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俊 牛廣軒
摘要:伴隨找中國經濟的崛起,會展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也存在若干需認真對待的問題。文章在理清會展經濟的概念及會展經濟的作用后,著重分析了我國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政府如何在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作了較深層次的探討,以期為相關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會展經濟;政府;作用
集“朝陽產業”和“無煙產業”于一身的會展產業在我國經濟迅速崛起和融入世界經濟的過程中得到了飛速發展,也因其產業關聯度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大受到各級政府的青睞,無論是場館建設、展會數量、從業人員、行業產值等都在以較高的速度增長,可以說會展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新的亮點,但其自身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一些問題,需政府在遵循會展經濟發展規律和堅持市場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干預和引導,惟有此才能使會展經濟走上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會展經濟及其作用
1、會展與會展經濟
會展是會議、展覽、展銷、體育賽事、節慶活動的簡稱,是按照社會需求,通過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的直觀展示來傳遞和交流信息,使參觀者作出購買、投資、學習或受到教育的社會服務活動。會展業是指以必要的會展企業和會展場館為核心,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作支撐,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會議、展覽及節慶活動等吸收參展商、貿易商以及一般公眾前來進行經貿洽談、文化交流或旅游觀光,以此來帶動相應的工業、交通、住宿、商業、餐飲、購物等城市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產業,是集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城市建設、旅游發展在內的綜合性、關聯度非常高的服務貿易行業。而會展經濟是伴隨著會展活動,會展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形成的跨產業、跨區域的綜合經濟形態。
2、會展經濟的作用
會展經濟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它能夠創造高額的經濟價值,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起強勁的拉動作用。會展活動可以促進信息傳播、知識傳
播和觀念傳播,大大提高市民素質,帶動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會展經濟的發展既可以培育新興產業群,也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益正是各國或各地政府竭力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我國而言,發展會展經濟對整個社會的作用更為突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生產要素交易場所和交易平臺,發達國家為中國提供了產業專業化的重要機會,會展因此成為中外經濟貿易和生產要素展覽的交流平臺,國內的參展商和觀眾也可以通過展覽看到業內的新產品和行業的發展方向。所以,會展經濟的繁榮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器。
二、我國會展經濟發展的現狀
由于會展對國民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使它成為世界各國重點發展的產業,在我國也不例外,各類展覽會層出不窮,會展市場的發展令人欣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會展業規模小、水平低、市場秩序混亂,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水平,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會展業行政色彩濃重,市場化意識淡薄
會展本身是微觀經濟活動,其內在的經濟性決定其必然要走市場化的道路。但是我國的會展業多脫胎于經濟轉型時期,帶有很強的行政色彩,會展業主體零散,且大都各自為政,市場意識淡薄,既有基本上靠政府撥款或補貼,靠政策吃飯的辦展機構,也有屬于公有制的國有展覽公司,靠后臺和官場吃飯,缺乏危機感和競爭意識。同時,政府在監管會展經濟發展過程中,缺乏市場意識,更多地考慮社會效益而很少考慮展會的經濟效益,忽視投入產出比,行政辦展仍然是當前舉辦展覽活動的主要方式。作為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展覽業的發展固然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主要從事的是后臺工作,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為展覽業的健康發展搭建平臺,提供便利,而靠行政力量辦展,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會展經濟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
2、會展行業協會發展不成熟,行業法規不健全
發揮展覽業協會的作用,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發展會展業重要的經驗總結和成功的管理模式。行業協會在制定行規、進行行業間的協調和管理、對展會進行資質評估、加強信息交
流和調研、促進展覽市場的透明度、進行專業人才培訓、提高展會的組織水平和質量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我國組展單位和辦展數量的增加,特別是業界間的無序競爭、低檔次的重復辦展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現象不斷加劇,成立各類層次的會展協會的必要請越來越緊迫越來越重要。此外,我國會展業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對于會展業的準入、主辦者的資質、展覽會的知識產權、展會質量評估、展覽企業的稅收等問題都沒有明確的法規條例和相關政策。
3、展會數量多且雜,形不成特色和品牌展會
我國展覽企業數量不少,但是產業集中度不高,辦展企業多而雜,各辦展企業分工不明確,難以實現社會化分工帶來的高效率。另外,大部分展覽企業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長期發展戰略,只重視如何拉到客戶,單純追求參觀人數,沒有對參展的廠商和參觀者經過資格的考核和嚴格的篩選,有的企業甚至為了追求會展的直接收入而采取各種手段誘騙參展商,進行惡意競爭,不注重后繼服務,在為展覽提供如展覽信息、展覽咨詢、展覽施工、展覽評估、展覽道具、展覽設計等的輔助服務行業的產業鏈條延伸方面,也有待進一步加強。無疑地,展會過多過濫勢必造成某些展覽公司之間進行惡性競爭,既導致了國家資源的大量浪費,也嚴重損害了參展者的利益,更損害了會展業的整體形象,制約整個會展業的健康發展。
4、高素質專業人才缺乏,不能提供優質服務
會展需要大量的組織、管理、廣告、宣傳、策劃、公關、工程等工作人員和大量的翻譯、導游、餐飲、報關、貨運等服務人員,具有廣博的知識、精通業務、了解國際慣例,通曉各國的風俗習慣和富有操作經驗是從業的最基本的要求。國外會展業發展時間較長,會展教育發展成熟,擁有大量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素質展覽業專業人才,而我國的會展從業人員大都是從其它行業轉行過來的,沒有受過正規的系統的專業培訓,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不高,這顯然適應不了我國會展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
