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 -0333(2025)21-0055 -03
在當今社會,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數學學習往往顯得枯燥乏味,難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重視實施生活化教學,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1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1.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學生往往對數學這門學科缺乏興趣,認為數學枯燥無味.而生活化教學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認識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當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能夠直接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他們會更愿意主動學習和探索,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這種內在的學習動力比外在的強制學習更有效,能顯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1].
1.2 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師生互動交流
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和復雜,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生活化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生活實例的融入還可以促進師生互動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歸屬感,也能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和優化.
1.3 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滿足職業教育需求
中職教育的主要自標是培養具有一定職業技能和素養的應用型人才.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有助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職業崗位需求相結合,從而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生活化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和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此外,通過生活化教學,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現實和民生問題,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 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2.1 整合生活化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
2.1.1 貼近學生生活,精選教學實例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作為教學素材.這些實例可以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社會熱點、專業領域等.在教學中,引入這些能夠體現數學核心概念和原理的典型案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利于其理解和接受有關數學知識[2].例如,在講解函數時,教師可以引入購物打折問題使學生理解函數關系.
2.1.2 結合專業特點,融入職業元素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旅游、服裝、機電、財會、園林設計等不同專業的具體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指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在講解三角函數時可以引入機械加工中的角度計算問題;對于財會專業的學生,在講解“統計和概率”時可以引入財務管理中的數據分析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中的數學問題
2.1.3 更新教材內容,拓展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替換掉教材中陳舊、脫離實際的例題,選用更貼近學生生活的新穎例題,這些新例題應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點相契合,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的參與度.例如,在講解“集合”時,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感興趣的明星、球隊等集合問題.同時,還可以引入與數學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探索數學在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領域的應用,如閱讀科普文章、研究古代數學著作、分析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元素、探討科學發現中的數學原理等,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理解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其跨學科思維能力.
2.2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1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具體情境
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中挖掘與數學知識緊密相關的案例,把日常生活案例引入數學教學中.例如,在講解“概率”時,教師可以引用彩票中獎、天氣預報準確率等生活實例來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在實訓基地或教室模擬職業情境或生活場景,如游客服務、酒店接待、超市購物、銀行存取款等,引導學生在模擬的具體場景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參與度
2.2.2 利用多媒體手段,增強情境直觀性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恰當利用投影儀、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展示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圖片、視頻等素材,也可以制作動畫或微課,生動形象地呈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和場景,增強情境的直觀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關數學知識.例如,在講解“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展示建筑物、家具等實物圖片,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幾何概念;在講解“統計圖”時,教師可以展示股市走勢圖、人口分布圖等實際案例,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
2.2.3 設計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生活化的問題,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解“函數”時,可以提出“如何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穿衣搭配”等生活化問題.在提出問題后,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其數學素養.
2.3 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強化實踐應用能力
2.3.1 生活實踐調查
在教學中,教師要確定好調查主題,選擇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主題,如調查超市商品價格、統計家庭開支、購物習慣、交通方式選擇等.然后,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活動,指導學生制訂調查計劃、收集數據,并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最后,指導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鼓勵學生以報告、PPT等形式展示調查結果,分享學習心得.這種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深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3.2 生活數學項目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興趣,選擇生活實用性強的項目,如家庭理財規劃、校園地圖制作、校園設施布局優化等,并制定詳細的項自計劃.然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項目實施,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實施后,教師應對項目成果進行評估,鼓勵學生以展覽、匯報等形式展示項自成果,如組織學生對校園設施布局進行優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校園內的設施布局進行調研,如圖書館、食堂等,運用幾何和測量知識提出優化方案,從而改善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這個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也促進了其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
2.3.3 數學游戲與競賽
教師可以設計或選取與數學相關的游戲和競賽,如數學應用題解答賽、數學接龍、數學拼圖、數獨游戲等.將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融人這些游戲和競賽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幫助其更好地學習和鞏固有關數學知識,鍛煉其數學思維和運算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3.4 開展數學建模活動
教師還可以圍繞實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城市交通優化、環境污染控制、優化路線規劃、預測銷售額、設計包裝方案等,設計數學建模題目,引導學生運用數學建模的方法進行分析和解決.通過數學建模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此外,教師可以邀請數學家、經濟學家、統計學家等專家來校舉辦講座,分享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案例和研究成果.
2.4建立生活化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4.1 增加評價內容,注重過程評價
在評價時,教師除了考查學生對數學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之外,還應當增加多元化評價內容.例如,評價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在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和推理等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數學學習的態度和興趣,以及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評估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同時,在教學中,除了采用期末考試的方式,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參與度、提問質量、小組討論、合作情況、課后作業等.通過這些方面,教師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趨勢.
2.4.2 建立自評、互評機制,采用多元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采用傳統筆試方式,還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創意作品展示、實踐報告、項目匯報等方式進行評價.這些評價方式可以更好地考查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創新思維以及了解學生在參與生活化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情況.同時,教師要制定出具體的評價標準,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作出調整或改進,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培養其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還可以邀請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評價,以了解學生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情況.多元化評價方式,可以將學生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全面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應用能力,以及成長和進步情況,促進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不斷提升
3 結束語
新時期的中職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地對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探索和實踐,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志超.返璞歸真,回歸生活: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數學課堂的途徑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0(08):74-75.
[2]宋麗華.對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知識文庫,2021(11):50-51.
[責任編輯:李慧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