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健康飲水是每個人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看似清澈的水并不一定安全。疾控中心作為保障飲用水質量的“守護者”,通過科學手段檢測水質,確保公眾飲用的每一口水都健康、安全。那么,疾控檢驗是如何保障飲用水質量的呢?
什么是疾控檢驗
疾控檢驗是指疾控中心通過專業的實驗室檢測技術,評估飲用水是否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一系列流程。疾控中心會定期采集飲用水樣本,檢測其是否存在有害物質,如細菌、病毒、重金屬和化學污染物等。這項工作旨在早期發現飲用水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污染危害人類健康。
疾控檢驗都檢測什么
(1)微生物:微生物污染是導致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檢測內容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以及病毒和寄生蟲。
(2)化學物質:長期飲用含有超標化學物質的水會影響健康,例如,鉛超標可能損害神經系統、砷超標可能導致慢性中毒甚至癌癥?;瘜W污染檢測內容包括重金屬(如鉛、汞、砷)、農藥殘留及其他化學物質。
(3)理化指標:反映水的基本特性,檢測內容包括水的pH值、渾濁度、余氯含量等。
疾控檢驗的工作流程
(1)采樣:工作人員會從不同水源地(如自來水廠、地下水源或居民飲用水管網)取樣,確保檢測樣本具有代表性。
(2)實驗室分析:將采集的樣本送到實驗室,利用顯微鏡、光譜分析儀等先進設備進行多項指標檢測。
(3)結果評估:檢測結果會與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進行對比,如果發現異常,會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
(4)問題整改與跟蹤:針對檢測中發現的水質問題,疾控中心會提出整改建議,如加強水廠消毒、管網維修或污染源治理,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復查。
疾控檢驗如何守護飲水安全
(1)實時監控:疾控中心通過建立飲用水質量監測網絡,對水源地和管網水進行定期檢測。這些監測點覆蓋廣泛,從水廠出水口到用戶終端,形成一個全面的水質監管體系,便于疾控人員快速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水進入居民用水系統。
(2)應急響應:面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如化學泄漏或管網破裂,疾控中心具備快速反應能力,能夠迅速檢測受污染水體的具體成分和范圍,評估對居民健康的潛在風險。在應急情況下,疾控部門會協助相關部門采取臨時供水措施,比如啟動備用水源或設置應急供水站,確保居民能夠安全用水。
(3)健康科普:通過組織講座、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幫助居民了解如何選擇安全水源、識別水質異常,增強公眾安全意識,減少居民對水質問題的恐慌,促使大家更積極地配合飲用水安全管理。
公眾能夠為健康飲水做些什么
(1)選擇正規水源:盡量飲用自來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桶裝水,避免直接飲用未經處理的河水、井水。
(2)定期清潔水箱:家庭儲水設施如長期未清洗,可能滋生細菌,應定期維護。
(3)關注水質變化:如果發現水有異味、渾濁或顏色異常,應立即向相關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