列管理環節的風險,因此,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重點論述改進策略。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固定資產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3.136
引言
固定資產作為企業各類資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內部控制視角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有助于保障固定資產安全、合理使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價值,通過內部控制程序對固定資產各類活動進行科學管理。然而,固定資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較為復雜的工作,在管理環節還存在一系列風險。基于這一背景,對內部控制視角的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進行分析,只有高度關注與內部控制活動相關的各類要求,采取恰當的管理措施,并規范固定資產管理程序,才能保障固定資產得到科學管控。
1 相關概念
內部控制是為了保障企業各項管理流程規范、合理而采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內部控制視角下的固定資產管理,要求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基于內部控制要素對相關管理活動進行科學約束、控制,以促進企業固定資產實現規范化管理。從內部控制視角實施固定資產管理,能夠確保與固定資產相關的活動都得到科學控制與管理,保障企業固定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2 內部控制視角的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
第一,管理環節存在問題。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管理環境要求對各級人員形成科學的約束機制,將固定資產管理活動要求細化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人員。然而,部分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措施,各級人員不主動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形成合理的協調措施,不利于確保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要求能夠得到嚴格執行。第二,風險控制不當。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可能會存在一系列風險,各類風險一旦約束不當,將給固定資產管理帶來一定的影響。部分企業未形成合理的固定資產控制措施,無法對各類風險進行全方位分析、監督,相關活動中一旦出現風險,將給管理工作流程帶來負面影響。第三,管理活動存在問題。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管理活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預算管理、采購管理、日常管理、處置流程等各階段的風險控制力度不夠,一旦發生風險,將導致企業的關鍵環節出現約束不到位等問題,進而影響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正常開展,給固定資產管理活動帶來隱患。第四,信息管理不當。部分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與固定資產相關的信息沒有得到實時傳遞,各類數據無法被企業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狀態無法被第一時間監控。第五,監督流程不嚴格。部分企業在固定資產環節未形成科學的監督機制,沒有對固定資產管理流程進行合理、有序的監督和管理,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風險,工作中違規事項無法被第一時間處理。
3 內部控制視角的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建議
3.1 改進管理環境
第一,明確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的組織安排。在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應將管理任務安排到具體人員和崗位。通過明確崗位責任制與完善管理框架,對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進行指引,使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活動能得到規范化的控制和引導,讓固定資產由專門組織進行控制,對固定資產相關各類活動作出科學規劃和管理標準。首先,成立固定資產管理小組。企業想要使崗位職責盡可能細致,就應該成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的成員由總經理、各部門負責人以及專職資產管理員組成,負責對與固定資產相關各類管理事項進行整體性分析控制,并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流程中,確保對固定資產相關活動進行專門化、精細化的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小組要對固定資產管理活動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程序。其次,明確全體員工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的具體職責。企業應將各類固定資產的工作要求細化落實到具體崗位,明確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避免各環節產生風險或出現問題。同時,通過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以及合理的崗位責任約束措施,將工作標準細化落實到各崗位和各流程,確保全員能在工作中起到相互協調、有序配合的作用,為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有序實施和協調開展提供必要保障。最后,嚴格落實不相融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相關的關鍵崗位應嚴格落實具體的職責分工要求,明確崗位具體管理標準,并通過輪崗制度等一系列方式讓各崗位人員之間實現相互協調、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第二,提高員工固定資產管理活動能力。為了確保企業員工掌握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工作要求,在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應明確員工工作的要求和崗位素養。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應將管理活動要求細化落實到各崗位,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員工培訓,讓員工了解固定資產的操作方法、使用規則,主動在固定資產日常使用環節做好對固定資產的維護和保養。對與固定資產直接相關的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進行考核,確保相關人員掌握工作要求和崗位標準。
3.2 規避固定資產風險
企業在日常運營環節中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只有認識到風險防控的重要價值,主動規避各類風險發生影響企業運營的可能性,才能夠促進企業實現規范經營的目標。首先,全面識別固定資產管理環節可能存在各類風險。風險識別應對固定資產管理活動全過程的風險進行分析,從固定資產的采購到使用再到處置等各環節,對各類風險進行全方位識別、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及風險發生可能帶來的影響[1]。其次,對不同類別風險進行分析。企業在各類風險點識別之后要進行分析,如對非正常因素影響、固定資產產生價值波動、固定資產損壞等方面風險進行分析,判斷風險發生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并在風險管理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再次,建立合理的風險應對機制。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應形成科學的風險應對機制,規避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各類風險。在風險應對環節,根據所分析的各類風險點,結合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后果,在對風險進行排序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例如,針對固定資產損毀的風險,可以通過風險轉移的方式,當固定資產發生損毀之后由外部保險公司等相關主體進行賠付,從而將風險進行轉移。
3.3 改進管理活動
