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傳統的零售行業發展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零售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商業環境逐漸從商業1.0模式趨于商業4.0模式發展。商業4.0模式集云計算、智能化和數字化技術于一體,可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有機整合。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商業4.0模式及零售行業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了零售行業基于商業4.0模式下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措施,期望對推動我國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商業4.0;零售行業;全面預算;措施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6.106
1 引言
商業4.0模式對傳統的零售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商業4.0模式下,要求零售企業必須構建以客戶群體為核心的銷售模式,零售企業不僅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還需要充分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商業4.0零售模式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可實現物流渠道的有機整合,對我國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此背景下,零售行業要充分挖掘全面預算管理工具價值,為行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2 商業4.0模式及零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步入改革開放以來,商業發展模式歷經了四個階段。目前,我國的零售行業正步入全新的4.0模式。商業4.0模式下,不僅實現了原有消費模式的重塑,也對零售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商業4.0模式下,真正實現了企業去中心化發展,各大線下商場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商場這類消費中心的決策模式,很多商場的工作重心逐漸朝著向客戶提供多元化服務方向轉移。第二,品牌投資力度下降,更加關注注意力經濟。商業4.0模式下,零售行業開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消費者消費偏好進行了解,更加關注消費者的心理。第三,商業4.0模式下,逐漸讓原來的商業3.0模式淡出消費者視野,商業3.0模式的光環已然不再,迫使零售行業逐漸改變銷售模式,豐富銷售內涵。
3 “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
3.1 預算管理組織不完善
第一,未能從戰略層面著手完善預算管理組織。商業4.0模式下,依然有部分零售企業未能深刻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價值,沒有結合企業戰略發展需求改變原來的預算管理模式。部分零售企業管理層沒有及時轉變思想,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零售企業制定的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目標背離企業實際情況,難以幫助零售企業達成經營發展目標。
第二,未設置獨立于其他部門之外的預算管理組織。結合大量零售企業案例可知,部分零售企業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交由財務部門負責,企業財務不僅要負責預算編制、執行等工作,還要完成日常的財務報銷、賬務處理等工作,財務人員工作壓力繁重。零售企業財務部門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只能參考財務指標完成相關工作,難以兼顧其他部門的業務數據,難以保障預算管理工作質量。
3.2 預算編制缺乏預見性
部分零售企業在全面預算編制環節,存在預算編制方法單一、預算編制數據準確度不足等問題,導致零售企業制定的預算編制方案脫離企業實際情況,難以發揮預算編制方案的預見性價值。
第一,部分零售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沒有根據企業經營規模、產品銷售特征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例如,某零售企業的主營產品為雪糕,該產品具有典型的季節性特征且市場競爭壓力大。但是該企業依然采用固定預算法開展預算編制工作,不能準確預測企業下一季度的產品銷量。第二,部分零售企業在預算編制環節,僅參考上一年度的財務數據、業務數據開展相關工作,沒有將市場發展情況、政府政策等因素納入編制范疇,難以保障預算編制方案的科學性,不利于零售企業抵御不斷變化的市場經營風險。
3.3 預算執行控制不足
第一,預算執行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零售企業制定的預算執行控制制度不完善,難以保障預算執行控制效力。零售企業沒有設置相應的預算監督部門,不能及時發現企業各部門在預算執行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而出現預算數據差異。第二,零售企業未引入預算執行責任機制。預算執行控制作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點環節,實施預算執行控制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約束企業各部門行為,但是零售企業卻沒有制定對應的預算執行責任機制,如企業某部門出現預算執行問題后不能及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導致預算執行控制制度形同虛設,難以發揮應有價值。第三,制定的預算調整制度合理性不足。零售企業經營發展容易受到市場、經濟等外部因素影響,要求企業必須設置能充分抵御市場風險的預算調整機制,但是部分零售企業設置的預算調整機制過于刻板,存在調整流程繁瑣、調整力度不足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對企業發展產生了嚴重影響。
