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建筑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建筑企業的供應鏈涉及眾多環節和參與方,傳統的線性管理模式下,產業鏈冗長、信息孤島、協同低效等問題突出[2,導致成本高企、效率低下。隨著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在數字化轉型政策驅動下,各大建筑企業積極構建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為建筑行業的供應鏈變革注入了強大動力,開啟了降本增效、協同發展的新篇章。中國鐵建積極響應“數字中國”“網絡強國”戰略,將數字化轉型升級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層面,于2021年上線鐵建云鏈平臺,以“全鏈協同、全局優化、價值創造”為主線,逐步推進供應鏈業務線上化、平臺化、智能化應用。該平臺充分整合供應鏈上下游數據資源,通過數據應用賦能供應鏈管理,助力供應鏈從傳統粗放管理向現代集約管理轉變,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二、建筑業供應鏈管理現狀與困境
(一)行業特點帶來的管理難題
建筑業屬于勞動及資金密集型行業。傳統的建筑供應鏈具有顯著的“長鞭效應”3],從原材料采購、物流運輸到施工現場調度,涉及眾多參與方,鏈條冗長,加之各環節之間集成程度較低,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容易出現斷層和失真,使得供應鏈的復雜程度進一步增加。在采購環節,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難以獲取最優的采購價格和供應商資源,導致采購成本居高不下。在運輸和倉儲環節,由于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管理,常常出現運輸路線不合理、貨物積壓或缺貨現象,增加物流成本和庫存成本,進而延誤工期,資金周轉率受到影響,大量資金被分散占用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這些情況都直接導致供應鏈成本增加。
(二)供應鏈管理模式待優化升級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建筑行業利潤空間逐漸走低,建筑業的競爭從單一項目競爭轉向供應鏈綜合能力競爭,建筑企業需要更加高效、協同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提升整體效益。然而,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過于依賴人工操作和經驗決策,存在信息不對稱、協同效率低、響應速度慢等諸多問題。數字化轉型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4,通過數字化手段,可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信息共享和協同運作。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靈活性可以降本增效,實現供應鏈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三、供應鏈管理平臺建設及實施路徑
(一)平臺功能架構
在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多重驅動下,中國鐵建積極響應數字化轉型號召,打造了鐵建云鏈平臺,核心目標是依托數字技術,打造“一個現代供應鏈管理體系、一個智慧供應鏈平臺”,落實中國鐵建戰略規劃及項目精細化管理指導意見,全面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
平臺功能架構按照“1363”智慧供應鏈平臺體系規劃設計,將建筑產業供應鏈全鏈業務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建設1個供應鏈統一門戶、3個供應鏈核心應用(電子采購、供應商管理、供應鏈協同)、6個供應鏈業務(鐵建商城、智慧物流、循環物資、鐵建云租、智能商旅、供應鏈金融)、3個數據分析應用中心(供應鏈價格中心、供應鏈風險預警中心、供應鏈業務監督中心),為中國鐵建采購與供應鏈業務提供一體化、全品類、全流程、全周期的線上采購與供應鏈“交易 + 管理 + 服務”的全方位支撐,助力項自精細化管理有效落地。
(二)數字化技術應用
平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為鐵建云鏈平臺賦能,推動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變革。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數據要素價值,打造供應鏈價格中心、供應鏈風險預警中心、供應鏈業務監督中心,實現精準采購、智慧管理。借助語言識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管理制度流程化,促進采購流程智能流轉。
