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碎片化、真偽難辨的網絡時代,辭書出版的權威性為讀者提供了“反碎片化”的底氣,成為信息洪流中可靠的“定海神針”。
1955年5月25日,日本巖波書店出版的《廣辭苑》第一版面世,后經七版修訂,紙質版在日本銷量已累計突破1200萬冊,被譽為日本的“國民辭書”。
2005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外教社”)引進了《廣辭苑》第五版,2012年引進了《廣辭苑》第六版。2018年,巖波書店推出《廣辭苑》第七版后,外教社當即與日方聯系引進事宜,歷經七年的精心打磨,終于在2025年5月成功引進出版,為中國日語學習與研究錨定了一座新的燈塔。
無可替代的“國民辭書”
《廣辭苑》在日語辭書界的崇高地位,來源于其超越詞義的簡單堆砌,構筑了一部動態演進的語言文明史。
《廣辭苑》在初版時便確立了“編者脫稿之際,也是辭典開始修訂之時”的理念。1969年的第二版、1976年的第二版補訂、1983年的第三版、1991年的第四版、1998年的第五版、2008年的第六版、2018年的第七版,除第二版補訂的修改幅度較小外,每次修訂都新增了大約1萬詞條。這些修訂使得內容能夠實時反映出時代的變遷,跟上時代發展,從而保持歷久彌新、永不落伍的生命力。

第七版《廣辭苑》收錄詞條逾25萬個,觸角遍及文學、歷史、科學、藝術、武藝、茶道,直至體育、亞文化等廣泛領域,既反映學術研究的進展與時代的最新動向,又對舊版疏漏之處進行補正。
新版辭典不僅包括語文詞條,也有大量的百科詞條,搭建起宏大而精密的知識架構。在第七版中,“ス木”(智能手機)、“ラク企業”(黑心企業)等新興詞匯被收錄;“炎上”從原義“火勢猛烈地燃燒”到新增“短時間內爆出大量負面消息”的語義擴展;“んてれ”(傲嬌)、“る (谷歌一下)”等過時詞匯被刪除,無不彰顯出專家團隊與出版者對時代語言的精準把握。
此外,第七版還重新審閱了此前各版未收錄的詞匯,嚴格篩選出已在日語中扎根或具有扎根潛力的詞語。正因為身處檢索便捷的網絡時代,辭典的內容更加注重提煉出超越具體語境的詞語核心意義一通過剔除冗余表述,為每個詞條賦予精練易懂的釋義,確保讀者能夠通過一次性閱讀準確掌握詞語內涵。
《廣辭苑》更深層的價值在于其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精妙平衡。每一個詞條都凝聚著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的學識,釋義不僅力求精準,更注重追溯詞源、梳理語義流變。第七版特別以動詞、形容詞為重點,著力打造能清晰辨析近義詞微妙差異的釋義體系。
同時,編纂團隊回歸傳統,對引自《萬葉集》《源氏物語》等古典名著的用例進行了全面核查,使基礎詞匯的釋義得以全面重鑄,詞目呈現形式亦多有革新,更有諸多古語條目在此過程中獲得系統性充實。
在信息碎片化、真偽難辨的網絡時代,辭書出版的權威性為讀者提供了“反碎片化”的底氣,成為信息洪流中可靠的“定海神針”。
七年打磨,校樣“足有半人高”
對中國的日語學習者、翻譯工作者和研究者而言,《廣辭苑》中國版是高階學習的權威基石。其嚴謹的釋義體系能“幫助中國學習者精準理解現代日語,辨析近義詞微妙差異,了解詞語源流”,為深入掌握這門語言提供不可替代的系統性支撐,更是深度理解日本社會文化的關鍵窗口。
外教社自2005年引進第五版、2012年引進第六版,累計銷量近兩萬冊。外教社副編審、《廣辭苑》第七版責任編輯王俊透露:“其實2018年日本推出第七版后,國內雖然還有不小的需求,但考慮到新版即將引進,我們暫停了老版的重印。只是沒有想到新版的引進又花了不少時間才完成。”
引進過程的挑戰在于對原版內容的全面審慎處理。“我社其實很早就和日方聯系展開了引進工作,但是因為需要通讀全文,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且每處修改都要征求日方意見,一來一往中耽誤了不少時間。”外教社日語編輯陳知之說。三千多頁的校樣“足有半人高”,編輯團隊投入巨大精力逐頁審讀。此外,外教社還請專業機構對書中的地圖進行了重繪并送審,確保地理信息的準確性,體現了出版者的編校嚴謹性和文化責任感。
在內容革新方面,中國版亦保持了日版第七版與時俱進的升級,擁抱科技與網絡浪潮,大量收錄高頻IT術語與網絡用語;為應對地震、火山噴發、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發的現狀,及全球環保意識提升的趨勢,新增地球科學、氣象學及海洋學相關術語;依據基因分析最新成果修訂生物系統分類,動植物分類體系全面更新,植物類目同時保留傳統分類體系作為參照;拓展人文與社會視野,大幅增補近代文獻及報刊新聞實例,充實世界遺產、歷史遺跡、旅游地名條目,并增加了醫院、藥房常見的醫藥專業詞匯。這些更新確保了辭典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而在裝幀工藝方面,王俊介紹道:“日本的《廣辭苑》第七版比第六版新增了140頁,如使用原紙張,厚度可能超過8厘米,基本達到裝訂的極限”。為此,日本版采用特制的紙張,使得厚度基本與第六版保持不變。

中國版在裝幀上同樣傾注巧思,選用纖薄而有韌性的紙張,厚度基本與日本版一致,同時紙張色澤更顯純凈。設計上則獨具匠心,相比日本版的灰色函套、黑底白字的辭典和附錄封面,中國版創新采用質感厚重的黑色刀版函套,封面則選用高級灰色藝術紙配以燙金工藝,整體視覺效果更顯典雅大氣,擺在案頭亦是一件精致的文化藝術品。
外教社七年磨一劍的出版歷程,不只為中國日語學習者提供了一部案頭必備的權威工具書,更清晰地彰顯了專業出版機構在跨文化傳播中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一一以嚴謹的態度篩選精華,以匠心的精神打磨細節,以負責的立場溝通協調。這部跨越七十載、凝聚無數智慧的日本“國民辭書”,最終能在中國讀者的書桌上煥發新生,這本身就是一個關于堅持、專業與文化尊重的動人故事。
在人工智能翻譯工具日益普及的當下,《廣辭苑》能成為驗證AI輸出可靠性的“試金石”,防止學習者被錯誤或片面信息誤導,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那份在翻閱厚重紙頁時才能體會的踏實與溫度,以及字里行間經得起時間推敲的權威光芒,正是《廣辭苑》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永恒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