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基本要求。耐心資本作為一種注重長期投資、強調穩健回報的資本形式,對于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深化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實證檢驗了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結果表明,耐心資本能夠顯著地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該結論在進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舊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耐心資本主要通過風險承擔效應、代理成本效應以及內部控制效應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異質性分析表明,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效果在內部高管薪酬差距小、企業股權制衡度高以及所在地區政府對金融發展重視程度高的企業更加明顯;進一步分析發現,耐心資本在重塑勞動力就業結構、促進企業創新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耐心資本;數智化轉型;風險承擔;代理成本;股權制衡度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25)07-0068-12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5.07.007
一、引言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而企業作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微觀基石,其作用尤為關鍵。步入21世紀,技術革命深刻重塑了全球經濟體系。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企業運營各環節,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企業數智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數智化轉型是指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對內部管理、業務流程、產品服務以及商業模式進行的全面且深入的革新,以提升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增強市場響應能力,并最終實現價值創造的最大化。這一過程不僅可以重構企業運營模式與競爭生態,更深刻影響著其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為響應此趨勢,國家出臺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政策,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與理論指導框架。然而,盡管部分企業已通過數智化轉型實現了運營效率的提升與成本的有效控制,但多數企業在實踐中仍面臨戰略缺位、管理層認知差異、人才短缺、轉型文化缺失及缺乏定制評估體系等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企業數智化轉型成為我國亟須深入探索與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亟須政學業三界共同努力,尋找有效路徑以克服轉型障礙,推動我國企業數智化轉型邁向更高階段。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耐心資本”概念,并支持培育壯大耐心資本。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作為一種專注于長期投資的資本形式,以追求長期回報而非短期收益為目標,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對資本回報有長期展望,不易受市場短期波動干擾。耐心資本以其長期性和風險承受能力,為企業數智化轉型帶來新機遇。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耐心資本如何賦能并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企業數智化轉型作為當前企業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已有文獻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稅收政策(蔡宏波等,2023)[1]、對外開放(任曉怡等,2022)[2]、知識產權(甄紅線等,2023)[3]等視角,也有許多文獻研究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經濟效應(Lin和Zhang,2023;王鏑和章揚,2024)[4,5]。盡管現有研究已從多個視角對企業數智化轉型展開了探討,但尚未充分揭示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及內在作用機制,并且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亟待開展進一步研究以尋找有效應對策略。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對于指導企業實踐、推動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鑒于此,本文選取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初始研究樣本,構建高維固定效應模型,探究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本文的邊際貢獻可能在于:第一,本文聚焦于企業數智化轉型,創新性地引入耐心資本要素,經實證研究剖析其獨特作用機制,豐富了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理論體系,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框架;第二,本文深入探究了耐心資本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異質性特征,為政府制定差異化政策加速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參考;第三,本文不僅驗證了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還將研究拓展至勞動力結構升級和創新生態優化等衍生效應,為評估耐心資本的綜合經濟價值提供了更全面的實證支撐。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一)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直接影響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耐心資本作為一種注重長期價值創造的投資形式,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日益顯著。數智化轉型,即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業務流程、組織結構、決策機制等方面的全面革新,旨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及推動可持續發展。耐心資本所具備的長期性、戰略性和價值導向性與數智化轉型的階段性需求相契合。