(三)實施路徑
鐵建云鏈平臺按“管理 + 交易 + 服務”框架搭建,通過線上化、平臺化、智能化的實施路徑,實現供應鏈全流程、全周期、數字化管理。平臺統一數據標準,推進數據整合、數據共享、數據應用,達到數據貫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進而實現供應鏈全鏈條降本增效。
1.線上化,數據整合,統一標準
在平臺建設與推廣應用的初始階段,平臺聚焦于將傳統線下業務流程向線上遷移[5。通過搭建采購管理、采購交易、供應商管理等核心應用系統,將中國鐵建各層級的采購管理訴求抽象為標準化業務流程,各項管理制度流程規則嵌入系統,實現中國鐵建全系統采購業務線上化、標準化、流程化。用戶通過平臺可實現從工程項目信息上報、采購尋源、采購合同簽訂到采購履約、物流運輸、驗收貨物、對賬結算的業務全流程閉環線上操作,為數據的收集與整合奠定了基礎。隨著業務線上化的推進,平臺將分散在各個業務環節的數據進行初步整合,提取采購需求、供應商報價、中標價格、采購訂單中的信息要素,形成初步數據資源。
同時,平臺通過數據清洗、數據轉換等手段,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處理,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平臺匯聚各子系統的業務數據,建設物料編碼庫、供應商庫、采購專家庫、價格庫,打破供應鏈各環節數據壁壘,貫通業務流程。
2.平臺化,數據連接,共享協同平臺在完成采購業務全流程線上貫通后,縱向延伸,持續優化各子系統功能,對接財務系統、供應鏈協同平臺、盤古智達智慧物流平臺及工程局合同綜合管理、工程量管理、技術管理、計價管理等業務系統,實現業務數據互連互通。同時橫向拓寬,一方面,與供應商、物流商、金融機構、第三方價格數據平臺等外部平臺數據對接,全方位獲取數據;另一方面,對接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自動推送系統數據。
平臺賦能供應鏈全鏈條,實現從業務線上化到供應鏈平臺化升級。平臺的采購協同和項目物資管理兩個履約交付系統均支持從訂單、驗收、對賬到付款的流程線上化。其中,采購協同子系統主要支持采購方和供應商在線交互,項目物資管理子系統支持物資策劃、現場、財務及核算管理,完成業務流程后,將采購結算業務單據推送到財務系統。平臺的循環物資子系統實現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的智慧物流子系統進行物流服務選商,實現公路運輸軌跡在線可視。通過上述流程,平臺實現業務協同、業財協同,打通供應鏈全鏈路,實現供應鏈全鏈業務平臺化。
3.智能化,數據應用,智慧賦能
獲取大量數據后,平臺數據進行標準化和規范化處理,經數據分析子系統形成時間切片、生成數據標簽后,數據倉庫形成決策支持需要的各類數據信息。平臺項目物資、商城采購、運營數據、價格指數等8個數據大屏及決策支持子門戶對采購各環節數據、平臺項目價格數據、第三方市場價格數據、供應商信息、項目物資使用及運營管理等供應鏈全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視化展示。
平臺引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價格、風險預警和業務監督中心,完成從數據展示,數據支持到輔助決策分析的智能化提升。深度分析數據、挖掘數據潛在價值可以實現需求預測、價格指導、智能選商、風險預警等數據應用功能,提升供應鏈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供應鏈效率。
數據分析模型賦能采購規劃和輔助決策,實現規模化采購、智能化監管、科學化決策。平臺的價格中心通過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價格計算模型,對采購規模、價格波動、供應商履約等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實現對采購價格趨勢的精準預測和成本測算,把握采購時機,優化采購計劃。結合供應商 360° 評價分級管理模型,根據供應商的規模資質、履約數據、考核評估情況進行分析,精準評估供應商的信用和風險水平,為采購方篩選優質供應商提供依據。平臺在采購尋源、供方準入、合同履約、采購計劃、采購價格及專家預警等6個關鍵環節設置預警指標,通過數據分析對開標時間逾期、訂單超合同數量等不規范行為進行提醒。
四、供應鏈管理平臺助力建筑企業降本增效
供應鏈管理平臺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為供應鏈管理降本增效帶來了顯著的成效。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數據聚合、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決策支持,使建筑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控供應鏈運營情況,發揮“保供應、保質量、保支付、降成本”作用,全面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助力建筑企業實現業務精細化管理。
(一)集約化,降低采購成本