第一,改善預算管理活動。預算管理是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固定資產配置的基礎。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中,應從預算環節就建立科學的配置制度,提高管理的規范性。首先,合理編制預算。為確保企業的預算編制盡可能合理,在編制預算之前,企業應對內部的各類固定資產進行充分關注,掌握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及各類資產使用效率、使用現狀,合理確定具體使用需求。在編制預算環節,應按照零基預算為核心實施預算編制,從而優化資金配置,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避免資金浪費問題。零基預算的預算編制方式是在編制預算時,各資產使用部門根據自身情況及下一年度采購需求、資產使用需要等方面的信息,在對各類資產進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具體的采購方案。通過合理測算采購規劃和采購方式,避免采購環節產生不必要的風險點。以零基預算為核心編制預算,確保所確定的預算方案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狀態。在各部門完成預算編制之后,固定資產管理小組應對編制的預算進行詳細論證和分析,關注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各項指標是否準確無誤。其次,避免隨意調整預算的情況。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應嚴格控制預算標準執行采購,避免隨意調整預算的問題。在預算執行環節,應對重大偏差進行詳細分析,判斷具體問題和成因。通常情況下,預算確定之后不得隨意調整,只有當發生重大不可抗力因素,才能對其進行調整。例如,發生自然災害導致原有預算無法繼續執行等因素產生時,才能對預算進行調整,從而充分強調預算調整環節的嚴肅性。第二,改進采購階段管理。首先,提高采購管理水平。在采購管理環節中,采購管理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素質,了解固定資產具體使用方法及掌握固定資產基本參數,確保固定資產管理活動盡可能合理,避免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導致采購環節存在盲目性的風險。其次,落實授權審批控制的要求。企業在采購環節要嚴格執行授權審批控制制度,所有的采購事項應先由固定資產管理小組進行審批,分析預算范圍,在預算范圍內通過審批才能開展采購,以此防范重復采購等一系列問題。再次,形成合理的采購流程。企業在固定資產采購環節應形成合理的采購流程,由各使用部門填寫采購申請表之后,將采購申請提交固定資產管理小組進行審批,在預算范圍內且確實需要進行采購的,根據資產金額大小選擇合理的采購方式。對于大額資產采購,應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相應供應商,而對于小額零星資產的采購應該通過詢價的方式,在貨比三家的基礎上,選擇質優價廉的供應商。在開展采購的全環節,應堅持信息公開、擇優采購的原則,保障固定資產的質量、價格等符合要求。最后,落實采購監督機制。采購監督機制要求建立對采購活動全流程的監督,保障采購過程中付款、驗收等環節形成嚴格的監控機制,避免采購環節出現人員違規操作的風險。通過落實監督要求,確保采購環節中能夠對所有事項進行規范管理,防控風險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第三,做好對固定資產的盤點。部分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產生賬實不符等一系列問題,主要原因是未形成合理的盤點措施。科學的盤點機制要求企業對固定資產形成清晰、全面的認識,避免固定資產閑置等方面問題給企業帶來影響的可能性。首先,在執行固定資產盤點環節,應該由固定資產管理小組、采購部門、資產使用部門人員全方位參與、配合,從信息系統中導出固定資產的具體信息,確保所有固定資產信息齊全、準確[2]。其次,在固定資產盤點環節,應由相關人員結合固定資產的類別、責任歸屬等逐一進行盤點,不僅要檢查固定資產卡片明細,還要檢查固定資產使用狀態、使用效率、是否閑置等。再次,在完成盤點之后應形成盤點報告,由參與盤點的各級人員簽字,全面、徹底檢查各類信息,若發現盤盈盤虧問題則需要再次進行核對,查明原因之后落實責任人,并追究其責任。第四,改善固定資產處置管理。企業對無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形成合理的處置措施,由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填寫處置申請表,提交至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對固定資產情況進行現場評估和分析,判斷固定資產是否無繼續使用,確實無繼續使用的,給出處置建議并進行處置。在固定資產處置環節,大部分情況下屬于報廢處置,對報廢處置應明確具體報廢處置標準,確保報廢流程得到合理審批和檢查,避免報廢環節中約束不當產生資產流失的風險。
3.4 完善信息管理
第一,準確登記固定資產相關信息。固定資產在日常管理環節為了建立規范的管理程序,應保障固定資產資料真實性以及各類信息準確無誤。首先,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卡片能夠清晰登記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確保固定資產在管理環節中各維度的信息都能得到實時記錄。對固定資產從入賬、領用、維護、使用、處置等各環節信息都應得到準確、完整的記錄,確保固定資產相關各類信息真實,避免固定資產遺失等問題,保障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順利開展。其次,準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科學的折舊措施要求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能夠真實體現出其實際價值。企業應做好折舊核算工作,在學習稅務機關相關政策文件的基礎上,結合各類固定資產最短折舊年限明確具體折舊方法。對部分高強度、高腐蝕、強震動的固定資產,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方式進行折舊。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應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建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確保與固定資產相關的各類信息得到全方位監督[3]。通過建立固定資產信息系統的方式,使固定資產從采購到處置全過程都能得到信息系統的監控,實時掌握與固定資產相關各項數據和管理活動情況,準確、及時登記固定資產的各類信息,并且企業在日常管理環節能夠從信息系統中掌握固定資產情況,包括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等方面信息,保障固定資產得到規范、高效使用。
3.5 規范監督活動
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科學的監督機制有助于規避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內部監督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應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進行監督,重點監控固定資產管理環節各項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并對制度履行情況進行監督。例如,檢查采購人員在固定資產采購環節是否利用職務之便與供應商串通舞弊的問題,對相關問題進行有序監管,對發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處理。在固定資產管理全過程,重點對采購、日常管理、處置等容易發生違規問題的環節進行監督,保障固定資產管理更具有規范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的比例較高,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活動能夠保障固定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并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控制浪費。內部控制視角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明確固定資產管理環節的權責,使固定資產得到規范、有序管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毛小靜.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研究[J].當代會計,2021(03):31-32.
[2]李佳蓉.對于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J].首席財務官,2024(01):32-35.
[3]辛穎.中小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7):112-113.
作者簡介:張曉東(1984-),男,漢族,山西臨縣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固定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