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是企業適應信息技術發展、應對財務管理挑戰的必然選擇。本文基于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背景與必要性,闡述了轉型的主要內容,分析了其對企業風險控制的積極影響,同時指出了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技術依賴、數據安全和人才需求等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與對策。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有助于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但需要在技術創新、數據安全保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才能實現財務管理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風險控制;數據安全;人才培養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7.073
引言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和不斷提高的管理要求,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成為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控制財務風險的必然選擇。本文將從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背景與必要性出發,剖析其對企業風險控制的影響,并針對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與對策,以期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智能化轉型提供參考。
1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背景與必要性
1.1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財務管理領域也不例外。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財務管理的變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云計算技術使得財務數據的存儲、處理和共享更加便捷高效;大數據技術讓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成為可能,為財務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財務機器人、智能預測和風險識別等方面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這些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財務管理的智能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企業要緊跟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積極擁抱新技術,充分利用技術賦能,推動財務管理的變革與創新,實現財務管理的智能化、高質量發展。
1.2 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著諸多挑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更大的財務風險。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難以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識別和應對潛在風險;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業務復雜程度持續提高,財務管理的難度和工作量顯著增加。人工的財務處理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錯,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管理層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財務部門能夠提供更加及時、準確、全面的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難以勝任這些任務,亟須轉型升級。面對這些挑戰,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財務管理模式,積極擁抱變革,通過智能化轉型來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戰略發展。
1.3 智能化轉型的必然性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財務管理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財務管理的智能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智能化轉型能夠幫助企業突破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局限,實現財務管理的升級換代。通過引入智能化財務系統,企業可以自動化處理大量重復性工作,提高財務處理效率,減少人工錯誤。利用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企業能夠深度挖掘財務數據的價值,實現財務狀況的實時監控,提升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企業可以實現智能化的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智能化轉型還能夠優化財務流程,促進財務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是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應對當前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財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主要內容
2.1 智能化財務系統的構建
智能化財務系統的構建集成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傳統財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現財務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智能化。智能化財務系統可自動采集、處理和分析海量財務數據,提供實時、準確的財務信息,支持企業財務決策[2]。其具備自學習、自適應能力,可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和管理需求不斷優化完善,提供個性化的財務管理解決方案。智能化財務系統還可與其他業務系統無縫對接,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構建智能化財務系統需要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發展戰略合理規劃,選擇合適技術方案,并持續進行優化升級。
2.2 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的應用
海量財務數據蘊含巨大價值,如何有效分析利用這些數據是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課題。應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企業可從財務數據中發現隱藏模式和趨勢,揭示業務運營規律和問題,為財務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預測分析技術可預測關鍵財務指標,提高預算準確性;風險識別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識別潛在財務風險,幫助企業及時應對。數據可視化技術可以將復雜財務數據轉化為直觀易懂的圖表和報告,提高財務信息傳遞效率。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的應用,不僅可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和質量,還能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2.3 自動化流程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自動化流程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傳統財務管理涉及大量重復性、規律性的工作,占用了財務人員大量時間和精力。財務流程自動化可將這些工作交由智能化系統完成,減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降低錯誤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如智能財務機器人、智能審核系統、智能預測系統等,可以讓財務管理更加智能化。自動化流程與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夠讓財務管理更高效、準確、智能,讓財務人員從煩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價值創造和決策支持等高附加值工作中,實現財務管理的升級換代。
3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對企業風險控制的影響
3.1 風險識別的智能化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可以顯著提升企業風險識別的智能化水平。通過應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智能化系統可以從海量財務數據中自動識別潛在的風險因素,如異常交易、舞弊行為、信用風險等。相比傳統的人工風險識別,智能化系統可以更加全面、準確、及時地發現風險,減少人工疏漏和誤判[3]。智能化系統還可以持續學習和優化風險識別模型,不斷提高風險識別的準確率和效率。風險識別的智能化,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有助于及早發現和應對潛在風險,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3.2 風險評估的精準化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風險評估的精準度。傳統的風險評估往往依賴于主觀判斷和經驗估計,難以準確量化風險的影響和概率。智能化系統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風險建模等技術,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精準評估。其可以綜合考慮各種內外部因素,量化分析風險的嚴謹性和可能性,給出風險等級和影響程度的精確評估結果。風險評估的精準化,可以幫助企業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風險狀況,為風險決策和資源分配提供量化依據,提高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3 風險控制的高效化