鐵建云鏈平臺作為中國鐵建一體化智慧供應鏈平臺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樞紐,以需求集中、采購集中、供應商管理集中、物流集中、資金集中策略,發揮集約化優勢。平臺匯總各業務系統數據,聚合各層級不同企業的采購需求,落實集中采購策略,形成“以量換價”的議價優勢。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鐵十四局一公司所屬38個項目物資采購根據平臺采購計劃數據統籌規劃,采購次數由155批次減少到91批次。
企業用戶借助平臺整合供應商、物流和資金等方面資源,聚合優質供應商和物流商資源,推進“戰略采購 + 框架協議采購 + 商城直采”模式,與源頭廠商加強戰略合作,實現采購價格穩步下調,同時減少分散采購交易帶來的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中國鐵建2024至2025年度鋼筋、水泥、柴油戰略采購通過鐵建云鏈平臺全流程線上開展,共推選出124家入圍供應商,均為大型生產企業或廠家銷售公司,最終確定的各類工業用品、油品采購價格與2023年各單位平均采購價格相比綜合降價幅度達 19.8%。
(二)標準化,降低管理成本
平臺以統一門戶貫通多個業務系統,通過管理流程標準化、采購策略標準化、業務處理表單化、業務文件制式化等手段,提升業務管理標準化程度,實現上下互通、內外互聯。在平臺上自動配置應用集采策略,使采購計劃自動流轉到相應管理單位,滿足端到端的采購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過程線上可視,做到管理手段信息化、進度管理科學化。多系統間業務流轉不需重復錄入數據,減少人工干預和錯誤,提高管理效率。標準化的業務處理表單和文件制式規范了業務操作流程,實現供應鏈運行數據化、模型化,降低管理成本。
鐵建云鏈平臺與工程局各業務系統對接,可實現業務單據在系統間直接推送,避免重復錄入,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項目業務穿透、業財協同、數據復用。平臺與過磅驗收系統對接,實現材料進場驗收數據自動推送,減少手動錄人單據的工作量和失誤,極大降低管理成本。
(三)數智化,實現成本超前管控
平臺數據分析應用中心實現價格內外比對、預警監督。平臺價格中心集合匯總內部歷史價格數據百萬條,對接第三方價格平臺,引入市場價格數據,根據篩選條件自動篩選、展示數據,生成波動圖。用戶利用價格中心數據分析功能,可實現對市場價格和歷史類似項目價格縱橫比對、分析和預測,獲得“采前定價”“投前成本測算”的數據支撐,把控采購價格關。按照采購時間生成采購金額、數量和單價波動圖,用戶可以直觀了解市場變化趨勢,合理決策采購價格和采購周期,提前規劃采購策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支持項目成本管控。按照采購數量對不同規格型號物資進行排序,用戶能精準確定采購需求優先級,避免過度采購,優化庫存動態管理,降低庫存成本,提升資金周轉效率。
五、結語
鐵建云鏈平臺充分應用云、大、智、物、移等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提升數智化供應鏈協同能力,賦能供應鏈管理,解決傳統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協同效率低下、成本控制困難等問題。在實際應用中,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已經幫助眾多建筑企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效果,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和盈利能力增強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深入,智慧供應鏈管理平臺將在建筑行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參考文獻
[1]郭建明.數字經濟規劃指南[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20.
[2]馬朝良.產業鏈現代化下的企業協同創新研究[J].技術經濟,2019,38(12):42-50.
[3]楊睿.供應鏈管理中的長鞭效應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3.
[4]郭建明.企業數字化轉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
[5]曹坤煜.基于大數據的鋼鐵企業銷售分析系統設計與實現[D]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21.
項目基金:盤古云鏈(天津)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研發計劃課題“基于大數據和價格計算模型的指導價格研究”(項目編號:IKY2024YF01001)
作者單位:盤古云鏈(天津)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王穎振 鄭凱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