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發展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轉變。為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合同管理的重要價值。合同管理作為規范企業日常管理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在執行合同管理環節中,只有全面掌握合同管理活動相關要求,確保企業在合同管理工作全過程都形成規范的措施來提高合同運作科學性,才能夠規避管理流程中的風險。對企業合同管理常見問題進行探討,認為企業只有高度重視合同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項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才能確保企業的合同得到規范化管理,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企業;合同管理;問題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7.112
引言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應對激烈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轉變傳統管理模式,建立了更加現代化、科學化的運營模式。在企業各項經濟業務事項和發展環節中,合同都是不可或缺的,企業只有高度重視合同管理要求,以合同來防控管理環節中的風險,才能夠規避企業可能發生的隱患。本文對合同管理活動進行研究,探討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的要求,認為科學的合同管理措施是降低企業管理風險,提高企業各項活動規范性,促進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綜合方法。企業應全面認識到合同工作的意義,并及時解決在合同管理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
1 相關概念
合同是企業與外部相關主體簽訂的,針對某一經濟事項形成的約定,具有法律效力。在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基礎上,要求企業嚴格按照自身職責履行合同,并且要求合同對方根據合同條款執行相關工作。合同管理環節是針對合同確定、執行、變更、糾紛、處理等環節進行全過程管理的活動。
2 企業合同管理常見問題
第一,對合同管理的重視度不足。企業只有在實施合同管理環節高度重視合同管理相關要求和管理規范,才能夠規避管理環節風險并提高管理活動的合理性。然而,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對合同管理的重視度不足,未在企業內部形成各級人員全面配合、通力協作的合同管理模式。第二,合同管理的方法不合理。在合同管理環節要形成科學管理方法,由專人管理合同。然而,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未形成專人管理模式,無法對合同管理全過程形成相應控制措施,很可能由于合同管理環節中各類事項執行和控制未由專人進行管理而發生風險。第三,合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合同管理相關制度存在漏洞,無法借助制度對合同管理全過程進行約束和管理,存在無據可依的情況,很可能影響合同管理活動的正常開展。第四,未落實合同全過程管理的要求。合同全過程管理要求從合同的簽署到后續各環節都要明確具體管理要求。然而,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未明確各階段合同管理標準及管理要求,重要工作事項未得到嚴格以及精細化管理,很可能給合同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第五,人員管理不完善。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中未形成完善的人員管理機制,沒有對合同工作流程進行科學管理,企業內部人員不了解與合同管理相關工作要求與管理標準,很可能影響合同管理的正常實施。第六,未完善基礎管理活動。基礎管理活動應建立完善的培訓措施和科學的信息系統,為合同管理活動提供必要支持。然而,部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對合同管理的認識不足,未借助信息系統對合同管理信息進行錄入和管理,影響了合同管理的開展。
3 企業合同管理的建議
3.1 重視合同管理
在企業實施合同管理的環節,工作人員要全方位地認識到合同管理的重要價值。在對各項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管理環節,應充分考慮合同管理要求,結合合同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流程,保障合同各項經濟業務事項能夠得到科學管理。首先,企業應組建專門的合同管理崗位。合同管理崗位要全面熟悉并掌握合同管理活動相關要素和工作流程,要具備良好工作理念和管理意識,讓合同管理活動得到企業各級人員的全方位配合,并由專人進行管理,確保合同從簽訂到履行全過程都能夠得到監控,提高合同執行的規范性。其次,企業在內部應建立系統性的合同管理體系,保障合同得到高效規范管控。通過系統性的合同管理體系,讓全員形成合同管理意識,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相關各項制度及工作流程,保障合同管理措施得到有序實施。
3.2 健全合同管理方法
