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誰也無法否認韓國圍棋的強大了,進入2002年后這種趨勢愈見明顯。以前還只是四大天王橫亙路上,眨眼間訓練有素的少年軍團也已沖到了第一線。豐田杯、亞洲四強賽及富士通大賽上,韓國少年儼然久歷戰(zhàn)陣的猛將,將各路高手玩弄于股掌間。習慣都是慢慢養(yǎng)成的,當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后,對韓流的兇猛也就習以為常了。
可以說,由于韓國棋壇充斥著一幫生龍活虎的小字輩,他們才能夠長時間地主宰著世界棋壇。另一方面,韓國國內的氛圍更為惡劣,每個頭銜的取得并不亞于世界冠軍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面孔又凸現在人們面前。他就是安祚永七段,在第36屆霸王戰(zhàn)上一路高歌,最終取得了與上任霸主李昌鎬進行五番大戰(zhàn)的對話資格。
比起年齡更低、戰(zhàn)績更顯赫的其他新銳,安祚永的表現還稱不上出色。李世石、樸永訓無論在國內、國外,都已引發(fā)了足夠強烈的震蕩,但這一切建立在韓國整體的超強實力上,安祚永霸王戰(zhàn)的挑戰(zhàn)權來得同樣驚心動魄。
面貌清秀的安七段1979年9月25日出生于忠清南道,接觸圍棋后表現出非同一般的特質。14歲入段對于競爭激烈、選拔嚴格的韓國棋壇并不算太晚,而成為職業(yè)棋手后壓力驟減,安祚永開始了他的一次次騰飛。
同其他國家一樣,韓國的新銳十杰戰(zhàn)從來都是最難打的比賽。但安祚永卻在這里找到了感覺,1997年第一屆新銳十杰戰(zhàn)設立,眾少年高手無不想第一個摘取屬于他們自身的桂冠。誰也沒想到名氣并不甚大的安祚永能笑到最后,從此步入了他的黃金檔期。第二年的比賽安祚永依然熱頭猛烈,第三名的成績并沒有讓他滿意。
占領了象征青年領地的制高點后,安祚永以此為橋頭堡,展開了更大范圍的攻勢。當時在韓國的各項頭銜戰(zhàn)中,李昌鎬把持著大多數,而且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李氏戰(zhàn)車就像一輛重型坦克恣意縱橫,其他棋手與之交鋒皆戚戚然不敢心存贏念。
1999年對安祚永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他首次實現了與李昌鎬的對話,提供此次機會的舞臺是最高位戰(zhàn)。這也是李昌鎬出師后第一次贏得的頭銜,安祚永會創(chuàng)造奇跡嗎?事實是安祚永在三番棋中一盤未贏就跌下了擂臺,沒留下任何出位的跡象。能與最強者較量本身就是難得的經歷,人們也并未期望頭次登上挑戰(zhàn)舞臺的安祚永會在李昌鎬身上爆冷。不過當年進行的第四屆三星杯上安祚永沒有再留下遺憾。首輪對陣日本的依田紀基只能說是一支下鑒,老虎棋勢迫人不說,單是韓人克星的名頭就讓人不寒而栗。這場比賽結束后一時全場啞然,不光是虎癡的落敗,主要是因為他敗得太快。73手!在世界大賽中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就這樣安祚永在內戰(zhàn)與外戰(zhàn)中巧妙地達成了平衡。
在更年輕的一輩迅速成長起來后,安祚永明顯感覺到了處境的尷尬。上擠下壓中,他左沖右突仍然走不出那片迷瘴。好在重壓之下他并沒有沉淪,2002年的霸王戰(zhàn)終于出現反彈。比賽的進程頗為有趣,劉昌赫首發(fā)出場后,一人連陷十三陣,大有將連勝進行到底的勢頭。沒想到第十四場陰溝翻船,而安祚永適時接管后連勝四局,請出了守關的擂主李昌鎬。只要此局再勝,就可扔下鋪路的劉九段直接進入決賽。比賽的關鍵性不言而喻,兩人都異常慎重,在序盤階段就頻頻長考。晚20點之后在讀秒聲中結束了戰(zhàn)斗,安七段大敗而歸,不得不與劉昌赫再度交手爭奪最后的入場券。
3月15日,第36屆霸王戰(zhàn)本戰(zhàn)的最后一局靜悄悄地在韓國棋院的特別對局室落子。是劉天王峰回路轉重拾勝利之果還是安祚永時隔三年再度沖擊石佛的不敗金身?謎底在雙方大戰(zhàn)288手揭曉,安祚永以最微弱的半目優(yōu)勢徹底讓劉昌赫前功盡棄。再一次取得大賽的挑戰(zhàn)權,面對的還是那個深不見底的石佛,安七段會作何感想。
“雖說職業(yè)棋手都不會輕易言敗,但要說這次戰(zhàn)勝李昌鎬還是不太現實。只要能拿下一局,也算不虛此行了。”安祚永當然明白此役的難度。
第一局安祚永半目飲恨,不過對實現那個目標依然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