三、政府在會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會展市場存在的上述問題決定了政府必須介入和干預,政府理應在會展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優化政府決策,調整政府角色定位
會展活動上升為會展產業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必須在會展產業鏈上有大量以營利為目的的會展企業存在,單純依靠政府行為辦展會,會展活動永遠無法上升為產業。因此,政府要鼓勵民營、合資、股份等多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參與商業性展會活動,對于一些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城市,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在財政、金融、稅收、土地征用、對外交流等方面為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便利和支持。政府不能大包大攬,政府的定位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只需在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布局、政策導向等方面創造條件,協調好各方關系,政府須擔負起起宏觀指導作用,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會展經濟格局。政府必須明白只有企業才是市場競爭的主體,由政府出面主辦展覽,將對展覽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不利于推動會展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和規范化。
2、健全和完善相關會展法規,加強行業協會建設。
政府應充分考慮中國的具體國情和和國外健全完備的的會展法律制度,制定一套完善的會展法規,將會展納入到法制軌道上來,使會展企業有法可依,防止會展業的無序競爭。應盡快制定會展市場的準入機制、展會主辦方的的舉辦資質、會展評估體系、參展商的行業標準、會展服務的費用標準等各項會展事宜;要加快審批制度的改革,為會展業的發展營造寬松的發展空間,政府對會展業的管理主要應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以行業自律的方式進行,政府可以逐步取消審批制,推行備案制,并盡快建立獨立的權威性會展協會組織;要理清政府與協會的關系,確保行業協會是獨立于政府的一種社會中介組織,是一個平等的法律主體,政府要授權于協會并為協會提供必要的權威,幫助政府管理行業,必須堅決克服協會領導成員由政府部門人員擔任的怪現象,這樣的協會自治性差,仍然是政府的附庸,在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管理、研究、服務等職能方面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3、強化會展經濟的產業化發展方向,培植會展產業集群
會展經濟的產業化,就是要改變過去依靠政府批任務、給補貼來發展會展業的體制,讓企業成為會展業的競爭主體,通過市場來繁榮會展經濟,依靠競爭使會展企業做大做強。政府應該在財政、金融、稅收、土地征用、場館建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要積極引進國際優勢資源,壯大我國的會展產業,應看到外資的引入能夠提供資金和先進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幫助國內會展企業了解世界會展市場新趨勢和新發展,以便借鑒先進經驗,開發國際市場,參與競爭并在競爭中發展壯大。政府應引導會展資源的整合,加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擴大會展企業的規模,可以通過股份合作、兼并、收購等形式,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展覽集團,培育大規模的品牌展會,形成產業集群,增強我國會展業整體競爭能力。
4、推進會展經濟的企業化運作,促進規范化經營
會展經濟要實現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離不開企業化運作。所謂企業化運作就是要成立專業展覽公司,按照市場原則運作,分工明確,共同協作,規范經營,只有大量的專業展覽機構的成長和壯大,才能提高展覽會的整體水平,促進會展業的健康發展。為此要保證會展主體的的市場化,需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使會展市場主體盡快擺脫政府干預,成為市場競爭的理性主體,形成公平、理性的競爭環境,也必須在市場化運作中引進競爭機制,激發廣大企業改進服務的動力;還必須加強競爭下的信用建設,嚴懲諸如見利忘義、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等在會展行業中屢見不鮮的現象,讓名實不符、商標侵權、設計抄襲、合同欺詐、騙稅逃稅等種種行為無生存之地,在競爭中樹立信用觀念,不僅成為會展經濟企業化運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解決會展行業中一系列問題的治本之策。
5、發揮特色優勢,建立品牌會展
會展經濟的關鍵之處在于定位,要堅持走特色辦展之路,尋求差異化競爭。政府在規劃城市發展戰略時,客觀地分析和評價自我優勢,明確會展的發展定位,應該選擇發展會展經濟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大城市,更要以其優勢產業為依托,發展各具特色的會展業。要提升展會檔次,加高展會的門檻,加大對參展商的篩選力度,謝絕非專業觀眾的參觀,這樣不僅可以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提高展覽會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打造精品展會,還可以給參展商一定的壓力,促使他們出精、出新,使得展覽會與參展商以及展品的檔次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以充分發揮會展業對經濟發展應有的推動作用。政府須鼓勵會展產業的專業化發展道路,專業性展會給會展企業不斷推出自己的新產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展會更加差異化、多樣化,從而吸引更多的參展廠商和消費者。
6、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會展服務水平。
在會展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從業人員大多經過專業培養,具有會展服務的全方位知識,可以根據參展企業的要求為其進行個性化的策劃并提供其它相關服務。隨著對外經濟交往的逐步擴大,我國市場巨大的會展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發達國家的關注,外國資本逐步開始進入,國際競爭將逐步加劇,如果不能盡快地提升我國會展業的層次,會展業市場被外資占領的時間并不遙遠。因此,必須盡快培養出大量高素質的會展專業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熟悉國際慣例、精于市場開拓、長于現場管理的專門人才隊伍,可以采取高等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以盡快扭轉人才缺乏的局面,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注重實用性,增強實踐環節的訓練,有針對性地加強在項目管理、危機管理、人際交往、禮儀等方面的鍛煉,使他們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劉慎河.國際會展業引發的思考——探析我國會展業的發展之路。江蘇商輪。2006.8
[2]劉榮春.趙維.我國會戰經濟發展中的若干為題思考.經濟問題.2005.7
[3]過聚榮. 會展導論.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2
本論文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05ES64
本論文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05ES64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新媒體研究所云南省昆明市市委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