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5)20-0116-03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教學方式的創新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已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展現了顯著的優勢.初中階段是學生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和形成科學思維的關鍵期,而化學學科以其實驗性和邏輯性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實驗的復雜性常常讓部分學生感到困難和迷茫,影響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入,有效打破了這一瓶頸.通過合理分組、互動探究,學生在互助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1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1.1 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學科的抽象性常常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在輕松、互動的氛圍中探討問題,從而消解學習中的枯燥感.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扮演不同角色,既能夠感受到參與感和責任感,又能夠通過與同伴的協作與討論,發掘化學學習的趣味[2].
1.2 促進學生自主深度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深度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合作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通過小組討論、資料查閱和實驗操作等方式主動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合作,學生能夠在相互啟發和幫助下,形成對化學知識的深度理解,而合作學習也鼓勵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進行思考和推理,提升了他們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1.3 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培養合作意識的重要機會.在小組活動中,學生需要通過分工協作完成任務,這不僅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化學知識,還需要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不同觀點,逐漸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該協作模式讓學生在完成學術任務的同時,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2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則
2.1 目標明確原則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目標的明確性至關重要.每一次小組活動必須有清晰的學習目標,以確保學生能夠聚焦于核心任務并有效達成預期的學習效果.目標明確性原則不僅能幫助教師設計有針對性的活動,還能讓學生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避免盲目進行討論或無效的合作[3].
2.2 公平參與原則
在初中化學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公平參與性原則尤為重要.小組合作的意義不僅在于完成任務,還在于每個成員的積極參與和貢獻.因此,教師在設計小組活動時應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參與機會,避免出現某些學生過度主導,而其他學生成為“旁觀者”的現象.公平參與要求教師合理分配小組角色,使每位學生都有具體的職責,如記錄員、發言人、實驗操作員等.
2.3 有效反饋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反饋.反饋不僅是對學生合作成果的評價,更是對他們合作過程的指導和引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提供反饋,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有效的反饋應具備及時性、具體性和建設性.首先,教師需要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隨時觀察,及時指出學生在合作中的不足,如討論不夠深人、任務分配不均等;其次,反饋應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具體建議,如怎樣改進實驗操作或提高討論質量,而非籠統的表揚或批評;最后,教師的反饋應具備建設性,幫助學生通過反思來提升合作能力.
3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3.1 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性差異較為顯著.因此,合理分配學習小組是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關鍵.教師在分組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和興趣取向,以形成優勢互補的小組結構4」.
例如,在\"空氣的組成”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合理的小組分配.首先,教師根據前期的課堂觀察發現,部分學生在動手操作方面表現出色,能夠迅速理解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另一部分學生則在理論理解和數據分析上較為突出.基于此特點,教師將兩類學生合理搭配,使每組的分工都較為均衡.在小組分配完成后,教師為每個小組設計具體的實驗任務:通過實驗手段驗證空氣中氧氣、氮氣和其他氣體的比例.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對各小組的任務進行詳細說明:每個小組需通過燒杯和量筒等儀器測量空氣的體積變化,并通過點燃木條觀察氧氣的含量.實驗過程中,小組成員根據各自的特點分工合作: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操作儀器,細心觀察實驗現象;理論分析能力強的學生負責記錄數據和進行推理分析,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此外,教師還安排了小組內的討論環節,鼓勵擅長表達的學生在討論中發揮領導作用,組織小組成員針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觀察,及時對各小組的合作進行指導,指出操作中的不足之處,并給予改進建議.在實驗結束后,教師組織全班進行匯報和討論,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和分析過程.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空氣組成的理解,還提升了動手實踐和團隊協作能力.
3.2 設計互動學習活動,增強合作學習效果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設計互動性強的學習活動是增強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互動活動,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和討論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并且提升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多種類型的互動活動,如實驗操作、問題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分工合作、互相啟發.互動學習活動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還促進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深度思考,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氧氣的制備”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以實驗為中心的互動學習活動.首先,教師為每個小組分配了不同的實驗任務:通過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高錳酸鉀來制備氧氣,并通過點燃的木條驗證氧氣的生成.為了增加活動的互動性,教師鼓勵每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討論各自的操作步驟、預期的實驗現象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增強小組合作和互動:首先,要求小組成員分工明確,一部分學生負責實驗操作,另一部分學生則負責記錄實驗現象和結果.此外,教師設定了開放性的討論題目“氧氣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其重要性”,讓每個小組在實驗結束后進行討論,并要求每個小組在課堂上匯報實驗結果和討論結論.為了提高互動的層次,教師還設置了相互評價環節,每個小組在匯報完自己的實驗和討論結果后,其他小組需要根據其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討論的深度以及報告的條理性進行評價,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還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學生通過相互評價,能夠了解到其他小組在實驗中的不同思路和操作技巧,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互動學習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氧氣的制備方法,還在小組合作中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和相互評價,增強了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全面理解.
3.3 定期開展學習反思,不斷改進學習方式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定期進行學習反思是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步驟.通過反思,學生可以回顧合作學習的過程、總結成功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策略.反思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還能促使他們在下一階段的學習中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方式,提高整體學習效果.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反思,幫助他們認識到在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提升.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教學中,教師不僅設計了小組實驗活動,還特別安排了課后的反思環節.課堂中,學生通過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并討論其在滅火、碳酸飲料和溫室效應等方面的用途.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在實驗結束后組織每個小組進行集體反思,回顧他們的實驗過程和合作情況.在反思環節中,教師提出了幾個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如“你們在實驗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你們的合作是否有效?為什么?”“在本次學習過程中,哪些環節可以做得更好?”鼓勵學生思考小組合作中的優點和不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反思.通過反思,有的小組發現他們在實驗操作中分工不夠明確,導致部分環節的進展較為緩慢.學生在討論中認識到,如果能夠在實驗前進行更好的任務分配,團隊合作會更加高效.有的小組認為,他們在實驗現象觀察中沒有及時記錄數據,導致后續討論時缺乏準確的依據,通過反思,他們提出在以后的實驗中應明確每個人的具體職責,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記錄.教師在每個小組反思結束后進行總結、點評,強調反思對于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性,并指出改進學習方式的具體方向.通過定期反思,學生能夠意識到合作中的問題,并采取行動加以改進.通過反思與改進的過程,學生不僅加深了對二氧化碳性質與用途的理解,還提升了他們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4結束語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更是一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通過合理的小組分配、設計互動性強的學習活動以及定期的反思和改進,學生能夠在合作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升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太芳.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4(18):146-149.
[2]李新春.初中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探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4(2):128-130.
[3]陳以泰.初中化學教學中課堂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J].學苑教育,2024(2):28-30.
[4]潘瑾.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4(1):127-129.
[5]線國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課堂的實踐路徑[J].啟迪與智慧(上),2023(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