首先,耐心資本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數智化轉型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用于技術研發、設備升級、人才引進和流程優化,龐大的資金投入以及融資約束使許多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意愿下降(李劍培等,2024)[6]。耐心資本基于長遠的投資視野,能夠緩解長周期項目所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為企業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克服轉型初期的資金瓶頸(邱蓉等,2024)[7]。這不僅有助于企業加速數智化轉型的步伐,還能確保轉型過程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其次,耐心資本的投資者通過提供戰略指導,助力企業明確數智化轉型的方向和目標。企業開展數智化轉型,旨在通過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核心業務流程,系統性提升運營效率、加速創新能力躍遷,并顯著強化組織韌性,最終形成涵蓋成本控制、價值創造與風險抵御的多維競爭優勢,這與耐心資本的投資理念高度契合。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耐心資本不僅會提供資金支持,其投資者還會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專業的管理團隊以及長期積累的投資管理能力,為企業提供戰略指導,積極參與企業的治理,通過投后管理影響企業的決策和運營(陳紹輝和孫熙國,2024)[8],幫助企業識別轉型的關鍵領域和優先級,制定切實可行的數智化轉型策略。這不僅有助于企業避免盲目跟風和資源浪費,還能確保轉型策略與企業整體戰略的一致性,提升轉型的效率與效果。最后,耐心資本對企業技術創新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智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技術創新和應用,而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人才支持(劉燦雷等,2024)[9]。耐心資本通過為企業提供研發資金、搭建研發平臺、引進高端人才等方式,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耐心資本還能通過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與企業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應用,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種技術創新不僅有助于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還能為企業創造新的增長點,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H1:耐心資本能夠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二)耐心資本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機制分析
1. 風險承擔效應。耐心資本可能通過提高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一方面,耐心資本能夠通過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為企業創造更為寬松和靈活的財務環境,這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在面臨潛在的高風險項目或創新轉型時,耐心資本能夠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溫磊和李思飛,2024)[10],使得企業能夠更加自信地投入這些項目。這種資金支持不僅提升了企業的財務穩健性,也增強了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提高了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另一方面,耐心資本能夠通過參與公司治理、提供戰略咨詢等增值服務,優化企業的風險決策機制(羅章松和王丹,2025)[11]。耐心資本注重長期價值創造的特性促使企業管理層更加關注風險調整后的收益而非短期財務指標,這種治理層面的引導作用使企業能夠在風險評估與控制中納入更全面的戰略維度,提升風險識別與應對的前瞻性,最終實現風險承擔能力的結構性提升。
風險承擔能力是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因素。風險承擔能力較強的企業在面對數智化轉型中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等多重挑戰時,表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和韌性(潘為華和羅永恒,2024)[12],能夠迅速調整策略、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轉型的順利進行。同時,具備高風險承擔能力的企業往往具備更強的創新動力和變革意愿(姜中裕,2025)[13],更傾向于將數智化轉型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這類企業更愿意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時間,去研發和應用先進的數字技術,以推動業務流程的優化、組織結構的重塑和產品的智能化升級。而風險承擔能力較弱的企業在面對數智化轉型時可能表現出更為保守和謹慎的態度。這類企業可能因擔心轉型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傾向于維持現狀,避免承擔過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種保守的態度不僅限制了其數智化轉型的步伐和深度,還可能使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H2:耐心資本通過提高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2. 代理成本效應。在資本市場中,信息不對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它是指市場參與者之間在信息獲取、分析和傳遞方面存在差異,導致一方擁有更多或更準確的信息,從而在交易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這種信息不對稱在股東與管理者、股東與債權人等代理關系中尤為突出。耐心資本作為一種專注于長期投資回報的資本形態,以長期持有、風險承受力強以及對企業運營的深度參與等特性(李三希等,2024)[14],有效地降低了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代理成本。相較于短期投資者,耐心資本愿意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去深入了解企業,這種深度參與有效彌合了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鴻溝,使投資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發展戰略及潛在風險,這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慕亞宇和胡奕明,2022)[15],降低了代理成本。
