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科學飲食和適當運動是非常重要。本文介紹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得安心、動得開心。
科學飲食
糖尿病的飲食管理不是簡單地“遠離糖果”,而是如何科學飲食。只要吃對了,健康與美味能兼得。
控制總熱量
想要血糖穩定,吃多少是有講究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據身高、體重、活動量以及血糖水平來定制“熱量配方”。總熱量應能滿足日常消耗,又不過量。為了防止血糖劇烈波動,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少吃多餐。
選對食物
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品,糙米、全麥面包等全谷物食品升糖慢,值得推薦。蔬菜、豆類和部分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強飽腹感,有助于延緩血糖上升。魚、雞蛋、豆腐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既能提供能量,又不會對血糖造成過大壓力。適量攝入堅果、魚類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
規律的飲食習慣
規律的飲食習慣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做到定時、定量、定計劃。可以在兩餐之間加入點堅果、低糖水果(如蘋果、藍莓)、無糖酸奶等健康零食,既能滿足味蕾,又不會影響血糖。當然,零食的熱量也要算進當天的總攝入量。
細讀食品標簽
學會解讀食品標簽,是糖尿病飲食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在購買食品時,需要多看看熱量、糖分、碳水化合物含量,做到心中有數。
適當運動
控制血糖,不僅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
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1)有氧運動:快走、慢跑、騎單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安排3~5次,每次堅持30 min左右,不僅能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還能讓心肺功能更健康。
(2)抗阻訓練:可以試試舉輕啞鈴、用阻力帶進行拉伸或彈力帶練習,能幫助鍛煉肌肉,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打造更高效的代謝系統。
(3)柔韌性訓練:練瑜伽、打太極拳、練普拉提等柔韌性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和關節的靈活性,還能幫助緩解壓力,提高平衡感,尤其適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運動時間的選擇
飯后1~2 h是個運動好時機,這時候血糖水平相對穩定,既能幫助身體更高效地利用血糖,又能預防血糖快速升高。不要空腹運動,否則可能引發低血糖。運動前要確保攝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為身體提供能量支持。
監測血糖
運動前后監測血糖。如果在血糖>16.7 mmol/L的情況下,運動可能加重代謝紊亂;如果運動后血糖<5.5 mmol/L,表明運動過量,存在暈厥風險。
隨身帶點“急救糧”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因此隨身攜帶一些快速補充糖分的小零食非常重要,如糖果、葡萄糖片。一旦感到乏力或頭暈,及時補充小零食。
結束語
總之,合理的飲食和科學的運動不僅能控制血糖,還能使患者生活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