在合同管理環節,企業應形成完善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系,對企業各項合同進行科學控制。企業通過建立合同管理崗位,讓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能夠積極參與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環節中,分析企業工作范圍及工作流程要求,根據企業管理體系對企業運行全過程進行分析,保障合同管理各項工作有據可依,讓合同管理能夠涵蓋企業各項工作流程,從合同商洽、擬定、審查、變更、解除、終止等各環節都要形成科學管理體系,對合同管理工作全過程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根據合同管理環節各類情況及可能存在難點、問題進行合理審批,保障合同管理環節的合理性和可控性。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企業要定期總結及分析合同管理情況,為合同管理工作有序實施提供必要支持。
3.3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在市場環境日益復雜的背景下,實施合同管理只有高度重視相關制度,以科學制度來對合同管理全流程進行約束和控制,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合同管理進行風險控制,對各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分析,并以制度來防控相關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才能確保合同管理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與可行性。通過建立健全系統的規范管理制度來防控合同管理環節風險,形成系統化、綜合化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各環節風險得到全方位管控。在制度環節要重視以下制度:第一,建立健全合同審批制度。合同審批制度作為合同管理環節的重要一環,在審批環節要確保合同內容得到全方位審查,必要時可以與相關技術部門進行聯合審批,確保合同各項經濟業務事項無誤,并要求各類資料真實合理、資金來源合法、相關技術符合規定、合同價款符合要求、簽訂合同對方有資質、合同訂立種類符合要求、合同內容有明確規定及文字表述準確無誤、合同實施有明確的條款和具體管理標準,確保合同各類事項得到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第二,建立完善的合同審批制度。在合同審批環節,應明確合同審批過程中的具體標準,確保合同中相關內容得到嚴格分析和監督之后才能夠通過審批。在合同審批環節,要求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對企業合同相關材料進行全面分析,并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和法律法規能力來綜合審查合同中各項法律條款和內容,確保合同中相關內容被全方位審查之后再加蓋合同專用章[1]。在合同審批完成之后,確保所有合同條款都符合要求,規避合同管理環節的潛在風險。第三,建立合同報告制度。合同報告制度是為確保合同得到監控采用的重要管理方法。合同報告制度要求企業以會議等方式建立合同商討、匯報制度,并在合同簽訂各階段明確合同要求,確保合同中各類事項都應經過洽談和溝通。例如,在合同準備訂立階段,由相關部門參與會議并對合同訂立內容進行探討之后,向管理層進行匯報。在合同草擬階段,要將遇到的問題向領導進行匯報請示;在合同談判階段要對合同相關進度進行匯報。通過建立完善的合同匯報制度,防控合同管理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3.4 實施合同全過程管理
合同全過程管理指的是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在合同履行的全過程要做好全過程把關,確保合同履行全環節得到有效監督、控制和管理。在合同管理工作全過程中,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不能僅注重合同簽訂,還要重視簽訂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簽訂之后的執行工作,確保每個環節的工作流程有序實施,以規避可能存在的糾紛。第一,完善合同簽署階段的管理。合同簽署階段包括立項、起草、談判、簽署等各環節,在該階段主要是調查合同對方信譽和條款,著重關注對方是否重視信譽、合同條款是否嚴謹、合同是否合理、履行合同風險是否能夠得到控制。在該階段,通過可行性分析制度、授權審批制度、合同簽訂制度、合同審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對各類條款進行合理分析,幫助企業及時發現管理環節的風險,做到全方位控制。第二,改進合同履行階段管理。在合同簽訂之后,合同要交由企業各相關職能部門執行,并且相關職能部門要對合同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反饋,對合同執行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及時與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進行溝通。該階段要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監督合同相關內容履行情況以及對方履約情況,關注與合同相關的各類信息,一旦發現糾紛或異常信號就要及時執行相應措施進行控制。同時,企業要做好合同跟蹤管理,確保合同在執行全過程能夠得到嚴格監控,保障合同相關內容條款準確,以此來防控管理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在這一過程中,合同管理崗人員要對合同事項進行監督、審查,財務部門對合同付款事項進行嚴格監督,其他部門協同配合對合同所涉及的事項進行檢查,分析合同是否存在風險以及關注合同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建立相應的風險控制機制。第三,改進合同糾紛的解決措施。企業在發生合同糾紛之后,對所存在的糾紛要建立相應的解決機制,以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在合同糾紛環節中,有以下解決方式:首先,協商。