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避免人身傷害事故。近日,阜寧縣溝墩實驗小學邀請了溝墩派出所的王勇所長為師生作了一場以“防范網絡詐騙、禁毒宣傳、反霸凌宣傳”為主題的法治報告會。
王所長以身邊的案例,從生活中常見的微信等網絡支付、主播打賞等方面教育同學們要了解網絡是虛擬的,上面充斥有社會不良人員,不要將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就讀班級,包括你親屬、朋友的聯系方式告訴對方。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人際交往圈。警防校園欺凌,對校園欺凌要大膽的說不,遇到社會閑散人員恐嚇、威脅、強要物品,提供服務,要第一時間向老師報告,也可以直接到派出所報案。最后,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貿然和社會人員接觸,特別是不務正業的社會閑散人員,希望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這樣的活動只是阜寧縣溝墩實驗小學開展法治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幾年,阜寧縣溝墩實驗小學始終將法治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板塊,秉持“以法育人,潤澤童心”的教育理念,立足校園實際、結合學生特點,構建起多維度的法治教育體系,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制度筑基,構建法治教育長效機制
做好頂層設計。學校高度重視法治教育工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德育處、教務處、班主任及法治副校長為成員的法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法治教育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各成員職責分工,形成“校長統籌、部門協同、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確保法治教育工作有序推進。
完善規章制度。制定法治教育管理制度、法治副校長工作制度、法治教育課程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從教學計劃、師資培訓、活動開展、考核評價等方面對法治教育工作進行全面規范。將法治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明確各年級法治教育目標和內容,確保法治教育課時落實到位,實現法治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整合校內外法治教育資源,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與當地司法所、派出所等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聘請法治副校長定期到校開展法治講座等活動;與社區合作開展法治宣傳志愿服務,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法治實踐活動;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教育網絡。
二、課程賦能,打造法治教育知識殿堂
加強學科滲透。將法治教育有機融入各學科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例如,在語文課堂上,通過講解古代法治故事、現代法治案例,引導學生理解法治精神;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增強法律意識。
開發校本課程。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需求,開發具有校本特色的法治教育課程。編寫《小學生法治教育讀本》,內容涵蓋交通安全、校園安全、網絡安全、家庭生活法律常識等方面,以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法律知識,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習慣。將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每周安排一課時進行系統教學,由專業教師授課。
開展專題講座。定期邀請法治副校長到校開展法治專題講座。低年級以“認識法律”“遵守規則”為主題,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動畫視頻,引導學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養規則意識;中年級圍繞“校園欺凌防范”“網絡安全”等熱點問題,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傳授自我保護方法;高年級則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憲法知識普及”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法治觀念,增強法律責任感。
三、活動潤心,創新法治教育育人手段
舉行升旗儀式。清晨,全校師生齊聚學校操場,在莊嚴的國旗下拉開了法制教育活動的序幕。德育處主任在國旗下講話中強調,法律是青少年成長的“保護傘”,也是行為的“警戒線”。他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以通俗易懂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校園欺凌、網絡安全、自我保護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法治信仰,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召開主題班會。各班圍繞“知法學法守法,成長成人成才”主題召開班會,班主任們通過播放法制教育短片、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形式,讓法律知識“活”起來。
組織黑板報評比。學校組織了法制主題黑板報評比活動。各班圍繞憲法知識、未成年人保護、預防犯罪等內容,精心設計版面,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法治精神。有的班級繪制“法律守護成長”漫畫,有的班級摘錄法律名言警句,有的班級結合校園生活場景標注“守法小貼士”。一幅幅主題鮮明、創意新穎的黑板報,加深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與認同。
四、文化浸潤,營造法治教育成長環境
創設法治環境。注重校園法治文化建設,在校園內設置法治宣傳欄等,展示法律名言警句、法治故事等內容,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在教室布置法治主題黑板報、法治文化墻,展示學生的法治手抄報、法治繪畫作品等,讓學生在參與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
利用網絡宣傳。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開設法治教育專欄,定期發布法治教育資訊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便捷的法治學習平臺;利用校園廣播系統,在課間、午休等時段播放法治故事、法治歌曲、法治小知識等,營造輕松愉悅的法治學習氛圍;制作法治教育微視頻等,通過班級多媒體設備等渠道進行播放,以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
成立法治社團。成立法治社團,吸引對法治感興趣的學生參與。社團定期開展活動,為學生提供深入學習法律知識、鍛煉法治實踐能力的平臺。在社團活動中,學生自主策劃、組織、參與各項法治活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法治的熱愛和追求。
經過多年的努力,阜寧縣溝墩實驗小學法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學生的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明顯增強,遵守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自覺性顯著提高,校園欺凌、違法違紀等不良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學校法治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形成了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今后學校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教育使命,持續加強法治教育工作,不斷探索創新法治教育模式和方法,讓法治的陽光照亮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之路,讓法治的種子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