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太康縣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實踐、實干、實效,積極探索基層協商民主有效路徑,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向民生聚焦、向實效發力,書寫了新時代政協履職的生動篇章。
一、高舉偉大旗幟,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
加強政治學習,錘煉政治素養。恪守人民政協政治定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領、總指引、總遵循,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領悟、了解、把握蘊含其中的時代背景、歷史淵源、實踐基礎以及人民立場、唯物觀點、辯證方法,把精髓要義入腦入心入魂,用新思想新理論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織密黨建網絡,夯實基層基礎。加強黨建,筑牢根基,讓黨旗在人民政協高高飄揚,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履職。縣政協黨組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切實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把黨建工作與政協履職深度融合、一體推進。制定縣政協領導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的“三聯”工作機制;在政協機關、界別和鄉鎮政協聯絡組成立黨支部、黨小組,作為堅持和加強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引導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實現“兩個全覆蓋”。
堅持黨的領導,校準履職方向。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初心使命不懈怠、履職方向不偏離,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政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自覺在縣委領導下謀劃工作、履行職能,及時向縣委匯報重點工作、請示重大事項、反映重要情況,堅決做到縣委指方向、政協向前進,縣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縣委有要求、政協抓落實,縣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確保政協工作與縣委部署有效銜接、同頻共振。
二、立足發展大局,積極投入履職實踐
在經濟建設上出實招。深入開展“作表率,走在前,我為家鄉作貢獻”活動,發揮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累計收集招商信息265條。先后赴青島、張家口、衡水、義烏等地對接、考察,為“青島科捷機器人換電站”“埃梯梯智慧水務”等十個投資項目牽線搭橋,成功開展政協委員專題招商引資擂臺賽。時刻樹牢“項目為王”鮮明導向,在分包的未來路升級改造、俏迷服飾年產1.1億米坯布生產、鍋爐產業孵化園二期建設等重大項目建設中,積極協調,科學運作,解難紓困,有序推進。
在民生福祉上用實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在縣政協年度調研視察、報送的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信息中,涉及“衣、食、住、行、教、醫、保”等民生領域的課題占 66% 。同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持續發力,組織開展“訪貧濟困送溫暖”“三夏送清涼”“三秋送慰問”“義診下鄉送健康”等系列公益活動138次,參與委員1360人次。
在縣域發展上謀實策。圍繞“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農業強縣”七個專項行動以及促發展、惠民生、保平安、強黨建、優環境、正風氣“六大任務”,聚心聚力、獻計獻策,為“四強四好”現代化太康建設當參謀、建真言。

▲ 5月29日,太康縣政協主席朱希炎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督導“三夏”工作。
圍繞村級文化廣場、農村天價彩禮、中小企業發展、食品安全監管、城鄉公共廁所、鄉賢資源發掘利用、農村勞動力轉移、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群眾關切課題開展視察調研,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提出精準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三、錨定職能定位,創新創優協商平臺
發揮制度優勢,開展多元協商。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發揮政協組織制度優勢,廣泛、深入、靈活開展協商活動,把“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落到實處。用足用好全會平臺,按照全會工作安排,各界別、各委員深入實際、發掘課題,調查研究、系統分析,以提交提案、分組討論等形式建言獻策。以政協常委會會議、調研視察或其他形式,對有關重點課題進行專題協商,凝聚廣泛共識,形成集體意見。各專委會、各界別與相關部門開展對口協商,先后圍繞婚嫁彩禮、傳統文化、企業發展、轉移就業等課題調研協商,一些重要意見建議被相關部門吸收采納,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
堅持守正創新,搭建協商平臺。建陣地、找路徑,健全、完善、規范“一臺兩站雙報到”工作機制,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賦能基層高效能治理。各專委會、各界別、各鄉鎮聯絡組利用“一臺兩站雙報到”機制,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移風易俗等議事協商活動,協商處理群眾矛盾糾紛1748起,為群眾辦實事2347件,達到基層干部滿意、人民群眾歡迎的良好社會效果。
建設書香政協,傳遞協商文化。持續開展委員讀書活動,舉辦讀書分享會,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閱讀中積累知識才干,涵養書香氣、凝聚正能量。編輯出版《太康協商》《鄉愁記憶》《夏都太康》等書籍,傳承地方文化,弘揚奮斗精神,增強文化自信。依托新媒體平臺,推出《政協同心圓》系列節目,講述協商故事,展示委員風采,傳播協商理念,營造良好協商氛圍。

2024年3月25日至27日,太康縣政協主席朱希炎帶隊到山東青島考察企業發展,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四、注重強基固本,加強“兩支隊伍” 建設
拉高隊伍建設標桿,不斷提升履職效能。持續開展“三個一流、四個之家”活動,以一流的標準、一流的作風、一流的服務,建設“政協委員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基層政協之家、干部職工之家”,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效能型政協機關,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持續加強委員管理,完善委員管理辦法,健全履職量化考核和委員退出機制,規范委員履職檔案,對參加活動、出席會議、提交提案、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活動進行量化評分。持續開展委員培訓,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邀請省、市政協領導和專家圍繞政協知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案撰寫等開展培訓,不斷提升委員能力素質和履職水平。
馳而不息轉變作風,樹立政協良好形象。踐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在履職中傾聽民聲、體察民情、收集民意,為解決民生問題講實話、出實招、謀實效。注重調查研究,深入基層一線,“沉下去”摸實情、“合起來”找方法、“靜下心”寫報告,提高建言資政質量。堅持修身立本,弘揚時代新風正氣,以過硬作風、模范行動、優良業績展現政協形象。
(作者系太康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