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版)》指出“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心理學科與語文學科相融合,嘗試借助心理沙盤游戲,將其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在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習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優勢品格。
一、語文口語交際與沙盤游戲
(一)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
教師在每一次口語交際活動中提出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目標要求,如“討論”,二年級時引導學生學習輪流表達,三年級強調在討論時認真傾聽,充分關注每個人發表的意見,并初步嘗試匯總小組意見,四年級則開始強調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不重復別人說的話。這些目標要求與團體沙盤中的傾聽、表達是具有同向性的。
(二)沙盤游戲
沙盤游戲是基于榮格分析心理學的一種心理咨詢方法,由瑞士心理分析師卡爾夫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它的基本思想是讓來訪者在一個裝滿沙子的盒子里,用各種小玩具來構建自己內心世界的象征性場景。通過此活動,來訪者可以把自己無意識的內容表達出來,咨詢師可以通過觀察和解釋這個場景,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解決問題,實現心理健康。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12-0151-03
(三)沙盤游戲的作用
1.沙盤心理治療法可以讓來訪者放下自己的防御和壓力,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沙盤里,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和擺放小玩具。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可以釋放他們的緊張和壓抑等情緒。
2.沙盤游戲可以讓來訪者嘗試新的角色和行為,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思維。在沙盤里,來訪者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困難或沖突以象征性的方式展現出來,他們可以在沙盤里模擬不同的情景和結果,嘗試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觀察不同的反饋和影響。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拓寬自己的選擇和視野,增強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信,從而實現心理轉化和行為改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沙盤游戲的意義
“沙盤游戲”名稱中有三個“關鍵詞”:“沙”、“盤”和\"游戲”。兒童喜歡沙,對沙具有某種出乎天性的情感。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心理學上用沙盤游戲治愈心理疾病,教育教學中,沙盤形象直觀,沙子、沙具能激發學生更多的興趣,沙盤游戲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挖掘學生心理潛力,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生活。
1.沙盤游戲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在沙盤里,學生可以用小玩具來代表自己無意識的內容,它們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和人格整合有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將沙盤游戲融入課堂,通過沙具呈現學生無意識的內在需求、動機、沖突、潛能等,可以促進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形式也更易讓學生接受,讓學生喜歡。教學語文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我在沙盤中讓學生還原暑假生活的場景,根據場景來描述暑假生活,使課堂教學更加形象,充滿趣味。
2.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沙盤世界中,有無限的發散和想象,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激發和興趣的培養。例如,在語文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續寫故事\"的習作時,將畫面用沙盤呈現出來,讓學生想象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學生可以先取沙具擺一擺,再講一講。孩子們在爭先恐后的講述中,作文思路已經明晰,作文的雛形已經形成。講述沙盤故事時,孩子們將沙盤中所表現的系列意象,通過自己的大腦轉化和輸出,從而激發思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寫作和構思能力。
3.促進孩子的人格發展。語文課堂上帶人沙盤游戲,孩子們在擺放沙具、調整沙具、敘述故事、講述沙盤所呈現的情境的同時,自信、勇敢、善于表達、積極樂觀、誠實、慷慨、堅韌、合作、責任感等積極的思維和優勢品格得到培養,人格得以發展
三、語文教學中運用沙盤游戲的實踐探索
在實踐教學中,語文學科與心理學科的沙盤游戲相結合會碰撞散發無窮魅力。
(一)口語交際中沙盤的應用探索
語文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的學習任務是回憶暑假生活,和同學分享。學習要求是與同學交流的時侯,要把自己的經歷講清楚,講的時候可以出具相關的圖片或實物,幫助別人更好地理解。根據此學習任務和要求,我將沙盤引入教學中,幫助學生回憶暑假生活,交流的過程中也更形象地幫助聽眾理解所講的內容。[2
