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做好換料、粉刷工作。一般農用沼氣池使用一年后,池子常常出現“雨水過多脹肚子,料液不足產氣少”的現象,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進出料口損壞、拱頂、池墻滲漏、管道堵塞、水封圈跑氣等問題,因此必須及時做好換料和粉刷工作。出料后先用清水沖冼池墻、拱頂的殘留物,再用3~5公斤水泥粉刷1~2次,以提高池子密閉性能,同時要保留1/3的陳漬做接種物,然后再投入新料。實踐證明,粉刷之后,可使產氣率提高10%。
2.及時備足新料。沼氣出料前,必須備好新料,一般6~8立方米的沼氣池,需要碎稻、麥草250~300公斤,青雜草300~400公斤,用沼氣池液澆潑后拌勻,在池外用塑料布覆蓋或用污泥涂抹密封堆漚3~5天,再將堆料投入池內,加足人畜糞水(濃度應控制在10%)。冬季將各種菜皮、酒糟、活性污泥及豆腐或米粉作坊的下腳水投入池內,以提高發酵液濃度,這叫“以料保溫”。進料后還要注意調節好酸堿度,一般為中性偏堿,pH值在7.0~8.5,碳氮比例要適當。
3.入冬沼氣池池體管理。冬季要在池子周圍砌建擋風墻或在池頂上堆放干草,進、出料口要加蓋塑料薄膜。同時要挖好池體周圍的排水溝。在沼氣池周圍整理好排水系統,或用磚塊砌造排水溝,以防冬季積水、結冰,或池內糞水溢出池外,凍壞池體。
4.及時做好輸氣管道保護工作。可用舊棉花、塑料布、布條、稻麥草秸稈包扎管道,或將管道埋入地下20~40厘米。用竹管或鐵管做護套,也可用磚頭、瓦片掩蓋,以防機動車行駛壓壞或凍裂。
5.添加劑的科學選擇。冬季要穩定產氣,除對沼氣池保溫外,還必須運用各種沼氣添加劑,為發酵細菌提供生長繁殖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可做添加劑的有煤粉、碳酸氫銨、蠶沙、麩皮、磷肥等,只有科學使用,才能加速有機物分解,提高產氣量,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措施。
6.注意安全換料。換料前先打開活動蓋2~3天,排凈池內余氣后才能出料。嚴禁人員入池操作,如確需入池,則一定要系上安全繩,池外要有人監護,以便一旦發生危險,立即將池下人員拉出池外。池子周圍嚴禁煙火,以防火災事故發生。
7.自循沼氣池的入冬管理。自循沼氣池主要是運用沼氣壓差變化,使沼氣定向流動。入冬除實行自循攪拌外,主要是依靠人工攪拌的方法進行管理,即用3米長的大頭木棍(樹棍),經常在進、出料口上下攪動發酵液,破壞池內料液結殼,以保證沼氣池正常產氣。
8.新建沼氣池的入冬管理。新建沼氣池要抓好“三結合”,即沼氣池和豬圈、廁所實現三聯通,保證每天都有新料入池發酵,這是常年保溫、用氣的主要措施。對年底新建的沼氣池,趕不上投料使用的,也不能空池過冬,要填滿秸稈(稻、麥草)或雜草等,這樣可起到保溫、防凍裂和堆漚發酵的雙重作用。(遼寧省遼中縣南門街6號 薛志成 郵編: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