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紅 鄭金娥 邱亞雨 劉 欣 楊麗君
摘要:創立“校務公開管理系統”,從領導機制、運行機制、監督機制三個環節入手,構建校務公開的長效機制,使校務公開工作真正做到主動公開、實質公開、整體公開、持續公開。校務公開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現了有機融合,并與創新管理機制配合,引入ISO9001:2000先進管理體系,為各級各類高校創立新型院務公開模式開創良好局面,其方法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校務公開;高校;黨風廉政建設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4—177—02
當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現狀與高等教育的發展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因此,增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實施校務公開,取消高校領導特權,創新新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研究方法
1.創立“校務公開管理系統”:(1)黨務公開:黨風黨紀、競聘任免、黨務工作、支部動態、年度計劃、年度總結等。(2)政務公開:會議紀要、電話費用、客車公開、小車公開等。(3)財務公開:財務報表、收費標準等。(4)教務公開:教研活動、總課表、科研管理、實習管理、評優公開、聽課記錄、調課公開等。(5)招生公開:招生政策、招生計劃、錄取信息、考生咨詢及申訴渠道、畢業生就業情況等。(6)采購公開:辦公耗材、電腦耗材、用紙情況、飲用水、食品采購、大宗物品、招標采購等。(7)總務公開:工程公開、水電公開、食堂公開、招待所公開、總務報修公開等。⑧學工公開:學生名單、評優公開、評獎公開、班費公開、黨員發展公開、特困生評選、班主任工作公開、義工公開等。⑨接待公開:公務接待事由、來賓級別和人數、接待時間、陪同人員、就餐地點、接待標準及接待費用情況,審核審批情況等。⑩人事公開:出差公開、請假公開、考勤情況、人才聘用、職稱聘任、考勤報表等。
2.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實現遠程管理,所有數據在網上可隨時瀏覽,領導特權被徹底消除。全員、全程、全面參與,人人受約束,事事被公開,過程監控運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
3.通過調查問卷了解教職員工對校務公開的認知及效果評價等情況,用EXCEL2003建立數據庫,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主要運用對比性指標對校務公開成效進行綜合評價。
二、結果與分析
2008年7月對校務公開的實施情況進行了階段性調查,在對院務公開的評價中,無論哪個公開欄,均有80%以上的人認為有作用或作用很大,沒有人認為是增加工作負擔。(詳見表1)
三、討論
1.校務公開是創新新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要方法。盡管目前高校普遍推行了被譽為“陽光工程”和“民心工程”的校務公開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績和顯著成效,但在推行校務公開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缺少規范的校務公開規章制度;二是校務公開在內容上避重就輕,信息量小;三是校務公開發展不夠平衡;四是領導認識不到位、工作不到位;五是校務公開沒有進入真正全面實施階段,沒有創新管理機制。
2.由以上調查結果及實施情況可知,校務公開管理系統初顯成效。對于在校園網建立的各校務公開管理欄中,教職員工均有80%以上的人認為有作用或作用很大。(1)校務公開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現了有機融合,校務公開內容緊扣構建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創新機制應遵循的系統、滲透、適應、開放及效益五大原則。校務公開全覆蓋,所有校務公開,真實可信,并與創新管理機制配合,引入ISO9001:2000先進管理體系,為各級各類高校創立新型院務公開模式開創良好局面。(2)黨政各級領導及部門更加充分認識到校務公開的重要作用及意義,紀檢監督效率也明顯提高。群眾知校情、參校政、督校務,干部事事清白,樹立了學校領導權威,調動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任何有關經濟的項目均在網上公開,否則不予報賬,領導沒有任何特權。如接待公開,按接待制度對每次接待的申請、部門、內容、陪同人員、用餐標準、報賬金額、審核審批等每一個接待環節在接待公開欄進行公開,所有員工可以一目了然地進行網上監督,可以隨時驗證。另外,紀檢每季度到計財處進行集中檢查,審核接待費報賬情況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做到反復驗證,持續改進。
3.校務公開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使校務公開具有生命力和實效性,必須建章立制。[1] (1)健全機構,明確責任,構建校務公開堅強有力的領導機制。校務十公開工作的領導格局和工作機制由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行政組織實施,職能部門具體承辦,學校綜合檢查組進行紀檢監督檢查,教職工積極全員參與,將決策、執行、監督與反饋諸環節形成完備而有效的管理系統,從而保障校務公開工作質量和效果。(2)完善制度,規范推行,構建校務公開規范有序的運行機制。用制度所具有的約束、強制、保障等剛性特點,確保校務公開健康有序地進行。堅持把校務公開與創新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相結合。把校務公開上升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方式,納入學校ISO質量管理體系,融入學校目標管理,統一部署、落實、檢查、同步考核,實現校務公開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有機融合。構建校務公開長效機制規范,規范校務公開的內容、時限、程序,在校園網上開辟校務公開專欄,保證公開的及時性,做到公開內容全面、真實,并實施PDCA循環(策劃→實施→考核→整改),持續性改進。(3)督評結合,獎懲并舉,構建切實有效校務公開的監督機制。將校務公開置于廣大教職工包括學生的監督之下,形成組織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等多渠道的監督機制。考核是動力,是執行力,將考核評價納入學校年終工作考評,制定科學合理的校務公開工作評估標準,檢驗校務公開工作的效果,促進新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水平的提高。
4.校務公開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有機融合要真正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一要切實解決學校領導的認識問題,加強對校務公開與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有機融合作用、意義的認識,提高其開展校務公開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進一步規范校務公開內容、形式、程序,使校務公開更加全面、深入開展;三是健全制度,提高公開制度的針對性、操作性,嚴格落實執行,避免流于形式。公開制度要與學校的相關制度相配套、相制約;四是完善體制。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實施校務公開的主體,統籌協調具體實施;五是有效監督,專項檢查并開展考核、評價、獎懲,加大監督力度,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參考文獻:
[1]董東明.高校構建校務公開長效機制探析[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5,(4):59-62.