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與意義
1.1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
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一2025年)》的權威數據,數字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已從2018年的 27.6% 躍升至2023年的 38.9% ,數字經濟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新經濟形態,正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對于中小民營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數字化轉型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戰略價值體現為多維度的效能提升[1]。在運營優化維度,技術嵌入驅動的流程再造顯著提升了組織效能。以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實施效果為例,深度應用ERP系統的企業可以有效降低采購偏差率,提升庫存周轉效率。此結果源于系統對“采購一生產一庫存一銷售”鏈條的全流程數字化映射與實時協同。
第二,相較于內部流程優化,市場維度的數字化變革則展現出更強的外延效應。電商平臺與社交媒體平臺的協同應用產生了顯著的“時空壓縮”效應,這種渠道延展性不僅突破了傳統地理邊界的限制,而且通過用戶行為數據的跨平臺采集形成了動態市場感知能力。
第三,在客戶關系管理層面,數字化轉型催生了精準化服務范式。依托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客戶畫像技術,可使中小民營企業客戶留存率得到顯著提升。這種提升源于兩大技術賦能:一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實現消費偏好的實時預測;二是構建了“需求感知一服務響應一體驗優化”的閉環迭代機制。
第四,數字化轉型重塑了企業的生態位價值。這得益于區塊鏈技術支撐的跨組織數據共享機制的顯著。當企業接入產業互聯網平臺后,可獲得資源匹配效率的顯著提升,這種網絡效應在政府政策催化下進一步放大。
1.2本研究的價值與貢獻
本研究基于數字經濟時代背景,系統探討了中小民營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與多渠道營銷中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具有重要價值。
第一,研究構建了“供應鏈一產業鏈一客戶鏈”三維協同框架,并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豐富了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戰略的理論。
第二,研究通過剖析中小企業的市場現狀,結合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政策,提出區域性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方案,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參考。本研究以君樂寶乳業的全產業鏈數字化實踐為案例,驗證了數字化轉型策略的可行性,并為企業提供了可操作路徑。在方法上,本研究結合數據驅動與政策扶持的雙輪驅動策略,強調政企協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用,并探討了如何依托京津冀區域協同,實現資源共享、市場聯動,推動當地產業數字化升級。
第三,本研究不僅提出了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還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為企業的實際操作提供指導。
總之,本研究為學術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也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了可落地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對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君樂寶案例分析:利用數字化打破營銷壁壘
在數字經濟和消費升級的共同作用下,中小民營企業迫切需要通過系統的產品集成和渠道數字營銷來打破成長瓶頸。君樂寶乳業集團作為中國乳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憑借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在供應鏈管理與品牌營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并成功入選《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2024年)》。君樂寶公司通過建立一條完整的數字生態鏈,完成了從傳統生產企業到智能企業的轉變。
在產品方面,公司以成員數據平臺為基礎,構建了用戶需求的直接鏈接和研究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新一代鮮牛奶”悅鮮活,通過創新采用 INF0.09 秒的超瞬時殺菌技術,將工藝技術轉化為可感知的消費價值。
在銷售渠道方面,公司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網絡平臺,從直播電商到社交媒體再到線下體驗店。2022年,公司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抖音上的聯動營銷上,與小紅書種草相配合,打造一個完整的流量閉環,并且還利用DMS(圖文檔管理)系統,對訂單、庫存和物流進行了一系列的數字化控制,從而減少了整個渠道的運營費用。
在運作方面,公司通過CRM體系建立起了一個成員群體,通過AR和奧林匹克IP的互動,提高了用戶的交互頻率,重復購買率提高了 18%o 從經濟管理角度看,這種模式的關鍵價值是以“商品一渠道一客戶”為目標,通過對數據資產的沉淀和動態對接,構建“技術投入與投資回報率(ROI)”之間的快速迭代機理,并對其進行實證檢驗。實踐表明,君樂寶通過全渠道數字化改造,實現營銷成本降低 30% 、客戶轉化率提升45% ,為同類企業提供了\"技術賦能產品創新、數據驅動渠道協同\"的轉型范式。
3中小民營企業銷售渠道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中小民營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廣泛分布于制造、服務、零售等多個行業,為促進就業和推動區域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受限于傳統經營模式,這類企業面臨著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主要依賴線下實體店或代理分銷體系,缺乏對數字化渠道的深入應用。這種局限性不僅削弱了企業市場拓展能力,也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處于不利地位,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部分企業雖然已嘗試進行電商平臺運營以拓展線上市場,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數字化運營團隊和系統化推廣策略,其線上銷售表現不夠理想。此外,隨著短視頻營銷、直播帶貨等新興數字營銷模式的興起,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行為逐漸向社交化、互動化轉變,然而還有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對這些新型營銷渠道的認知和應用不足,導致其錯失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增強市場滲透率的機遇[2]。因此,推進數字化轉型、構建多元化銷售渠道已成為中小民營企業優化經營模式、提升競爭力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4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策略