3.4 預算考核指標設置不合理
全面預算考核指標作為檢驗零售企業各部門預算管理成效的重要參考標準,合理的預算考核指標可以最大限度調動企業其他部門員工參與預算管理工作,激發基層員工工作主動性。但是部分零售企業設置的預算考核指標過于單一,僅針對員工業績、部門銷售額進行考核,既不能保障預算績效考核結果公平公正,也不利于調動員工工作主動性,降低了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
4 “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措施
4.1 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環節
健全的預算管理組織架構是零售企業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基礎,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需要結合戰略發展目標對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零售企業可結合預算管理需求設立獨立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由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全權負責預算編制方案擬定、預算組織協調及預算績效考核等工作。零售企業可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成員由企業高層董事、部門主管組成,預算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能為預算調整審批、預算方案修正及預算管理制度制定等。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部門預算審批及部門預算方案執行監督檢查等工作。
第二,為充分適應商業4.0模式需求,零售企業的預算管理組織要適度放權,結合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將部分預算決策權下放至業務部門,以此來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靈活性。一旦零售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經營政策發生變動,零售企業各業務部門可及時采取對應措施予以有效應對。此外,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需要鼓勵基層人員參與預算管理工作,基層工作人員對經銷模式、市場發展情況比較熟悉,可以根據零售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對應的預算管理舉措。
4.2 優化全面預算編制管理
第一,應用靈活多樣的預算編制方法。為確保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可根據市場發展形勢、企業戰略目標及銷售模式采用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固定預算結合的預算編制方法。彈性預算和滾動預算靈活性較高,零售企業可應用彈性預算法準確估算下一季度銷售額。應用滾動預算法對周期內的實際銷售數據和實際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及時發現企業在預算編制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加以干預。
第二,簡化預算編制流程。部分零售企業依然停留在商業3.0模式,采用自上而下的預算編制模式,這類預算編制模式過分依賴企業管理層的主管經驗,難以調動其他部門員工參與預算編制的主動性,不利于零售企業開展人性化管理。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要可構建“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流程,鼓勵和引導部門員工主動參與預算編制工作,在提升基層員工預算編制參與感的同時,實現“去中心化”管理,以此來確保預算編制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某零售企業為例,該企業對原來的預算編制流程進行構,構建了專門的預算管理中心,由預算管理中心負責收集行政部門、市場營銷部門、品牌管理中心業務數據,既打破了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也為部門信息高效傳遞創造有利條件。
第三,引入平衡計分卡模式完善預算編制內容。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為充分適應外部市場環境,在預算編制環節,不僅要考慮部門收益率、成本費用支出等財務指標,還要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市場環境、員工服務水平及客戶滿意度納入編制范疇,以此來保障預算編制方案的全面性。例如,零售企業針對采購預算進行編制時,不僅要對采購成本費用、稅費等財務指標進行編制,還可以將供應商市場信譽度、買手訂貨能力納入編制范疇。
4.3 加強全面預算執行控制
4.3.1 定期分析預算執行差異