而代理成本的下降能夠顯著地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首先,代理成本的降低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更為靈活與高效的決策環境。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戰略方向,這要求企業內部決策流程必須高效且透明。代理成本的下降意味著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減少(Jensen,1986)[16],決策過程中的阻礙與延誤也隨之減少,企業能夠更快地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決策,從而把握數智化轉型的先機。其次,代理成本的降低促進了企業對數智化技術的投資與應用。數智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技術的引入與升級,代理成本的下降使企業能夠更自由地向技術研發與應用領域分配資源,推動了企業技術能力的提升與業務流程的優化,促進了企業數智化轉型。最后,信息不對稱是導致管理層短視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Agnihotri和Bhattacharya,2021)[17]。代理成本的下降通常意味著信息不對稱程度的降低。降低信息不對稱能夠促使企業管理層減少短視行為,做出更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決策,從而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谏鲜龇治?,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H3:耐心資本通過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3. 內部控制效應。耐心資本具備長期投資導向、風險容忍度較高等特質,能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產生多維且深刻的影響。首先,耐心資本憑借其長期穩定的資金供給,能夠為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提供充裕的財務資源(胡冰和戚聿東,2025)[18],助力企業引入先進的內部控制技術、開展專業人員培訓以及完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從硬件與軟件層面夯實內部控制基礎。其次,耐心資本的投資者憑借其長期利益訴求積極參與公司治理,通過提名董事、參與決策等方式推動企業構建科學合理的權力制衡機制與決策流程,增強內部控制的獨立性與有效性(羅章松和王丹,2025)[11]。最后,耐心資本注重企業的長期價值創造與可持續發展,促使企業管理層摒棄短期逐利行為,制定穩健的經營戰略(程建華和凌小萍,2025)[19],降低由過度冒險或短視決策引發的內部控制風險,進而推動企業形成以長期穩健運營為導向的內部控制文化與運行機制,全面提升內部控制質量。
而企業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促進企業進行數智化轉型。一方面,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各項資源精準對接數智化各階段需求,確保關鍵資源向核心項目集中,規避資源冗余(洪嬌等,2025)[20],加速技術落地與流程智能化。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通過強化合規文化、完善監督激勵及促進跨部門協同,塑造開放包容的治理環境,提升員工認同感與參與度,激發組織創新活力(張瑩等,2025)[21],為數智化轉型提供可持續動能?;谏鲜龇治觯疚奶岢鋈缦卵芯考僬f:
H4:耐心資本通過提高內部控制水平,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三、模型設定與數據來源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初始研究樣本,并對數據進行如下處理:(1)剔除行業代碼為J66-J69的金融及相關行業的研究樣本;(2)剔除ST、*ST、PT樣本;(3)剔除主要變量存在大量缺失值的樣本;(4)對含有少量缺失值的變量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補充。篩選后,本文獲得了33644個有效觀測樣本。為排除極端值的影響,本文對所有連續型變量進行1%的縮尾處理。本文使用的企業層面數據均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宏觀省級層面數據來自各年度《中國統計年鑒》,相關企業年報數據來自深圳證券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
(二)模型設定
為了深入探究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本文構建如下模型:
[Digitali,t=β0+β1Capitali,t+δControlsi,t+up+vt+εi]" (1)
其中,[Digitali,t]為被解釋變量企業數智化轉型;[Capitali,t]為核心解釋變量耐心資本;[Controlsi,t]為包含微觀層面以及宏觀層面的控制變量;[up]為行業虛擬變量;[vt]為時間虛擬變量;[εi]為隨機誤差項。
(三)變量定義及描述性統計
1. 被解釋變量,企業數智化轉型(Digital)。數智化轉型作為新興概念,目前尚未形成成熟且完備的量化評估體系。在已有的學術文獻中,企業數智化轉型程度的測度方法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第一,構建針對性的指標體系來分別衡量企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并運用熵值法綜合評估企業的數智化轉型程度。第二,依據《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對數字化產業進行細致的劃分。在此基礎上,計算人工智能產業、5G產業、區塊鏈產業以及大數據產業等關鍵領域的專利授權數的對數,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合成數智化轉型發展指標。第三,利用詞頻分析這一文本挖掘技術來測度數智化轉型的程度。詞頻分析法能夠直觀反映企業在公開信息中對數智化轉型的提及頻率與重視程度,為量化評估提供了一種便捷且直觀的視角,故本文借鑒吳非等(2021)[22]的方法,通過Python爬蟲功能搜集整理了所有滬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企業年報,并通過Jieba庫對年報文本進行分詞,統計與企業數智化高度相關的特征詞詞頻(見表1),形成原始詞頻矩陣[X=xijtn×m×T],[xijt]表示第[i]家企業在第[t]年對第[j]個特征詞的提及頻次;[n]為樣本企業數量,[m]為特征詞數量,[T]為時間跨度。在此基礎上,利用熵值法測算企業數智化轉型程度,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數據標準化處理。為消除量綱差異,對原始詞頻進行極值標準化:
[x'ijt=xijt-min(xj)max(xj)-min(xj)]" "(2)
其中,[max(xj)]與[min(xj)]分別為第[j]個特征詞在全樣本中的最大、最小詞頻值。
第二步,計算熵值法權重:
[pijt=x'ijti=1n t=1T x'ijt]" " (3)
第三步,計算信息熵值:
[ej=-ki=1n t=1T pijtln (pijt),k=1/ln (nT)] (4)
第四步,計算差異系數:
[gj=1-ej]" "(5)
第五步,確定指標權重:
[wj=gjj=1m gj]" "(6)
第六步,合成綜合指數,企業數智化轉型程度最終測度公式為:
[Digital'i,t=j=1m wj?x'ijt]" "(7)