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小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市場競爭力、運營效率和擴大銷售渠道的關鍵路徑。面對消費者行為的數字化趨勢、市場競爭加劇及技術革新,中小民營企業亟須采用多渠道數字化營銷策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增強客戶黏性并優化資源配置[3]。
4.1電商平臺營銷策略
電商平臺為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了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市場的發展機遇。企業應根據產品特點和目標市場選擇B2B(企業與企業)或B2C(企業與客戶)模式,并在運營過程中優化用戶體驗、提升客戶服務質量以及充分應用智能化技術。優化用戶體驗是提升轉化率的關鍵,企業可通過改進網站設計、提升頁面加載速度、簡化購物流程及提升支付便捷性等,提高消費者購買體驗,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識別用戶需求,實現個性化產品推薦,增強用戶黏性。同時,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同樣重要。人工智能客服機器人可提供24小時智能化服務,提高響應速度,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品牌好感度。
4.2社交媒體平臺營銷策略
社交媒體平臺是企業品牌推廣和用戶互動的重要渠道。企業應結合各社交媒體平臺的特性,制定精準的營銷策略,提高品牌曝光度,增強用戶黏性。例如,微信可通過公眾號推送產品信息,結合社群運營提高用戶參與度,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用戶行為[4,精準推送個性化內容。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依托創意內容的傳播,能夠快速吸引目標用戶。企業可借助智能剪輯技術優化視頻作品的質量,并利用數據分析調整內容,提升傳播效果。
4.3直播與短視頻營銷策略
直播電商的實時互動性能夠增強消費者信任感,促進即時購買決策。企業需關注主播選擇、內容策劃及用戶互動體驗,借助人工智能分析觀眾觀看習慣與偏好,提高直播內容匹配度,增強用戶參與感。短視頻營銷憑借高傳播度和碎片化信息的優勢,成為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企業應著重提升視頻創意與質量,并結合社交媒體平臺推廣。大數據分析可用于追蹤用戶觀看行為,優化內容策略,并根據播放量、互動率等指標調整營銷方案,以提高推廣效果。
4.4多渠道營銷的整合與協同
單一渠道的獨立運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企業需推動多渠道協同,實現營銷效率最大化。第一,數據共享對精準營銷至關重要。企業可利用大數據整合社交媒體平臺、電商、直播等多渠道用戶數據,分析消費行為,實現更具針對性的營銷策略。第二,品牌形象一致性有助于提升用戶信任度,企業應確保各營銷渠道傳遞統一的品牌價值觀和視覺風格。第三,跨渠道聯合營銷可有效提升整體營銷效能。例如,結合線下體驗活動與線上推廣,企業可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將客戶引流至直播平臺,實現閉環營銷。
4.5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深化應用
在渠道整合方面,CRM系統可以將線上和線下觸點打通,將電商平臺、社交媒體平臺和線下門店等各個渠道的客戶交互資料進行有效融合和沉淀,從而建立完整的客戶畫像。
在數據分析模型幫助下,企業可以對各渠道獲客成本和轉換效率進行有效評估,并對各種資源進行相應優化。此外,CRM系統還可以與進銷存和財務系統進行對接,使訂單處理、庫存管理和資本流動等實現無縫銜接,以保證部門間的協同效率。
4.6加強政企合作,推動產業鏈數字化協同
4.6.1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在基礎層面的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升級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環節[5]。中小民營企業應借助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等數字化工具,實現采購、生產、庫存及物流的精細化管理。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降低庫存積壓和運營成本,還能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協同效率。
4.6.2政企合作促進產業鏈協同:中層戰略的深化。在供應鏈優化的基礎上,中小民營企業應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的數字化協同[,即通過信息共享與業務協作,實現上下游企業的深度聯動。這一層級的關鍵在于政企合作,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補貼及產業扶持措施,推動產業鏈各環節的信息互通及資源整合,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地方政府可通過建立產業協同平臺,支持企業間的數字化信息共享,打破傳統的產業鏈壁壘,促進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例如,在農業產業領域,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拼多多開展了“縣長直播帶貨”活動,該模式不僅幫助地方政府優化了農業供應鏈管理,還通過直播電商賦能實現了企業產品推廣、產業鏈整合,增加了政府資源協調的多重效益。這種政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凸顯了政府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作用,也驗證了產業鏈協同在提升整體市場競爭力方面的現實價值。
5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應遵循供應鏈優化、產業鏈協同及客戶鏈營銷的漸進式發展路徑。在這一過程中,政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能夠有效推動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升級。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資源整合,為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支撐,而企業借助數字技術,實現供應鏈效率提升、產業鏈協同發展以及市場拓展優化。實施這些策略,有利于中小民營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管杰.數字經濟時代中小民營企業成本管控的優化路徑研究[J].商展經濟,2024(17):181-184.
[2]申杰.工業智能化賦能民營中小民營企業:基于“專精特新”視角的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4(8):20-23.
[3]崔思佳.中小民營企業數字化營銷策略研究[J].商展經濟,2023(15):152-154.
[4]張永雙.數字經濟時代中小民營企業營銷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4(17):59-62.
[5]王彥林.數字化賦能中小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J].現代管理科學,2024(12):45-50.
[6]曹亞東,趙宇峰.中小民營企業營銷數字化轉型研究述評[J].經營與管理,2022(5):12-17.
課題項目:校級重點課題“中小民營企業產品整合與多渠道數字化營銷策略研究”課題編號(X2024002)。
作者簡介:吳冰(1990—),女,滿族,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大數據會計與金融、商業模式創新管理。王崢(1989—),男,滿族,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