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在國有企業的生產運營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內部審計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受到了許多國有企業管理者的關注,內部審計工作能有效約束國有企業經濟活動,達到最優的資源分配目標。本文對國企內部審計在國企財務管理中的功能作用進行剖析,并就如何加強國企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探討,以期使我國國企的內部審計能夠更好地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財務管理;影響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7.046
引言
國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增強自己的應變能力。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既相互關聯又相互區別,兩者的共同之處都是要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從而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其工作重心以及側重點有所區別,為此要明確二者的聯系,更好地發揮出兩項工作的職能價值。
1 內部審計的職能
內部審計部門作為獨立的審計機構,采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以獨立、客觀的態度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行檢查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提供預防和改進的意見建議。目的是發現潛在的風險和漏洞,并預防錯誤和舞弊、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增加企業的價值,以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目標。
2 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差異
2.1 執行機構與職能的差異
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在執行機構以及職能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在執行機構方面,國有企業的審計部門通常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是獨立的部門負責對國有企業各項業務進行全面的審計,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二者比較,內部審計機構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審計結果對于企業的決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1]。在職能方面,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是對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審計,發現潛在的風險以及問題,提出對應的改進策略,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財務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更加側重于企業實際財務狀況、財務活動等方面,確保財務工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規定,財務管理部門關注的焦點在于企業財務報告的準確性,財務分析以及預測等方面。除了以上方面,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在職能上也存在一定重疊,在發現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時,內部審計部門利用審計手段進行核查以及評估,提出對應的改進策略,而財務管理部門在執行相關職責權利時,同樣也會依賴內部審計部門所提供的審計結果以及建議。
2.2 兩者在執行方法的差異
在審計目標方面,內部審計主要目標是評估以及改進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風險管理等方面,對于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全面審查及評估,能夠發現潛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優化措施。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確保企業財務狀況的準確性,保證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側重于關注會計核算、財務報告編制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保證企業的財務活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審計的范圍內,內部審計通常是全面性的,涵蓋了國有企業的各個部門,但財務審計更加注重國有企業的財務數據以及報告,其范圍主要集中在會計核算、財務報告以及財務分析等方面。除此之外,二者在方法上也存在一定差異,內部審計采用綜合性的審計方法審查文件和記錄,開展實地調查,進行數據分析。內部審計人員還應與國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進行溝通以及訪談,這樣才能夠獲取更加全面的信息。財務管理工作應更加注重數據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通常會依據會計核算原則以及方法對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處理以及分析。
3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對財務管理的作用
3.1 內部控制能夠為落實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內部審計通過評估和監督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內部控制是指企業自身通過建立制度、流程和措施,保護企業資產、確保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合規性的一種管理手段。內部審計的獨立評估可以發現內部控制中的不足和漏洞,提出相應的改進和加強措施,同時也會監督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按照規定和要求進行。內部控制的建立只有在執行過程中才能發揮作用,利用審計和檢查,監督和評估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發現和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和障礙,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和管理,能夠確保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合規性。內部審計可以提供獨立的意見和建議,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改進提供參考,內部審計部門作為獨立的審計機構,從獨立的角度評估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以審計和評估的結果為依據,提出改進和優化的建議,確保企業改進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3.2 內部審計能夠提升國有企業財務決策科學性
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獨立審計和評估,為財務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建議,具體表現在提供對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的評估,審計財務報表和相關記錄,發現并糾正財務信息的錯誤和不準確性,確保企業的財務數據真實可信,為財務決策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此項工作還能評估和監督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審計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確保企業的財務行為符合法規和內部控制要求,降低財務風險,增強財務決策的合規性。內部審計可以發現和評估財務活動中的風險和問題,并提供相應的風險管理建議,保證了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內部審計還可以提供對財務決策的獨立意見和建議,從獨立的角度對財務決策進行評估,并提供改進和優化的建議,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支持[2]。
3.3 內部審計能夠提升國有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
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獨立的審計和評估,幫助企業識別、評估和應對各種風險,提高風險防控的能力,發現和評估潛在的財務風險,對財務活動的審計,發現潛在的風險點和問題,如財務數據的錯誤、財務操作的違規行為等,確定風險的概率和影響,并提供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審查和評估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涵蓋財務報告、資金管理、預算控制等方面,發現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并提供改進建議和措施,以加強內部控制,減少風險的發生和影響。內部審計還可以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對財務活動的審計,令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了解和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變化。
3.4 內部審計能夠維持財務管理工作的穩定開展
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通過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獨立的審計和評估,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提升財務數據的質量,準確的財務信息可以使管理者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維持財務管理的穩定開展。內部審計的開展是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所在,能夠有效地監督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利用審計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使國有企業避免法律和道德風險,維持財務管理的穩定開展[3]。
4 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協同增效的實施策略分析
4.1 樹立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協同增效的意識