為避免數據絕對值過小對回歸結果造成影響,本文對測算結果進行取對數處理:
[Digitali,t=lnDigital'i,t]" "(8)
[Digitali,t]數值越大,表明企業數智化轉型程度越高。
2.核心解釋變量:耐心資本(Capital)。根據耐心資本的定義可知,耐心資本為專注于長期投資的資本形式,故本文參考劉京軍和徐浩萍(2012)[23]的研究,采用機構投資者的持股衡量耐心資本。具體而言,計算[k]機構在[t]期購買和轉手的股票總資產:
[buyk,t=i=1Mk∣Nk,i,t-Nk,i,t-1Pi,t∣|Nk,i,tgt;Nk,i,t-1]" (9)
[sellk,t=i=1Mk∣Nk,i,t-Nk,i,t-1Pi,t∣|Nk,i,t≤Nk,i,t-1]" (10)
其中,[Pi,t]為股票[i]在[t]期的價格,[Nk,i,t]為機構[k]在[t]期持有股票[i]的數量,[Mk]為機構[k]所持股票的總量,當[Nk,i,tgt;Nk,i,t-1]時,機構增持股票;當[Nk,i,t≤Nk,i,t-1]時,機構減持股票。定義機構[k]在[t]期的換手率為:
[TRk,t=2minbuyk,t,sellk,ti=1NkNk,i,tPi,t+Nk,i,t-1Pi,t-1]" "(11)
因此,機構[k]在4個半年度的平均換手率為:
[mean_TRk,t=14j=03TRk,t-j]" "(12)
本文按照平均換手率的高低進行排序,將其平均分為三組,分別為短期機構投資者、中期機構投資者以及長期機構投資者。平均換手率越大,表示機構越傾向于短期投資;平均換手率越小,表示機構越傾向于長期投資。本文選取長期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衡量耐心資本。
3.控制變量。本文分別設置微觀層面以及宏觀層面的控制變量。其中,企業層面控制變量包括企業規模(CSA)、資產負債率(CE)、資產回報率(ROA)、所有權性質(stac)、企業現金流比率(LIR)、股權集中度(SRLS)、企業固定資產比率(FAR)以及企業員工數(LN);宏觀層面控制變量包括人均GDP(gdp_per)以及產業結構(inds)。
4. 描述性統計分析。表2為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梢钥闯?,被解釋變量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的跨度較大,表明了企業數智化轉型進程的非均衡性。核心解釋變量耐心資本以長期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表征,均值0.013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中具有長期投資導向的機構投資者整體占比較低,而最小值0與最大值0.479反映了不同企業間長期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差異明顯。控制變量中,所有權性質(SOE)顯示35%的樣本為國有企業,這一比例與我國資本市場結構相符。其余控制變量取值均在合理范圍內。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表3報告了基準回歸結果。其中,第(1)列為未包含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第(2)列為加入控制變量后的回歸結果。核心解釋變量耐心資本的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結果表明,壯大耐心資本有助于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本文在基準回歸的基礎上引入耐心資本的平方項,第(3)列結果顯示耐心資本的平方項顯著為負,表明耐心資本雖然能夠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但邊際報酬遞減。為進一步檢驗耐心資本的作用,本文將數智化按詞頻類別分解為數字化與智能化,第(4)、(5)列結果顯示,耐心資本有助于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與智能化,進一步證實了基準回歸的結果。這一結論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說H1。
(二)穩健性檢驗
1. 內生性檢驗,為有效緩解內生性問題對回歸結果的影響,本文分別構建兩個維度的工具變量。一方面,采用滯后一期的耐心資本(L.Capital)作為工具變量進行實證分析。此種選擇的合理性主要基于以下兩點:第一,由于耐心資本的投資行為通常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滯后一期的耐心資本與當前期的耐心資本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第二,滯后一期的耐心資本在理論上是外生的,即它不應該受到當前期數智化轉型成果或其他潛在內生變量的影響。另一方面,使用城市—行業層面耐心資本的均值(mean)作為工具變量。此種選擇的合理性主要基于以下兩點:第一,同一城市或同一行業的企業往往面臨著相似的市場環境、政策條件和競爭格局,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耐心資本投資決策,滿足相關性要求;第二,城市—行業層面的耐心資本均值作為工具變量,其值是由城市和行業特征共同決定的,與企業個體的數智化轉型決策無直接關聯,滿足外生性要求。
表4報告了工具變量回歸結果。第(1)、(3)列為第一階段的回歸結果,F統計量大于弱工具變量檢驗10%水平上的臨界值,通過了弱工具變量檢驗,這表明工具變量與核心解釋變量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第(2)、(4)列為第二階段的回歸結果,耐心資本系數顯著為正,與基準回歸結果一致,表明基準回歸結果具有穩健性。
2. 穩健性檢驗。(1)替換核心解釋變量,耐心資本是指長期投資并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且對資本回報有著較長期限展望的資本。前文測算耐心資本時,根據轉手率高低排序并剔除了中期機構投資者,這可能會導致樣本損失。故本文重新構建核心解釋變量,定義耐心資本為中期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與長期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之和,并代入基準回歸方程重新進行回歸。表5第(1)列結果顯示耐心資本依舊顯著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回歸結果穩健。
(2)Boostrap抽樣。為緩解因樣本選擇造成的回歸結果偏差,本文采用Boostrap方法隨機抽樣1000次,回歸結果如表5第(2)列所示。結果顯示,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依舊顯著為正,回歸結果穩健。
(3)重構樣本時期。2009—2012年的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剔除歐債危機造成的影響,本文刪除了2012年及之前的樣本。回歸結果如表5第(3)列所示,耐心資本的系數依舊顯著為正,回歸結果穩健。
(4)剔除經營不善樣本。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每單位資產創造凈利潤的指標, 小于0表明企業的凈利潤為負。由于經營不善樣本加入回歸可能會導致結果產生偏誤,故本文剔除了資產收益率小于0的樣本進行回歸,表5第(4)列結果顯示,系數在顯著性水平及作用方向上均與基準回歸模型保持一致。
(5)剔除直轄市樣本。直轄市由于特殊的行政地位和經濟實力,往往在政策、資源分配等方面享有更多的優勢。這些優勢可能導致直轄市的數據對回歸結果造成偏差或干擾,從而影響研究結論的準確性。為了獲得更穩健的研究結果,本文選擇剔除直轄市的數據,以減少這種偏差和干擾?;貧w結果如表5第(5)列所示。剔除直轄市樣本后,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推動作用依舊顯著。