協商作為合同糾紛解決方式中的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原則下,結合合同規定及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協商溝通,達成協議、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協商方式不僅程序簡便,而且有利于保護商業秘密,無須第三方介入,有助于及時解決合同管理環節中的糾紛,適用于技術轉讓等方面的合同糾紛。其次,調解。調解分為仲裁調解以及法院調解、人民調解。仲裁調解是在仲裁員主持下,由雙方按照自愿協商原則進行調解的過程;法院調解又稱訴訟調解,是指雙方在法院審判員的主持和協調下進行協商,解決糾紛的過程。人民調解又稱訴訟程序外調解,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開展的調解,具有靈活性高、效率高、費用低的特點。再次,仲裁。仲裁是指雙方在發生爭議之后,在協商不成情況下采用的糾紛解決方法。仲裁能夠充分體現當事人意志,并且在仲裁環節以不公開承認為原則,明確仲裁員保密義務,有利于保護商業秘密。同時,仲裁具有便捷性,實行一裁終局制,在完成仲裁之后,當事人同一爭端再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的不予受理。最后,訴訟。訴訟是由司法機關主持的活動,通常不能通過協商、仲裁等方式解決的,可以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然后,改進合同歸檔階段管理。在合同履行完畢之后,要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督、評估,并對合同文本進行評估,判斷合同在履行環節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如果在評估環節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匯總,以確保合同管理程序能夠得到及時修訂和改進,防控合同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3.5 完善人員管理
企業的合同管理是否能夠得到規范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合同管理崗和基層員工的專業素養和法律意識。為了確保合同管理要求順利實現,在合同管理環節要求合同管理崗位工作人員以及基層人員全方位接受各項教育和培訓,讓工作人員能夠熟悉與合同相關各項工作要求和專業技能,掌握合同簽訂、管理等各環節的工作標準,確保所有員工能夠按照良好的合同管理理念及風險防控意識,參與合同管理環節中,并保障合同管理各項制度得到順利實施,為企業帶來預期的效益。若未達到這一標準,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建立全方位、系統化的培訓措施,根據各崗位實際特點以及合同板塊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形成多樣化的培訓方式[2]。例如,可以通過案例培訓、專題講解等方式向員工進行培訓,讓員工了解合同管理相關各項工作要求及各項制度的要點,以確保全員能夠主動參與合同管理的環節中。為確保企業內部人員掌握與合同管理相關的工作標準,應形成完善的獎懲機制,對合同管理情況進行反思、總結,分析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對合同管理各環節進行監督、控制的方式,找到合同管理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并及時進行防控。對發現風險并積極挽回損失的員工予以激勵,對為企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員工予以重點鼓勵;對產生錯誤,給企業正常運營帶來影響的人員要予以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
3.6 優化基礎管理活動
第一,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科學的培訓機制能夠讓企業內部人員了解合同管理相關知識,掌握與合同管理相關理念。在實施培訓環節,應對內部人員培訓合同制度、合同管理的具體要求,并通過培訓法律法規及合同相關各項要求,確保人員掌握合同簽訂和后續執行等各環節的要求,確保企業各級人員能夠參與和配合到合同管理環節,主動為企業合同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3]。例如,企業可以通過讓合同管理崗位的人員參與外部培訓,也可以聘請外部專家到企業開展與合同相關的基本常識培訓。通過系列培訓,讓企業內部人員全方位掌握與合同管理活動的相關要求,確保合同管理的各事項得到嚴格執行。第二,建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合同管理對企業防控各環節中風險起著核心作用,是企業在日常經濟業務環節中所需要關注的重點。為了確保企業各項合同管理活動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應建立信息化管理措施對合同管理活動進行科學管理,以此來規避管理環節中存在的風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企業合同管理活動進行研究,探討了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具體對策,認為科學的合同管理措施是保障企業各項經濟業務事項規范、合理的重要舉措。企業在合同管理環節應高度關注與合同相關的各項要素,保障相關活動得到精細化管理,防控合同管理環節存在的風險,保障企業實現穩健經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婷.企業管理創新與合規合同管理的融合思考[J].贛商,2024(02):61-63.
[2]王亮.關于企業加強合同管理工作的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24(03):141-143.
[3]朱虹.基于合同管理視角簡析企業內控制度建設策略[J].財會學習,2024(01):155-157.
作者簡介:盧玉杰(1991-),男,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