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好孩子更好,讓所謂的“壞孩子”變好,這本來就是教育的應有之義。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充當孩子成長領路人的角色,也同時背負著教育人的光榮使命。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今天拒絕了一個熊孩子,未來可能就得面對一個不合格的公民;今天在他心中埋下了歧視和冷漠的種子,未來就可能在他的人生中長出仇恨的“毒草”。如今,新時代的教師一頭要挑著孩子的今天,一頭還要挑著祖國的未來。
永遠記得搭檔給我說的一那番話,“假如我們不要他了,不管他了,那誰還愿意接受他呢,你能保證遇到的下一位老師能像我們這樣對待他嗎?”這句話恍若醍醐灌頂一般,細細的考量著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不拋棄,不放棄,一個都不能少。
故事發生在我們班一個名叫“小高”的孩子身上,他可謂出了名,在班,乃至全校,或者所有見過他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并且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真真的靜不下來,也管不住自己。下課滿教室內外跑,有時犯錯了,你讓同學去叫他,他坐在地上拉著桌子,抬都抬不走;課堂上,更是定位不了他準確的位置,因為他不小心從這個角轉到那個角,如同打游擊一般,時不時會溜到你講臺上,你正講著講著,他都能差點把你絆倒。上我們的課還好一些,上其他的課,更是不得了,甚至自己跑出去玩,爬消防器材。哎呀,即便這樣一個頑皮的“小猴子”,我和我的搭檔也沒有絲毫的懈怠,也不忍心怪他。因為他的媽媽在家也在不停的教育他,可是于他,一點也不管用。
一、自信的培養源于課堂
還記得他剛來到我們班的那天,是如此的羞澀,如此的膽怯,如此的不茍言笑,也是那樣的我行我素,甚至溝通障礙。說一句話真的很難。可就是在一次的數學課堂上,一次,他居然用最直觀、最簡單的方法突破了一道難題。我就此抓住那個難得的好機會,不停的夸贊他。當時,他給我們班孩子講解的頭頭是道,孩子們發現了他,我也夸他如何如何的聰明,一定要好好學習,定會成為數學上了不起的人物。就是從那次起,他開始關注課堂,關注研究。說起研究,因為最開始他不愿和班里同學溝通,經?;钤谧约旱氖澜缋?,下課搞搞顏色勾兌,有時研究一些數學難題,一有重大發現,就會和我分享。每每這樣,我也會上課時單獨說“小高又有新的發明了,他又破解了一道難題等,孩子們都投去羨慕的的目光,慢慢的,他也成為“孩子口中的那個了不起的“小高”。
二、平日里的關懷絲毫不減
由于他總是在下課時無聊亂跑,多動癥的他上課總是坐不住。我想讓他上課多聽一點,二來考驗他的定力,看看能否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注意力集中時間長一點。于是,我在講臺下面的地板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用于他課堂上的位置定位。在上課聽課時,只要不出“圈”,則戰勝了全班孩子,下課就可以加分,班級的孩子也很愿意和他一起努力。每次一下課,孩子們都去驗證他有沒有出“圈”,一有進步,孩子們也紛紛表揚他,此時,這個孩子的臉上別提有多高興了。有時平日里的工作比較忙,我就聘請他作為我的私人小秘書。課堂上幫我調“電腦展臺”,課下幫我整理作業,統計錯題量。他覺得他擁有了別人都沒有的光環,很是盡職盡責。有一次竟然為了搶調“展臺”,而被氣哭了,真是一個讓人可笑又心疼的孩子。
三、同學面前的威望真心給足
我們校區,每天中午老師就要帶著孩子去食堂就餐。剛開學的前幾周,總發現走時全班人數都是齊的,可是一到餐廳,有個孩子總是姍姍來遲;吃完飯回教室,走著走著,他又單獨開溜了,一會去坐餐廳的電梯,一會跑教師樓梯,時不時還躲進廁所里不出來了。有時真著急,生怕出什么事兒。一次偶然的機會,同樣出來站隊準備去就餐,只見他跑到前面,竄到后面,我就一把抓住他的小手,說:“小高同學,走,今天老師牽著你去吃飯”,他居然點點頭答應了。吃過飯,下意思的把手臂抬到我面前,好像說“老師,該牽我的手了”。恍然間,覺得他如此的可愛。每次走進食堂,同事開玩笑說“又牽你兒來吃飯了?”我笑而不語。從此,來往餐廳的路上,那只手再也沒有空著。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這種“慢”就是“總是去關懷”,遇到了一個慢節奏的學生,美好的教育大概就是耐住性子,沉住脾氣,不催促,不指責,而是面帶微笑,和風細雨般,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默默滲透,只有這樣種子才會在他們的世界里生根發芽?!皭?,從來就不會白費,你所種下的種子,會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的生根發芽?!笔堑?,有的花,開始就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如果哪一天種子沒有開花,或許因為他已是一棵參天大樹!教育是一場有溫度的修行,更是向美而行的過程,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深切的生命關懷,讓我們眼里有光,心中有愛,看見孩子,看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