(6)增加固定效應。為確保所得結果不是特定模型下的偶然產物,本文采用增加固定效應的方法進行檢驗。具體而言,加入企業層面固定效應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5第(6)列所示,耐心資本仍顯著促進了企業數智化轉型,回歸結果穩健。
(三)作用機制分析
1. 風險承擔效應。參考李增福等(2022)[24]的做法,采用風險承擔水平作為風險承擔能力的代理變量。具體而言,采用年化日收益率標準差的自然對數(CRT)測度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具體測算公式如下:
[CRTi,j,t=ln1Tt=1Tri,j,t-1Tt=1Tri,j,t2]" "(13)
其中,[ri,j,t]表示 [i]企業在[j]年[t]日的收益率。[CRTi,j,t]數值越大,表示企業風險承擔能力越強。表6第(1)列結果顯示,耐心資本顯著提高了企業風險承擔能力,而風險承擔能力的提高通過增強創新容忍度與資源配置彈性,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更具韌性的戰略緩沖空間,進而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假說H2得到驗證。
2. 代理成本效應。耐心資本具有長期持有和深度參與的特點,能夠緩解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耐心資本還能通過監督作用,減輕委托代理問題,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率和執行效果,使委托代理成本下降,最終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本文借鑒羅進輝(2012)[25]的研究,采用其他應收款與企業總資產的比值衡量企業委托代理成本(Agency),表6第(2)列報告了耐心資本對企業委托代理成本影響的回歸結果,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壯大耐心資本使企業委托代理成本顯著下降,而委托代理成本的下降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與優化決策流程,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營造了更加高效協同的運營環境,進而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假說H3得到驗證。
3.內部控制質量效應。本文從內部控制質量視角探究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具體而言,參考聶興凱等(2022)[26]的做法,使用迪博內部控制指數衡量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IC)。該值越大,表明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越高?;貧w結果如表6第(3)列所示。結果顯示,核心解釋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耐心資本顯著提高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而高質量的內部控制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治理生態,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構建了堅實的戰略支撐體系,假說H4得到驗證。
五、進一步分析
(一)異質性分析
在探討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時,鑒于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及自身特征存在顯著差異,從政府對金融發展的重視程度、高管內部薪酬差距、企業股權制衡度這三個角度展開異質性討論尤為必要。政府金融政策導向影響著耐心資本的供給與配置,高管內部薪酬差距折射出企業治理與激勵機制的差異,企業股權制衡度則關乎決策的合理性與穩定性,這些因素均會對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過程與效果產生影響。
1. 政府對金融發展的重視程度。政府對金融發展重視程度的異質性可能導致區域間耐心資本供給效果的差異,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投資決策和實施效果。強有力的政府支持能夠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提升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和穩定性,為耐心資本提供更廣闊的投資空間和更靈活的投資策略,進而促進資金獲取和技術創新,有利于企業數智化轉型。因此,本文根據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金融相關的特征詞詞頻,利用熵值法測算政府對金融發展的重視程度(finance),若該指標值大于樣本均值,則為金融支持力度大樣本,反之則為金融支持力度小樣本?;貧w結果如表7第(1)、(2)列所示。結果表明,政府越重視地區金融發展,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越顯著,且組間差異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可能的原因為:政府對金融發展的高度重視,往往伴隨著對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的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的升級以及金融產品的創新推動。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還為耐心資本提供了更為豐富、靈活的投資工具。在此背景下,耐心資本能夠更精準地識別并投資于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企業數智化轉型項目,從而有效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黃潔等,2025)[27]。政府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為耐心資本與企業數智化轉型之間搭建了更加穩固的橋梁,使得耐心資本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其長期投資、風險共擔的獨特優勢,助力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的跨越式發展。