樹立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協同增效的意識意味著在國有企業內部,應該明確認識到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兩個職能部門的互補性和相互依賴性,以實現更高效、更有效的企業管理。領導層應該重視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企業管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傳達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價值和意義,以促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合作和支持。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機制,促進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通過定期開展交流會議,積極利用信息共享平臺來實現,確保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部門定期交流信息、共享數據,并及時反饋和解決問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國有企業還可以采取一些激勵措施來促進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協同增效,如設立獎勵機制,對于在協同工作中表現出色的員工應給予獎勵和認可,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同時,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提升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協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對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協同工作進行評估和監控,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定期評估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績效,并對績效不達標的部門進行改進和提升。此項工作屬于末端工作,需要重視,保證整體工作的連貫性以及完整性。
4.2 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促進協同增效
招聘和培養高素質的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人才能夠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保證后續工作人力資源穩定輸出,進而開展后續的一系列工作。招聘和引進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才,增加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并制訂培訓和發展計劃,提升現有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要求。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人才,還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和晉升通道,激勵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建立健全的績效評估體系可以根據業績和貢獻的不同,給予人才相應的激勵和獎勵,進一步激發人才的工作動力和責任心。以上兩個體系的建設要區別于前文的體系,主要針對相關的財務人員,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人才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知識共享和團隊協作,積極組織內部培訓、研討會和團隊活動,鼓勵不同部門的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人員進行交流和互動,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同時,加強團隊協作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的協同增效。然而,此項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為此相關工作人員要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更新和學習,跟隨行業和法規的發展變化,密切關注行業趨勢和法規變化,不斷學習和更新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積極參加培訓課程、行業會議和研討會,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以適應日益復雜和多變的內部審計和財務管理需求[4]。
4.3 優化業務流程進而促進審計與財務有機融合
為了促進審計與財務的有機融合,國有企業應優化財務數據和信息的采集與處理流程,引入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和技術工具,實現財務數據的自動化采集、處理和報告,減少人工操作和數據輸入錯誤的風險,建立清晰的數據采集和處理流程,明確各個環節的職責和要求,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此項工作提高了數據的質量和時效性,為內部審計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在此基礎上,優化財務報告和決策支持流程,建立有效的財務報告制度,確保報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并將審計結果納入財務報告和決策支持系統,使審計的發現和建議能夠為財務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有機融合,將審計的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和改進措施,提升了財務管理的效益和價值。除此之外,內部審計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應密切合作,共同制訂審計計劃和目標,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為此,還要加強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溝通與協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合作平臺,定期召開會議和溝通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和難題,推動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有機融合,加強溝通與協作,實現審計與財務管理的無縫銜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持續監督和評估業務流程的運行效果屬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末端工作,負責及時調整和改進,為此要建立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定期對業務流程進行評估和分析,發現問題和改進的空間。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業務流程,優化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協同效果,使業務流程能夠適應變化的環境和需求,實現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持續協同增效。
4.4 用好信息技術有效實現審計與財務高效協同
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的協同增效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有效實現審計與財務的高效協同。國有企業應引入先進的信息系統和工具,實現審計與財務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將審計和財務管理的數據和信息集中管理,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通。信息系統的支持可以使審計人員和財務人員共享數據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利用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發現潛在的風險和機會,為財務決策和內部控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礎上,應推動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積極引入數字化工具和技術,將審計和財務管理的重復性工作和手工操作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例如,采用財務軟件和審計工具進行財務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數字化轉型能夠實現審計與財務管理的高效協同,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除此之外,加強信息安全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確保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數據和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應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安全政策和措施,加強對數據的訪問控制和權限管理,利用技術手段和安全意識培訓,提高員工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和保護意識。保障審計與財務管理的數據和信息安全是實現高效協同的重要保障,國有企業應持續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及時應用新技術推動審計與財務管理的協同增效,密切關注信息技術的前沿領域和新興應用,探索如何將新技術應用到審計與財務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升審計與財務管理的協同效果,這樣才能保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先進性,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穩固國有企業的發展,更好地引領行業內企業的發展[5]。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對國企財務管理有著重要影響,對國企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國企應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質量,使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國企的管理人員應充分意識到,內部審計是一個系統工作,必須由國有企業的各部門協同合作。
參考文獻
[1]杜國賓.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離不開內部審計監管[J].中國商界,2023(05):60-61.
[2]張夢柯.試析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審計存在的關聯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08):7-9.
[3]李長娥.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商訊,2023(08):13-16.
[4]李霞.淺談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總會計師,2022(10):150-152.
[5]魯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與財務管理如何協同增效[J].中國商界,2024(04):50-51.
作者簡介:胡甜(1980-),女,漢族,安徽蕪湖人,本科,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