教學中我使用六組微型沙盤,先讓學生回憶自己的暑假生活,引入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達成第一部分提出的學習任務。接著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學生先分四輪取沙具,每次限定三件沙具,在沙盤的一定區域內擺出自己的暑假生活(提醒:盡量選擇別人沒有經歷過的新鮮事,感興趣的事情,選好事情再擺放沙具)。然后每位小組成員在小組內說說自己擺的沙盤內容。最后每組推選一名學生在班上交流,交流時根據自己擺放的沙盤來講。下面是一位學生根據擺好的沙盤講述自己的暑假生活——《有趣的暑假》,這次沙盤取了4輪,每輪每位學生取3件沙具。第一輪這位學生取的沙具是樹、拔出水域、房子;第二輪取的是穿游泳衣的娃娃、海星、粉貝殼;第三輪取的是貝殼、螃蟹、照相機;第四輪取的是小桶、魚、水草。
有趣的暑假
今年暑假,媽媽爸爸帶我去了威海。那里風景優美、景色誘人。
我們先坐了好幾個小時的動車,到達威海的時候天色已經不早了。第二天,媽媽爸爸早早地帶我去了海邊,我們在沙灘上堆城堡、挖沙子…還在海里游泳。
傍晚沙灘上更好玩,我們在沙灘上撿貝殼,貝殼有黃的、紅的、藍的、粉的,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傍晚的夕陽也很美,粉、紅、橙色相間,夕陽不一會兒還會變一身“衣服”,每次夕陽變身,媽媽都要拍照留念。
晚上,爸爸拿出他的手機來照明,這是干什么呢?原來,是我們要抓螃蟹呀!看見有水泡的地方走過去,靜靜等在那兒,一會兒就有螃蟹爬出來。走在沙灘上,會有小東西突然冒出來,低下頭仔細看,又是幾排出來散步的螃蟹,沒注意的時侯也是嚇了我一跳呢,一個晚上抓住的螃蟹有大有小,我的小桶快被裝滿了。
這個暑假過得真有趣。
這樣借助沙盤、沙具,讓學生在講述時有了直觀的視覺媒介,回憶時更有趣,講起來更容易
(二)習作教學中沙盤游戲的應用探索
語文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我來編童話》要求學生發揮想象編童話、寫童話。這個習作內容與本單元課文聯系緊密,體現了閱讀與習作之間的相輔相成。
教材呈現了“國王、黃昏、廚房\"等三組詞語,學生看到這些詞語,腦海里浮現出怎樣的畫面?想到什么樣的故事?三年級學生已經具有較為豐富的童話閱讀經驗,但學生編童話、寫童話還是第一次,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打開習作思路要重點考慮。
教學中,我借助微型沙盤,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一個沙盤。每位學生先選擇一組詞語,再根據自己選定的詞語,在本組的沙盤中將想象到的故事擺出來,然后根據擺出的沙盤來講故事。教師在巡視時和班級同學交流時適時點撥、提醒學生說清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做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下面是一位學生根據自己擺好的沙盤講的童話故事一《啄木鳥的森林超市》,她選的詞語是:啄木鳥、星期天和森林超市。這次沙盤取了5輪沙具,每次取3件沙具。第一輪取的沙具是房子、樹、火烈鳥;第二輪取的是玉米、蘿卜、青蛙;第三輪取的是垃圾桶、石磨、刷子刷出水域;第四輪取的是路燈、魚、小雞;第五輪取的是石頭、貓、草
啄木鳥的森林超市
星期天終于到了,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啄木鳥的森林超市開張啦!
早上,青蛙在湖邊歌唱,熊貓在樹下練功。啄木鳥早早趕來上班,發現動物們都已經在店外等著店開門呢。最外層的架子放的是一些蔬菜,有玉米、西蘭花、蘿卜小動物們都爭先恐后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因為蔬菜都特別鮮嫩。啄木鳥的生意非常火爆,他都要忙不過來了。就這樣一天過去了,關上店門,一回到家啄木鳥就呼呼大睡起來。
將沙盤游戲融人作文教學中,用沙具將故事展現得更形象,有了沙盤人物、景物及其組成的情境,將抽象的想象變為更直觀的故事,更加便于學生展開想象,利于學生打開編童話的思路,學生講起來更容易、更有話說,更有利于產生習作興趣。小組沙盤在擺放時,學生在協調自己的沙具在盤里的位置,處理和同學的區域位置時,謙讓、合作等方面的品質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口語訓練的專題探索——沙盤故事
以上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課程設計適合有條件的學校,如果沙盤的數量不足以開展這樣的分組教學,有一兩個沙盤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沙盤故事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學生進行積極品格的訓練和培養。例如,我對于三年級性格內向的孩子,結合口語交際和習作的主題在社團課上組織專題的沙盤故事。課前請兩名學生擺好一個沙盤,課上請膽小、性格腩腆的孩子根據沙盤內容講沙盤故事。先是從看到什么、有什么講起。慢慢地到根據沙盤內容串起一個故事,給故事起名字,自己擺沙盤講沙盤故事…孩子越講越自信,敢于上臺,樂于發言。為避免給學生貼上性格標簽,在確定參加專題訓練的學生名單上,可以按獎勵的名義給到固定的學生。
這組訓練我結合三年級教材安排以下幾個主題:“我的星期天\"“繽紛世界”“我們的校園”“這兒真美\"和自主命題沙盤等。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形式,愿意張口說話,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口語能力得到提升,勇敢、自信、堅韌等品質也得到鍛煉。其中一名膽小的學生現在敢于大方地站到講臺前進行交流和展示,還想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自己的作文。
四、結語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中融人沙盤游戲,可以改變固有的學習方式、思維定勢,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且讓課堂變得更加靈動。沙盤把無形的心理內容以某種適當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無意識的過程中,品格也得以成長。
參考文獻:
[1]高嵐,申荷永.沙盤游戲療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耿山.沙盤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3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