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期
刊物介紹
《現代哲學》創刊于1985年,2002年第1期起由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編輯出版。目前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現代哲學》堅持文本解讀、學術取向、理論創新、聯系實際的辦刊宗旨,本刊發稿范圍覆蓋哲學一級學科,特別關注現代哲學發展的動態,注重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常設欄目主要有: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價值;2)毛澤東與當代中國;3)唯物史觀與當代社會發展;4)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5)實踐哲學與政治哲學;6)中國傳統思想與現代審視;7)現象學研究;8)分析哲學研究;9)科學哲學研究;10)美學研究;11)宗教學研究;等等。
現代哲學
- 馬克思的多維知識結構與其唯物史觀形成
- 重新認識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速度視野及其意義
- 施蒂納的“唯一者”
——從獨自性與利己主義出發的考察 - 實踐的三要素與實踐哲學的三維度
——對象、意識與語言 - “社會-歷史”空間的辯證闡釋與政治旨趣
- 當代中國空間正義的政治哲學意蘊
——基于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 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展歷程研究(1949-1966)
——基于對《歷史研究》的考察 -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當前中國小農問題
——兼評自由市場派和小農經濟派之爭 - “鞍鋼憲法”的產生及其蘊含的毛澤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
- 何謂反思?
——意識現象學方法談之二 - 歷史與存在
——海德格爾形而上學歷史觀發微 - 從依照根據律到懸置根據律
——論馬里翁第三個還原的轉向 - 《巴門尼德》與前蘇格拉底的“存在之戰”
- 語境中的“Sein ist offenbar kein reales Pr?dikat”*
- 論康德對公民資格的先驗闡釋
- “為什么要有道德?”及關于二程哲學的若干其他問題
——對劉紀璐、蒂瓦爾德和余錦波的回應* - “疑古”與“釋古”的前哨戰
——從白鳥庫吉與林泰輔的爭論再探“釋古”的本質性問題* - 史學的“第二次革命”與中國哲學史寫作
——從胡適到馮友蘭的一條線索 - 理據、模式與語境
——子產言辭的論證分析 - 從“孝悌”到“舉孝廉”
——略論漢代政治與倫理的同構 - 王船山哲學定位問題重探
——以《讀四書大全說》為中心 - 司馬光《中庸》詮釋的特色及其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