2. 高管內部薪酬差距。高管內部薪酬差距作為公司治理架構中的核心激勵機制變量,不僅映射出企業內部權力架構與激勵效能的復雜面貌,而且對企業戰略導向與決策行為,特別是在推動數智化轉型這類高度創新性與資源密集型的戰略轉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本文借鑒張正堂和李欣(2007)[28]的研究,采用前三名高管、監事、董事薪酬的均值與除前三名高管、監事、董事外其余高管薪酬均值之差絕對值的自然對數值衡量。若該數值大于樣本均值,則為高管內部薪酬差距大樣本,反之為高管內部薪酬差距小樣本?;貧w結果如表7第(3)、(4)列所示。結果表明,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促進作用在高管內部薪酬差異較小的樣本中更大,且組間差異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赡艿脑驗椋阂环矫?,當高管內部薪酬差距較小時,企業內部往往呈現出更為平等和諧的權力架構與激勵氛圍。這種氛圍有助于促進高管團隊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減少內部競爭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增強團隊整體的凝聚力和執行力(Siegel 和Hambrick,2005)[29]。在推動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高管團隊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較小的薪酬差距能夠激勵高管們共同致力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非過分追求個人短期利益,從而更有效地調配企業資源,加速數智化轉型。另一方面,高管內部薪酬差距的縮小還可能降低高管們的風險規避傾向,使其更愿意承擔數智化轉型帶來的風險(王躍堂和姚振宇,2024)[30]。在薪酬差距較大的情況下,高管們可能會因為擔心轉型失敗影響個人薪資和職業發展而采取保守策略。薪酬差距較小則可能減少這種擔憂,使高管們更愿意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而冒險嘗試新的戰略方向。這種風險偏好的變化有助于企業抓住數智化轉型的機遇,及時應對市場變化,從而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3. 企業股權制衡度。股權制衡度反映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分散與集中程度,以及不同股東之間的權力平衡狀態,這一特性不僅決定了企業內部的決策效率與監督機制,還深刻影響著企業的戰略選擇與資源配置。數智化轉型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變革,需要穩定的內部環境、高效的決策機制以及充足的資源支持,而股權制衡度正是影響這些要素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借鑒何瑛等(2019)[31]的研究,采用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之比衡量企業股權制衡度。若該值高于樣本中位數,則為高股權制衡度樣本,否則為低股權制衡度樣本?;貧w結果如表7第(5)、(6)列所示。結果表明,在高股權制衡度的樣本中,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促進作用更大,且組間差異顯著??赡艿脑驗椋阂环矫妫吖蓹嘀坪舛韧ㄟ^減少大股東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侵害,增強了企業的內部穩定性與信任基礎。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面對大量的資源投入、技術更新、組織結構調整等挑戰,這些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作為支撐。高股權制衡度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張慧蓮和沈沁源,2024)[32],減少了內部沖突與摩擦,促進了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配置,為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與人力資源。同時,一個穩定的內部環境還能夠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與忠誠度,提高團隊的協作效率,為數智化轉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另一方面,高股權制衡度還為耐心資本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投資環境。耐心資本往往注重企業的長期發展與價值創造,而非短期的利益波動。在高股權制衡度的環境中,企業內部的權力制衡與監督機制更為完善,這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決策風險與經營風險(李琳等,2009)[33],提高耐心資本的投資安全性與回報率。同時,高股權制衡度還促進了企業內部的創新與變革(谷方杰等,2024)[34],為耐心資本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與增長潛力。
(二)進一步分析
前文已經揭示了耐心資本在資金支持、戰略引導等方面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推動作用。然而,企業數智化轉型并非孤立的技術變革,而是一場涉及經濟結構、社會就業與創新生態等多層面的系統性重塑。企業數智化轉型引發的技術革新與業務模式重構,必然對勞動力市場的供需格局產生深刻影響,而耐心資本憑借其長期投資視角與戰略資源整合能力,在重塑勞動力就業結構方面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創新能力則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耐心資本的穩定投入與風險共擔機制能夠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與戰略支撐。鑒于此,進一步研究耐心資本對勞動力就業結構與企業創新的影響,對于全面深入理解耐心資本驅動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綜合效應、制定精準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科學規劃轉型路徑、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1. 耐心資本重塑勞動力就業結構。耐心資本作為一種專注于長期投資與價值創造的資本形態,在勞動力就業結構的重塑過程中展現出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耐心資本通過精準識別并投資于具有高增長潛力和創新性的企業或項目,不僅推動了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還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張壹帆和陸岷峰,2024)[35],進而帶動了勞動力就業結構的深刻變革。這一過程體現了市場機制下資源配置效率的優化與提升,使得勞動力資源能夠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配置。具體而言,耐心資本的投資活動往往伴隨著對新技術、新模式的引入與應用(曾憲奎,2025)[36],這不僅創造了大量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還推動了勞動力技能結構的升級與優化(賀正楚和任宇新,2025)[37]。一方面,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大批具備創新思維、專業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耐心資本通過提供資金支持與創業孵化等服務,為這些人才的成長與就業提供了廣闊舞臺;另一方面,面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耐心資本也通過引導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劉朝暉,2025)[38],從而延長了傳統產業的生命周期,為勞動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與職業發展路徑。因此,本文預期耐心資本壯大會顯著提高企業對高人力資本水平勞動力的雇傭。為檢驗上述推測,本文將企業內不同受教育年限的勞動力人數作為因變量進行考察,回歸結果如表8所示。結果顯示,耐心資本規模的擴大顯著地促進了企業對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勞動力的雇傭,且顯著地減少了高中及以下學歷勞動力的雇傭比例。上述結果表明,耐心資本所支持的創新項目和高增長企業更傾向于吸納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以滿足技術密集型產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高中及以下學歷勞動力的雇傭比例隨著耐心資本的壯大而顯著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低技能勞動力的需求正在逐步減少。這一變化雖然可能帶來短期的就業結構調整壓力,但從長遠來看,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整體升級,為勞動力提供了向更高技能水平轉變的動力和機會。
