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你應該針對孩子的行為或他所做的事情提供建設性的反饋,而不要批評孩子本身。——杰弗里·伯恩斯坦
【書籍簡介】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杰弗里·伯恩斯坦(美國),知名教育專家、心理學家、關系治療專家,專注于兒童和家庭咨詢20余年。
每個孩子都各不相同,但孩子的叛逆似乎又是千篇一律的。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爆發期,叛逆行為更加凸顯。心理學認為,叛逆的孩子,是戴上了自制的“盔甲”,用叛逆的行為保護著自己缺愛的心靈。所以,叛逆是對自我意識的一種捍衛。
孩子頂嘴、吼父母,都是源于大腦的自然反應。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一定經歷過被父母吼罵、批評、嘲笑或不尊重。因為人的大腦在面臨指責批評時,常習慣以攻擊、逃避和防衛來作出反應。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一系列的頂嘴、叛逆的行為,其實是孩子“捍衛”自己的方式。
在應對叛逆孩子的道路上,我們并不是孤軍奮戰。《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這本書給叛逆孩子的家長帶來了福音,它是美國執業心理學家杰弗里·伯恩斯坦的著作。伯恩斯坦專注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20余年,有豐富的咨詢經驗。本書提供了不打、不罵、不動氣的溫暖教養術,告訴家長正確傾聽和理解孩子的訣竅,指導家長如何運用冷靜、堅定和非控制的態度,十天重獲掌握權,讓家庭回歸安寧和溫暖。
第一天,理解你的孩子叛逆的原因,幫助孩子恰當地表達自我。家長要積極對孩子微笑、握手、拍拍孩子等,通過肢體溝通和目光交流,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能量支持。第二天,理解你的叛逆孩子。父母如果沒有學會理解自己的叛逆孩子心靈深處正在發生什么,就不能把握住如何打破孩子叛逆的惡性循環。傾聽是理解的關鍵,孩子需要家長的愛和認同,誤解會引起更多的叛逆行為。第三天,避免大喊大叫的陷阱,學做情緒教練。家長大喊大叫,孩子就會大喊大叫,作為家長,務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第四天,超越權力之爭。跟孩子交流時,心平氣和地表達想法,孩子更愿意聽。第五天,強化孩子的積極轉變,用真誠的夸獎和獎勵去強化積極行為。第六天,紀律約束并非讓人絕望。用關愛和理解去執行紀律,家長在執行紀律時也要做到言行一致。第七天,調動家人的支持,營造良好溫馨的家庭氛圍。第八天,減少孩子在學校的叛逆行為,要認識到老師對于孩子自尊心的重要影響,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第九天,幫助孩子克服身體癥狀。第十天,不斷總結和自我調整,從長遠減少叛逆行為。
孩子出問題,父母要“吃藥”。對于家有叛逆孩子的父母來說,《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就如及時雨一樣,為家長提供了簡單實用的操作計劃,友好地應對長期叛逆的孩子。愿每個叛逆孩子都能在愛與包容里卸下“盔甲”,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