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是專業的心靈渡船,但唯有父母登上“改變之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治愈的彼岸。
我是一名13歲女孩的父親,但平時常常會忘記這一點。單位里總有忙不完的工作,下班后有數不清的應酬。我像大多數中年男人一樣,以為自己擔負著養活家庭的重任。時間久了,自己都忘了那到底是不是很少陪伴孩子的借口。
在電腦上的3D建模圖正卡在第七次渲染失敗時,我接到了小萱班主任的電話:“小萱爸爸,今天我撞到小萱在廁所偷偷用小刀割腕,你們要重視了。平時我都是和媽媽溝通,但今天她的電話打不通……”班主任后面的話我沒聽清,因為我的全部注意都被小萱割腕占據了。
那天晚上,妻子把打印出來的《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指南》摔在了我待簽的合同上。這是下午她帶小萱去咨詢時咨詢師給她的。
“上次你陪孩子吃飯是什么時候?”妻子眼中的血絲讓我想到,最近半年,我幾乎天天加班,甚至已經很久沒有趕在小萱睡覺之前回家了。
我把每周四下午標注成鮮紅的“不可占用時段”。推掉酒局時,客戶調侃我:“林總要轉型做家庭煮夫了呀!”第二個周四,我和妻子一起陪小萱到了咨詢室。
咨詢中,小萱把代表我的小人塞進了積木城堡的地下室。咨詢師敲了敲沙盤的邊緣,說:“小萱給爸爸留了通道,但需要他自己找到鑰匙。”
我觀察了許久,終于在沙盤的角落發現了一個褪色的神奇女俠手辦。那是小萱8歲的時候,我送她的最后一件生日禮物。
最刺痛我的是“信任天平”游戲。在我準備好接住小萱時,她足足往后退了三步,才敢顫抖著向我倒過來。
想起小萱5歲時,我帶她去玩輪滑,她總會在快摔倒時偷瞄我是否在她的身后。
一個雨夜,我提前兩個小時結束了項目復盤會。當我回到家時,小萱正對著星空拼圖發呆,火星的模塊被她攥得起了毛邊。
我故意把天王星卡進了錯誤的凹槽,說道:“爸爸大學時測繪總把等高線畫歪,后來發現錯位的地圖反而救過迷路的登山隊。”小萱突然笑出了聲。那是三個月以來,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笑。
現在,我的手機屏保是小萱的周記截圖,上面寫著:“今天媽媽問我午飯想吃什么,而不是月考排名,爸爸學會用煮泡面的鍋煎溏心蛋了。”
上周收拾書房時,我發現妻子把我報名的“父親訓練營”的課程證書夾進了工程資質的檔案。燙金的“優秀學員”字樣,比去年拿下的省級設計大獎更讓我興奮。
昨天,我開車路過小萱的學校,特意在外面停了一會兒。偶然間,我瞥見小萱抱著作業本和同學說笑著奔向食堂。她的馬尾在空中劃出的弧線,精確得像我20年前畫的第一條拋物線。
咨詢師林老師告訴我,治愈從來不是回到過去,而是長出新的枝丫。此時,春風掠過學校旁的梧桐樹,樹葉沙沙作響。我忽然覺得,我們全家都在這個春天抽出了新芽。
本刊觀點
孩子的心靈成長需要家庭用愛與智慧滋養。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聯結是信任的基石,如桐桐父母用儀式化解焦慮;生活場景是天然課堂,像悠悠媽媽在對話中接納孩子的情感;父母自我成長更是關鍵,如小萱爸爸的蛻變。心理咨詢是渡船,而父母的愛與覺醒是港灣。愿父母都能夠做敏銳的情緒捕手、智慧的同路人,讓家庭成為孩子心靈的治愈原點,培育出向陽生長的心靈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