2. 耐心資本賦能企業創新。本文從創新投入(input)與創新產出(patent)兩個維度進一步分析了耐心資本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創新投入方面,采用研發支出與當期總資產之比衡量;而創新成果則通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總申請量加一的自然對數值衡量。回歸結果如表9所示。耐心資本對企業的創新投入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且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創新產出水平。上述結果表明,耐心資本能夠為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發展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喬惠波,2025)[39],這種長期性的資本投入有助于企業克服技術探索和市場開拓階段的困難,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六、結論與啟示
本文基于2011—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實證檢驗了耐心資本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影響。結果發現,耐心資本能夠顯著地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該結論在進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舊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耐心資本主要通過風險承擔效應、代理成本效應以及內部控制效應影響企業數智化轉型;異質性分析表明,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的效果在內部高管薪酬差距小、企業股權制衡度高以及所處地區政府對金融發展重視程度高的企業中更加明顯。進一步分析發現,耐心資本在重塑勞動力就業結構、促進企業創新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趯嵶C研究的結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強化政策引導,優化耐心資本投資環境。鑒于耐心資本能夠顯著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政府應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優化耐心資本的投資環境。首先,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耐心資本的定義、投資范圍及稅收優惠措施,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向耐心資本轉化,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其次,政府應加強對耐心資本的監管,確保其投資行為符合法律法規,防止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發生;最后,政府還應建立耐心資本的投資引導機制,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貸款貼息等方式,引導耐心資本投向具有潛力的數智化轉型項目,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第二,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提升數智化轉型效率。企業內部治理是影響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政府應引導企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升數智化轉型效率。首先,政府應鼓勵企業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的職責和權限,確保數智化轉型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其次,政府應加強對企業內部高管薪酬差距的監管,防止高管薪酬過高導致企業資源分配不均,影響數智化轉型的推進;再次,政府應推動企業建立股權制衡機制,鼓勵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和積極性,為數智化轉型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最后,政府應加強對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企業的數字化素養和創新能力,為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第三,推動區域金融發展,促進耐心資本與數智化轉型的深度融合。區域金融發展水平是影響耐心資本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應推動區域金融發展,促進耐心資本與數智化轉型的深度融合。首先,政府應加大對區域金融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在欠發達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其次,政府應加強對區域金融市場的監管,防止金融風險的發生,為耐心資本提供穩定的市場環境;最后,政府還應推動區域金融與數智化技術的融合,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耐心資本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參考文獻:
[1]蔡宏波,湯城建,韓金镕.減稅激勵、供應鏈溢出與數字化轉型 [J].經濟研究,2023,58(07).
[2]任曉怡,蘇雪莎,常曦,湯子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與企業數字化轉型 [J].中國軟科學,2022,(09).
[3]甄紅線,王璽,方紅星.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企業數字化轉型 [J].經濟研究,2023,58(11).
[4]Lin B,Zhang Q. 2023.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 Polluting Firms:Do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tter? [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0(5).