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必然產生差異。為保障預算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建議零售企業做好預算執行差異分析工作。第一,零售企業負責預算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要主動承擔預算執行差異分析職責,對各部門預算執行率及業務開展情況進行分析。零售企業預算管理辦公室要定期召開例會,分析導致預算執行差異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制定對應的改進方案。第二,做好預算執行差異量化工作。預算管理辦公室每月對預算執行差異進行分析前,要做好預算差異數據量化工作,為各部門主管、企業高層掌握預算執行差異數據創造有利條件。零售企業開展預算差異分析工作時,可采用因素分析法、比例分析法等數量分析方法,準確分析預算差異。第三,增加預算分析深度。零售企業開展預算差異分析工作時,不僅要厘清導致預算執行差異產生的底層邏輯,還要考慮預算編制方案和預算數據是否準確。零售企業預算管理組織部門在預算執行差異分析環節,不僅要結合財務指標進行分析,還要及時出具預算差異分析書面報告,通過增加預算分析深度來提升企業預算管理水平,為下一年度的預算執行工作開展提供借鑒經驗。
4.3.2 完善預算調整控制機制
第一,零售企業要結合產品銷售特點完善預算調整控制機制。以某企業為例,該企業主營產品為快銷品,受突發事件影響,該企業2020年和2022年銷售額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產生不利影響。該企業立即啟動了預算動態調整機制,將預算調整權力下放至基層業務部門,由業務部門根據年度預算額、產品銷售數額靈活調整預算。
第二,建立預算調整監督反饋機制。零售企業啟動預算調整機制后,需要對預算調整后的預算管理水平進行監督管理、反饋。零售企業預算管理組織機構要對預算調整后的部門預算執行率、銷售業績等數據進行監督,以此來保障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4.3.3 利用信息技術強化控制
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預算管理和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科技的聯系更加密切,零售企業要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強化預算控制工作。
第一,零售企業需要構建預算數據庫,借助預算數據庫對企業各部門的預算編制、執行數據進行分析,確保企業高層能充分掌握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零售企業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消費者行為和偏好,為零售企業管理優化預算編制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第二,零售企業可借助ERP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搭建智能預算分析模型,在實現預算數據整合的同時完成預算數據縱向、橫向比較分析,持續提升零售企業預算控制水平。零售企業可以將ERP信息化系統和線上辦公系統、CRM系統及財務系統有機兼容,實現對重要預算信息數據的動態化監控和分析。此外,零售企業可借助信息化系統加速部門信息共享,打破部門“信息孤島”現象,為各類數據高效傳遞搭建平臺,以此來推動零售企業高質量穩健發展。
4.4 優化全面預算考核評價
零售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全面預算考核評價工作屬于重要一環,可以直接檢驗零售企業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管理水平,零售企業可以結合預算考核評價成績給予部門員工對應的獎勵,以此來調動部門員工參與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零售企業需要細化預算考核指標。建議零售企業采用杜邦分析法中的財務指標對預算考核指標加以細化。考慮到零售企業各部門的預算考核內容側重點不同,為保障預算考核結果公平公正,細化預算考核指標可以兼顧企業各部門實際情況。例如,針對零售企業行政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考核時,考核重點可集中在部門各項期間費用期與現期的增量變化值上;針對銷售部門進行考核時,要重點關注銷售部門的凈利潤率、市場費用、銷售收入及回款率等指標;針對供應鏈采購部門進行考核時,考核側重點應集中于采購成本、運費等項目上。
第二,引入預算績效考核激勵制度。商業4.0模式下,零售企業要引入差異化績效激勵機制,通過構建多元化激勵機制來吸引和激勵員工主動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例如,某零售企業為吸引員工參與預算管理工作,專門對能主動參與預算管理且取得較好銷售業績的員工給予股權激勵,以此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商業環境已經步入全新的4.0時代,新零售概念應運而生,要求零售行業必須轉變經營發展方向,創新銷售模式,打造以客戶群為中心的營銷終端,滿足客戶多元化消費需求。零售企業要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工具的管理會計價值,梳理自身在預算管理工作實施階段存在的問題,探索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預算管理模式,在推動企業轉型的同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文書.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探究[J].現代營銷(上旬刊),2024(05):31-33.
[2]馬帥.經濟新常態下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路徑研究[J].營銷界,2024(03):80-82.
[3]張娟.新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2023(16):31-34.
[4]沈凱莉.信息化環境下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審計與理財,2023(06):33-35.
[5]湯麗榕.零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困境及改進對策[J].中國產經,2023(03):138-140.
[6]李涵.淺析新零售企業如何推進全面預算管理——以YH公司為例[J].商場現代化,2022(16):159-161.
作者簡介:王燕仙(1982-),女,漢族,浙江江山人,本科,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