智能化轉型可以顯著提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效率。基于風險識別和評估的結果,智能化系統可以自動生成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方案,并實時監測方案的執行情況。通過自動化控制流程和實時預警機制,智能化系統可以在風險發生的第一時間采取應對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損失。智能化系統還能夠持續優化風險控制策略,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新的風險因素,動態調整控制方案,保持風險控制的有效性。風險控制的高效化,使企業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實現風險管理目標,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益。
3.4 風險應對的及時性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可以大幅提高企業風險應對的及時性。傳統的風險應對往往存在反應遲緩、決策耗時等問題,錯失最佳處置時機。智能化系統可以實現風險的實時監測和預警,一旦發現風險征兆,就會自動觸發應急預案,并迅速通知相關人員采取行動。智能化系統還可以提供多種風險處置方案供決策者選擇,并評估不同方案的效果和成本,幫助企業快速制定最優的應對策略。風險應對的及時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控制風險蔓延和損失擴大,將風險影響降到最低,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效果和價值。
4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4.1 技術依賴風險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在提升效率和風險控制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依賴的風險。智能化系統高度依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一旦出現故障或服務中斷,可能嚴重影響財務業務運轉。引入新技術時,可能面臨系統不兼容、數據遷移困難等問題,導致轉型受阻。過度依賴技術還可能弱化財務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4]。因此,企業應審慎評估技術依賴風險,建立健全技術風險管理機制,提高系統可靠性和靈活性,同時加強財務人員專業能力培養,維持人機協同,確保財務管理穩定性和連續性。
4.2 數據安全問題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以數據為核心,大量敏感財務數據在系統間傳輸和處理,對數據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云計算環境下,財務數據存儲在遠程服務器上,存在泄露、被竊取風險。數據共享和流轉頻繁,可能出現非授權訪問、篡改等安全問題。數據安全事件不僅會導致財務損失,還可能觸發法律合規風險,損害企業聲譽。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從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共享等環節入手,采取加密、訪問控制、異常監測等技術和管理措施,全方位地保障財務數據安全,同時加強全員安全意識教育。
4.3 人才需求與培養
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對財務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除財務專業知識外,還需掌握數據分析、IT技術等知識和技能。然而,復合型財務人才十分稀缺,人才缺口已成為制約企業財務轉型的突出問題。企業應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復合型財務人才,與高校合作優化財務專業課程設置,將數據分析、信息技術等內容納入教學體系。建立完善的在職培訓機制,通過內外部培訓、在線學習等方式,持續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和數字化能力。企業還應優化用人機制,為復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和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力。
5 解決建議與對策
5.1 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發
技術創新是加強企業風險控制的關鍵措施,也是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表現。在新時期,我國企業要積極地融入信息化時代背景,積極做好技術創新與研發工作,讓技術優勢在企業風險控制中得到充分的發揮。面對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的技術挑戰,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一方面,要密切關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發展,評估其在財務領域的應用潛力,積極開展技術試點和應用創新。其間,研發人員要樹立創新思維,大膽地學習與借鑒成功的應用案例,并對前沿技術進行分析,了解前沿技術在應用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及時地掃清前沿技術在風險控制方面的障礙,讓企業的風險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加大研發投入,建立專門的財務技術研發團隊,開發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財務智能化解決方案。在研發投入方面,企業需要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在必要的條件下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管理部門,由專門的人員對這筆資金進行處理,切實保障研發資金用于技術的研發方面。企業還應加強與科研機構、技術供應商的合作,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不斷取得新突破[5]。在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過程中,社會各個機構和部門要樹立合作意識,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立足企業風險控制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形成合力,一起出謀劃策,實現創新轉型。
5.2 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
制度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沒有制度就會沒有約束,為確保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中的數據安全,企業需要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要制定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確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訪問等各環節的安全要求和責任劃分;要采用先進的數據加密、脫敏等技術,提升數據防護能力,降低數據泄露和篡改風險;要加強數據訪問權限管理,根據不同崗位和業務需求設置數據訪問權限,并實施實時監控和審計;要定期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演練,及時發現和修復安全漏洞,提高數據安全事件的應對能力。
5.3 重視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
在人才強國、人才強企背景中,人才成為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人才可以為技術轉型和創新提供支持,同時智能化轉型對財務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需要重視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第一,要制定清晰的人才發展規劃,明確智能化轉型所需的人才類型和能力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招聘和培養。第二,要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明確具體的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并對整個培訓工作進行統籌,綜合利用內外部培訓資源,持續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數字化技能。第三,要優化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將智能化轉型目標與個人績效掛鉤,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熱情。第四,要打造高素質的財務智能化轉型團隊,組建跨部門、跨領域的復合型團隊,促進財務、IT、業務等不同領域人才的交流與協作。通過進行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能夠為企業的風險控制提供支持與保障。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應對財務管理挑戰的必由之路。其通過智能化財務系統的構建、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的應用以及自動化流程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為企業風險控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有助于提升風險識別的智能化、風險評估的精準化、風險控制的高效化和風險應對的及時性。同時,財務管理智能化轉型也面臨著技術依賴風險、數據安全問題和人才需求與培養等挑戰。企業要充分認識這些挑戰,加強技術創新與研發,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重視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才能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的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務支撐。
參考文獻
[1]吳桂芳.智能化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中國產經,2024(08):128-130.
[2]王娟.智能財務背景下的財務管理轉型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4(03):172-174.
[3]趙清.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的風險識別與控制[J].納稅,2024,18(05):91-93.
[4]張浩浩.企業財務管理業務與財務核算業務融合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24(09):171-173.
[5]賀躍剛.財務數字化轉型對風險管理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研究,2024(04):35-37.
作者簡介:黃雨虹(1987-),女,漢族,湖南石門人,碩士研究生,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財務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