[5]王鏑,章揚.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性綠色創新與企業環境表現 [J].經濟研究,2024,59(10).
[6]李劍培,韋東明,顧乃華.政府引導、政策賦能與企業數字化轉型 [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4,41(11).
[7]邱蓉,田子豪,買俊鵬,丁睿.耐心資本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 [J].證券市場導報,2024,(12).
[8]陳紹輝,孫熙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中資本的辯證作用與耐心資本的發展理路 [J].學術界,2024,(09).
[9]劉燦雷,張靜,高超.中國進口的跨國創新溢出:基于技術創新網絡的新視角 [J].世界經濟,2024,47(11).
[10]溫磊,李思飛.耐心資本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 [J].中國流通經濟,2024,38(10).
[11]羅章松,王丹.耐心資本賦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何以賦能、以何賦能、如何賦能 [J].中國流通經濟,2025,39(06) .
[12]潘為華,羅永恒.供應鏈金融與企業韌性:基于協同創新和風險承擔的視角 [J].財經理論與實踐,2024,45(05).
[13]姜中裕.科技金融政策對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 [J].金融經濟學研究,2025,40(02).
[14]李三希,劉希,孫海琳.以耐心資本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特征意義、現狀問題與培育路徑 [J].財經問題研究,2024,(10).
[15]慕亞宇,胡奕明.實體企業金融資產配置對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J].當代經濟科學,2022,44(05).
[16]Jensen M C. 198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2).
[17]Agnihotri A,Bhattacharya S.2021. CEO Narcissism and Myopic Management [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97.
[18]胡冰,戚聿東.耐心資本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三重邏輯、現實問題與紓解路徑 [J].財經科學,2025,(03).
[19]程建華,凌小萍.耐心資本下鄉的邏輯理路、相對優勢及長效機制 [J/OL].當代經濟管理,2025-06-03.
[20]洪嬌,牛彪,王建新.政府引導基金能促進企業聚焦主業嗎?——來自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5,(06).
[21]張瑩,鮑丙朋,符大海.公司治理與中國企業高質量出口——基于企業內部控制“準自然實驗”的經驗證據[J].國際貿易問題,2025,(04).
[22]吳非,胡慧芷,林慧妍,任曉怡.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本市場表現——來自股票流動性的經驗證據 [J].管理世界,2021,37(07).
[23]劉京軍,徐浩萍.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還是短期機會主義者? [J].金融研究,2012,(09).
[24]李增福,陳俊杰,連玉君,李銘杰.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短債長用 [J].管理世界,2022,38(01).
[25]羅進輝.媒體報道的公司治理作用——雙重代理成本視角 [J].金融研究,2012,(10).
[26]聶興凱,王穩華,裴璇.企業數字化轉型會影響會計信息可比性嗎 [J].會計研究,2022,(05).
[27]黃潔,李永盛,易江玲.數字化背景下高管團隊異質性與企業創新 [J].統計與決策,2025,41 (11)
[28]張正堂,李欣.高層管理團隊核心成員薪酬差距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J].經濟管理,2007,(02).
[29]Siegel P A,Hambrick D C. 2005. Pay Disparities Within Top Management Groups:Evidence of Harmful Effects 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nology Firms [J].Organization Science,16(3).
[30]王躍堂,姚振宇.高管內部薪酬差距有助于企業數字化轉型嗎 [J].現代經濟探討,2024,(12).
[31]何瑛,于文蕾,戴逸馳,王硯羽.高管職業經歷與企業創新 [J].管理世界,2019,35(11).
[32]張慧蓮,沈沁源.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企業綠色創新——基于上市國企股權結構的經驗證據 [J].金融評論,2024,16(03).
[33]李琳,劉鳳委,盧文彬.基于公司業績波動性的股權制衡治理效應研究 [J].管理世界,2009,(05).
[34]谷方杰,汪夢玉,張文鋒.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企業創新投入影響的實證研究 [J].中國軟科學,2024,(04).
[35]張壹帆,陸岷峰.耐心資本與高質量發展:屬性特征、現實狀況及對策研究 [J].金融發展研究,2024,(11).
[36]曾憲奎.推進國有資本充當耐心資本促進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發展 [J].寧夏社會科學,2025,(01).
[37]賀正楚,任宇新.金融強監管如何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來自資管新規的證據 [J].社會科學,2025,(05).
[38]劉朝暉.高質量發展階段壯大耐心資本的邏輯依據、關鍵問題與實踐進路 [J].中州學刊,2025,(01).
[39]喬惠波.資本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內在機理及實踐路徑 [J].理論學刊,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